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人,几乎都曾经被“典型”感动过,被高尚激励过,有着改天换地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当“越穷越革命”的观念让位于“一切向钱看”后,好多人放弃了崇高追求,改当小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挣钱,“为自己而活”。高大、高尚、崇高的东西对于他们,犹如小说里的情节——离自己太远了。于是,学雷锋时,身心感动的少了,走走形式的多了;缅怀先烈时,刻骨铭心的少了,变相旅游的多了;不少人甚至对典型有了“另类”看法,不仅不为典型所感动,有的还对某些典型持怀疑态度——社会,似乎走进了一个“非典型时代”。在这种大气候下,典型报道怎么搞?尤其对于以“吸引眼球”为追求的都市报而言,此类报道似乎更难摆弄。
但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要求都市报要常常通过典型的报道,让人感受美好,看到希望,让整个社会充盈着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而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好看”、“刺激”。但是,怎样抓典型?
过去,我们常以“高、大、全”的眼光看待典型,多以工作的标准衡量典型,甚至认为,不“盖棺论定”就不能成为典型。结果,那些宣传的典型,常常因为“不食人间烟火”而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当然也就不可学。典型的引导作用,最终大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典型报道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哪些方式需要改进,哪些手段需要创新?《许昌晨报》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一、抓身边典型,注重“可学”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典型报道的抓法、写法,也必须“与时俱进”,即必须把握三个要素:接近性、群众性和可学性。
本着这一理念,我们着重抓身边的“小人物”作典型。他们就像“邻家女孩”一样,可亲、可信,所以就可学。如“当代孝子”张尚昀、“独臂英雄”吕国善、拾金不昧的李红玲等。典型的每次推出,总会引起街谈巷议,好评如潮,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正面引导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倡导社会文明,尽到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种成功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典型一定要贴近生活,植根群众,不要让典型有什么“高难动作”,让每个人看后,觉得可亲、可信,才能可学。
“当代孝子”张尚昀这个典型的推出,正是顺应了时代呼唤和形势需要。
张尚昀背着病母去打工而又不误学业的事迹一经《许昌晨报》率先报道,便感动了社会,无数读者为之洒泪。由许昌而至中原,由中原而至全国,天南地北的媒体竞相传播。短短两个月时间,张尚昀由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学生,成为万众瞩目的楷模。
为什么张尚昀能够在读者中掀起如此波澜?难道仅仅是他的事迹被省委书记关注并批示吗?显然不全是。更重要的是,张尚昀的成长历程,不是什么高、大、全的英雄,而是与你身边的小人物没什么两样,只是这个“小人物”的行为,做到了许多人并不难做到的“孝”,映衬出社会转型期人们内心一些缺失的东西,唤醒了那些渐渐被淡化、被淡忘的传统美德,让人们在对照中发现不足,在惭愧中受到激励,所以便成了典型。
而这个典型的行为,又具备很强的接近性,很高的“可学性”——试问谁没有父母?谁不该尽孝?这种接近性一下子让张尚昀与他们拉得很近。而尽孝本身又不是什么“高难度动作”。所以,在孝道遭遇空前“冷遇”,全社会呼唤孝道回归的大前提下,张尚昀的出现,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能够让人们内心“荒芜”的孝心重新滋长,典型的力量便显现出来了。
事实证明,这种全新的典型解读视角,是与时俱进、符合大众心理的。尤其是弘扬主旋律的典型报道,如果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仅使记者编辑的苦心经营成为无效劳动,而且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媒体所选择的典型,既要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又要有时代精神,能切中读者的阅读期待。
二、抓“老式”典型,涂上“新”色彩
笔者曾参与“独臂英雄”吕国善这个典型的报道。他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老式”典型,“新”就新在被北京市政府奖励。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对河南人的看法。于是,经过采访前的反复研讨和采访后的一再梳理,我们决定从“新”上做文章。
首先是挖掘典型的“最新意义”。
消息发表时,专门配发了一篇意味深长的“编后点评”,称赞“吕国善只有一只胳膊,属于残疾人、弱势群体,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个强者!他更体现了河南人的义、勇、善、强的品质,改变了河南人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是从维护河南形象的立意出发,剖析了吕国善事迹的时代精神、现实意义,使“老”典型有了更多“新意”。
