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幼儿园男孩的科学保教问题。目前,愈来愈泛滥的“伪娘”现象已对男孩的科学保教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流价值观必须归位,错位的性别观必须厘清。教育男孩,首先要进入男孩世界。男性的大脑与女性的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在“因材施教”中,也应因“性”施教,充分发挥男孩的潜力与特长;男孩的学习特别要重视体验,只重视学业成绩会使男孩对枯燥的书本学习丧失兴趣,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男孩危机诠释了应试教育的危机。对男孩实施科学的保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实施,家长配合,从而社会参与,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保教网络。
【关键词】“伪娘”;男孩;科学保教;因“性”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23-03
【作者简介】李建芝(1965-),女,江苏徐州人,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近两年来,娱乐界有一种“伪娘”现象盛行。这种反传统的性别观对广大幼儿家长以及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保教理念起着不小的负面作用。我们的社会允许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样,但错位的性别观必须厘清,这个工作必须从幼儿园做起。
一、教育男孩,首先要进入男孩世界
与女孩相比,男孩有着独特的世界。不走进这个独特的世界,我们就像迈克尔,古里安(Gurian.M)所说的那样:不晓得男孩的脑子在想什么,很可能在幼儿园就把男孩贴上“失望的人群”的标签。
男孩的生理世界是什么样的?
最新研究显示,男性与女性大脑之间的差别至少有100多处,从教育角度而言,大脑思考的不同越来越重要。与女性的大脑相比,男性的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因此,男性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相对于女性,男性更不易接受语言刺激。教师讲解太多,男性的大脑更有可能感到厌烦。资料显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相当于3岁半女孩的水平,直到少年晚期,男孩才能追赶上女孩。因而,这一时期的男弱女强情况,是正常的,进入高中以后,男生的学习成绩就会赶超过去。但是,现在女生的学习优势却在不断延伸和扩展,高中大学阶段以及所有的学科领域都呈现出“阴盛阳衰”。从这一点看,教育需要反思,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充分发挥男孩不同的潜力与特长。
男孩的内心世界同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上所述,男性的思考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不了解这一点,不从这个特点出发对男幼儿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则会加速男孩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男孩更需要与大自然接触,做男人们做的事情,比如打猎、钓鱼、捕蟹、宿营等,这些活动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心和成功感。男孩淘气,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冒险;男孩喜欢搞破坏,是因为他们更具探索精神;男孩学习不如女孩,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被限制、被束缚;男孩争强好斗,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总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任何一个男孩,都有着神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教师和父母真正走入男孩世界,才能理解他们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才能知道他们有多棒、多优秀,并为之而感到骄傲!
二、男孩危机说明应试教育的危机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仍是应试教育问题,即幼儿教育小学化。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指出,应试教育的高压已经下延到了幼儿园,他形象地概括为“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现象对男孩最具杀伤力。中小学最受重视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外语,幼儿园的“特色”或“兴趣小组”也大都围绕小学的语数外开办,许多幼儿园设置的学前班则完全教授的是小学内容。
大多数调皮的男孩不被教师喜欢,因为这些男孩好动,远远不如女孩安静听话。从生物学角度看,由于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和刺激,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分的体育或课外活动。然而,越来越多的男孩被剥夺了这一对他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男孩天生的学习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方式之间严重不搭配。这种冲突的恶果是什么呢?《拯救男孩》用大量的数据显示,从中小学到大学,男孩的学业成绩正一路下滑。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下,越来越多的男生因为学习成绩不良或失败而被教师、家长、社会蔑视甚至抛弃。让人十分担忧的是,男孩的学业成绩早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就掉队了,男孩这种被蔑视甚至抛弃的心理同样在幼儿园就已萌芽,这才是问题的可怕之处。《拯救男孩》一书还认为,除学业危机外,中国男孩还面临着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等诸多危机。这种危机,其核心是教育危机,就是它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加剧了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可怕的是,这种失败的经历会慢慢强化,上升为一种失败型的人格,外显在行动中,就是男孩不愿尝试,缺乏改变环境和自己的勇气,缺乏男子汉气概。这也是“伪娘”泛滥的深层次原因。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目前所信赖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于男孩的大脑。改变男孩还是改变教育?答案是明显的:只有改变教育。而这一点必须从幼儿园抓起。
