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行内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对象,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干预组(护理干预)、常规组(基础护理),护理后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行内科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病症效果,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内科护理;护理效果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症,是由病毒、细菌所引发的炎性疾病,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症均实施药物疗法,虽效果明显,但易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降低总体效果[1]。故而,探究安全、合理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为进一步的评定患者护理效果,将我院收治者作为主要对象,详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对象,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干预组50例,男性、女性分别31例、19例,年龄段30-73岁,平均(52.9±1.9)岁;疾病史2-11天,平均(6.4±0.4)天;常规组50例,男性、女性分别32例、18例,年龄段31-74岁,平均(52.8±1.8)岁;疾病史2-12天,平均(6.5±0.5)天。2组患者的疾病史、男女例数等资料差异无区别,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基础性护理措施,如: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每天按时开窗通风、消毒,叮嘱患者适当卧床休养,根据实际情况行隔离处理,预防交叉性感染;干预组患者行内科护理与措施,包括:
1.2.1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生后易引发高烧、鼻塞等症状,致使其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不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因此,护理人员需多和患者交流,了解心理特征,以制定个性化措施进行疏导[2];加强病房巡视力度,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爱护,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介绍疾病成功治愈案例,提高治愈信心及治疗配合度,加快康复速度。
1.2.2健康教育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传染性疾病,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易忽视,间接诱发临床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故而,护理人员需于疾病治疗期间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疾病防范意识,如: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发的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案等基础性内容。另外,还需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教育:选用怎样的运动项目,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疾病流行期,禁止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天气突变时需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1.2.3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以易消化、清淡类食物为主,适当摄入足量维生素丰富类食物,冬季多摄入蛋白、热量高类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辛辣、冰冷、油腻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多喝水,预防便秘。当然,每日摄入水量需根据患者温度、出汗情况确定,便于纠正水电解质。
1.2.4高烧护理 若患者伴有高烧症状,护理人员需叮嘱其卧床休养,并保证病房安静、整洁,提高睡眠质量[3];告知患者禁止穿戴过厚衣物,以免影响机体的正常散热,升高体温;按时测量患者体温,一般每4小时测量一次,详细、准确的记录相关数据,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借助酒精擦拭、头部冷敷等途径散热,若上述操作后仍未效果,则需行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口服疗法,改善症状。
1.2.5对症处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口腔黏膜、皮疹等症状,以尽早发现其他病症,尽早处理;教会患者正确排痰的方法,便于及时排出痰液,确保呼吸道畅通。若患者无法自行排痰,可行雾化吸入疗法;若治疗期间病情恶化,体温不退,说明极有可能合并并发症,需立即上报医师处理。
1.3评定项目 评定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临床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文中数据,其中,疾病效果、护理满意程度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有意义。
2结果
2.1疾病效果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预后疾病得以治愈者49例,占比98.0%;未治愈者1例,占比2.0%;常规组患者预后疾病得以治愈者40例,占比80.0%;未治愈者10例,占比20.0%,两组患者疾病治愈率有区别,X2=8.274,P=0.004。
2.2护理满意程度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预后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常规组,有区别,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3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由病毒、细菌等因素引发,轻者降低生活质量,重者诱发心肌炎、肺炎等病症,危害生命安全。故而,临床需加强该病症的治疗、护理,以提高总体效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通过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后,疾病治愈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基础护理常规组,P<0.05,有区别,说明:临床基础性护理措施上实施心理护理,可从根本上纾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向患者介绍疾病病发原因、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病症康复;根据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可提高机体营养;根据患者体温变化情况行物理退烧、药物退烧措施,可加快退烧速度;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尽早发现不良事件,尽早处理,增强总体效果,符合研究报告。
综上,临床针对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行内科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病症效果,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马艳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08.
[2]李宪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2106-2106.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内科护理;护理效果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症,是由病毒、细菌所引发的炎性疾病,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症均实施药物疗法,虽效果明显,但易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降低总体效果[1]。故而,探究安全、合理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为进一步的评定患者护理效果,将我院收治者作为主要对象,详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对象,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干预组50例,男性、女性分别31例、19例,年龄段30-73岁,平均(52.9±1.9)岁;疾病史2-11天,平均(6.4±0.4)天;常规组50例,男性、女性分别32例、18例,年龄段31-74岁,平均(52.8±1.8)岁;疾病史2-12天,平均(6.5±0.5)天。2组患者的疾病史、男女例数等资料差异无区别,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基础性护理措施,如: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每天按时开窗通风、消毒,叮嘱患者适当卧床休养,根据实际情况行隔离处理,预防交叉性感染;干预组患者行内科护理与措施,包括:
1.2.1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生后易引发高烧、鼻塞等症状,致使其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不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因此,护理人员需多和患者交流,了解心理特征,以制定个性化措施进行疏导[2];加强病房巡视力度,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爱护,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介绍疾病成功治愈案例,提高治愈信心及治疗配合度,加快康复速度。
1.2.2健康教育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传染性疾病,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易忽视,间接诱发临床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故而,护理人员需于疾病治疗期间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疾病防范意识,如: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发的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案等基础性内容。另外,还需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教育:选用怎样的运动项目,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疾病流行期,禁止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天气突变时需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1.2.3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以易消化、清淡类食物为主,适当摄入足量维生素丰富类食物,冬季多摄入蛋白、热量高类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辛辣、冰冷、油腻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多喝水,预防便秘。当然,每日摄入水量需根据患者温度、出汗情况确定,便于纠正水电解质。
1.2.4高烧护理 若患者伴有高烧症状,护理人员需叮嘱其卧床休养,并保证病房安静、整洁,提高睡眠质量[3];告知患者禁止穿戴过厚衣物,以免影响机体的正常散热,升高体温;按时测量患者体温,一般每4小时测量一次,详细、准确的记录相关数据,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借助酒精擦拭、头部冷敷等途径散热,若上述操作后仍未效果,则需行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口服疗法,改善症状。
1.2.5对症处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口腔黏膜、皮疹等症状,以尽早发现其他病症,尽早处理;教会患者正确排痰的方法,便于及时排出痰液,确保呼吸道畅通。若患者无法自行排痰,可行雾化吸入疗法;若治疗期间病情恶化,体温不退,说明极有可能合并并发症,需立即上报医师处理。
1.3评定项目 评定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临床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文中数据,其中,疾病效果、护理满意程度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有意义。
2结果
2.1疾病效果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预后疾病得以治愈者49例,占比98.0%;未治愈者1例,占比2.0%;常规组患者预后疾病得以治愈者40例,占比80.0%;未治愈者10例,占比20.0%,两组患者疾病治愈率有区别,X2=8.274,P=0.004。
2.2护理满意程度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预后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常规组,有区别,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3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由病毒、细菌等因素引发,轻者降低生活质量,重者诱发心肌炎、肺炎等病症,危害生命安全。故而,临床需加强该病症的治疗、护理,以提高总体效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通过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后,疾病治愈率、护理满意率高于基础护理常规组,P<0.05,有区别,说明:临床基础性护理措施上实施心理护理,可从根本上纾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向患者介绍疾病病发原因、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病症康复;根据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可提高机体营养;根据患者体温变化情况行物理退烧、药物退烧措施,可加快退烧速度;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尽早发现不良事件,尽早处理,增强总体效果,符合研究报告。
综上,临床针对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行内科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病症效果,增强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马艳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08.
[2]李宪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2106-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