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蚀性铝合金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来源 :电镀与涂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铝合金的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工艺,考察了氧化膜的厚度、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和漆膜附着力.结果表明,铝合金材料的表面状态对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表面形貌有重要影响,氧化膜的厚度随阳极氧化时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变大.在同样条件下,7175-T7351铝合金的氧化膜厚度比2024-T3铝合金的更大.阳极氧化后沸水封闭40 min以上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槽液中酒石酸的质量浓度低于74 g/L时,2024-T3铝合金阳极氧化试片的耐蚀性降低.未封闭的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膜与水性底漆有良好的结合力.
其他文献
针对电解液中有机碳酸酯类沸点、闪点均较低的物理特性,采用低温真空蒸发烘干-冷凝法分离回收动力电池中的电解液.1kg动力电池在140℃真空烘干4 h后,可完全被烘干,但电池外壳上还残留少量黄色液体.蒸气依次在0℃、-20℃、-50℃和-75℃冷凝后得到回收,尾气中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和液相色谱(LC)-MS分别对冷凝液和残留液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冷凝液成分含有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乙烯酯,其他杂质较少;残留液成分可能为碳酸酯和磷酸酯衍生的短链聚合物.
为解决步枪身管内膛镀厚铬质量难把控的难题,提出了流动镀铬新工艺,探讨了流速、阳极供电方式等工艺条件对流动镀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端电流强制均匀法的流动镀铬工艺能有效解决镀后锥差大、“腰鼓”等缺陷问题,镀后铬层尺寸的一致性较好,身管一次镀铬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了90%.
燃料供给系统对保障电池系统性能及产业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燃料供给的浓度、流道非均匀截面增压结构设计和压力降(压降)控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提高氧气供给浓度,增大阳极氢气的相对湿度,电池表现出较优的性能.提出一种蛇形流道与平行流道相结合的复合流道结构设计,在阳极流道放置一个增压结构,能控制燃料供给压降,优化系统性能.
简介了蓝宝石化学机械抛光(CMP)的基本原理,从磨料、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配位剂和其他添加剂方面概述了近年来蓝宝石CMP体系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蓝宝石CMP体系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先从吸附能的角度论述了苯并三唑(BTA)在铜上的吸附类型以及成膜过程,然后综述了关于铜化学机械抛光(CMP)后清洗中去除残留BTA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新型缓蚀剂的出现以及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应用的缓蚀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概述.
为了提升景观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能,对Q345钢进行了化学镀镍处理,对比了Ni-P合金镀层和镀液中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PTFE乳液后得到的Ni-P-PTFE复合镀层的物相组成、元素成分、显微形貌和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P合金镀层和Ni-P-PTFE复合镀层都主要为非晶态结构,当PTFE乳液的添加量达到5 mL/L及以上时,Ni-P-PTFE复合镀层中会出现一定量的晶态Fe3C和P4S3.相较于Ni-P合金镀层,Ni-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电位发生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小,阻抗增大,表明Ni-P-PT
综述了目前国内在铝合金导电化学氧化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铬酸盐氧化和无铬钼盐氧化的工艺及膜层性能.梳理出完整的导电氧化膜制备工艺流程,总结了膜层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提出了铝合金无铬环保导电化学氧化的研究方向.
以常见整平剂健那绿(JGB)为参照,研究了亚甲基紫(MV)对铜沉积的电化学行为和填盲孔效果的影响.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含PEG的镀液中,MV和JGB均表现为加速铜沉积;加入PEG后,二者均表现为抑制铜沉积,并且JGB对铜沉积的速率控制步骤(Cu2++e? →Cu+)的抑制作用强于MV.哈林槽电镀实验结果表明,以MV和JGB作为整平剂在相同的条件下电镀铜填盲孔时面铜的厚度相同,但采用MV时孔口处出现凸起,采用JGB时孔口则出现凹陷.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采用上述2种整平剂时所得铜镀层的择优取向均为(11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及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壮大.从我国新能源行业实际发展现状来看,虽然现阶段我国新能源行业已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由于新能源技术开发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主要以成本为优势,以加工制造环节为主要贸易,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终端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
期刊
通过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SE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N-烯丙基硫脲在8μm电解铜箔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N-烯丙基硫脲可以获得抗拉强度超过400 MPa、延伸率大于4%、光泽大于150 GU的铜箔.在实验中制备出了强度超过600 MPa的高抗拉电解铜箔,但其延伸率只有2%左右.随着电解液中N-烯丙基硫脲质量浓度增大,Cu(200)晶面择优系数迅速降低,Cu(220)晶面择优系数逐渐增大,表现出Cu(220)晶面择优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