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调查报告以后疫情时代个体工商户收入情况为视角,通过了解党和国家对于个体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旨在进一步证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对于人民的重视以及党和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关键词:新冠疫情;个体工商户;中国共产党;国家
我国个体工商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促就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而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也给餐饮、娱乐、旅游等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了的巨大冲击。但在党和国家的积极应对和科学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在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
一、我国个体工商业发展的现状及政府的相关政策
自2015年8月起,中国个体工商户协会受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委托,对14万家小微企业进行了14次连续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全国100个县每年新办1万家小微企业的活动量为71.1%,其中高活动量和中活动量占43%,每户平均就业人数为7.5人。收入占总收入的81%,盈利企业占总收入的22.7%,盈利企业占总收入的43.3%,亏损企业占总收入的33.9%,不活跃企业占总收入的28.9%。造成这种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融资困难且昂贵,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利润挤压。
个体工商业的兴起增加了人们的就业选择。普通工作者拥有更多职业的选择机会和权力,提升了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个体企业对于社会的就业、稳定及科技创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我国个体企业名录收录的个体企业已达7328.1万户。其中,企业2327.8万户,占企业总数的82.5%;个体工商戶5000.3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80.9%;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从总体上看,我国个体经济绝大多数分布在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占总户数的84%,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2%,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4%。个体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财政提供了大量税收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支出压力。1981年个体工商户纳税6.2亿元,1997年纳税460.5亿元,增长了73.3倍,平均年增长30.9%;户均纳税1782.3元,增长了4.2倍,平均年增长10.9%(见图1)。
二、以山西省介休市、平遥县、灵石县为对象的基础调查
调查方法:系统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山西省介休市、平遥县、灵石县
提出问题:疫情对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影响以及个体工商户在以后面对这种突发性风险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山西省介休市、平遥县、灵石县三地分别作为山西省交通、旅游、工业名县,其个体工商业发展具有很强代表性。介休市约有个体工商户3.6万,平遥县约个体工商户有3万,灵石县约有个体工商户3.2万。其中餐饮类约5万家,零售类3万家,教育类1千家,其他类2万家。在三县以街道为单位对其进行系统抽样调查后发现:对自身经营情况非常满意的占比17.85%,满意的占比60.71%,基本满意的占比14.28%,不满意的占比7.14%。其中,年销售额度在500万元以上的三千多家,在100万元-500万元的有九千多家,在50万元-100万元的有五万五千余家,在20万元-50万元的有二万余家,在20万元以下的一万四千余家。
相比2019年收入情况,商户认为收入额影响幅度在40%-50%的约占50%,影响幅度在30-40%的约占28%,影响幅度在20%-30%的约占14%,影响幅度在10%-20%的约占7%。对于因疫情而收入减少的比率为100%。对相关职能部门在疫情防控中对个体工商户帮助政策知情的占比62.4%,不知情的达37.6%。对职能部门在疫情期间的经济挽救措施非常满意的占比52%,满意的占比34%,不满意的占比8%,非常不满意的占比6%。对其中四类数据作分析如图2、图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不顺畅,人为增加了影响程度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利、义务不明晰,注意力多集中于疫情防控而未对个体工商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作出妥善安排。形成了街道办事处个体工商管理部门有人力开展管理工作,事实上却无力去管,而市工商管理部门有权管,却无人管的局面。人为地设置了管理障碍,增加了影响程度。
工商管理的重点应该在于个体经营主体的现实困境。只有这样,管理工作才能做到经常性、连续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其主要职能也应该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个体工商户条例》也是这样规定的。按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有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个体工商户实行监督和管理。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这些职能是政府个体工商管理部门最基本的管理和促进个体工商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市里下放给街道办的职能中,不具有对个体工商企业在特殊时期的经营保障职能。这就无法保证县(区)政府有效解决防疫问题的同时去具体解决个体经济特殊时期的生死存亡。
2.制度法规不完善,开展工作无依据
