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汉语独特气质的新诗建构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对百年新诗的反思,有很多直接针对汉语诗歌本源的发声。新诗既然仍用汉语写作,那么在汉语的本源上,新诗与古典如何一脉相承?更多地接受西方翻译诗歌影响——“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新诗,如何重新找回汉语的气质,或者实现二者间的有机融合?一些有志于此业的诗人和学者曾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实验。沈奇先生曾指出:“汉语是汉语诗人存在的前提。这个前提的另一旨归即汉语气质。‘文以气为主’(曹丕《典论》语),无论古典还是现代,至少在汉语语境中,谈及诗文,这个理还是要讲的。”然而,“具体于作品的语感和气息,包括一些名家之作,都很难体味到汉语自身的文脉与景深,其‘味’与‘道’,皆不免单薄、单一、单调。”(《浅近的自由》)也许正是体味到新诗这样的“残缺”,加上对汉语独特气质的“钟情”,沈先生也加入了对新诗的创造性探索。
  沈先生的这种探索,首先体现在对汉字诗性特质的追寻上,因为他深知:“诗性汉语,诗意中国,这是认识中国文化的根本点。”(《无核之云》,P6)据《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既是对汉字诞生一个非常富于神性的描述,更是一个带有诗性光辉的文化事件。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想象,为汉字具有诗性特质找到了一个发生学意义的本源。陈思和说:“沈奇在‘字’的意义上,构筑起一个现代诗人的古典理想。”(《沈奇诗选》,P397)无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以诗篇《格义》为例,此诗以“虚—无”“你—我”的相对式拆解,引出对“本—是”“我—你”乃同一性存在的有力证验,对某些汉字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诗性探源,更难得的是其间哲思式的论证方式也引人进入汉字思维的秘境之中;最后还借“佛祖拈花”的经典义理升华了汉字不同于西方文字在“能指”“所指”内涵上的特殊奥秘。又如其对“古早”的诗意释诠,一方面对“古”“早”二字进行某种角度的选择性释读,同时又渗入了对汉语诗性的有力开掘。其间所跃动着的汉字生命(其本源是人的生命)之“呼吸”以及汉语美感之跌宕,也让人产生丰美的联想。王岳川云:“汉字被人思,又能促人思。……‘字象’不是将每个汉字看成死的构成,而是从发生学层面赋予其神奇的生命意识,即每个字都是先民的生命意识升华和审美意识凝聚。”(见其《汉语文化圈与汉字书法话语》)沈先生对汉字诗性特质发掘的诗歌都体现出了这一点。
  谈论汉语诗歌气质,不能不谈美学范畴中的“意境”问题。沈奇先生对新诗汉语气质的有效探索,也体现在对汉语诗歌意境美学的迂回与进入上。典型诗篇如《清脈》《如故》,一览便知。此外,从其大量诗歌来看,其对意境美学的入手,并不停留在一般意义上对意象、语象的惨淡经营,而是时常直入“高境”,以禅驭诗。沈先生曾谓:“‘文章千古事’,味其道也。”(《无核之云》,P6)与宋人严羽以禅论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诗人、批评家在评价《天生丽质》时也都指出其在禅境上的秀出,如李亚伟说:“希望通过凝练的词句、禅意的境界,为中国当代诗歌恢复汉语的内在气质。”(《沈奇诗选》,P418)大家试读其《沈奇诗选》中的“天生丽质”一辑,对其间禅意的秀逸横出自有深刻体会。由于沈先生本身即批评家,他明了如何“将形而下的‘味’与形而上的‘道’相联结,合成一词‘味道’,并以此作为一种既含糊又明白而普遍使用的‘价值’体认”(《无核之云》,P6),并且对“现代禅诗”有自己的理论见解(见其《口语、禅味与本土意识》一文,及诗集《天生丽质》自序)对于诗学的这种熟谙,使其诗歌具有了“秘响旁通”的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天生丽质》这类诗多是短制,语言简明蕴藉、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这种形式甚至影响到了对此类诗的批评话语方式,如唐晓渡云:“悟字当头,以简驭繁;诗禅互济,情怀自现。炼当世人生百般况味,而有清韵存焉。”(《沈奇诗选》,P417)陈仲义云:“禅思运作下的字、词,如搭玄机,将弹性与张力婉转得不尽寻译,出落为现代诗难得的新品、上品。”(诗集《天生丽质》,P165)很难说没有《天生丽质》这类诗在语言上的影响。
  沈先生曾言,要“以独得之秘的生存体验、生活体验与生命体验,为时代局限中的个人操守,求索远景之蕴藉;以独得之秘的语言建构与形式建构,为‘言之有物’(胡适语)中的物外有言,探究典律之生成。”(《浅近的自由》)其诗歌正是朝着这种“高标”加以实践的。
  赵目珍,诗人,批评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作为母语的高等教育充满了发展的契机,又面临诸多窘境。大学语文应转变以教育方为主的教学改革思路,而应以受教育方的需求出发,淡化大学语文工具性特点,强化语文能力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能力教育 素质教育  1978年,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先生和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共同倡议下,中断了
