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咏叹调的音乐核心主题材料分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咏叹调《永别啦,过去的美梦》的音乐核心主题材料分析入手,阐释作曲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音乐塑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歌剧 咏叹调 核心主题材料 《永别啦,过去的美梦》
  
  音乐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指经常被复制、反复的部分)旋律,称为主题。主题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旋律片段,被重复的主题片段称为主题材料。咏叹调《永别啦,过去的美梦》是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一个唱段。威尔第创作的这首咏叹调是在一个核心主题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两次变奏,然后在完全重复一次组成全曲的。核心主题材料与第一变奏、第二变奏在音型和节奏型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音型、节奏型都相对简单,一出场就树立了一个鲜明的形象特征,简单明了易于辨认。本文以咏叹调《永别啦,过去的美梦》为例,对歌剧咏叹调的音乐核心主题材料进行分析。
  
  1、核心主题材料节奏型——单音前缀顺分型节奏型
  
  节奏型、旋律型在对薇奥莱塔的形象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试想如果把三拍子的节拍字改成进行性质的四拍子节奏,再把速度提快到每分钟演奏120次,这样的话,虽然旋律音型不变,但是恐怕薇奥莱塔再也不是柔弱、哀怜、悲切的人物形象,往往可能是气急败坏的毛躁的音乐形象,可见,作曲家对关键性因素的一点点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起整个人物音乐形象的很大变动。
  唱词中第一句“永别啦,过去的美梦,”的进入是在前一小节的最后一个弱拍位置进入的,并且这种单音前缀的节奏型是在相对较慢的旋律进行速度(附点四分音符每分钟演奏120次)的前提下进入的,再加上两个pp极弱的力度,整体上形成了一种缠绵感,这也正是单音前缀型节奏型的特点,只不过作曲家在此结合上力度、速度以及六度大跳的音型,把这一一发挥地更加到位,更加贴切,甚至可以说稍许有点夸张,但正是这种表现手法才和薇奥莱塔的巨大心理反差(先前是集万人宠爱于一身的巴黎红人到现在疾病缠身又失去阿尔弗莱德的爱情)相对应。
  
  2、核心主题材料音型——六度大跳、同音重复与小间距环绕多种音型的组合使用
  
  引子过后的第一句唱词就是一个六度的大间距的音型,四度以上的音间距往往就会给人一种跌至跳跃的感觉,冲击力很强。六度的音间距把这种差距性扩大,给我们一个更强烈的听觉上的冲击,这也和戏剧歌词“永别啦”的安排相适应,一悲到底。紧接着是后附点节奏型的同音重复,而且是高音上的重复,本来同音重复多是平静、呆滞甚至是木纳的感觉,但由于这个dou是在后附点节奏型及小字二组上出现的,所以作曲家更多强调的是薇奥莱塔心境上的变化,是在更大地强调六度跨度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在巩固悲哀的心境,薇奥莱塔悲痛欲绝的人生告别由此开始。
  
  3、核心主题材料第一变奏
  
  首先,第一变奏的调性发生了变化。转到了主题材的关系大调C自然大调。其次,节奏型去掉了一开始的单音,直接应用前长后短的顺分型节奏型来展现乐思,并且每小节最后两拍的每拍两个音符的均分型节奏型拉长变为了每拍一个音符。这种节奏型的变化使得主题第二变奏材料整体拉长。再次,音型变得单一化,长时值的音符结合级进的小间距环绕型。总之,第一变奏是通过对原主题材料的第二个主导动机的节奏拉长变换而来的。这种在高音区的长时值顺分型节奏型的运用,使得第一变奏主题更加色彩鲜明,随着渐强的力度标记,形成了全区的一个小的高潮,为第二变奏曲大高潮的出现提前做好了歌者声音上、情感上以及观众逐渐深八的欣赏意识上的铺垫。在此,作曲家只是顺应剧情发展,顺应薇奥莱塔的内心情感的一个顺应性质很强的写作。但是在第一变奏曲中,威尔第笔锋一转,开始通过节奏型、音型、音区的变化夸大这种悲哀,“我竟然会失去了阿尔弗莱德的爱情”强烈的控诉,为他付出了所有的一切,包括健康和生命,但最后迫于世俗的传统,竟然还是失去了他的爱情,失去了心灵的安慰和支撑。小仲马的剧词在威尔第的内心情感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高音的持续等作曲书法的运用使得薇奥莱塔由单纯的悲哀的形象转换到了悲愤的形象。
  
  4、核心主题材料第二变奏
  
  第二变奏材料相对于原主题材料和第一变奏材料而言,有较大程度上的变化。首先,调性回归,从C大调又转回到了a小调。在整体调性布局上,调性的回归使得薇奥莱塔的音乐形象更加完整,显得有始有终,最后的回归使其完整统一,没有打破形象基调一悲哀、无奈、奄奄一息的人生告别形象。其次。顺分型节奏型没有改变,但是在此又揉合了原主题材料每小节最后两拍均分型的节奏特点,在节奏型上这种前边两个主题材料的综合运用,是乐曲整体节奏统一、为其变奏但不变得面目全非奠定了节奏型方面的基础。再次,音型变化较大,加入了大量的六度大跳,虽然在原主题材料中也有六度大跳,但只是在乐曲的开头为欲扬先抑的写作目的而使用的,而在此则多是中间以及后半部分出现,可以说在音型色彩上发生了变化,随着三个高音la的出现,全曲高潮出现,最后在一个持续一小节零一拍的高音la上嘎然而止,感情变得更加起伏跌宕,随后将近两小节的休止和小间距环绕音型的两次重复使用,第二变奏结束。此时威尔第笔下的薇奥莱塔可以说是虽生犹死。
  