因新冠疫情这样特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影响,原制度、法规对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不完善进一步凸显。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合理手段,让个体工商户受到过失性损失。主要体现在:一是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健全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个体经营者进行帮扶的制度。二是在特殊时期没有及时的走访调查,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没有有效依据。长此以往,问题越堆越多。这些问题说明,在疫情下的个体工商管理实践中,应急法规建设远远落后。制度和法规的不健全,会时时让个体工商户蒙受损失,疫情后经济恢复和人民增收更会困难 重重。
3.职能部门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疫情期间基层管理组织上传下达能力弱,管理不规范,整体服务水平较低,一刀切式管理普遍存在。基层有关职能部门与个体经营者之间互不理解,导致了个体经营者对基层职能部门信服力低,执行不到位。疫情形势一紧张,个体工商户只能关门了之,对个体工商户的经济收入影响巨大。这反映出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服务者的定位。由于定位缺乏,街道的服务不到位、个体工商户不满意,不愿意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这些问题不断发展,成了疫情期间个体工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四、政府更加重视个体工商户后疫情时期的经营问题
1.进一步理顺体制,增强管理效力
完善个体工商户管理,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入手解决问题。为此,政府必须下决心把个体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下放到便于管理、能形成管理效能的基层机关;要使基层部门在管理行业的过程中有效、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制度不畅、管理不畅、效果不好的局面。同时,市政府必须将基层相关办公经费和交通运输纳入财政核算,提高管理积极性,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2.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配套法规
健全必要的应急工作制度,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是做好后疫情下经济发展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对特殊情况下工商主体集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定制解决的工作制度。通过健全的制度保证,促进个体工商户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二是在个体工商户之间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开展规范的自我管理和互相帮扶。只有这样在后疫情经济严峻的形势下,个体工商户和基层职能部门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理解的平等关系,从而促进个体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3.政府要主导个体经济帮扶,逐步解决问题
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和协调者,必须对确保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肩负起必要责任。在介休市,由于对个体工商户的认识、管理以及在防范疫情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问题,导致了个体工商户物质和精神层面受打击较大。如果政府不下大决心、加大投入,这些问题就会长期困扰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就不会顺利实现。因此,政府在通过工商、市场等部门加强对疫情防范要求的同时,要加大对个体经济恢复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个体工商资金紧张、客流量普遍不稳定等问题,逐步改善个体经营主体的營商环境,从而促进个体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党和国家对于突发疫情进行的有效防控
我们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做好防护、居家隔离、封城封禁,党的正确举措使我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因为疫情带来的损失。但是由于疫情,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对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的个体商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从最初的疫情全国暴发到吉林省通化市疫情复发,政府的反应力更快了,经验更足了,整体防控水平更强了。政府的精准调控、医生的一线防疫、教师的线上授课、建筑工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村县的严格把关等等构成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组织联动抗疫矩阵。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打响的是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1)我国“应急管理大学”的建设应提上日程
通过此次疫情发现我国需要更多的应急管理类人才。2021年2月19日,防灾科技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会上,学校党委副书记石峰传达学习了应急管理部党委、中国地震局党组重要指示和相关会议精神,通报了筹建应急管理大学进展情况。不仅是专业的应急管理大学,高校也要开始开设应急管理专业。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国育华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为国家安全体系构建和安全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经过5个月的紧张工作,项目一期重点工作“全国范围内应急管理学院申报与考察”工作顺利进入尾声。项目组领导、专家在30余所申报院校中,通过背景调查、实地考察、初期评估、专家评估、综合评估5大科学工作步骤,从“学校发展历史及办学基础条件、应急安全相关专业及学科建设条件、师资及生源条件、平台建设交付能力”四大维度综合考量,最终遴选出19所高校。
(2)个体工商户的自救意识及措施
我国经济构成中的个体工商户占比持续上涨,已达27%。个体工商户的岗位占比35%,为求职市场提供了较多的岗位。
