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展开,德育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理应充分渗透于数学教学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感悟其中蕴含的丰富人文哲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勇于求知的精神;挖掘数学教材,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高一数学
引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重视学生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质、关键能力的培养,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设计。新课标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革新指明了方向,同时了突出了学生德育的重要性。高一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应该将德育渗透其中,关于如何更好的渗透便成为了高一数学老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本文通过对高一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学生勇于求知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勇于求知的精神
高一阶段数学教学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保障,由于数学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抽象,而且知识点、重点难较多且密集,这对于高中生数学思维要求必然也会更高一些,难度的加大极易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德育渗透效果欠佳。为此数学老师应该以此学科特点为依据,通过教学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中既掌握数学重难点,又受到德育熏陶。每一位数学老师身上都有自我独特的魅力,为此应该将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将其渗透于德育中,与数学教学情境融合,在得到学生认可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学生行为,学习自信心增强,为高一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高一数学等差数列教学中,老师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提高,主动的去探索,在细心观察中,认真分析,不断总结,养成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在等差数列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便是理解以及掌握公式、概念。老师通过播放童谣《数青蛙》,进而创设情境,提出具体问题:“你可以接着数下去吗?能否总结出更多数列呢?”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进而在对数列观察以及归纳的同时,总结出共同的特点,进而引出等差数列定义,an+1-an=d(n为自然数且n≥1,d为常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文字语言对等差数列概念表达式进行归纳,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慢慢的便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敢质疑,勇求知,进而达到了德育目的。
二、挖掘数学教材,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是维持教学的基础与保障,其中也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这也是数学老师进行德育的重要资源,为此老师应该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层次挖掘,除了重视难点教学、例题讲解以外,还要专门的研究细节中的德育内容,在数学课堂各个环节选择恰当的时机融入巧妙融入这些内容,使学生既能够对数学规律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充分的掌握,同时又可以使德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传统的成绩评估学生能力慢慢的向综合能力评估转变,使德育成为数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比如高中数学知识非常深奥,而这些数学原理、概念、公式都是由很多优秀数学家经过多年探索以及钻研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汇集了多种智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这些数学家身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在数学中的造诣可以说世界领先,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为此数学老師可将数学家史事、故事融入到教学中,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对数学学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例如在函数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先将函数的由来进行简单的概述,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清朝数学学家李善兰是最早发明函数的,并且在《代数学》中提及,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后续函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此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看到知识前后所蕴含的可贵品质。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对每一次教学都要认真斟酌,对其中的德育资源深入挖掘,善于发现,科学合理的渗透德育,无形之中引导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升华德育素养。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高一数学同样也不例外,数学老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确保活动更具趣味性的。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育体系中,并且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德育水平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于高中生而言,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便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给予他人尊重,并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多听、多看、多问、多总结,这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及工作影响是很大的。
比如在空间几何体教学中,老师可借助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此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想象力,老师便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构建三维模型,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在大脑中呈现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探讨,在相互配合下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共同解决同一问题,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结束语: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一数学与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相比较,难度有所增加,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衔接环节,要想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德育渗透其中,不仅可以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而且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确保知识真正意义上发挥了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晓勤,邹佳晨.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课例分析[J].数学通报,2020,59(03):7-12+19.
[2]沈澄.学思知行视角下的数学课程德育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55-57.
[3]姬梁飞.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学科德育视野探究[J].教育导刊,2017(10):64-67.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高一数学
引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重视学生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质、关键能力的培养,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设计。新课标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革新指明了方向,同时了突出了学生德育的重要性。高一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应该将德育渗透其中,关于如何更好的渗透便成为了高一数学老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本文通过对高一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学生勇于求知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勇于求知的精神
高一阶段数学教学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保障,由于数学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抽象,而且知识点、重点难较多且密集,这对于高中生数学思维要求必然也会更高一些,难度的加大极易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德育渗透效果欠佳。为此数学老师应该以此学科特点为依据,通过教学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中既掌握数学重难点,又受到德育熏陶。每一位数学老师身上都有自我独特的魅力,为此应该将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将其渗透于德育中,与数学教学情境融合,在得到学生认可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学生行为,学习自信心增强,为高一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高一数学等差数列教学中,老师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提高,主动的去探索,在细心观察中,认真分析,不断总结,养成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在等差数列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便是理解以及掌握公式、概念。老师通过播放童谣《数青蛙》,进而创设情境,提出具体问题:“你可以接着数下去吗?能否总结出更多数列呢?”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进而在对数列观察以及归纳的同时,总结出共同的特点,进而引出等差数列定义,an+1-an=d(n为自然数且n≥1,d为常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文字语言对等差数列概念表达式进行归纳,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慢慢的便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敢质疑,勇求知,进而达到了德育目的。
二、挖掘数学教材,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在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是维持教学的基础与保障,其中也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这也是数学老师进行德育的重要资源,为此老师应该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层次挖掘,除了重视难点教学、例题讲解以外,还要专门的研究细节中的德育内容,在数学课堂各个环节选择恰当的时机融入巧妙融入这些内容,使学生既能够对数学规律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充分的掌握,同时又可以使德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传统的成绩评估学生能力慢慢的向综合能力评估转变,使德育成为数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比如高中数学知识非常深奥,而这些数学原理、概念、公式都是由很多优秀数学家经过多年探索以及钻研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汇集了多种智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这些数学家身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在数学中的造诣可以说世界领先,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为此数学老師可将数学家史事、故事融入到教学中,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对数学学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例如在函数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先将函数的由来进行简单的概述,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清朝数学学家李善兰是最早发明函数的,并且在《代数学》中提及,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后续函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此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看到知识前后所蕴含的可贵品质。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对每一次教学都要认真斟酌,对其中的德育资源深入挖掘,善于发现,科学合理的渗透德育,无形之中引导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升华德育素养。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高一数学同样也不例外,数学老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确保活动更具趣味性的。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育体系中,并且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对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德育水平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于高中生而言,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便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给予他人尊重,并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多听、多看、多问、多总结,这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及工作影响是很大的。
比如在空间几何体教学中,老师可借助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此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想象力,老师便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构建三维模型,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在大脑中呈现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然后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探讨,在相互配合下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共同解决同一问题,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结束语:对于高中生而言,高一数学与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相比较,难度有所增加,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衔接环节,要想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德育渗透其中,不仅可以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而且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确保知识真正意义上发挥了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晓勤,邹佳晨.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课例分析[J].数学通报,2020,59(03):7-12+19.
[2]沈澄.学思知行视角下的数学课程德育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55-57.
[3]姬梁飞.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学科德育视野探究[J].教育导刊,2017(10):64-67.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