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Google Earth平台为基础,结合多种媒体资源构建“3W1H”认识区域地理法,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
一、研究目標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世界地理部分认识区域的具体要求为: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充分发挥Google Earth平台及“3W1H”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认识区域地理的优势。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 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一方面丰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其提供良好的实践论证;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在Google Earth平台运用“3W1H”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及指导。同时,本研究也符合国家课改精神,有利于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有助于拓展地理教学理论和地理学习理论;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认识区域的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及发展地理创新的能力。
三、研究设计
1.创新点
一是以Google Earth平台为基础,结合多种多媒体构建基于Google Earth平台的“3W1H”认识区域地理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并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是目前区域地理教学中比较新颖和实用的课题。二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并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发展和继承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总结出中学区域地理教学“3W1H”法。
2.设计思路
(1)1“W”—Where。学生在认识区域时,首先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范围及海陆位置,即Where:在Google Earth平台上结合地图,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找出该区域的范围和位置,让学生明晰其地理位置。
例如,讲解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时,教师首先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路径的工具(如图1)描绘出“中东”在遥感影像中的位置,让学生对“中东”的范围和轮廓有初步了解(如图2);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照片工具(通过设置照相机位置,即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改变所加地图的位置,设置“视野”——“水平、垂直”度数改变图片大小,如图3)加入世界地图(如图4),让学生从空间尺度上了解“中东”在地球上的海陆位置。
(2)2“W”—What。当学生了解了区域的位置后,下一步就要学习这个区域里有什么,即第二个“W”—What: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描述,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等要素。
在Google Earth上,通过“添加地标”将复制的视频html代码粘贴到说明栏内,完善名称、视频标题等(在样式、颜色中可以设置文字颜色和大小);视频的宽度和高度在视频html代码中进行调整(width=“视频宽度”height= “视频高度”)单位是像素(px),从而插入新闻视频(如图5),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激发学习兴趣,再插入“中东”地区行政区划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所包括的国家(如图6)。
(3)3“W”—Why。通过What环节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区域会有这些要素、事物,即第三个“W”—Why: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及其它媒体资源进一步分析该区域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此环节应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深入挖掘,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如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等。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利用遥感影像、图片等(方法与前两个环节相同)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地区战乱的如下原因。
争地:“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又环绕波斯湾,被称为“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境内还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以及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争油:“中东”地区是世界“油库”。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都是世界之首。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如图7),油田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且油质好,对石油的争夺也成为其常年战乱的原因之一。
争水:“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中东气候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沙漠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中东水资源日趋匮乏,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成为中东战乱的原因之一(如图8)。
争信:“中东”地区是多种宗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都发源于此,民族文化差异大,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4)1“H”—How。通过“3W”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一般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掌握,但是对地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地理现象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面临着严峻问题,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应用各种媒体资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其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思考所面对的问题,培养环境意识,改变环境习惯,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即对学生进行1“H”—How的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2]胡文会.基于Google Earth的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60-61.
[3]张鹏.基于Google Earth的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兵团教育学院学报[J].2013(1):79-81.
[4]汪汉旗.基于第三种学习方式的高中地理教学[J]. 地理教育,2015,12:44-45.
作者单位:1.重庆第八中学(400030);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100875);3.上海市上海中学(200231)
一、研究目標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世界地理部分认识区域的具体要求为: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充分发挥Google Earth平台及“3W1H”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认识区域地理的优势。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应用“3W1H” 建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进行研究,一方面丰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其提供良好的实践论证;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在Google Earth平台运用“3W1H”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及指导。同时,本研究也符合国家课改精神,有利于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有助于拓展地理教学理论和地理学习理论;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认识区域的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及发展地理创新的能力。
三、研究设计
1.创新点
一是以Google Earth平台为基础,结合多种多媒体构建基于Google Earth平台的“3W1H”认识区域地理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并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是目前区域地理教学中比较新颖和实用的课题。二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并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发展和继承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总结出中学区域地理教学“3W1H”法。
2.设计思路
(1)1“W”—Where。学生在认识区域时,首先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范围及海陆位置,即Where:在Google Earth平台上结合地图,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找出该区域的范围和位置,让学生明晰其地理位置。
例如,讲解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时,教师首先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路径的工具(如图1)描绘出“中东”在遥感影像中的位置,让学生对“中东”的范围和轮廓有初步了解(如图2);在Google Earth上利用添加照片工具(通过设置照相机位置,即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改变所加地图的位置,设置“视野”——“水平、垂直”度数改变图片大小,如图3)加入世界地图(如图4),让学生从空间尺度上了解“中东”在地球上的海陆位置。
(2)2“W”—What。当学生了解了区域的位置后,下一步就要学习这个区域里有什么,即第二个“W”—What: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描述,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等要素。
在Google Earth上,通过“添加地标”将复制的视频html代码粘贴到说明栏内,完善名称、视频标题等(在样式、颜色中可以设置文字颜色和大小);视频的宽度和高度在视频html代码中进行调整(width=“视频宽度”height= “视频高度”)单位是像素(px),从而插入新闻视频(如图5),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激发学习兴趣,再插入“中东”地区行政区划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所包括的国家(如图6)。
(3)3“W”—Why。通过What环节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区域会有这些要素、事物,即第三个“W”—Why: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及其它媒体资源进一步分析该区域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此环节应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深入挖掘,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如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等。在Google Earth上,结合文字,利用遥感影像、图片等(方法与前两个环节相同)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地区战乱的如下原因。
争地:“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又环绕波斯湾,被称为“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境内还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以及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争油:“中东”地区是世界“油库”。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都是世界之首。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如图7),油田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且油质好,对石油的争夺也成为其常年战乱的原因之一。
争水:“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中东气候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沙漠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中东水资源日趋匮乏,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成为中东战乱的原因之一(如图8)。
争信:“中东”地区是多种宗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都发源于此,民族文化差异大,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4)1“H”—How。通过“3W”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一般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掌握,但是对地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地理现象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面临着严峻问题,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应用各种媒体资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其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思考所面对的问题,培养环境意识,改变环境习惯,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即对学生进行1“H”—How的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2]胡文会.基于Google Earth的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60-61.
[3]张鹏.基于Google Earth的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兵团教育学院学报[J].2013(1):79-81.
[4]汪汉旗.基于第三种学习方式的高中地理教学[J]. 地理教育,2015,12:44-45.
作者单位:1.重庆第八中学(400030);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100875);3.上海市上海中学(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