星火燎原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vm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写好优秀的作文是令广大考生头疼不已的难题。本文从选材、艺术手法,特别是如何描写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望给广大考生以启发。
  【关键词】
  生活化  多样  生动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占据了半壁江山。如何写好作文是令广大考生头疼不已的难题。而如何写好记叙文,更是让广大考生觉得难于上青天。就笔者所从教的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来看,70%的考生到了高三仍不能写出像模像样的记叙文。
  早些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就曾在多个场合,多次呼吁广大江苏考生在语文高考中要敢于写记叙文。可是在笔者参加的多次阅卷中,写作记叙文的人数仍不足25%,其中能写作一篇合格记叙文的考生又不足30%,优秀的记叙文更是凤毛麟角。
  在此,笔者以日常教学中的“舞台”和“倾听”两篇命题作文为例,谈谈如何使自己的记叙文亮起来。
  文题一:请以“舞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文题二: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一、生活化的选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选材应该从生活中来。来自生活中的素材最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比如写水,李白的黄河之水、苏轼的长江之水,都比不上你自家的井水、自来水。很多学生掉在了古人的水中上不了岸,以为这样方显高大上,其实不然。大家都写别人的水,往往人云亦云,千篇一律,阅卷老师实在是提不起精神,亮不了眼球。这些都不如自家的井水、自来水来得清冽和甘甜。
  比如写“舞台”,有不少同学故事新编写梅兰芳在戏剧舞台上的一颦一笑,写邰丽华的华美演出。其实很多同学根本没有亲自上过舞台真正地唱过一出戏,跳过一支舞,怎能写得生动?大部分是从别人的文章中东拼西凑而来。
  其实我们可以写写爷爷奶奶的自留地,写写老师的三尺讲台,甚至写写自己正在使用的作文纸。这一个个鲜活的素材,哪一个比不上梅兰芳,哪一个比不上邰丽华?有一位同学的父亲是位交警,于是他写到:
  你也许想象不出,在骄阳如火的日子里,我的父亲他在做些什么。然而,当你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环顾时,你也许会发现有一个人很突出。他站在十字路口中心的一个双层圆形的台阶上,穿着制服,不停地舞动着双手。他,就是我的父亲。他总是守在属于他的那方小小的站台,乐此不疲地忙碌着。寒来暑往,天天如此。于是,我总能在每天的清晨,看见父亲整理着似乎总是不变的着装,用轻快的口吻说到:“我要上台了。”每当这时,我总要嘲笑他:“上什么台啊,又不是舞蹈演员。”而父亲只是笑笑,并不作辩解。
  你看,多出彩啊!所以,多观察身边的人、事,多体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
  可能有同学会说,那么前人的文章学了干嘛?我在这里不是否定前人的文章,前人的文章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模仿写作。但是我们学习和模仿的不应该是文章的选材,而是文章的写作手法。选材易学,而写法难得。
  比如写“倾听”。听什么?听风,听雨,听音乐……选材无非这几个,怎样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关键就是写法。
  声音是最难诉诸笔端的,这也是学生觉得此文难写的关键。我们这时不妨引入《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一节,让学生分析该文的写作手法从中获得营养。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通感手法是写声音的不二法门,完全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写声音又有何难?
  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也是记叙文取胜的关键所在。一处好的细节描写胜过千言万语。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要生活化,不可脱离生活的实际。比如这位同学写夏夜的倾听就使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夏夜乘凉时的种种:
  脚底传来了石头间相互碰撞摩擦的声音,周围隐藏在花草中的小虫子也你一唱我一唱地叫起来。蝉鸣声连续不断,间或青蛙也突然叫一声,好像在抱怨蝉打扰它睡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发出胆怯的极其细小的声音,再继续听下去还有癞蛤蟆在草丛中跳跃的轻快之声。屋檐上还不时有几滴水悄然落下,撞在石板上,声音短促轻快。渠沟里的水流哗哗流淌着,静静地灌溉乡间植物。远处还不时传来人家打牌时激烈的声音,两口子吵架的声音……简直无所不有。
  ——(《倾听》)
  2.多变的动作描写
  要写好引人注目的动作描写,动词使用的多变是尤其重要的。下面这位同学写街边小商贩写得多精彩啊!