  5、结语
  
  威尔第在原主题材料、第一变奏曲和第二变奏曲之间虽然运用了一些变化,但是薇奥莱塔的整体基调没有改变,奄奄一息、悲怜……作曲家在调性、音型、节奏型和演唱力度上做了一些改动,当然还有织体、和声等其他方面的变动,薇奥莱塔的人物形象被威尔第塑造的栩栩如生。可见,作曲家的音乐塑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尽管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更多的是睿智冷静,而王小波的作品处处充满着激愤与怪异,但远在欧洲大陆的昆德拉与王小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昆德拉与王小波作品及个人气质中共有的反讽与诗意兼具的风格是源于都有相似的历史遭遇,都面临过价值的崩溃,都体验着怀疑、失望、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在小说也面临危机的时代,仍然葆有的作为人类美好体验的牧歌诗情也正是他们作品中主人公生存的最为强大的动力之一,也是小说想象力的动力
【摘要】河南淮阳泥泥狗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民间艺术,造型古朴、粗犷,表现出一种神秘凝重的气氛,颇有远古彩陶的风韵,给人强烈的神秘感,被称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真图腾”。创作特点强调“不似而似”以黑色垫底,周身施以五彩纹饰,色彩艳丽。对今天丰富完善传统文化体系,指导现代艺术设计及美术创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诃】民问彩塑淮阳泥狗狗活化石写意    河南省地处中原,这里土地肥沃,幅
[摘要] 通过对比小说《画皮》和电影《画皮》中共有的三个人物,即王生、王生之妻和女鬼(妖),探究电影《画皮》对小说《画皮》中人物性格典型性的突破,可以看出陈嘉上独特的电影创作理念及体现在电影中的对爱和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 《画皮》人物性格 突破 爱人性    电影和文学作为艺术的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艺术特性和思维规律。但是,电影和文学同为叙事艺术,则必然存在着某种难以割舍的关系。许多
摘要 D.H.劳伦斯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他的女性观也引起了诸多争议。通过对《恋爱中的女人》中两个女性雕像进行解析,可以发现劳伦斯的菲勒斯意识和对现代女性的偏见,以及他希望现代女性回归传统、回归家庭的思想。  关键词 《恋爱中的女人》 雕像 现代女性    中外劳伦斯研究者一直关注D.H.劳伦斯作品中塑造的众多现代女性形象,并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来探察劳伦斯的女性观。一些女权主义者对劳伦
[摘要]将王家卫电影作为一个叙述文本,从叙述学、结构主义、电影美学视角对王家卫电影来进行考查,其时空处理方式显示出突出的个人性,首先把时空当作叙述对象,赋予时空更多的哲学意味,这使得时空的处理显示出两个层次,一个属于内层,一个属于外层,内层和外层却不相互剥离,把叙述对象和电影语言带来的直观感受融合为一体。  [关键词]主观时间 客观时间 叙述学    王家卫电影可以被称为怀旧电影。几乎所有影片都
[摘要] 《看上去很美》运用了一种真实的镜头和表现方式,晦涩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人们身上所披戴的枷锁,大量的全景和对话场面,发掘了幼儿园在社会规则控制下的集体生活场景和孩子崇尚自由的心灵世界,尤其是小主人公方枪枪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方枪枪究竟是谁?是你?是我?是思想启蒙痛恨教条的学生?是初识社会磕磕碰碰的菜鸟?是一个看不惯世界却又身不由己的人?是最初的梦想和幸福的理想主义者?  [关键词] 方枪枪
摘要 胡琴以自身特有的表现方式揭示了影视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深层感情,展现了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位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影视 影视音乐 胡琴    影视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从农村到城市、从孩童到老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有机整体,人们可以通过影视音乐去感受影视艺术的真谛,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早已习惯把音乐听觉形象与画面视觉
摘要 作为一部在奥运期间上映的小成本制作,“山寨版”电影《十全九美》凭借独特的营销策略成为票房黑马。虽然此剧情节苍白、思想深度匮乏,但仍深受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此种现象的产生虽然为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构建了一片光明的前景,但看似繁荣的背后却反映出年轻一代观影素质的下降。电影作为负有教化意义的一门艺术,应当走出恶俗搞怪的怪圈,真正担负起电影应该担负的责任。  关键词 《十全九美》 小成本制作 山寨版
摘要 电视剧《苍茫天山》涉及民族关系、家园的指认,“大家”与“小家”的选择等问题,复杂而精彩,《苍茫天山》高度浓缩的内容,精湛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美感的同时也留给我们极走思考的空间。中华民族有良好的传统,每当民族存亡、国家危急的生死关头,总会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物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在和平的年代里,爱国该怎么去做呢?当“小家”与“大家”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呢?电视剧带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摘要]《秦腔·后记》影视艺术片的拍摄,以“环境生成人”和“人对生存环境的反思和批判”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秦腔》作品中的原型人物——棣花村村民过去诗意的生存和当下困苦的生活、以及面对市场大潮无所适从的茫然感,通过细膩的影视语言和多样化的影视特写镜头,表现出了著名作家贾平凹缱绻的乡情和伟大的良心。该片是作家文本和现代化影视传媒手段嫁接渗透的结晶,为读者解读伟大的乡土题材史诗性作品《秦腔》开辟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