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10月,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94年2月,中新两国政府决定共同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也在中新全面合作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从此,苏州这座千年古城,与新加坡结下了不解之缘。
26年过去了,当初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用自身发展史向世人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同样,这也是中国与新加坡众多故事中最生动的缩影。园区在迈向世界一流的路上,离不开新加坡这位“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更离不开园区这位“好学生”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开放与创新。
“特”,是责任与使命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立,最早要追溯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当时在提到新加坡时,他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这番话,让中新双方都深受启发。
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订《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在当时,作为中新合作的园区,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改革开放的一块“试验田”,这让园区从开发之初就与其他开发区不同。
那时候的园区有这么八个字——“不特有特,比特更特”,意思是这里不叫特区但是有特区的政策,甚至有一些政策可能会比特区更加厉害。与深圳一样,这个“特”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机会,同样,也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特”的目标应该是“不特”,即从“先试先行”始,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一点,园区不负众望。
借鉴新加坡经验,园区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亲商服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同时兼顾“一年一检讨、五年一修编”(在总体规划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情况对一些细节进行调整)这些理念,率先引进国内,并在其后发展中,结合自身情况,将这些理念形成“园区经验”,输出到全国多个省市。
26年来,园区全方位、与时俱进地学习新加坡,编制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改革方向、具有园区特色的百余项法规性管理办法,构建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经济社会运作机制。以“敢闯敢试”的精神,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和“唯一”——首个空陆联程快速通关模式、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全国唯一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
从“试点”走到“示范”,26年,园区没有辜负历史赋予的使命,站在新时代,园区也正继续以“探路者”的姿态,站在更高层面上,勇担“排头兵”角色。
改革与开放的基因苏州工业园区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而强。
园区的改革是不断“刀刃向内”,从需求侧入手,不断塑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最显著的便是园区持续创新服务体系。
众所周知,“亲商”理念是园区从新加坡这位“老师”身上学到的最好的经验之一。园区不仅学到了,更是结合实际情况与发展,将其不断升华。从变政府管理为服务,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到不断简化各类程序,例如通过互联网+政务体系,推进不见面审批,500项业务可以在网上办理,通过放管服改革,开办企业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再到培养产业创新生态,从“服务一个企业”到“孵化一个产业”,以产业生态环境招商引资,将营商环境再升级。
园区的开放,是高水平地“引进来”,也是高质量地“走出去”。目前,园区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来源国家(地区)集中度较高的开发区之一,并通过更高水平的服务和更高层次的创新,不断加快推进园区从外资的生产中心向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价值中心过渡,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去年4月,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在园区揭牌,这是园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谋划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开放的一次尝试。截至2020年8月,该中心已经推动12个境内外合作园区快速发展,支持69家企业海外投资78个项目。
回头再看,事实上园区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与中国其他改革开放板块不同,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之初,就被赋予学习借鉴的重任。
自1994年4月,派出第一批10名学员开始,截至2019年,园区已先后组织201批、3847人次赴新培训,2020年受疫情影响,双方开展了3批次远程线上培训,69人参与课程。培训的内容,也是根据园区不同时期与发展重点,会有所不同。从最初的规划建设、规章制度到招商亲商、社会治理,从经济发展到文化繁荣,从金融创新到非凡城市品牌塑造……
当然,园区深谙学习不是描红、不是拷贝的道理,所以在借鉴新加坡经验时,始终坚持自主的、有选择的原则,坚持结合国情、结合发展进行创新,并比他们做得更好,做到“先行示范”。多年来,园区编制、实施了多项符合全球领先发展理念、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制度,助力园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了中新两国合作的成功范例。
创新的生命力创新,始终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内核。
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园区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市场化导向”。26年的发展中,园区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成为了营商环境优、民营经济活跃的城市之一。
制度创新不可或缺。2019年8月,苏州自贸片区正式成立,一年来硕果累累——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21項举措全国首创、81项全国领先;建立健全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构;建立市场主体容错纠错机制,设立自贸区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推出“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新模式,累计授信近30亿元,有效解决63家企业融资难题……这些制度创新成果,很好地服务了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资意愿,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 从产业出发,打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圈。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子。2007年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现更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历经13年发展,这里不仅成为了园区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创新基地,也是苏州发展“一号产业”的主阵地。依托产业园,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供应商、客户、第三方服务……在园区一应俱全;中试、毒理分析、伴随诊断……不出园区都能做;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日臻完整,并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涵盖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离不开平台支撑。近年来,园区在创新载体建设和基础科研领域陆续取得突破。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目前这里聚集了15所“国家队”科研院所和31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院),这为园区在全球范围内汲取高质量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提供了活力。