面对疫情的冲击,虽然较多的个体工商户受到很大的影响,但还是有很多个体工商户通过及时调整生产商品、联合等方式进行了危机补救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疫情期间,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发布《阿里巴巴告商家书》。文章提到,阿里巴巴将推出六大方面二十余项特殊措施,扶助中小企业发展。《告商家书》将免去所有天猫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台服务费,减免新入仓商家仓租,口碑商户免除商品佣金。蚂蚁金服推出湖北地区特别扶助贷款,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商家提供特惠扶助贷款,缓解企业商家运营成本压力。成立10亿元专项资金,补贴供应链和物流,促进快递网络恢复,助力个体工商业复苏。
同样,为助力疫情期暂停营业的餐饮行业解决员工待业问题,绿地特推出“绿地大消费开放共享计划”,符合相关规定的餐饮企业工作人员可就近在G-Super门店面试、培训及上岗,G-Super将承担相应劳务报酬。
除此以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向好态势,上海企业正加快复工复产。“职工午餐怎么吃”成为社会关心的话题。绿地贸易港携手东航食品推出“健康美食,尊享高端航餐品质服务”职工安心午餐计划,依托东航食品的餐食供应能力及绿地大消费平台的辐射能力,向社会大众、特别是复工的中小企业提供放心安全的餐食服务,为个体工商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
上述企业疫情期间的互相帮扶对个体工商业者挺过“寒冬”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型企业之间联合帮扶上下游企业解决生产问题,疏通产业链,提供物流、租金等补贴。对于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简单的租金减免就很能帮助其再生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应对时,互助自救由大型企业主导,小微经营主体联合响应,解决产业链断供问题,增强发展韧性会是突发事件下业主自救的有效形式。
五、本次调研中的收获
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之下,大量的店铺由于缺少风险意识,在前期没有进行科学的积极的分析,导致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许多原本如果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店铺本不应该倒闭。
而我们身为经济类的学生,应当看到我们需要较强的经济学的敏感度和较好的风险洞察能力,并能够对所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及时做出正确的策略调整。
另外,我们作为对口专业的学生,我们既然看到了群体性误判导致的风险对于国家造成的恶劣影响,就不能置身事外,我们要积极运用本专业学习的知识和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运营策略指导。同时在服务大众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形成一个正向促进的循
环模式。
参考文献:
[1]汤敏,左小蕾.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与股权投资[J].中国金融,2020(13):23-24.
[2]方光华,张卫平,张欣.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企业与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现状经验问题及建议[J].经济界,2019(01):7-18.
[3]胡家勇.中国个体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财经研究,2003(04):3-9+72.
作者简介:赵泽成(2001- ),汉族,籍贯:河南漯河市,吉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于彦伟(2002- ),汉族,籍贯:山西晋中市,吉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政相关
关键词:新冠疫情;个体工商户;中国共产党;国家
我国个体工商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促就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而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也给餐饮、娱乐、旅游等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了的巨大冲击。但在党和国家的积极应对和科学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在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
一、我国个体工商业发展的现状及政府的相关政策
自2015年8月起,中国个体工商户协会受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委托,对14万家小微企业进行了14次连续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全国100个县每年新办1万家小微企业的活动量为71.1%,其中高活动量和中活动量占43%,每户平均就业人数为7.5人。收入占总收入的81%,盈利企业占总收入的22.7%,盈利企业占总收入的43.3%,亏损企业占总收入的33.9%,不活跃企业占总收入的28.9%。造成这种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融资困难且昂贵,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利润挤压。
个体工商业的兴起增加了人们的就业选择。普通工作者拥有更多职业的选择机会和权力,提升了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个体企业对于社会的就业、稳定及科技创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我国个体企业名录收录的个体企业已达7328.1万户。其中,企业2327.8万户,占企业总数的82.5%;个体工商戶5000.3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80.9%;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从总体上看,我国个体经济绝大多数分布在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占总户数的84%,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2%,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4%。个体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财政提供了大量税收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支出压力。1981年个体工商户纳税6.2亿元,1997年纳税460.5亿元,增长了73.3倍,平均年增长30.9%;户均纳税1782.3元,增长了4.2倍,平均年增长10.9%(见图1)。
二、以山西省介休市、平遥县、灵石县为对象的基础调查
调查方法:系统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山西省介休市、平遥县、灵石县
