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逐步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方针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开始摆脱传统的无数教学模式。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武术俱乐部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俱乐部 对策分析
在我国高校体育中,武术一直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思想日趋推行的今天,需要摆脱传统的武术教育模式,创新出来的武术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符合于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健康需求,能够帮助同学们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以便培养出来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了本市区5所高校的专家、教师以及所有的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首先是访谈法,结合相关问题,对大学的某些教授和专家进行了访谈。其次是问卷调查法,我们对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一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问卷为960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六。同时,对教育专家、教师以及其他的教学管理人员一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问卷为180份,回收率为百分之九十,有效问卷为180份,有效率为百分之百。
二、高校俱乐部武术教学效果和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相较于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俱乐部式武术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调查中,有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认为俱乐部式武术教学比较的有效,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们认为是没有效果的。说明俱乐部式武术教育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重视。因此,我们就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一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对武术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以便将学生的习武兴趣给充分激发出来。这些就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武术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解,将我国的民族文化给大力弘扬出去;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健身养生方面的科学理论给利用起来,以便对今后的健身锻炼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在终身教育中运用理论知识。
二是将学校各方面的条件给利用起来,积极开展学校课余武术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要大力宣传武术运动,让人们对武术的功能价值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要将一些武术竞赛和武术交流活动定期开展于院系之间,各个学校也需要加强合作和交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开展和普及高校武术教育。
三是更新观念,拓展思路:要想正确运行武术俱乐部教学,就需要保证本高校有着较高的师资力量,对基础设施也提出很高的要求,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科学的构建。教学管理模式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增强教学规则的公平透明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合理安排课程,提升综合评价激励机制的质量等等。
四是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素质,对师资力量进行完善;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武术教师人才给大力引进过来,将专项对口的优秀毕业生给吸引过来,对教师队伍进行完善,促使学科师资力量得到强化,也可以将一些知名专家或者优秀的学者给吸引过来,定期授课,这样高校的教学需求才可以得到满足。
五是结合本市区高校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了武术俱乐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武术运动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依然延续着应试教育,学生的需求无法被课堂教学所满足,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来讲,武术俱乐部一体教学,指的是学校体育主管部门需要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对武术运动俱乐部进行构建,指导人员和教练人员由专职武术教师来担任。对于所有武术选修课的学生,都是俱乐部的会员,他们除了参与常规的武术学习之外,俱乐部具备的一些有组织的武术训练,也需要积极参加,并且在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过程中,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课外俱乐部的情况。俱乐部结合具体情况,对学院武术竞训队进行构建,俱乐部的技术骨干由竞训队队员来担任,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普通会员进行训练,对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如果普通会员有着较好的条件,也可以将其选拔出来,加入到学校竞训队中。俱乐部要牵头组织校内竞赛以及校外各种交流活动,如果学校对外有一些比赛任务,那么学校竞训队就需要进行集训,并且参与到比赛当中。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通过采用课内外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教学管理方法,它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加入了学生早操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可以更好的管理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对很多内容进行了改革,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加明确的体现出来素质教育的思想。因此,它不仅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方法而存在。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武术俱乐部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高校武术俱乐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何斌.高等院校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123-125.
[2] 许明荣.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55-57.
[3] 陈文杰.探索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3):201-205.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俱乐部 对策分析
在我国高校体育中,武术一直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思想日趋推行的今天,需要摆脱传统的武术教育模式,创新出来的武术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符合于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健康需求,能够帮助同学们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以便培养出来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了本市区5所高校的专家、教师以及所有的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首先是访谈法,结合相关问题,对大学的某些教授和专家进行了访谈。其次是问卷调查法,我们对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一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问卷为960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六。同时,对教育专家、教师以及其他的教学管理人员一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问卷为180份,回收率为百分之九十,有效问卷为180份,有效率为百分之百。
二、高校俱乐部武术教学效果和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相较于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俱乐部式武术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调查中,有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认为俱乐部式武术教学比较的有效,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们认为是没有效果的。说明俱乐部式武术教育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重视。因此,我们就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一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对武术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以便将学生的习武兴趣给充分激发出来。这些就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武术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解,将我国的民族文化给大力弘扬出去;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健身养生方面的科学理论给利用起来,以便对今后的健身锻炼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在终身教育中运用理论知识。
二是将学校各方面的条件给利用起来,积极开展学校课余武术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要大力宣传武术运动,让人们对武术的功能价值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要将一些武术竞赛和武术交流活动定期开展于院系之间,各个学校也需要加强合作和交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开展和普及高校武术教育。
三是更新观念,拓展思路:要想正确运行武术俱乐部教学,就需要保证本高校有着较高的师资力量,对基础设施也提出很高的要求,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科学的构建。教学管理模式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增强教学规则的公平透明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合理安排课程,提升综合评价激励机制的质量等等。
四是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素质,对师资力量进行完善;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武术教师人才给大力引进过来,将专项对口的优秀毕业生给吸引过来,对教师队伍进行完善,促使学科师资力量得到强化,也可以将一些知名专家或者优秀的学者给吸引过来,定期授课,这样高校的教学需求才可以得到满足。
五是结合本市区高校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了武术俱乐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武术运动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依然延续着应试教育,学生的需求无法被课堂教学所满足,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来讲,武术俱乐部一体教学,指的是学校体育主管部门需要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对武术运动俱乐部进行构建,指导人员和教练人员由专职武术教师来担任。对于所有武术选修课的学生,都是俱乐部的会员,他们除了参与常规的武术学习之外,俱乐部具备的一些有组织的武术训练,也需要积极参加,并且在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过程中,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课外俱乐部的情况。俱乐部结合具体情况,对学院武术竞训队进行构建,俱乐部的技术骨干由竞训队队员来担任,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普通会员进行训练,对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如果普通会员有着较好的条件,也可以将其选拔出来,加入到学校竞训队中。俱乐部要牵头组织校内竞赛以及校外各种交流活动,如果学校对外有一些比赛任务,那么学校竞训队就需要进行集训,并且参与到比赛当中。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通过采用课内外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教学管理方法,它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加入了学生早操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可以更好的管理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对很多内容进行了改革,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加明确的体现出来素质教育的思想。因此,它不仅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方法而存在。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武术俱乐部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高校武术俱乐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何斌.高等院校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123-125.
[2] 许明荣.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55-57.
[3] 陈文杰.探索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3):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