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语文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一直以来都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如今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其中感性的部分,注重其文学性、艺术性、人文性。本文将探讨如何让语文教学融入感性,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感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使得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核心能力,达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应融入感性,注重其人文性、文学性、艺术性,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
感性的定义可谓莫衷一是,但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感性正是语文教学中所欠缺的。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注重课文框架梳理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细读品味。语文课堂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
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阅读的权利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核心能力之一,学习语文应注重诵读感悟。教师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的过程。阅读中的妙处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产生共鸣的奇妙融合。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体验。假如老师一语道破,那么趣味、美感就会淡然。
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槐乡五月》一课。一位教师从课文中细分出了许多问题,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在老师一连串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忙于找答案,没能完整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那优美的语句,对课文中的槐乡缺少美的体验。到谈槐花和槐乡的孩子时,学生无话可说,或只是“槐花很香,槐乡的孩子很幸福”这样简单的感受。学生与课文之间没有产生一点共鸣,自然不可能感受到槐乡的槐花美、人情美。
而另外一位老师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首先设置悬念: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谁想知道?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接着揭晓谜底:五月洋槐开花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紧接着,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之后交流所见、所听、所感。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不同,情感体验不同,所以回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是对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学生进行引导。整堂课,学生对槐乡这一美丽的地方感受深刻,有人由此萌发了去槐乡看看的想法。那是真正感受到了文章所表现的美。走进文本,用心品读才能真正培养阅读能力。
二、注重整体感悟,不止提取框架
传统的教育习惯于将课文中的知识点一一找出,然后各个击破。比如在教学《海底世界》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这一段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各种海底动物的名称及运动方式。于是学生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压缩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将课文变成了框架。学生没能细细品读那些描写生动,充满趣味的语言。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有的老师让学生试着扮演其中的一种海底生物,并说说“我这种活动方式的好处是……”。这样,学习充满了趣味。有的说贝类吸附在轮船底下既省力又可以免费旅行,有的说梭子鱼速度快得惊人,还有的说深水鱼真神奇,居然有可以发光的器官……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头脑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创新教学方法,将感性融入教学
1.读写结合。多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文为感悟做好了铺垫,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文学创作中,会有部分留白。因此,文本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孔子游春》在论述水的特性与君子之间的关系时,文中举出四个例子后便用省略号略去。这说明水的特性并没有列举完。教师此时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水的特性与君子的品行展开联想,试着写几句话。学生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水可以承载船只,它好像明白厚德载物的道理。”“水清澈见底,它好像懂得贞洁自守”“水滋润万物,它好像懂得无私奉献。”……
而有些文章在结尾留下悬念,可在这些“意犹未尽”处续写。此种结尾方式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如《半截蜡烛》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结尾,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2.表演再现。小学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形象生动充满趣味。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小说《三打白骨精》……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课本剧表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排剧本,设计表演环节,定位人物角色,甚至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表演道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借助动作、语言、神态塑造人物,演绎故事。如教学《狼和小羊》时,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表演中狼的凶狠和小羊的机智直观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3.联系生活。课文大都贴近学生生活,这就可以将学生平时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文本的理解中。《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假若单纯说教则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然而生活中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爱,唤起学生内心的体验,移情于文,定会感触深刻。有的学生回忆起母亲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最忙时母亲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她的眼睛是肿的,里面布满血丝。她干的是重活,手很粗糙……”此时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与文章产生共鸣。
语文课堂需要感性,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品读语言文字之美,感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美的体验,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获得人生的感悟与启迪,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玉芹.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性教育艺术[J].教育管理,2009,(10):199.
[2] 唐义泉.文质与美——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海艺苑,2010,(5):79.
[3] 张玲.语文感性教育探析[J].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 张亦祥.让语文课堂感性地飞起来[J].新课程·中学, 2013,(4).
[5] 周文红.来自生活的语文[J].新课程·中旬,2013,(12).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感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使得语文课程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核心能力,达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应融入感性,注重其人文性、文学性、艺术性,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
感性的定义可谓莫衷一是,但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感性正是语文教学中所欠缺的。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注重课文框架梳理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细读品味。语文课堂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
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阅读的权利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核心能力之一,学习语文应注重诵读感悟。教师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的过程。阅读中的妙处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产生共鸣的奇妙融合。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体验。假如老师一语道破,那么趣味、美感就会淡然。
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槐乡五月》一课。一位教师从课文中细分出了许多问题,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在老师一连串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忙于找答案,没能完整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那优美的语句,对课文中的槐乡缺少美的体验。到谈槐花和槐乡的孩子时,学生无话可说,或只是“槐花很香,槐乡的孩子很幸福”这样简单的感受。学生与课文之间没有产生一点共鸣,自然不可能感受到槐乡的槐花美、人情美。
而另外一位老师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首先设置悬念: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谁想知道?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接着揭晓谜底:五月洋槐开花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紧接着,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之后交流所见、所听、所感。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不同,情感体验不同,所以回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是对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学生进行引导。整堂课,学生对槐乡这一美丽的地方感受深刻,有人由此萌发了去槐乡看看的想法。那是真正感受到了文章所表现的美。走进文本,用心品读才能真正培养阅读能力。
二、注重整体感悟,不止提取框架
传统的教育习惯于将课文中的知识点一一找出,然后各个击破。比如在教学《海底世界》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这一段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各种海底动物的名称及运动方式。于是学生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压缩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将课文变成了框架。学生没能细细品读那些描写生动,充满趣味的语言。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有的老师让学生试着扮演其中的一种海底生物,并说说“我这种活动方式的好处是……”。这样,学习充满了趣味。有的说贝类吸附在轮船底下既省力又可以免费旅行,有的说梭子鱼速度快得惊人,还有的说深水鱼真神奇,居然有可以发光的器官……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头脑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创新教学方法,将感性融入教学
1.读写结合。多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文为感悟做好了铺垫,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文学创作中,会有部分留白。因此,文本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孔子游春》在论述水的特性与君子之间的关系时,文中举出四个例子后便用省略号略去。这说明水的特性并没有列举完。教师此时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水的特性与君子的品行展开联想,试着写几句话。学生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水可以承载船只,它好像明白厚德载物的道理。”“水清澈见底,它好像懂得贞洁自守”“水滋润万物,它好像懂得无私奉献。”……
而有些文章在结尾留下悬念,可在这些“意犹未尽”处续写。此种结尾方式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如《半截蜡烛》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结尾,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2.表演再现。小学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形象生动充满趣味。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小说《三打白骨精》……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课本剧表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排剧本,设计表演环节,定位人物角色,甚至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表演道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借助动作、语言、神态塑造人物,演绎故事。如教学《狼和小羊》时,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表演中狼的凶狠和小羊的机智直观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3.联系生活。课文大都贴近学生生活,这就可以将学生平时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文本的理解中。《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假若单纯说教则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然而生活中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爱,唤起学生内心的体验,移情于文,定会感触深刻。有的学生回忆起母亲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最忙时母亲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她的眼睛是肿的,里面布满血丝。她干的是重活,手很粗糙……”此时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与文章产生共鸣。
语文课堂需要感性,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品读语言文字之美,感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美的体验,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获得人生的感悟与启迪,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玉芹.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性教育艺术[J].教育管理,2009,(10):199.
[2] 唐义泉.文质与美——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海艺苑,2010,(5):79.
[3] 张玲.语文感性教育探析[J].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 张亦祥.让语文课堂感性地飞起来[J].新课程·中学, 2013,(4).
[5] 周文红.来自生活的语文[J].新课程·中旬,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