提出问题:疫情对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影响以及个体工商户在以后面对这种突发性风险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山西省介休市、平遥县、灵石县三地分别作为山西省交通、旅游、工业名县,其个体工商业发展具有很强代表性。介休市约有个体工商户3.6万,平遥县约个体工商户有3万,灵石县约有个体工商户3.2万。其中餐饮类约5万家,零售类3万家,教育类1千家,其他类2万家。在三县以街道为单位对其进行系统抽样调查后发现:对自身经营情况非常满意的占比17.85%,满意的占比60.71%,基本满意的占比14.28%,不满意的占比7.14%。其中,年销售额度在500万元以上的三千多家,在100万元-500万元的有九千多家,在50万元-100万元的有五万五千余家,在20万元-50万元的有二万余家,在20万元以下的一万四千余家。
相比2019年收入情况,商户认为收入额影响幅度在40%-50%的约占50%,影响幅度在30-40%的约占28%,影响幅度在20%-30%的约占14%,影响幅度在10%-20%的约占7%。对于因疫情而收入减少的比率为100%。对相关职能部门在疫情防控中对个体工商户帮助政策知情的占比62.4%,不知情的达37.6%。对职能部门在疫情期间的经济挽救措施非常满意的占比52%,满意的占比34%,不满意的占比8%,非常不满意的占比6%。对其中四类数据作分析如图2、图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不顺畅,人为增加了影响程度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利、义务不明晰,注意力多集中于疫情防控而未对个体工商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作出妥善安排。形成了街道办事处个体工商管理部门有人力开展管理工作,事实上却无力去管,而市工商管理部门有权管,却无人管的局面。人为地设置了管理障碍,增加了影响程度。
工商管理的重点应该在于个体经营主体的现实困境。只有这样,管理工作才能做到经常性、连续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其主要职能也应该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个体工商户条例》也是这样规定的。按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有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个体工商户实行监督和管理。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这些职能是政府个体工商管理部门最基本的管理和促进个体工商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市里下放给街道办的职能中,不具有对个体工商企业在特殊时期的经营保障职能。这就无法保证县(区)政府有效解决防疫问题的同时去具体解决个体经济特殊时期的生死存亡。
2.制度法规不完善,开展工作无依据
因新冠疫情这样特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影响,原制度、法规对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不完善进一步凸显。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合理手段,让个体工商户受到过失性损失。主要体现在:一是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健全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个体经营者进行帮扶的制度。二是在特殊时期没有及时的走访调查,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没有有效依据。长此以往,问题越堆越多。这些问题说明,在疫情下的个体工商管理实践中,应急法规建设远远落后。制度和法规的不健全,会时时让个体工商户蒙受损失,疫情后经济恢复和人民增收更会困难 重重。
3.职能部门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疫情期间基层管理组织上传下达能力弱,管理不规范,整体服务水平较低,一刀切式管理普遍存在。基层有关职能部门与个体经营者之间互不理解,导致了个体经营者对基层职能部门信服力低,执行不到位。疫情形势一紧张,个体工商户只能关门了之,对个体工商户的经济收入影响巨大。这反映出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服务者的定位。由于定位缺乏,街道的服务不到位、个体工商户不满意,不愿意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这些问题不断发展,成了疫情期间个体工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四、政府更加重视个体工商户后疫情时期的经营问题
1.进一步理顺体制,增强管理效力
完善个体工商户管理,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入手解决问题。为此,政府必须下决心把个体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下放到便于管理、能形成管理效能的基层机关;要使基层部门在管理行业的过程中有效、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制度不畅、管理不畅、效果不好的局面。同时,市政府必须将基层相关办公经费和交通运输纳入财政核算,提高管理积极性,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2.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配套法规
健全必要的应急工作制度,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是做好后疫情下经济发展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对特殊情况下工商主体集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定制解决的工作制度。通过健全的制度保证,促进个体工商户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二是在个体工商户之间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开展规范的自我管理和互相帮扶。只有这样在后疫情经济严峻的形势下,个体工商户和基层职能部门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理解的平等关系,从而促进个体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3.政府要主导个体经济帮扶,逐步解决问题
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和协调者,必须对确保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肩负起必要责任。在介休市,由于对个体工商户的认识、管理以及在防范疫情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问题,导致了个体工商户物质和精神层面受打击较大。如果政府不下大决心、加大投入,这些问题就会长期困扰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就不会顺利实现。因此,政府在通过工商、市场等部门加强对疫情防范要求的同时,要加大对个体经济恢复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个体工商资金紧张、客流量普遍不稳定等问题,逐步改善个体经营主体的營商环境,从而促进个体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党和国家对于突发疫情进行的有效防控