同时,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核心功能,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持续性地提供创新源泉和发展动力,推动园区产业发展。此外,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建设的高水平科研平台、人才团队,既能为园区发展提供前瞻性的高端研究,又能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对完善园区创新体系具有非常大作用。
回首园区走过的26年,确实,创新就是其动力不竭的发展密码。
经验共享,打响“园区品牌”
2018年,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贸工部于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签署《关于通过新加坡政府官员赴苏州深化交流培训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新加坡国家发展部、贸工部选派四名政府官员来到苏州开展为期两周的交流,旨在加深中新合作双方对彼此发展动态的了解,促进双方信息共享和深化交流。
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中新合作走向了一个新阶段——不再是单向的学习,而是双向的交流与经验分享。
其实,这样的经验共享,最早要追溯到2006年。从那年起,园区开始探索多种合作机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将园区经验和中新合作模式推广的“飞地经济”样板。从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到境外的缅甸、阿布扎比和白俄罗斯的产业园区相继签约、开工,12个境内外合作园区快速发展,“园区经验”得到了推广复制,“园区品牌”走出苏州,走向长三角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园区经验”的辐射不止于此。常有人说,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她的成功,让新加坡人积累了丰富经验,让新加坡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之后两国间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8年,中新两国启动第二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天津生态城,旨在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2015年,中新签署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为重点合作领域。
透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中新双方合作,早已从以借鉴为主,走向了互鉴与合作交流的阶段,而无论哪个阶段,双方合作都是全方位和与时俱进的。未来,园区也将把握苏州自贸片区发展机遇,与新加坡在生物医药、自贸试验区建设、跨境投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金融和科技创新等领域探索新合作机遇。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就如苏州巿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所说,百尺竿头要更进一步,未来苏州工业园区要发挥自贸区与国家级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叠加联动优势,始终把“勇争第一、敢创唯一”写在发展旗帜上,不断上演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速度与激情”,努力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994年2月,中新两国政府决定共同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也在中新全面合作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从此,苏州这座千年古城,与新加坡结下了不解之缘。
26年过去了,当初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用自身发展史向世人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同样,这也是中国与新加坡众多故事中最生动的缩影。园区在迈向世界一流的路上,离不开新加坡这位“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更离不开园区这位“好学生”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开放与创新。
“特”,是责任与使命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立,最早要追溯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当时在提到新加坡时,他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这番话,让中新双方都深受启发。
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订《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在当时,作为中新合作的园区,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改革开放的一块“试验田”,这让园区从开发之初就与其他开发区不同。
那时候的园区有这么八个字——“不特有特,比特更特”,意思是这里不叫特区但是有特区的政策,甚至有一些政策可能会比特区更加厉害。与深圳一样,这个“特”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机会,同样,也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特”的目标应该是“不特”,即从“先试先行”始,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一点,园区不负众望。
借鉴新加坡经验,园区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亲商服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同时兼顾“一年一检讨、五年一修编”(在总体规划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情况对一些细节进行调整)这些理念,率先引进国内,并在其后发展中,结合自身情况,将这些理念形成“园区经验”,输出到全国多个省市。
26年来,园区全方位、与时俱进地学习新加坡,编制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改革方向、具有园区特色的百余项法规性管理办法,构建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经济社会运作机制。以“敢闯敢试”的精神,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和“唯一”——首个空陆联程快速通关模式、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全国唯一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
从“试点”走到“示范”,26年,园区没有辜负历史赋予的使命,站在新时代,园区也正继续以“探路者”的姿态,站在更高层面上,勇担“排头兵”角色。
改革与开放的基因苏州工业园区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而强。
园区的改革是不断“刀刃向内”,从需求侧入手,不断塑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最显著的便是园区持续创新服务体系。
众所周知,“亲商”理念是园区从新加坡这位“老师”身上学到的最好的经验之一。园区不仅学到了,更是结合实际情况与发展,将其不断升华。从变政府管理为服务,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到不断简化各类程序,例如通过互联网+政务体系,推进不见面审批,500项业务可以在网上办理,通过放管服改革,开办企业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再到培养产业创新生态,从“服务一个企业”到“孵化一个产业”,以产业生态环境招商引资,将营商环境再升级。