  到了下班时分,小店前渐渐拥满了人。小伙子站在自己的舞台上,舀两团面糊,倒进两个饼铛,沿外圈摊开。拣两颗鸡蛋,交相咯碰,画出两轮满月,不过五秒,两铛一扬,饼便翻了身。左边的不要葱只要香菜,右边的不要辣椒多刷酱。您说是啥就是啥,管你是铁血丹心,还是两弯秋水哩。一对小铲“当当”作响,好像刻录着唱片的留声机。
  ——(《舞台》)
  3.传神的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不在多,而在传神。下文中的奶奶多有生活气息。
  近70岁的老人了,每每喜欢从乡下带着股泥土味跑来,坐在餐桌上边剥毛豆边道东家长西家短。声音洪亮如大钟,往往还夹着雪花似的唾沫星子,唠唠叨叨。说到兴头上更是精神矍铄,满面红光。清晨我还在梦乡,那些蹦跳的言语便是最有效的闹铃。
  ——(《倾听》)
  4.少而精妙的议论
  记叙文应以描写和叙事为主,议论要少而精。最好能做到夹叙夹议。下文在描写之后紧跟着来了一句精彩绝伦的议论,多么精当,多么深刻!
  那是一座普通的灶台,白腻子的台面,小青砖搭就的台身,遍身烟火气息,烹煮着寻常人家的幸福……我知道我可能很难像奶奶那样,在这样的舞台上使着一口大灶翻炒人间百味了。
  ——(《舞台》)
  何永康教授曾说,一篇好的记叙文至少要让读者眼前一亮,发出“亏他想的出来”的感叹。笔者认为这“一亮”可以是熊熊燃烧的火炬,也可以是豆大的灯火。火炬固然耀眼明亮,然而火炬太重太大,很多考生擎不起来,只能望洋兴叹。但我们可以在小火苗上下功夫,让自己的作文中不时有摇曳的烛火闪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让自己的作文中充满这样的星星之火,记叙文定能博人眼球。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想象作文与记实作文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对想象作文不够重视,通常采取“放羊式”教学,稍作指点,便要求学生写作,学生常常急得抓耳挠腮,感觉无从下笔,习作质量可想而知。本文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变形记》写作教学为例,探讨如何细化想象类作文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的细化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复习是学习之母,但不要让她成为学习的后母”。这句话把复习过程中的学生学习兴趣作了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在复习阶段,许多教师往往更关注显性目标的达成而忽视隐性目标的达成,忽视深入研究,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忙于完成作业,缺乏思考,缺乏主动,毫无兴趣。因此,在大力倡导“轻负高质”的今天,必须改变这种作业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多样,变乏味为有趣,变低效为高效。  一
期刊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就是生活本身。”作文之前让学生去感受真实的生活,积累丰富的素材,作文之时才不至于言之无物或是老生常谈。或参观,或秋游,或野炊,或游泳,或种植,或喂养小动物,都能激起学生对生活无限的热爱,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抒写多彩的生活。生活有多广阔,作文的天地就有多宽广。  一、睁开双眼,指导学生观察
期刊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四步三法、五步三查法等等。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永远是服务于学生的,以学生为本的本位教学意识是我们采用各个教学模式时应铭记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力求创新,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体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在思维能力的提升中突破自
期刊
“预设性学习”和“生成性学习”,也就是通过提纲预设、问题预设、练习预设等,在主体参与、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针对性地予以点拨和训练巩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成”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有时候,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容,或者是与考试有关系的内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上。忽略了隐含在文本深处的内容,忽略了更有价值的因素。  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
期刊
多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经常是脱钩的。写作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点缀,学生写作的范本则是高考优秀作文,教者教得无序,学者学得困惑。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资源,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写作的技巧,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的做法是:寻找可训练点,模仿写作。  《我与地坛》是高中课本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感动”几乎是教师们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
期刊
口语交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的交流素养。”我们应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中提高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培养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一、练交际能力于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
期刊
【摘 要】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活跃程度标志着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手段的丰富程度。在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说明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越高,学生就越有机会体验英语和使用英语。然而,在当前许多学校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依然进行单向英语知识传授,学生学习以记忆为主。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有效性 课堂互动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基础学科,而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更是创新教育的落脚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写作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本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创新精神的体现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认识、体会和做法,以求与广大同仁探索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