近期,曹乃谦的最新作品、“母亲三部曲”的终章《清风三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马悦然的夫人陈文芬为该书作序推荐。《清风三叹》用自述散文体的样式,借以九题系列的章法结构,采取散点透视的笔法,述写着作者不同的人生段落。老母离世后,儿子在人生旷野中踽踽独行,回忆母子情深,回望人生之路的纯诚淡然,让人格外动容。《清风三叹》全书分三章展开,以作者与养母间的浓浓亲情为线索,讲述了1978年前后的生活细节和工
付秀莹最新长篇小说《他乡》日前出版,小说中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勤奋,从乡村到省会,又从省会来到首都,她在生活的激流中沉浮辗转,在命运的壁垒面前跌跌撞撞,满怀伤痕。但那道射向自我的隐秘微光,从未停止照耀。最终,她完成了个人的精神成长,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创作《他乡》和《陌上》完全不同,几乎是一气呵成的,30多万字一气呵成,真的是流淌的感觉。”付秀莹坦言,小说除主体部分之外,还插入了
很多人都知道付秀莹擅长写乡村,她笔下的“芳村”有来历亦有去处,自洽性地构成了一个青翠蓊郁的“陌上中国”,一草一叶、一蔬一饭都沁人心脾,牵人魂魄。但是,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從创作时间上来说,付秀莹写城市几乎是与“芳村”同步的。如果说她写故乡是追忆性、思考性的,那么,她的城市书写则是介入性的、当下性的,比如《蜗牛》。  小说以2020年的疫情为背景,写的是小瓦和老靳这一对曾经的恋人在城市白手起家,人到中
J.M.库切最新小说作品《耶稣的学生时代》日前首发。两位库切的忠实读者作家、评论家邱华栋和刚刚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李洱分享关于库切及其新書的种种话题。《耶稣的学生时代》是库切上一部作品《耶稣的童年》的续篇,在书的题记处,库切用《堂吉诃德》中的话自我打趣:“不论哪部书,续篇从来没有好的。”但《耶稣的学生时代》精彩程度完全不逊于前作:一个虚构的移民国度、一个神秘的天才儿童、一所匪夷所思的学校、一
兹旦内克·斯维拉克不但是小说家,作品畅销百万册,是捷克图书排行榜上的霸榜作家,还是位曾多次拿下包括奥斯卡小金人在内的全球顶尖电影奖项的电影人。斯维拉克小说作品“布拉格故事集”近日首次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中文版。斯维拉克多才多艺,尤其在电影事业上成绩斐然,然而,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短篇小说作家,但这个梦一直被拖延着,作品一直藏之于抽屉。直到72岁时,斯维拉克才出版人生第一部小说集《
2020年4月23日,是南京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后的第一个“世界读书日”。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袁爽介绍,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环境下,这个读书日显得格外特殊。南京向全球文学之都城市网络发起“共读经典”国际文学作品领读活动,希望通过文学的力量给全世界遭受疫情困扰的地区和人们带去信心和勇气。在活动发起的一周内,收到了来自8个国家、多位知名作家的支持和响应,他们用多种语言发来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视频,其中包括
李云雷,1976年生,山东冠县人。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在《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与评论上百篇。著有评论集《重申“新文学”的理想》、《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中国故事》、《新视野下的文化与世界》、《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等,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到姐姐家去》等。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南方文坛》优秀论
李娟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散文《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等,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日前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会觉得自己是“散文家”,我一般都自称写作者。我最初也写过小说,后来这部分内容被收录我的第一本书《九篇雪》中。但我很快發现,我的小说其实和散文没什么区别。而且我现在仍然觉得,我的散文其实就是一部部标准的小说:有故事的发展,有情节的变化,有丰富的细节,有头有尾。我的
如此题目,并不是说徐则臣将“身份认同”当作了形而上追索的内容,而是说,在他持之以恒的“北漂”书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元素。这种元素从丰厚的现实土壤里长出来,又超越其上,以“身份认同”的形式开出了朝向精神层面的花朵。一直在不断沉淀和精进的徐则臣,或许又将迎来新的创作嬗变。  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说起来,一切还是要回到《耶路撒冷》,回到作家对于叙事艺术孜孜不倦的思考和实践。  徐则臣用了六年时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