园区的开放,是高水平地“引进来”,也是高质量地“走出去”。目前,园区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来源国家(地区)集中度较高的开发区之一,并通过更高水平的服务和更高层次的创新,不断加快推进园区从外资的生产中心向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价值中心过渡,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去年4月,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在园区揭牌,这是园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谋划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开放的一次尝试。截至2020年8月,该中心已经推动12个境内外合作园区快速发展,支持69家企业海外投资78个项目。
回头再看,事实上园区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与中国其他改革开放板块不同,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之初,就被赋予学习借鉴的重任。
自1994年4月,派出第一批10名学员开始,截至2019年,园区已先后组织201批、3847人次赴新培训,2020年受疫情影响,双方开展了3批次远程线上培训,69人参与课程。培训的内容,也是根据园区不同时期与发展重点,会有所不同。从最初的规划建设、规章制度到招商亲商、社会治理,从经济发展到文化繁荣,从金融创新到非凡城市品牌塑造……
当然,园区深谙学习不是描红、不是拷贝的道理,所以在借鉴新加坡经验时,始终坚持自主的、有选择的原则,坚持结合国情、结合发展进行创新,并比他们做得更好,做到“先行示范”。多年来,园区编制、实施了多项符合全球领先发展理念、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制度,助力园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了中新两国合作的成功范例。
创新的生命力创新,始终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内核。
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园区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市场化导向”。26年的发展中,园区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成为了营商环境优、民营经济活跃的城市之一。
制度创新不可或缺。2019年8月,苏州自贸片区正式成立,一年来硕果累累——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21項举措全国首创、81项全国领先;建立健全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构;建立市场主体容错纠错机制,设立自贸区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推出“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新模式,累计授信近30亿元,有效解决63家企业融资难题……这些制度创新成果,很好地服务了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资意愿,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 从产业出发,打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圈。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子。2007年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现更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历经13年发展,这里不仅成为了园区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创新基地,也是苏州发展“一号产业”的主阵地。依托产业园,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供应商、客户、第三方服务……在园区一应俱全;中试、毒理分析、伴随诊断……不出园区都能做;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日臻完整,并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涵盖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离不开平台支撑。近年来,园区在创新载体建设和基础科研领域陆续取得突破。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目前这里聚集了15所“国家队”科研院所和31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院),这为园区在全球范围内汲取高质量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提供了活力。
同时,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核心功能,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持续性地提供创新源泉和发展动力,推动园区产业发展。此外,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建设的高水平科研平台、人才团队,既能为园区发展提供前瞻性的高端研究,又能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对完善园区创新体系具有非常大作用。
回首园区走过的26年,确实,创新就是其动力不竭的发展密码。
经验共享,打响“园区品牌”
2018年,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贸工部于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签署《关于通过新加坡政府官员赴苏州深化交流培训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新加坡国家发展部、贸工部选派四名政府官员来到苏州开展为期两周的交流,旨在加深中新合作双方对彼此发展动态的了解,促进双方信息共享和深化交流。
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中新合作走向了一个新阶段——不再是单向的学习,而是双向的交流与经验分享。
其实,这样的经验共享,最早要追溯到2006年。从那年起,园区开始探索多种合作机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将园区经验和中新合作模式推广的“飞地经济”样板。从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到境外的缅甸、阿布扎比和白俄罗斯的产业园区相继签约、开工,12个境内外合作园区快速发展,“园区经验”得到了推广复制,“园区品牌”走出苏州,走向长三角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园区经验”的辐射不止于此。常有人说,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她的成功,让新加坡人积累了丰富经验,让新加坡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之后两国间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8年,中新两国启动第二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天津生态城,旨在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2015年,中新签署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为重点合作领域。
透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中新双方合作,早已从以借鉴为主,走向了互鉴与合作交流的阶段,而无论哪个阶段,双方合作都是全方位和与时俱进的。未来,园区也将把握苏州自贸片区发展机遇,与新加坡在生物医药、自贸试验区建设、跨境投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金融和科技创新等领域探索新合作机遇。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就如苏州巿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所说,百尺竿头要更进一步,未来苏州工业园区要发挥自贸区与国家级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叠加联动优势,始终把“勇争第一、敢创唯一”写在发展旗帜上,不断上演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速度与激情”,努力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