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wzj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崛起让人们更关注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可能给地区带来的挑战。过去中国就曾对邻国的发展产生过影响。那今后的它会怎样呢?
   主要起源于西方文化,被西方世界全球化了的现代性席卷了全球。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这种现代性已经深入这一地区,以至于如今大多数国家尽管有些不情愿也只得把它作为全球发展中的主要引导力量。一旦这种现代文化被广泛接受,所有信奉它的国家就可能具有十分相似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在目前还不大可能对抗这种文化,但新崛起的中国可能会改造这种已被接受的文化,并造就一个崭新的中国。如果是这样,它对地区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崛起带给周边的影响
  
   很显然,任何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都会使我们想起过去200年里中国与其他列强相比是何等的衰败。但中国也曾有过统一和强大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把中国的这次崛起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几次处于优势地位和普遍被认为崛起的阶段进行一个比较。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7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开始皈依佛教。14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这期间,儒家思想重新被确立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比较而言,在衰落近200年之后,中国目前的这次崛起与以往的几次差别很大。一方面,这次崛起发生在全球化时代,技术和市场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中国的周边地区活跃着很多强国。另外,台湾问题悬而未决,中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问中国的历史是否还影响着今天的中国。如果是这样,这对中国未来在地区的地位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来解答这个问题,并且不应忽视当中国富裕繁荣的时候,其邻邦都在做什么。
   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可谓意义重大,中国在国际上通用的英文名字“China”可能就来自于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秦朝。接下来,汉朝统治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从此之后有了“汉人”一说。在随后的3个世纪里,汉朝的影响力波及到了朝鲜半岛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以及陆军和海军技术——这一下就持续了上千年。在这个早期阶段,中国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经济文化,而以贵族宫廷文化和地方宗教、礼仪、惯例所代表的中华价值观并没有广泛传播开来。比方说,中国的汉字十分独特,但流传不广。在这个时期的创造性艺术中,除了与进行贸易的制成品相联系的技术和设计外,基本上都没有得到外国人的欣赏。
   但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但是随着唐朝的衰落,中国文化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也逐渐衰退了。
   不过,唐朝统一的强大中国毕竟维持了近300年,而这时的中国完全不同于汉朝的中国。在这两个朝代之间,佛教在中国流传开来,北方游牧部落在中原定居下来。这两种影响的强大混合力塑造出的中国,显示出了高度的世界性。在这一时期,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来自遥远国度的商人和旅行者带来的新东西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而且对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由此造就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全盛时期。但是,这时候的中国统治仍然过度依赖军事和贵族力量,无法保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因此,到8世纪就没落了。
   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中国的政治文化却从那时开始变得十分保守。除了官方允许的对外贸易和笃信伊斯兰教的宦官郑和在15世纪到印度洋进行过海上探险外,中国并没有太大兴趣去宣扬其财富和技术。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江河日下。尽管明朝统治者加强防御,仍不断遭到来自周边的侵袭,并最终被满族人所征服。虽然建国之初的清朝非常强大,而且更具侵略性,但在此之后的统治中却更多地延续了明朝的保守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衰落下去。1840年,强大的英国进攻中国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已没有还手之力了。
  
   中国的第四次崛起有着全新的历史背景
  
   下面我谈谈中国今天的崛起,这是中国第四次崛起为地区大国。目前中国的改革动力完全可以和2000多年前中国第一次统一的爆发力相提并论。今天的中国还让人想起7世纪时中国的复兴。那时的中国战胜了外来入侵、吸收了外来思想,还向外国贸易和新技术打开了大门,为今天的中国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于清朝在18世纪确立的疆土,对今天的中国也是至关重要的遗产。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数十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力量的核心。
   当然,世界在经历了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后已经面目全非,中国的这一次崛起与以往截然不同。因为现在的中国既要面对西方人200年殖民统治留下的种种问题,又要面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挑战。有人认为,中国的过去并不重要,只要新的力量能够维持平衡就可以了。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回避的,比如,中国在地区内的规模和它所带来的政治分量是无法抹去的,而且无论中国还是其邻国,都不会忘记中国强大的历史。
   当然,就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情况而言,任何向传统政治文化回归的企图都会失败。但中国也不会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意识形态,中国正在试图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这将是中国领导人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对地区来说,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单独来消化吸收这些变化并把它内部化。但同时,中国对自己在向全球政治新阶段调整的困难时期中所遇到的任何威胁都会保持高度敏感。就中国的规模来说,它只要保持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就不需要担心其近邻。但中国也吸取了足够的历史教训,它明白一个远处的大国——一个像美国这样强大的大国——会通过散布“中国威胁论”在中国周边制造一个敌对联盟。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给这个大国提供任何能够扰乱自己发展和生存计划的借口都是不明智的。
   中国要应对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文化。这种新的经济文化对发展的承诺是绝对的,而且不断加剧的严酷竞争对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可怕的。但中国在关键的两点上已经无法回头:它不得不满足13亿人口的期望并且生产足够的资源,以保证这个国家永远不再遭侵犯。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公平分配财富之间的均衡至关重要,中国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持这一目标。
   那种认为中国将赶超并威胁其他大国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对中国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社会显现的诸多问题;如何保持现行社会制度的稳定;如何实现国家统一。这意味着中国需要的是和平和善意。 这不仅是当前的需要,而且是长期的需要。因为中国要把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带入相对公正和平等的小康生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国的价值观又会怎样呢?与日本、印度以及伊斯兰世界一样,中国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而且一直在阻止这种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全面取代。当然,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农村还有保留。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速度以及农民必须在城市中谋求生存的现实,正在对保持这种传统构成严重的挑战。
   过去的1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变时期。眼下,如果我们看看中国城市和主要城镇的年轻人就会知道,中国的流行文化或是来自西方,或是来自日、韩,或是来自新加坡等华人社区。只有少数人还在关心旧价值观的重建。但他们并不能逆转潮流。
   中国最近的崛起使中国人面临众多激烈的变革,这对其周边地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中国的邻国并不了解中国人在20世纪所经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折磨,而中国人自己正在进行着痛苦的重塑。
   其实,地区国家应该去了解中国过去数个世纪的历史。因为正是中国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使中国人获得了一种自2000多年前中国首次统一以来所仅见的、崭新的精神和活力。
  
