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浅析临床路径应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用有计划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如今微创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外科手术中,通过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已经在临床上取得共识,具有安全性能高,伤口创伤较小,出血小,便于治疗等特点。作为治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治疗工作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的[1]。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岁-60岁,平均年龄为(41.55±0.55)岁。对照组年龄范围为40岁~58岁;观察组年龄范围为42岁~60岁。患病类型:子宫肌瘤28例,卵巢黄体破裂22例,卵巢囊肿27例,输卵管妊娠23例,所有患者中排除有严重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用有计划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
入院治疗:在入院后医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详细内容。制定家属探视制度,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者实施与患者情况对应的处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安抚,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室护理: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内,湿度设置为50%-60%,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了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需要做好准备。
术后护理:患者术后要协助采取平卧位,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给予持续性的低流量给氧。在手术后6h时恢复半卧位。鼓励患者展开床上活动,有益于血液循环。手术后24h内每隔1h对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与血压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24h后则每12h测量一次。观察引流管的颜色以及通畅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
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来评估临床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 分;不满意:<80 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别,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32例(64.66%),一般满意为15例(30.00%), 不满意为3例(6.00%),满意度为94.00%;肛门排气时间为(16.92±6.24)h、下床活动时间(12.32±5.48)h、平均住院天数为(5.22±2.1)d;
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10例(20.00%),一般满意为23例(46.00%), 不满意为17例(34.00%),满意度为66.00%;肛门排气时间为(23.11±11.24)h、下床活动时间(17.28±9.04)h;平均住院天数为(8.52±3.02)d。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在治疗妇科疾病上有一定的优势,其手术的特点有伤口小、腹壁疤痕小、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出现率低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不稳定对手术的影响特别大,患者容易在临床上表现出极度恐惧的情绪,怕痛、怕出血、担心手术安全等。所以在手术的之前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消除不安的情绪和恐惧的负性心理。
临床路径是医务人员对某种疾病而制订的有时间性、有序性的规范化治疗程序,是规范治疗的一种有效工具,能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2]。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实施了临床路径,在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实施临床路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临床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34-35.
[2]卢玉凤.临床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81-82.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如今微创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外科手术中,通过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已经在临床上取得共识,具有安全性能高,伤口创伤较小,出血小,便于治疗等特点。作为治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治疗工作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的[1]。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岁-60岁,平均年龄为(41.55±0.55)岁。对照组年龄范围为40岁~58岁;观察组年龄范围为42岁~60岁。患病类型:子宫肌瘤28例,卵巢黄体破裂22例,卵巢囊肿27例,输卵管妊娠23例,所有患者中排除有严重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用有计划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
入院治疗:在入院后医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详细内容。制定家属探视制度,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者实施与患者情况对应的处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安抚,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室护理: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内,湿度设置为50%-60%,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了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需要做好准备。
术后护理:患者术后要协助采取平卧位,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给予持续性的低流量给氧。在手术后6h时恢复半卧位。鼓励患者展开床上活动,有益于血液循环。手术后24h内每隔1h对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与血压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24h后则每12h测量一次。观察引流管的颜色以及通畅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
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来评估临床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 分;不满意:<80 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别,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32例(64.66%),一般满意为15例(30.00%), 不满意为3例(6.00%),满意度为94.00%;肛门排气时间为(16.92±6.24)h、下床活动时间(12.32±5.48)h、平均住院天数为(5.22±2.1)d;
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为10例(20.00%),一般满意为23例(46.00%), 不满意为17例(34.00%),满意度为66.00%;肛门排气时间为(23.11±11.24)h、下床活动时间(17.28±9.04)h;平均住院天数为(8.52±3.02)d。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在治疗妇科疾病上有一定的优势,其手术的特点有伤口小、腹壁疤痕小、恢复快、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出现率低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不稳定对手术的影响特别大,患者容易在临床上表现出极度恐惧的情绪,怕痛、怕出血、担心手术安全等。所以在手术的之前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消除不安的情绪和恐惧的负性心理。
临床路径是医务人员对某种疾病而制订的有时间性、有序性的规范化治疗程序,是规范治疗的一种有效工具,能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2]。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实施了临床路径,在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实施临床路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临床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34-35.
[2]卢玉凤.临床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