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学昭《延安访问记》中的人民性书写

来源 :丽水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五四个人主义文化、革命集体主义文化和延安党的文化的浸润,在战时语境、延安意识形态规约和个人追求的合力之下,陈学昭形成了她对人民内涵的理解.在延安访问期间,她从最初的对集体主义充满乌托邦式的想象,逐渐回归现实恢复理性,她对延安革命建设的艰难深有感触.传统封建伦理制度对人民的毒害残存,革命集体主义话语统摄下个人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压抑和淡化,文艺大众化对个人书写的忽视,对这些革命建设过程中的困境的呈现与反思形成了陈学昭对延安人民性的复杂书写.
其他文献
组织间的权力结构是影响合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但鲜有文献关注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权力结构问题.本文从知识转移视角,考虑一个由企业、学研机构与中介组织等构成的知识链,使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企业领导(FL)、学研机构领导(UL)与中介组织领导(IL)等权力结构模式对合作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掌握领导权有利于组织提高自身的知识创造、创新收益与定价优势,但会削减合作伙伴的创新收益;组织的创新能力与合作伙伴的知识创造以及知识链整体创新收益正相关;集中决策下知识链的知识创造与创新收益均高于分散决策;在市场需求与
信息传播有利于风险投资克服信息不对称性和项目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项目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影响,经验信息传播对投资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分别在项目信息传播和经验信息传播与投资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另外,吸收能力显著负向调节知识获取对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上述结果意味着,信息传播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投资绩效,而且可以通过知识获取及
赫伯特·芬格莱特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文本,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孔子,以及孔子思想中的“礼”在日常生活中的神圣性和普遍性.他的著作《孔子:即凡而圣》以哲学旨趣为归宿,以话语分析为手段,通过对作为传统习俗的“礼”、作为人际交往的“礼”、作为人格力量体现的“礼”进行剖析,具体考察人的神圣性言语和行为表现意象之“礼”的丰富内蕴及哲思意义.这种阐释体现了对原典文本分析的重视,其阐释策略值得借鉴.
丰子恺的散文主题涉猎广泛,为人们呈现出别样的世间百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丰子恺的散文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过往人事的无限感怀和对人生宇宙的理性追问;描人绘事传神,情感诚挚率真,形成了“眼睛向下,艺术向上”的独特风格;以现实生活化的内容,借助“以小见大”的精巧构思来构建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美育意义.
朱奎的生平事迹,今人所知甚少,值得做深入考述.其著作《诗韵音义注》,在前人著述的基础上,有很大改进,对后来的辞书也有直接的影响.其最大特点,简洁明了,有条而不紊,实为清代乾嘉时期不可多得的小学著作.
《烟火漫卷》是迟子建继《群山之巅》后推出的又一长篇力作,文本虽未游离于东北广袤的土地,但却将叙述视角由苍茫无垠的林海雪原转向随风飘荡的烟火人间.小说聚焦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展示了纷繁世间的苍生万物,历史与现实互相纠缠,苦难与温情相互交织.其新颖独特的民间视角、诗意婉转的叙述方式在体现独特艺术魅力之余,更执着于在消解苦难中彰显生命之真,在召唤温情中诠释生存之善,在生死穷达中演绎人性之美.
智媒技术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智媒技术应用对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挑战,高校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在智媒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路径有:革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模式;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素质,建设师资队伍;创新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十四行集》是冯至诗歌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诗歌.《十四行集》创作于昆明东郊的杨家山,冯至居住在山上林场的茅屋中.杨家山的自然风物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山居生活使诗人超然世外,从无名的山水中寻求精神超越,追问永恒和本质.可以说,如果没有冯至在杨家山上的山居生活,就不会有《十四行集》.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园林本科专业现有设计类课程存在着封闭割裂、知识受限、沉闷无趣等主要问题.为适应信息时代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激活整个学习过程,应按照“以学为本,关注过程”的理念,改变传统课程关系,将学程与课程深度融合.要根据认知过程、设计学程与学科特点的要求来架构课程群模块系统,通过“三个阶段”总体控制与“五个关键环节”的微调控,实现学习的全过程管理,进而达到学生的递进式学习效果.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在考夫卡为意识的能动性正名之后,由阿恩海姆通过肯定知觉的认识功能,弥合了知觉与思维的断裂,实现了知觉与艺术的结合.继而贡布里希跨学科地借鉴并联合非艺术领域的相关成果,以“图式”理论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艺术知觉的运作机制.克拉里在前二者的理论之上进一步反思了知觉的现代性,提出以综合的艺术知觉视域看待主体的知觉及其意义,为对抗现代化进程中艺术与知觉的断裂以及主体意义建构时造成的临时性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了知觉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