   中国崛起有助于改变一超主宰世界的局面
  
   最后,我要谈谈关于中国崛起对现行国际体系结构的影响。我认为,假如中国按目前的增长率发展下去,它不会改变这一结构。但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它将有助于改变目前一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局面。如果中国想对这一进程有所推动,最可能采取的做法就是不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对抗,而是支持这样一种观念深入全球:即如果我们的世界不被一个强大到可以随意干涉其他主权国家内政的国家所主宰,会变得更好。
   这里,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中国加入东盟地区论坛,以及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及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双边协定推动的经济一体化。中国对周边事务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观望者。变革中的中国已经决意要通过积极推动东亚的经济地区主义来帮助改变这一地区。这样的积极态度对中国及其邻国来说都是全新的。这是一个崭新的现象,前面的路还很长,但如果这种经济地区主义成功了,它将影响世界其他地区未来的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的素质在这一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极端重要性,越来越深切、明显地被人们感受到了。尤其通过在澳大利亚短暂的20多天的培训、学习之后,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也就是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国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也更进一步证实了21世纪中国城市要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将人的素质建设真正纳入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次由来
期刊
石油与核武器构成了俄罗斯谋取国际政治和经济影响的“两个拳头”。   2003年12月15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开始对日本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此间媒体认为,在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晤中,双方将谈及备受争议的石油管道问题。不仅是在日本,俄罗斯在世界其他国家也积极地推行能源外交。一方面是因为能源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基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目前俄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都来自能源出口;另一方面,
期刊
文怀沙: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红学家、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有活屈原之誉。著有《宝学概论》、《离骚今译》、《九歌今译》、《九章今译》、《招魂今译》、《屈原集》、《文怀沙序跋集》等。  ——编者按  在哲学家看来,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得从这个难以琢磨的性格着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就是文怀沙先生的
期刊
号称“巴比伦雄狮”的萨达姆这回彻彻底底地栽了,他落到了美国人的手里,他的命运已不再由自己掌握。这位出生于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成长于伊拉克阴谋、政变迭出的动荡时代的铁腕人物的前半生结束了。    少年命运多坎坷     萨达姆1937年4月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据说,他的继父待他很不好,经常虐待他,也很少和他讲话,实际上将他抚养成人的是他的一个叔叔。特殊
期刊
举世关注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经过为期4天紧张而务实的磋商,于2月28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作为会谈的主要成果,会议发表了一份包括7点内容的主席声明。这是六方会谈进程启动以来发表的第一份书面文件。声明强调说,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第二轮六方会谈启动了实质问题的讨论,通过会谈,各方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了解,同时也存在分歧;各方表示将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并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通过对话和平
期刊
编者按:2003年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曾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和没有与毛泽东在同一时空生活过的人,也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缅怀这位20世纪叱咤风云的伟人。1976年毛泽东逝世之后,尽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社
期刊
近来,俄罗斯国内的局势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俄罗斯总统大选和普京的连任,而是普京对新总理的任命和对内阁的大幅度改组。在俄罗斯总统大选即将开始之际,普京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2月24日下午,俄罗斯两个官方电视台突然中断正常节目,直播普京的电视讲话。普京简单明了地宣布:解散政府,总理下台回家,其他要员暂时留任。普京解释说,他作出这一决定,是为了在3月14日总统选举前表明自己的立场
期刊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将于4月30日——5月6日在中国南京举办,“名城会”由国家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化厅和江苏省建设厅共同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作为其支持单位。   南京举办“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在我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名城会”确立“打造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色文
期刊
“三步走”卓有成效“引诱”美、英循序渐进     改善与英美等国的关系,并获得重返国际舞台、发展国家经济的机会,应该说是利比亚目前最大的政治。从高额赔偿洛克比空难家属,到宣布放弃大杀伤性武器,再到派出外长访英,利比亚的外交手段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其从面临美国军事打击的“流氓国家”,逐步转化为西方世界的朋友,甚至还将成为“吸引”欧美各国的热点国家。   3月9日,利比亚外长沙勒加姆抵达伦
期刊
3月2日,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颁布命令,责成哈政府及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于今年着手兴建中哈石油管线第二期工程,即阿塔苏-阿拉山口-独山子一线的输油管道。   3月1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会见来访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时表示,哈对美国牵头的从里海到地中海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非常感兴趣,哈希望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   2月27日,哈能源与矿产部长什科利尼科夫宣布,哈正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