其次是做好典型的新闻“延伸”。
采访中,我们已经发现英雄没有工作、与儿子相依为命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于是,紧跟着便推出系列报道稿件《谁能为英雄找份工作?》。结合现实情况,切入了英雄落难急需工作的新角度。这个反差,使人物更具人情味。而且从其“个性”遭遇中,力求反映出一个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共性”主题。这种共性,在这个个性故事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支撑下,显得更鲜明,更刺眼,更有说服力,所以报道一经刊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见报后,近百家企业老总表示愿意为吕国善提供工作岗位。最后,经记者牵线搭桥,独臂英雄吕国善终于找到了工作,他的儿子还到市区一家技校免费学习。
三、把典型当个“点”,做出扩展性
拾金不昧也是一个老主题,但《许昌晨报》抓住这个点,策划演绎出了一组颇有扩展性、哲学性、社会性的系列报道。
襄城县有个家境贫寒、靠开三轮车拉客谋生的平凡女子李红玲。有一天清早,她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包,内装4万元现金。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她蹬三轮车8年的收入。然而,她先是原地等失主,后又交到派出所。最后,当失主找到,且要送给她2000元酬金时,她却婉言谢绝了。有人说她傻,她却说:“良心,比4万块钱更重要!”
笔者在获知这一新闻线索后,意识到这一典型的现实意义,于是在一版头题以《良心,比四万块钱更重要》为题发表,并特意配发具有现实意义的评论《感动,也是一种力量》:“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见钱眼开的人多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甚至还有人见钱暗起杀心!见钱‘出租’权力!连一些亲人,在钱的面前也会丑态百出!然而,就在很多人感慨世风日下、无能为力甚至随波逐流时,还有像李红玲这样的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现出朴素而高尚的人格,着实让人感到提气,舒爽!因为她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美好,也看到了自己内心仍在向往着美好的东西。这正是我们社会的希望!”
之后,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河南新闻阅评》第51期,用整整一期一篇文章的篇幅,刊发阅评员的评论《老主题做出新文章——评〈许昌晨报〉关于拾金不昧的系列报道》。阅评员指出,这组报道善于选择典型、善于编读互动、善于举一反三,把有价值的新闻用足用够,扩大了报道领域,丰富了报道内涵,取得了更佳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许昌晨报社)
编校:杨彩霞
但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要求都市报要常常通过典型的报道,让人感受美好,看到希望,让整个社会充盈着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而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好看”、“刺激”。但是,怎样抓典型?
过去,我们常以“高、大、全”的眼光看待典型,多以工作的标准衡量典型,甚至认为,不“盖棺论定”就不能成为典型。结果,那些宣传的典型,常常因为“不食人间烟火”而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当然也就不可学。典型的引导作用,最终大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典型报道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哪些方式需要改进,哪些手段需要创新?《许昌晨报》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一、抓身边典型,注重“可学”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典型报道的抓法、写法,也必须“与时俱进”,即必须把握三个要素:接近性、群众性和可学性。
本着这一理念,我们着重抓身边的“小人物”作典型。他们就像“邻家女孩”一样,可亲、可信,所以就可学。如“当代孝子”张尚昀、“独臂英雄”吕国善、拾金不昧的李红玲等。典型的每次推出,总会引起街谈巷议,好评如潮,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正面引导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倡导社会文明,尽到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种成功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典型一定要贴近生活,植根群众,不要让典型有什么“高难动作”,让每个人看后,觉得可亲、可信,才能可学。
“当代孝子”张尚昀这个典型的推出,正是顺应了时代呼唤和形势需要。