我们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做好防护、居家隔离、封城封禁,党的正确举措使我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因为疫情带来的损失。但是由于疫情,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对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的个体商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从最初的疫情全国暴发到吉林省通化市疫情复发,政府的反应力更快了,经验更足了,整体防控水平更强了。政府的精准调控、医生的一线防疫、教师的线上授课、建筑工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村县的严格把关等等构成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组织联动抗疫矩阵。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打响的是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1)我国“应急管理大学”的建设应提上日程
通过此次疫情发现我国需要更多的应急管理类人才。2021年2月19日,防灾科技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会上,学校党委副书记石峰传达学习了应急管理部党委、中国地震局党组重要指示和相关会议精神,通报了筹建应急管理大学进展情况。不仅是专业的应急管理大学,高校也要开始开设应急管理专业。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国育华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为国家安全体系构建和安全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经过5个月的紧张工作,项目一期重点工作“全国范围内应急管理学院申报与考察”工作顺利进入尾声。项目组领导、专家在30余所申报院校中,通过背景调查、实地考察、初期评估、专家评估、综合评估5大科学工作步骤,从“学校发展历史及办学基础条件、应急安全相关专业及学科建设条件、师资及生源条件、平台建设交付能力”四大维度综合考量,最终遴选出19所高校。
(2)个体工商户的自救意识及措施
我国经济构成中的个体工商户占比持续上涨,已达27%。个体工商户的岗位占比35%,为求职市场提供了较多的岗位。
面对疫情的冲击,虽然较多的个体工商户受到很大的影响,但还是有很多个体工商户通过及时调整生产商品、联合等方式进行了危机补救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疫情期间,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发布《阿里巴巴告商家书》。文章提到,阿里巴巴将推出六大方面二十余项特殊措施,扶助中小企业发展。《告商家书》将免去所有天猫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台服务费,减免新入仓商家仓租,口碑商户免除商品佣金。蚂蚁金服推出湖北地区特别扶助贷款,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商家提供特惠扶助贷款,缓解企业商家运营成本压力。成立10亿元专项资金,补贴供应链和物流,促进快递网络恢复,助力个体工商业复苏。
同样,为助力疫情期暂停营业的餐饮行业解决员工待业问题,绿地特推出“绿地大消费开放共享计划”,符合相关规定的餐饮企业工作人员可就近在G-Super门店面试、培训及上岗,G-Super将承担相应劳务报酬。
除此以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向好态势,上海企业正加快复工复产。“职工午餐怎么吃”成为社会关心的话题。绿地贸易港携手东航食品推出“健康美食,尊享高端航餐品质服务”职工安心午餐计划,依托东航食品的餐食供应能力及绿地大消费平台的辐射能力,向社会大众、特别是复工的中小企业提供放心安全的餐食服务,为个体工商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
上述企业疫情期间的互相帮扶对个体工商业者挺过“寒冬”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型企业之间联合帮扶上下游企业解决生产问题,疏通产业链,提供物流、租金等补贴。对于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简单的租金减免就很能帮助其再生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应对时,互助自救由大型企业主导,小微经营主体联合响应,解决产业链断供问题,增强发展韧性会是突发事件下业主自救的有效形式。
五、本次调研中的收获
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之下,大量的店铺由于缺少风险意识,在前期没有进行科学的积极的分析,导致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许多原本如果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店铺本不应该倒闭。
而我们身为经济类的学生,应当看到我们需要较强的经济学的敏感度和较好的风险洞察能力,并能够对所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及时做出正确的策略调整。
另外,我们作为对口专业的学生,我们既然看到了群体性误判导致的风险对于国家造成的恶劣影响,就不能置身事外,我们要积极运用本专业学习的知识和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运营策略指导。同时在服务大众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形成一个正向促进的循
环模式。
参考文献:
[1]汤敏,左小蕾.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与股权投资[J].中国金融,2020(13):23-24.
[2]方光华,张卫平,张欣.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企业与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现状经验问题及建议[J].经济界,2019(01):7-18.
[3]胡家勇.中国个体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财经研究,2003(04):3-9+72.
作者简介:赵泽成(2001- ),汉族,籍贯:河南漯河市,吉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于彦伟(2002- ),汉族,籍贯:山西晋中市,吉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政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