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任:营销的未来,与自由的创新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处在一场革命当中。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环境我觉得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技术推动的商业模式的变化。互联网的技术,移动的技术,新的支付技术,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一个时髦的词,大数据。
  如果我们现在不懂大数据,未来就不能活。大数据带给我们精准的,以亿为单位的,N次方计算出来的人的行为结果。从我们起床那一刻起,我们就处在网络的隐秘监控下。当关于我们的信息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是赤身裸体的,完全处在监控之下。
  互联网把我们推进一个无形的束缚当中,我们不自由,从心灵开始不自由。
  今天,我们参加培训,被关到宾馆里面3天4夜,我们就会被洗脑。我们现在的经济状态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企业家思想的混乱。
  如果让我做一个总结:
  第一,让我们企业家保持自由的思想。
  第二,我们要自由地创新。有人强调要制造信息的不对称,把人蒙在鼓里面。这与轰动一时的电影《浪潮》所预示的禁锢思想有什么区别?现在我们的企业家还是大量迷信能给消费者洗脑的东西,想要控制消費者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危害。
  让我们跟消费者共同地自由发展!
其他文献
如何创造附加值?  第一个叫信息不对称创造附加值。  就是我懂你不懂,这就能创造附加值。  机械加工业信息对称吗?很对称,我一看就知道什么钢,什么铁。电气、电子信息不对称,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软件和程序也是这样。一瓶化妆品卖好几千块钱,利润等于2台3万块钱收割机的利润。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创造的附加值。所以高明的企业家一定把你的产品搞得信息不对称。  第二个叫心理价值创造附加值。  50萬元的车和10
期刊
2013年的双十一大战,各大电商平台在广告投放和传播上杀得很是激烈,激烈的核心点在于对优势传播资源的抢夺,也就是对能够带来最好效果的广告位的明争暗抢。  当某大型电商公司对暴风影音提出,想投放暴风的桌面Tips广告位(即桌面告示牌)时,暴风很遗憾地告诉他们,双十一前几天的投放位置,已经没有了,真的没有了,早就被京东、当当、国美、唯品会抢占了。  他们不死心,一再要求,一定要投放,一定要挤出一点空间
期刊
广告到底为什么?奥美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早就说过:广告是为了销售,不为销售就不做广告。回归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去选什么样的媒体,做什么样的创意。  那些开展深度分销、注重渠道实效的品牌商,会特别关注地面频道。比如齐鲁电视台在广告收入等多项指标上位居全国省级地面频道之首,凭什么?光说它是连续8年山东省网冠军等等就够了?  除了基本的传播力,一定还要谈齐鲁台的行销力和影响力。跟雅迪电动车合作促销
期刊
憑一个企业成就一个行业,将一方特产做成一国风尚。这在全球也极为罕见。难能可贵的是,此过程中,加多宝在品牌传播和渠道分销方面的表现同样卓越,为每一年都创造出甚至值得国际品牌学习的传播案例,这尤其堪称中国企业楷模。加多宝与《中国好声音》的合作即是明证,这个案例树立了一个标杆:它不仅帮助品牌在剧烈的动荡中翻盘,更为之升华出代表中国文化自信与人文共鸣的深切内涵。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几乎所有区域品牌,都能从加多
期刊
哈佛商学院马迪尔教授提到,未来企业竞争力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由多个企业的联合体组成的商业群之间的抗衡,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抗衡。我国也有专家认为,企业创新有两类:一类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一类是商业生態系统的创新。前者一定会受到其他环境的影响,只有后者,才是未来企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破局点在哪里?  在长期的研究之后,我们提出中国云商联盟的概念。  中国云商联盟是基于一种
期刊
商品创新:自有品牌带来的机会和压力  单从商品看,零售商和制造商的生意没有什么区别。  在建立强大的店铺规模和供应链体系之前,沃尔玛最卓越的能力其实是“单品管理”,就是尽可能多地找到并推荐畅销产品。沃尔玛最初的产品大多由创始人山姆·沃尔顿采购,连对手都称“他对畅销产品有天生的嗅觉”;沃尔玛从创始起就有的“单品销售竞赛”,至今还在采购精选和店长推荐等方面持续。  畅销单品才是同时保证周转和毛利的关键
期刊
如何真正拥抱互联网?  有些企业家很苦恼:我们也上了CRM,甚至一直在引进一些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互联网企业,仍然是一个传统企业?  你的思维起点,决定你企业的终点。你所有的思考都是站在自己角度思考,而没有考虑客户需求在哪里,这样的企业投入再多信息化技术,仍然是一家传统企业。你只有真正拥抱客户,去挖掘客户的需求,才是互联网企业。  我们在喜臨门床垫上加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对应的是产品需求调研问
期刊
主战场已经改变  前几年,保守派怀疑电商潜力的一个借口就是:难道汽车也能在网上卖?难不成在网上可以实现买车的全流程?  真是不幸,保守派的论据要失效了,真的可以实现网上全流程买车。  据某知名网站发起的一项你是否能够接受网购汽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3.54%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网络购车,也有20.63%的消费者表示如果诸如试驾、上牌、保险、售后等相关问题都能够解决,他们也会选择尝试这种全新的购车方
期刊
电商还处在一个生态链完善的过程中,在这种情形下,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企业优势行业资源化。  这个词比较拗口,先从企业优势说起。  前两年,京东、当当、亚马逊、凡客在内的几大B2C公司纷纷投重金建设仓储物流配送,希望借助这个优势,将拥有众多实体店的传统零售企业抛得更远。  三年前,有人质疑京东物流配送的建设难度,而另一部分人说,把困难的东西坚持做好就会做成核心竞争力,做出门槛。  只是未如人愿
期刊
市场经济的早期,作为对计划经济的解构运动,企业界流行的口号是“先找市场,再建工厂”。偏偏有一个食品原料企业,坚决执行“先建工厂,再找市场”的这个看似跟计划经济一样的思路。  因为这个老板押宝中国经济会快速发展,食品工业要快速发展,对食品原料的需求会激增,供应也会加大。原料是很难差异化的,供应价格就成为订单的焦点。只有上规模,才能降低成本,获得一个极富竞争力的供货价。  他赌对了。十年间,成就一个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