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的评价,会对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考察对象,其中评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的一个主要方面。为了正确发挥评课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本文梳理了评语文课的五个理论依据。
关键词:评课;语文课;依据
评课是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的主阵地就是课堂。近年来,对语文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的剖析与评价已成为推动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评语文课可以为授课人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评好语文课,首先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评课依据,这是评语文课的基础。笔者认为评语文课的依据应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语文课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日趋多元化。课程改革中,语文课更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的培养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综括,在语文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目标强调: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是语文教学的定向环节,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为语文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导向作用。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实施,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课培养目标在语文课中的落实与实施,语文课培养目标对于语文教学目的的确定起着重要的匡正作用。
语文课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对评语文课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评语文课的首要依据,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尺度之一,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一。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语文评课的始终,才能有效地评课,被评者才能得到有价值的建议,评价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评课的目的才能充分达到。
二、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语文教学规律,说得通俗一些,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能识读、能释义、能说、会写的规律。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课本与课程、内容与手段的关系。评课者只有把握了这些规律,评价才能准确恰当。
三、语文课程类型及其特殊规律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多元性。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程自身特有的课程类型及其特殊规律性是语文评课活动中的学科依据。
1.识字、写字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
识字、写字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识字、写字课的内容可以分为识字写字能力和识字写字情感态度两部分。识字、写字课程的特殊规律是与其他课程相比较而言的,是认知性和实践性。一方面是认知,包括在非识字教学环境中的识读;另一方面是实践,会认了,能正确读音了,还要会写,按笔画规律书写。
2.阅读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
阅读课程的内容包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自身的感知性、交流性、习惯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阅读课程的特殊规律性。学生在阅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知作品,获取信息,同时与作者达到心灵的交流,并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最终能够自己独立创作作品。
3.写作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性
写作课程内容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写作课程的特殊规律,在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表现性。写作是综合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思维水平、生活因素等,都会在写作中有所表现。写作是实践性的,关键不在教师如何教,而在教学生如何学,如何确定有效的训练方式,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写作是创造性的,见别人所未见,言别人所未言,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标新立异。写作是表现性的,所有文章都有一个作者的自我,是作者个性的流露,表现自我,是写作的客观存在。
4.口语交际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
口语交际能力是构成良好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课程的内容分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口语交际课程的特殊规律是其具有即时性、表达性、逻辑性。在口语交际课程中,话题的意义十分重要,既要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可交流的话题,又要围绕话题展开交流。在更高的层次上,则强调交流内容的取舍与分寸,即交流的技巧。
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是语文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进行语文教学评估工作的依据,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则是评课的直接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如下特点:①重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②明确提出了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自身特点,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③设计的语文课程目标具有三维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螺旋上升。④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并提出了实施的原则要求和方法策略。
新《语文课程标准》是评语文课的指导思想,是评语文课的重要依据之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在阐明评价目的的基础上介绍了评价的主要手段,对于语文评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在评课活动中,评课者应以评价建议为理论基石,并使之与实践有机结合,总结出适用性强的评价方案。
五、语文教材
本文所说的语文教材,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集、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材料、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语文教材具有启迪智德、积累语言、历练语文、扩展知识的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评课所指的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材的专指概念:语文教科书。
近年来,为了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科书也随之“旧貌换新颜”。新语文教科书体现了指导思想“新”、体系“新”、选文“新”三方面。
语文教材——课本,是语文教学的授课之本、学习之本、研讨之本、引导之本。不论什么类型的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在内的所有课堂教学,教材都是依据性的。教学活动以此进行,内容拓展由此迸发,教学方式由此决定,课程类型由此变换。授课学习之本,理所当然地成为评课之本和基本出发点,所有的内容、形式都是由课本限定、延伸、选定的,教材对评课的依据性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 陈敬文.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评课;语文课;依据
评课是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的主阵地就是课堂。近年来,对语文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的剖析与评价已成为推动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评语文课可以为授课人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评好语文课,首先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评课依据,这是评语文课的基础。笔者认为评语文课的依据应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语文课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日趋多元化。课程改革中,语文课更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的培养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综括,在语文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目标强调: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是语文教学的定向环节,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为语文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导向作用。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实施,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课培养目标在语文课中的落实与实施,语文课培养目标对于语文教学目的的确定起着重要的匡正作用。
语文课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对评语文课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评语文课的首要依据,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尺度之一,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一。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语文评课的始终,才能有效地评课,被评者才能得到有价值的建议,评价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评课的目的才能充分达到。
二、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语文教学规律,说得通俗一些,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能识读、能释义、能说、会写的规律。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课本与课程、内容与手段的关系。评课者只有把握了这些规律,评价才能准确恰当。
三、语文课程类型及其特殊规律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多元性。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程自身特有的课程类型及其特殊规律性是语文评课活动中的学科依据。
1.识字、写字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
识字、写字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识字、写字课的内容可以分为识字写字能力和识字写字情感态度两部分。识字、写字课程的特殊规律是与其他课程相比较而言的,是认知性和实践性。一方面是认知,包括在非识字教学环境中的识读;另一方面是实践,会认了,能正确读音了,还要会写,按笔画规律书写。
2.阅读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
阅读课程的内容包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自身的感知性、交流性、习惯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阅读课程的特殊规律性。学生在阅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知作品,获取信息,同时与作者达到心灵的交流,并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最终能够自己独立创作作品。
3.写作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性
写作课程内容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写作课程的特殊规律,在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表现性。写作是综合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思维水平、生活因素等,都会在写作中有所表现。写作是实践性的,关键不在教师如何教,而在教学生如何学,如何确定有效的训练方式,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写作是创造性的,见别人所未见,言别人所未言,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标新立异。写作是表现性的,所有文章都有一个作者的自我,是作者个性的流露,表现自我,是写作的客观存在。
4.口语交际课程的内容及其特殊规律
口语交际能力是构成良好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课程的内容分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口语交际课程的特殊规律是其具有即时性、表达性、逻辑性。在口语交际课程中,话题的意义十分重要,既要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可交流的话题,又要围绕话题展开交流。在更高的层次上,则强调交流内容的取舍与分寸,即交流的技巧。
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是语文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进行语文教学评估工作的依据,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则是评课的直接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如下特点:①重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②明确提出了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自身特点,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③设计的语文课程目标具有三维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螺旋上升。④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并提出了实施的原则要求和方法策略。
新《语文课程标准》是评语文课的指导思想,是评语文课的重要依据之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在阐明评价目的的基础上介绍了评价的主要手段,对于语文评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在评课活动中,评课者应以评价建议为理论基石,并使之与实践有机结合,总结出适用性强的评价方案。
五、语文教材
本文所说的语文教材,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集、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材料、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语文教材具有启迪智德、积累语言、历练语文、扩展知识的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评课所指的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材的专指概念:语文教科书。
近年来,为了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科书也随之“旧貌换新颜”。新语文教科书体现了指导思想“新”、体系“新”、选文“新”三方面。
语文教材——课本,是语文教学的授课之本、学习之本、研讨之本、引导之本。不论什么类型的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在内的所有课堂教学,教材都是依据性的。教学活动以此进行,内容拓展由此迸发,教学方式由此决定,课程类型由此变换。授课学习之本,理所当然地成为评课之本和基本出发点,所有的内容、形式都是由课本限定、延伸、选定的,教材对评课的依据性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 陈敬文.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