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业已形成稳定的护理、药学、医技类专业群,通过近年不断深化内涵建设,铸就了一批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品牌和特色专业,与此同时,医药卫生类学校也面临着老专业成熟完善而新专业开发滞后的“啃老”问题。如何让老专业焕发新的生机、培育新的办学增长点,成为卫生职教人迫切面对的新课题。
[关 键 词] 企业传播;职业能力;系统化教学;参与式教学;五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068-02
2014年7月,江苏省发布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2013-2015)》也提出,要“依托常州旅游、医疗、养生资源,提供以高端医疗、特色养生、休闲度假为内容的优质养老服务,形成基本养老全面、高端养老优质、相关业态繁荣的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和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两大园区,打造国内知名的健康之城。
随着健康产业发展升级提速,健康服务需求激增,对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体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合理开设健康管理、老年护理、中医康复等健康服务类新专业或专业方向,由为医药、卫生行业服务转向为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三领域服务应成为医药卫生类学校专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在此过程中,应基于“职业标准”策略开展健康服务专业群建设工作,把握好专业转型升级核心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
一、扎实开展健康服务专业群市场调研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保专业贴近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所以,专业设置不但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还要体现区域优势,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相适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相比其他高职院校,卫生类高职院校的最大优势就在其行业特色上,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优势是专业建设的保证。专业市场调研与背景分析是专业设置的前提,应全面开展健康服务行业目前和未来对高职学生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准确测评高职学生健康服务行业的就业岗位与岗位分类、具体工作过程和人才需求情况,优先考虑行业需求、行业可利用人才与设备资源,满足健康服务产业链的需求,科学确定新开专业,合理形成专业集群。
二、认真贯彻健康服务专业群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培养符合职业标准、能够承担相应岗位职责的人才是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高职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实施人才培养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人才培养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基石。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能为行业岗位所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适应岗位需求,首先要确定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标准。要根据健康服务岗位群进行筛选,定位就业岗位群,选择最适合的职业标准,基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确定工作任务,形成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确保专业建设标准与岗位需求完全衔接,使人才培养适应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的行业岗位需求。
(二)实施专业师资标准
根据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师资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第一要素。专业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制约专业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外引内培”,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使其教学业务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等适应健康服务产业人才职业标准。同时,努力促进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改造,打造具备健康服务岗位职业能力的优秀双师型团队。
(三)实施课程体系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课程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高职课程体系是为就业岗位群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服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要立足于实现人文和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要基于工作任务导向,分解健康服务岗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术标准,课程体系要体现健康服务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致力于满足岗位需求基础上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实现岗位职业标准服务。要优化配置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无缝衔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使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学习与评价方式诸要素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
(四)实施实验实训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实验实训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要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按照实训情景职场化、实训过程职业化的标准建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职场化实训中心。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不能脱离行业企业,一般采用引企入校式或者教学入企式,即学校有实训室,企业也有用于教学的实训场馆,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工学与产教结合,发挥实验实训基地的教学、科研、培训、鉴定与社会服务功能。
(五)实施专业文化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文化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灵魂。市场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要始终关注人与职业的契合,形成专业文化与职业文化标准,奠定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通过课程文化构造、职业环境营造、职业人格塑造等,使专业内部所要求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符合健康服务岗位群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规范,促进专业人才与行业岗位的文化融合,使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相协调。
(六)实施专业评价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评价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灵魂。要建立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科学把握、调控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业水平。同时,建立人才培养方向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督导、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等一系列评估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因子和支撑要素进行充分论证、多元监控及适时调整,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作出定性与定量的研判,不断提高健康服务类专业与健康服务业人才社会需求的贴近度。
三、持续完善健康服务专业群创新机制
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体现出良好的吻合度,专业才有生命力。要紧扣健康服务产业链,坚持调整、发展、建设的专业建设方针,形成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的建设机制。形成有效的专业内涵提升机制、专业生存竞争机制,对专业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比较,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设置专业建设方向,调整改造现有专业,合理开设新专业,深化专业标准建设,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动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明显的健康服务专业群,使各子专业均具有与市场需求主动对接的适应性。
建立服务于“医药、卫生和健康三领域”的专业体系,是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专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打造健康服务这一新兴专业群时,应充分发挥现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辐射效应,始终围绕职业标准,把握好人培方案、专业师资、课程体系、实验实训、专业文化及评价诸因素的逻辑顺序,体现组合拳优势,形成专业群之间的协作与互补、适应行业岗位与未来发展的专业群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国忠.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卫生类高职专业建设[J].职教论坛,2013(5).
