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风水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它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传统风水学和现代风水的论述,从风水理论入手,以及现代人们对风水学说的普遍认识和重视程度,分析风水学说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阐明风水在当今的景观设计当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风水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风水、景观、景观设计、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对于风水学说的认识
首先,什么是风水?风水原是一种相地之术,也就是现场对地理进行勘察的一种方法,古代又称之为地相、堪舆之术,是一门研究环境和宇宙规律之间规律和关系的哲学。
相传风水学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学说主要关于宫殿、住宅、村落以及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原则。天津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王其亨认为:“风水之术的核心,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风水术实际上就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风水学说的认识已经开始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了解上升到了科学的去利用、去研究风水。现在的人们无论是从关于风水的书籍上,还是道听途说,对风水的认识却都在日益加深,再加上一些房地产商为了寻求卖点,打造更加高级的住宅区,也将风水理念炒得火热,对于国人来说,几乎人人都知道一些关于风水的认识,虽说不上多么深刻,但也足以看出风水的确是越来越受到重视。
景观设计师作为自然的改造者,更是要了解风水的理论和内涵,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并结合时代的要求,利用新的技术,去更好的研究它,利用它,将之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把风水理论科学的和大自然相结合。
2.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
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有整体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依山傍水原则、观形查势原则、坐北朝南原则、地质检验原则、水质分析原则、适中居住原则、顺乘生气原则、改造风水原则。其中,因地制宜原则和依山傍水原则对园林的影响是最大的。
(1)因地制宜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环境的客观现实,采取适合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地域辽阔且南北气候差异非常大,地质情况、建筑形式、水质差别,甚至是居住方式都有所不同,西南多雨湿润,蛇虫鼠蚁甚多,故居住以杆栏式的住房为主;西北干旱少雨,多以窑洞形式居住,不仅防火防寒且冬暖夏凉;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则采用蒙古包为住宅形式,以方便不断的迁徙……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式都是先人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创立的。这正是因地制宜的务实体现,人与建筑适于自然,才会被自然所接受。这正是园林设计的真谛。
(2)依山傍水原则:
所谓依山傍水原则,就是指选址地理位置需要靠近山岭和水流。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城市都是从大山大河之间发展起来的。商代的都城在河南安阳,这里被群山环绕,北面有漳水,东面临着黄河,中间被恒水贯穿;六朝古都南京,亦是被群山环绕,滨临长江。且依山傍水对于古代的军事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进可攻、退可守。昔日秦朝古都咸阳,依山傍水,凭着这片军事要地,秦朝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唐朝诗人杜甫云:“富含西岭千秋雪, 门有东吴万里船”;王继也曾作诗一首:“隔窗云雾生衣上, 卷幔山泉入镜中”。由此可见,依山傍水是人们居住环境的首选。
3.风水理论对景观园林规划的影响
风水学的宗旨是缜密的考察周围的环境,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思想正好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不谋而合,也是现代原理所追求的内容。
(1)园林的选址
园林建造,选址是首要工作。选址,用古代的词语来说就是风水学中的“相地之术”,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则是建造园林之前对于园林环境的选择。不同的是:对于风水学来说选择自然天成的山水宝地才是最终目的,且选址是更多的是追求幽静的空间,草木繁茂,山水环抱以到达“藏风聚气”;而园林则是在选择自然形成的环境基础上,加以更多的人工修饰,以添加更多的意境在其中,如果是小型的园林,还会造出假的山水景观,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北京著名的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等大型的皇家园林皆是以风水思想为基础,加之以人工修葺而建成的。
(2)造景手法
中国传统园林总体上属于由建筑物、道路、景观、山水所围合形成的内向空间。中国园林景观要素富含意境,在于把自然的天空、日月光华、云雾霭霭等引入园中供人欣赏。对于造景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借景、对景、点景、补景、虚实对比等,所谓奇妙在曲,欲露先藏,造成园林空间丰富层次和景深,空间布局的曲折变化也十分重要,往往是随着行进方向逐步展开的,代表性的有苏州留园的入口处理,就是欲露先藏的典范之作。