三、群策群力,科学保教
对男孩实施科学的保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实施,家长配合,社会参与,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保教网络。
(一)教师根据男孩的特点科学实施保教工作
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实施的是不分性别的教育方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男孩的天性,但我们的幼儿教师往往要求男孩端正坐姿、规矩站立,而远足、春游类的活动也都因为怕出现安全问题,而在幼儿园慢慢消失。大多数幼儿教师没有注意到,相对而言,男婴比女婴就更容易烦躁。生活中的一点点改变或者妈妈、爸爸稍微严厉一些的口吻,都可能使小男孩变得烦躁不安,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男孩给予更有针对性、更加理智和科学的关注。具体地说,一是要针对男孩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行教育。对那些需要改进自己行为表现的男孩,幼儿教师的要求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改变过程。如果一下子要求太高,很可能会让男性幼儿退缩,打击男性幼儿进一步发展和探索的积极性。开展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应给男孩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多多鼓励表现不理想的男孩。这是因为,一旦男孩对羞辱做出反应,他就对成人的信赖大打折扣。二是关注男孩的心理归属需求。澳大利亚教育专家伊恩·利科指出,男孩必须在幼儿园有一个心灵的港湾。没有这个港湾,他们对幼儿园就没有归属感,就会不守纪律。研究表明,攻击性强或有暴力倾向的男孩通常在小时候就缺乏温暖,缺乏拥抱。教师与家长应该重视与男孩的非语言的交流,如拍肩、握手、抚摸、拥抱等。三是要预防男性幼儿虐待现象的发生。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不应放过任何让男孩接触动物的机会,这些小动物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只有心中有爱心,男性幼儿才不会出现欺凌、虐待现象,在幼儿园才会有安全感觉。
(二)引导家长做好男孩的保教工作
教育男孩不只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更是父母甚
【关键词】“伪娘”;男孩;科学保教;因“性”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23-03
【作者简介】李建芝(1965-),女,江苏徐州人,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近两年来,娱乐界有一种“伪娘”现象盛行。这种反传统的性别观对广大幼儿家长以及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保教理念起着不小的负面作用。我们的社会允许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样,但错位的性别观必须厘清,这个工作必须从幼儿园做起。
一、教育男孩,首先要进入男孩世界
与女孩相比,男孩有着独特的世界。不走进这个独特的世界,我们就像迈克尔,古里安(Gurian.M)所说的那样:不晓得男孩的脑子在想什么,很可能在幼儿园就把男孩贴上“失望的人群”的标签。
男孩的生理世界是什么样的?
最新研究显示,男性与女性大脑之间的差别至少有100多处,从教育角度而言,大脑思考的不同越来越重要。与女性的大脑相比,男性的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因此,男性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相对于女性,男性更不易接受语言刺激。教师讲解太多,男性的大脑更有可能感到厌烦。资料显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相当于3岁半女孩的水平,直到少年晚期,男孩才能追赶上女孩。因而,这一时期的男弱女强情况,是正常的,进入高中以后,男生的学习成绩就会赶超过去。但是,现在女生的学习优势却在不断延伸和扩展,高中大学阶段以及所有的学科领域都呈现出“阴盛阳衰”。从这一点看,教育需要反思,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充分发挥男孩不同的潜力与特长。
男孩的内心世界同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上所述,男性的思考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不了解这一点,不从这个特点出发对男幼儿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则会加速男孩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男孩更需要与大自然接触,做男人们做的事情,比如打猎、钓鱼、捕蟹、宿营等,这些活动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心和成功感。男孩淘气,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冒险;男孩喜欢搞破坏,是因为他们更具探索精神;男孩学习不如女孩,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被限制、被束缚;男孩争强好斗,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总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任何一个男孩,都有着神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教师和父母真正走入男孩世界,才能理解他们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才能知道他们有多棒、多优秀,并为之而感到骄傲!
