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论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特点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职业人才的专业教育,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能力的重任,把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强调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的职业特点。职业教育实施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坚持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更新换代新型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促进新兴产业的不断产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应立足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面向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模拟实训和企业现场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广泛运用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相互交替的方式,使学生在职业化和专业化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身综合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的特征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
为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着重强调,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和专业实践性,并和实际的工作任务紧密联系。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学做合一”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要求学生深入模拟的和真实的职业现场进行自主的实际工作体验,通过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和企业的生产实习逐渐掌握实际生产过程、工艺技术和设备运行等状况。
职业教育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注重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仅指出专业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相统一,而且还积极采用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任务式、项目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并以此作为形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教育手段。
三、实训室的建立和管理
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基本要求的专业实训室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我们必须建立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符合专业化标准条件的技能实训室。
为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宗旨,实训室在实训课训练项目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需要,将训练项目的内容和企业的岗位实践有效结合,努力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实际效果和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创造真实的职业训练环境,我们还必须运用现代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对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学生技能训练规范及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以确保各项实训任务高效率、顺利地完成。
四、技能实训课的目标和任务
技能实训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为后续的企业生产实习打下必备的职业技能基础。学校的专业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职业训练环境,而且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全面的训练教育。并且,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专业化标准的技能项目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综合实践技能
基本技能训练是综合实践技能形成的基础。要培养职业岗位综合的实践技能,就必须加强专业化的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由一系列规范化的动作技能所组成的。为了掌握较强的基本操作技能,我们必须从最基础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入手。动作技能的获得要经过技能认识、技能训练、技能掌握等相关的实践性环节。在动作技能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全面地把握技能操作的基本规则,反复地进行技能操作的模仿练习,熟练地掌握岗位技能操作的基本规律。要树立正确的技能学习态度,以职业工作岗位的综合实践技能为目标,强化训练、刻苦钻研、提高效率,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六、 技能迁移教学法的应用
技能迁移教学法指出,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通过技能迁移教学理论的应用,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在运用技能迁移教学法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1.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根据技能迁移教学法的原理,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越扎实、认知水平越高,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自信心就越强、兴趣也越大、完成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也越高。因此,对于知识技能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特别是当遇到新任务有畏难情绪时,要耐心细致指导帮助,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互动式、模拟式、情境式等教育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对各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增强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2. 积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加强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效果,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避免新旧知识技能之间产生相互混乱的现象。在学习方法上,除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相互结合以外,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还应遵循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从基础内容的学习训练逐步过渡到综合内容的学习训练,循序渐进。要养成对各种问题分析思考的习惯,学会区分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逐步使自己的知识技能积累到新高度。
七、努力提高教师的技能指导水平
工学结合理论强调从经验中学习,以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过程获得基本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指导水平,激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措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技能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轻工技工学校)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特点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职业人才的专业教育,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能力的重任,把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强调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的职业特点。职业教育实施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坚持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更新换代新型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促进新兴产业的不断产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应立足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面向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模拟实训和企业现场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广泛运用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相互交替的方式,使学生在职业化和专业化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身综合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的特征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
为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着重强调,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和专业实践性,并和实际的工作任务紧密联系。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学做合一”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要求学生深入模拟的和真实的职业现场进行自主的实际工作体验,通过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和企业的生产实习逐渐掌握实际生产过程、工艺技术和设备运行等状况。
职业教育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注重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仅指出专业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和技能相统一,而且还积极采用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任务式、项目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并以此作为形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教育手段。
三、实训室的建立和管理
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基本要求的专业实训室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我们必须建立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符合专业化标准条件的技能实训室。
为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宗旨,实训室在实训课训练项目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需要,将训练项目的内容和企业的岗位实践有效结合,努力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实际效果和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创造真实的职业训练环境,我们还必须运用现代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对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学生技能训练规范及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以确保各项实训任务高效率、顺利地完成。
四、技能实训课的目标和任务
技能实训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为后续的企业生产实习打下必备的职业技能基础。学校的专业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职业训练环境,而且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全面的训练教育。并且,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专业化标准的技能项目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综合实践技能
基本技能训练是综合实践技能形成的基础。要培养职业岗位综合的实践技能,就必须加强专业化的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由一系列规范化的动作技能所组成的。为了掌握较强的基本操作技能,我们必须从最基础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入手。动作技能的获得要经过技能认识、技能训练、技能掌握等相关的实践性环节。在动作技能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全面地把握技能操作的基本规则,反复地进行技能操作的模仿练习,熟练地掌握岗位技能操作的基本规律。要树立正确的技能学习态度,以职业工作岗位的综合实践技能为目标,强化训练、刻苦钻研、提高效率,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六、 技能迁移教学法的应用
技能迁移教学法指出,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通过技能迁移教学理论的应用,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在运用技能迁移教学法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1.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根据技能迁移教学法的原理,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越扎实、认知水平越高,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自信心就越强、兴趣也越大、完成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也越高。因此,对于知识技能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特别是当遇到新任务有畏难情绪时,要耐心细致指导帮助,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互动式、模拟式、情境式等教育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对各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增强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2. 积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加强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效果,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避免新旧知识技能之间产生相互混乱的现象。在学习方法上,除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相互结合以外,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还应遵循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从基础内容的学习训练逐步过渡到综合内容的学习训练,循序渐进。要养成对各种问题分析思考的习惯,学会区分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逐步使自己的知识技能积累到新高度。
七、努力提高教师的技能指导水平
工学结合理论强调从经验中学习,以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过程获得基本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指导水平,激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措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技能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轻工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