水是分隔景观空间的重要元素之一,江南园林的空间有限,但水面分割的手法却丰富多变,曲折幽深,将园林水景发挥到极致。园林中水面、镜面的反射映衬,伴随着月光便有可能产生“水中月镜中花”的美妙幻境。苏州网师园中的植物种植使四季皆有变化,朝夕午晚各有不同,不仅有实景,水中还有幻境,其中美妙非亲自置身于内才行,不可谓外人道也。将空间按照功能和自然条件进行划分,整体协调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主次分明,变化统一的空间序列也是十分重要的。
4.结论
风水理论由于其文化宗旨,本身就包含有一定的佛学、道家思想,难免会使一知半解的人们将其和宗教、玄学甚至是巫术、迷信联系起来,但了解之后,会发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完全凭借着感觉或者是经验的推论和说法能够得到一定的科学数据支持,从而是风水学说迈上了一个新的更大的舞台。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饰自然,这些都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所总结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在于它从不急功近利,不已地形复杂为恶,而是抓住山水做改变,通过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通过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保护山水,就等于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天人合一”、“顾其自然”等理论是现代生态建设、绿色建筑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型。
我认为,当论及风水文化时,我们既要充分的理解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也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风水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民俗,虽是一种术数,但也是一门有关人与环境的学问,更是先人们长期实践总结的文化积淀。但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性,传统的风水学说必然有存在着许多虚幻而不实的成份。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科学的理念去阐释传统的思想,才能更好的将仙人们的文化传承下去并服务于社会,这也正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景观学、建筑学、规划学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俞孔坚.风水的文化意义.[J].北京:中国环境报,2005.
【2】楼庆西.中国园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3】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张岱年.天人合一自然觀是一种全面的观点[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85.
风水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它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传统风水学和现代风水的论述,从风水理论入手,以及现代人们对风水学说的普遍认识和重视程度,分析风水学说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阐明风水在当今的景观设计当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风水文化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风水、景观、景观设计、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对于风水学说的认识
首先,什么是风水?风水原是一种相地之术,也就是现场对地理进行勘察的一种方法,古代又称之为地相、堪舆之术,是一门研究环境和宇宙规律之间规律和关系的哲学。
相传风水学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学说主要关于宫殿、住宅、村落以及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原则。天津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王其亨认为:“风水之术的核心,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风水术实际上就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风水学说的认识已经开始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了解上升到了科学的去利用、去研究风水。现在的人们无论是从关于风水的书籍上,还是道听途说,对风水的认识却都在日益加深,再加上一些房地产商为了寻求卖点,打造更加高级的住宅区,也将风水理念炒得火热,对于国人来说,几乎人人都知道一些关于风水的认识,虽说不上多么深刻,但也足以看出风水的确是越来越受到重视。
景观设计师作为自然的改造者,更是要了解风水的理论和内涵,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并结合时代的要求,利用新的技术,去更好的研究它,利用它,将之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把风水理论科学的和大自然相结合。
2.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
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包括有整体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依山傍水原则、观形查势原则、坐北朝南原则、地质检验原则、水质分析原则、适中居住原则、顺乘生气原则、改造风水原则。其中,因地制宜原则和依山傍水原则对园林的影响是最大的。