张尚昀背着病母去打工而又不误学业的事迹一经《许昌晨报》率先报道,便感动了社会,无数读者为之洒泪。由许昌而至中原,由中原而至全国,天南地北的媒体竞相传播。短短两个月时间,张尚昀由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学生,成为万众瞩目的楷模。
为什么张尚昀能够在读者中掀起如此波澜?难道仅仅是他的事迹被省委书记关注并批示吗?显然不全是。更重要的是,张尚昀的成长历程,不是什么高、大、全的英雄,而是与你身边的小人物没什么两样,只是这个“小人物”的行为,做到了许多人并不难做到的“孝”,映衬出社会转型期人们内心一些缺失的东西,唤醒了那些渐渐被淡化、被淡忘的传统美德,让人们在对照中发现不足,在惭愧中受到激励,所以便成了典型。
而这个典型的行为,又具备很强的接近性,很高的“可学性”——试问谁没有父母?谁不该尽孝?这种接近性一下子让张尚昀与他们拉得很近。而尽孝本身又不是什么“高难度动作”。所以,在孝道遭遇空前“冷遇”,全社会呼唤孝道回归的大前提下,张尚昀的出现,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能够让人们内心“荒芜”的孝心重新滋长,典型的力量便显现出来了。
事实证明,这种全新的典型解读视角,是与时俱进、符合大众心理的。尤其是弘扬主旋律的典型报道,如果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仅使记者编辑的苦心经营成为无效劳动,而且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媒体所选择的典型,既要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又要有时代精神,能切中读者的阅读期待。
二、抓“老式”典型,涂上“新”色彩
笔者曾参与“独臂英雄”吕国善这个典型的报道。他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老式”典型,“新”就新在被北京市政府奖励。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对河南人的看法。于是,经过采访前的反复研讨和采访后的一再梳理,我们决定从“新”上做文章。
首先是挖掘典型的“最新意义”。
消息发表时,专门配发了一篇意味深长的“编后点评”,称赞“吕国善只有一只胳膊,属于残疾人、弱势群体,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个强者!他更体现了河南人的义、勇、善、强的品质,改变了河南人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是从维护河南形象的立意出发,剖析了吕国善事迹的时代精神、现实意义,使“老”典型有了更多“新意”。
其次是做好典型的新闻“延伸”。
采访中,我们已经发现英雄没有工作、与儿子相依为命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于是,紧跟着便推出系列报道稿件《谁能为英雄找份工作?》。结合现实情况,切入了英雄落难急需工作的新角度。这个反差,使人物更具人情味。而且从其“个性”遭遇中,力求反映出一个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共性”主题。这种共性,在这个个性故事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支撑下,显得更鲜明,更刺眼,更有说服力,所以报道一经刊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见报后,近百家企业老总表示愿意为吕国善提供工作岗位。最后,经记者牵线搭桥,独臂英雄吕国善终于找到了工作,他的儿子还到市区一家技校免费学习。
三、把典型当个“点”,做出扩展性
拾金不昧也是一个老主题,但《许昌晨报》抓住这个点,策划演绎出了一组颇有扩展性、哲学性、社会性的系列报道。
襄城县有个家境贫寒、靠开三轮车拉客谋生的平凡女子李红玲。有一天清早,她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包,内装4万元现金。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她蹬三轮车8年的收入。然而,她先是原地等失主,后又交到派出所。最后,当失主找到,且要送给她2000元酬金时,她却婉言谢绝了。有人说她傻,她却说:“良心,比4万块钱更重要!”
笔者在获知这一新闻线索后,意识到这一典型的现实意义,于是在一版头题以《良心,比四万块钱更重要》为题发表,并特意配发具有现实意义的评论《感动,也是一种力量》:“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见钱眼开的人多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甚至还有人见钱暗起杀心!见钱‘出租’权力!连一些亲人,在钱的面前也会丑态百出!然而,就在很多人感慨世风日下、无能为力甚至随波逐流时,还有像李红玲这样的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现出朴素而高尚的人格,着实让人感到提气,舒爽!因为她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美好,也看到了自己内心仍在向往着美好的东西。这正是我们社会的希望!”
之后,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河南新闻阅评》第51期,用整整一期一篇文章的篇幅,刊发阅评员的评论《老主题做出新文章——评〈许昌晨报〉关于拾金不昧的系列报道》。阅评员指出,这组报道善于选择典型、善于编读互动、善于举一反三,把有价值的新闻用足用够,扩大了报道领域,丰富了报道内涵,取得了更佳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许昌晨报社)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