[2]焦有权,高红素,赵海艳,等.以职业标准引领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库建设[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27(6).
[3]李占军.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J].职教论坛,2008(4).
[关 键 词] 企业传播;职业能力;系统化教学;参与式教学;五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068-02
2014年7月,江苏省发布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2013-2015)》也提出,要“依托常州旅游、医疗、养生资源,提供以高端医疗、特色养生、休闲度假为内容的优质养老服务,形成基本养老全面、高端养老优质、相关业态繁荣的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和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两大园区,打造国内知名的健康之城。
随着健康产业发展升级提速,健康服务需求激增,对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体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合理开设健康管理、老年护理、中医康复等健康服务类新专业或专业方向,由为医药、卫生行业服务转向为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三领域服务应成为医药卫生类学校专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在此过程中,应基于“职业标准”策略开展健康服务专业群建设工作,把握好专业转型升级核心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
一、扎实开展健康服务专业群市场调研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保专业贴近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所以,专业设置不但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还要体现区域优势,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相适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相比其他高职院校,卫生类高职院校的最大优势就在其行业特色上,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优势是专业建设的保证。专业市场调研与背景分析是专业设置的前提,应全面开展健康服务行业目前和未来对高职学生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准确测评高职学生健康服务行业的就业岗位与岗位分类、具体工作过程和人才需求情况,优先考虑行业需求、行业可利用人才与设备资源,满足健康服务产业链的需求,科学确定新开专业,合理形成专业集群。
二、认真贯彻健康服务专业群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培养符合职业标准、能够承担相应岗位职责的人才是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高职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实施人才培养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人才培养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基石。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能为行业岗位所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适应岗位需求,首先要确定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标准。要根据健康服务岗位群进行筛选,定位就业岗位群,选择最适合的职业标准,基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确定工作任务,形成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确保专业建设标准与岗位需求完全衔接,使人才培养适应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的行业岗位需求。
(二)实施专业师资标准
根据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师资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第一要素。专业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制约专业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外引内培”,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使其教学业务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等适应健康服务产业人才职业标准。同时,努力促进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改造,打造具备健康服务岗位职业能力的优秀双师型团队。
(三)实施课程体系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课程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高职课程体系是为就业岗位群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服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要立足于实现人文和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要基于工作任务导向,分解健康服务岗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术标准,课程体系要体现健康服务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致力于满足岗位需求基础上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实现岗位职业标准服务。要优化配置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无缝衔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使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学习与评价方式诸要素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
(四)实施实验实训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实验实训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要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按照实训情景职场化、实训过程职业化的标准建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职场化实训中心。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不能脱离行业企业,一般采用引企入校式或者教学入企式,即学校有实训室,企业也有用于教学的实训场馆,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工学与产教结合,发挥实验实训基地的教学、科研、培训、鉴定与社会服务功能。
(五)实施专业文化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文化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灵魂。市场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要始终关注人与职业的契合,形成专业文化与职业文化标准,奠定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通过课程文化构造、职业环境营造、职业人格塑造等,使专业内部所要求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符合健康服务岗位群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规范,促进专业人才与行业岗位的文化融合,使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相协调。
(六)实施专业评价标准
基于职业标准,确立并实施专业评价标准是专业转型升级的灵魂。要建立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科学把握、调控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业水平。同时,建立人才培养方向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督导、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等一系列评估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因子和支撑要素进行充分论证、多元监控及适时调整,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作出定性与定量的研判,不断提高健康服务类专业与健康服务业人才社会需求的贴近度。
三、持续完善健康服务专业群创新机制
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体现出良好的吻合度,专业才有生命力。要紧扣健康服务产业链,坚持调整、发展、建设的专业建设方针,形成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的建设机制。形成有效的专业内涵提升机制、专业生存竞争机制,对专业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比较,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设置专业建设方向,调整改造现有专业,合理开设新专业,深化专业标准建设,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动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明显的健康服务专业群,使各子专业均具有与市场需求主动对接的适应性。
建立服务于“医药、卫生和健康三领域”的专业体系,是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专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打造健康服务这一新兴专业群时,应充分发挥现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辐射效应,始终围绕职业标准,把握好人培方案、专业师资、课程体系、实验实训、专业文化及评价诸因素的逻辑顺序,体现组合拳优势,形成专业群之间的协作与互补、适应行业岗位与未来发展的专业群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国忠.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卫生类高职专业建设[J].职教论坛,2013(5).
[2]焦有权,高红素,赵海艳,等.以职业标准引领建筑工程专业技能库建设[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27(6).
[3]李占军.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J].职教论坛,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