二、男孩危机说明应试教育的危机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仍是应试教育问题,即幼儿教育小学化。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指出,应试教育的高压已经下延到了幼儿园,他形象地概括为“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现象对男孩最具杀伤力。中小学最受重视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外语,幼儿园的“特色”或“兴趣小组”也大都围绕小学的语数外开办,许多幼儿园设置的学前班则完全教授的是小学内容。
大多数调皮的男孩不被教师喜欢,因为这些男孩好动,远远不如女孩安静听话。从生物学角度看,由于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和刺激,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分的体育或课外活动。然而,越来越多的男孩被剥夺了这一对他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男孩天生的学习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方式之间严重不搭配。这种冲突的恶果是什么呢?《拯救男孩》用大量的数据显示,从中小学到大学,男孩的学业成绩正一路下滑。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下,越来越多的男生因为学习成绩不良或失败而被教师、家长、社会蔑视甚至抛弃。让人十分担忧的是,男孩的学业成绩早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就掉队了,男孩这种被蔑视甚至抛弃的心理同样在幼儿园就已萌芽,这才是问题的可怕之处。《拯救男孩》一书还认为,除学业危机外,中国男孩还面临着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等诸多危机。这种危机,其核心是教育危机,就是它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加剧了所有危机对男孩的伤害。可怕的是,这种失败的经历会慢慢强化,上升为一种失败型的人格,外显在行动中,就是男孩不愿尝试,缺乏改变环境和自己的勇气,缺乏男子汉气概。这也是“伪娘”泛滥的深层次原因。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目前所信赖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于男孩的大脑。改变男孩还是改变教育?答案是明显的:只有改变教育。而这一点必须从幼儿园抓起。
三、群策群力,科学保教
对男孩实施科学的保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实施,家长配合,社会参与,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保教网络。
(一)教师根据男孩的特点科学实施保教工作
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实施的是不分性别的教育方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男孩的天性,但我们的幼儿教师往往要求男孩端正坐姿、规矩站立,而远足、春游类的活动也都因为怕出现安全问题,而在幼儿园慢慢消失。大多数幼儿教师没有注意到,相对而言,男婴比女婴就更容易烦躁。生活中的一点点改变或者妈妈、爸爸稍微严厉一些的口吻,都可能使小男孩变得烦躁不安,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男孩给予更有针对性、更加理智和科学的关注。具体地说,一是要针对男孩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行教育。对那些需要改进自己行为表现的男孩,幼儿教师的要求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改变过程。如果一下子要求太高,很可能会让男性幼儿退缩,打击男性幼儿进一步发展和探索的积极性。开展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应给男孩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多多鼓励表现不理想的男孩。这是因为,一旦男孩对羞辱做出反应,他就对成人的信赖大打折扣。二是关注男孩的心理归属需求。澳大利亚教育专家伊恩·利科指出,男孩必须在幼儿园有一个心灵的港湾。没有这个港湾,他们对幼儿园就没有归属感,就会不守纪律。研究表明,攻击性强或有暴力倾向的男孩通常在小时候就缺乏温暖,缺乏拥抱。教师与家长应该重视与男孩的非语言的交流,如拍肩、握手、抚摸、拥抱等。三是要预防男性幼儿虐待现象的发生。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不应放过任何让男孩接触动物的机会,这些小动物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只有心中有爱心,男性幼儿才不会出现欺凌、虐待现象,在幼儿园才会有安全感觉。
(二)引导家长做好男孩的保教工作
教育男孩不只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更是父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