(1)因地制宜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环境的客观现实,采取适合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地域辽阔且南北气候差异非常大,地质情况、建筑形式、水质差别,甚至是居住方式都有所不同,西南多雨湿润,蛇虫鼠蚁甚多,故居住以杆栏式的住房为主;西北干旱少雨,多以窑洞形式居住,不仅防火防寒且冬暖夏凉;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则采用蒙古包为住宅形式,以方便不断的迁徙……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式都是先人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创立的。这正是因地制宜的务实体现,人与建筑适于自然,才会被自然所接受。这正是园林设计的真谛。
(2)依山傍水原则:
所谓依山傍水原则,就是指选址地理位置需要靠近山岭和水流。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城市都是从大山大河之间发展起来的。商代的都城在河南安阳,这里被群山环绕,北面有漳水,东面临着黄河,中间被恒水贯穿;六朝古都南京,亦是被群山环绕,滨临长江。且依山傍水对于古代的军事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进可攻、退可守。昔日秦朝古都咸阳,依山傍水,凭着这片军事要地,秦朝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唐朝诗人杜甫云:“富含西岭千秋雪, 门有东吴万里船”;王继也曾作诗一首:“隔窗云雾生衣上, 卷幔山泉入镜中”。由此可见,依山傍水是人们居住环境的首选。
3.风水理论对景观园林规划的影响
风水学的宗旨是缜密的考察周围的环境,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思想正好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不谋而合,也是现代原理所追求的内容。
(1)园林的选址
园林建造,选址是首要工作。选址,用古代的词语来说就是风水学中的“相地之术”,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则是建造园林之前对于园林环境的选择。不同的是:对于风水学来说选择自然天成的山水宝地才是最终目的,且选址是更多的是追求幽静的空间,草木繁茂,山水环抱以到达“藏风聚气”;而园林则是在选择自然形成的环境基础上,加以更多的人工修饰,以添加更多的意境在其中,如果是小型的园林,还会造出假的山水景观,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北京著名的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等大型的皇家园林皆是以风水思想为基础,加之以人工修葺而建成的。
(2)造景手法
中国传统园林总体上属于由建筑物、道路、景观、山水所围合形成的内向空间。中国园林景观要素富含意境,在于把自然的天空、日月光华、云雾霭霭等引入园中供人欣赏。对于造景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借景、对景、点景、补景、虚实对比等,所谓奇妙在曲,欲露先藏,造成园林空间丰富层次和景深,空间布局的曲折变化也十分重要,往往是随着行进方向逐步展开的,代表性的有苏州留园的入口处理,就是欲露先藏的典范之作。
水是分隔景观空间的重要元素之一,江南园林的空间有限,但水面分割的手法却丰富多变,曲折幽深,将园林水景发挥到极致。园林中水面、镜面的反射映衬,伴随着月光便有可能产生“水中月镜中花”的美妙幻境。苏州网师园中的植物种植使四季皆有变化,朝夕午晚各有不同,不仅有实景,水中还有幻境,其中美妙非亲自置身于内才行,不可谓外人道也。将空间按照功能和自然条件进行划分,整体协调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主次分明,变化统一的空间序列也是十分重要的。
4.结论
风水理论由于其文化宗旨,本身就包含有一定的佛学、道家思想,难免会使一知半解的人们将其和宗教、玄学甚至是巫术、迷信联系起来,但了解之后,会发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完全凭借着感觉或者是经验的推论和说法能够得到一定的科学数据支持,从而是风水学说迈上了一个新的更大的舞台。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饰自然,这些都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所总结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在于它从不急功近利,不已地形复杂为恶,而是抓住山水做改变,通过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通过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保护山水,就等于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天人合一”、“顾其自然”等理论是现代生态建设、绿色建筑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型。
我认为,当论及风水文化时,我们既要充分的理解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也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风水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民俗,虽是一种术数,但也是一门有关人与环境的学问,更是先人们长期实践总结的文化积淀。但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性,传统的风水学说必然有存在着许多虚幻而不实的成份。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科学的理念去阐释传统的思想,才能更好的将仙人们的文化传承下去并服务于社会,这也正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景观学、建筑学、规划学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俞孔坚.风水的文化意义.[J].北京:中国环境报,2005.
【2】楼庆西.中国园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3】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张岱年.天人合一自然觀是一种全面的观点[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