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判断正误的得分和原因解释的得分作为测量指标,以90名儿童为被试,采用信念状态推理任务来考察3~5岁儿童对信念状态推理的偏差状况。结果表明在信念状态推理任务中,儿童对他人信念的推理都受到自身信念状态的影响,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当儿童与他人信念状态相同时推理成绩更高。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支持表征不可通达假设。
关键词 心理理论,信念,偏差,儿童。
分类号 B844.1
1 前言
“心理理论” (theory-cf-raind,TOM)是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Ⅲ。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心理理论的认识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如愿望、情绪、意图、信念、假装和思维等。其中研究者关注的主要是信念、愿望和意图。儿童在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推理时存在关键期,较小年龄的儿童在推理时会出现困难。如4岁时儿童对信念的认识发生了最重要的转变,他们认识到现实世界中某一具体的事物,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在心理上加以表征。并且其中一些表征可能是错误的,而较小年龄的儿童相信某个客体在心理上只能以唯一的方式加以表征。诸多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
研究者对这个现象背后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探讨。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表征的缺失理论,认为这是由于较小年龄的儿童缺乏推理错误信念状态所需要的某种概念或表征能力,只有具备相应的概念或表征能力时儿童才会通过相应的任务。也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认为在许多情境中儿童之所以不能完成特定的心理理论任务,是因为他们在情境中无法使用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表征能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记忆问题,执行功能的缺陷等。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来说,较小年龄的儿童可能存在自我中心倾向而掩蔽了相应的表征能力。而最近有些研究者认为这还可能是由于存在推理偏差(curse)的缘故。如Birch和Bloom认为信念状态中存在的偏差称为“知识偏差”,即如果你自己知道某个事实,而别人并不知道,在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时候,很容易会受到自己知识状态的影响,倾向于认为人家也知道。而在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情况下,对别人知识状态的推理是比较正确的,这种偏差是不对称的。
Birch和Bloom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知识偏差”现象的存在,研究发现在自己知道的条件下儿童倾向于认为别人也知道,而在自己不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推理则比较正确。苏彦捷等发现儿童对信念的推理不存在“知识偏差”现象,反而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即当儿童自己知道的时候,对别人信念的推理会受到自己信念的影响,与自己不知道的情况相比,会更倾向于认为别人也知道;而当儿童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更倾向于认为别人也不知道。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程序存在一定差异,Birch等的研究中在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都看过的两个盒子;在不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都没有看过的两个盒子。而苏彦捷等的研究中在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看过的那个盒子;在不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没看过的另一个盒子。此外两者在儿童表现上的解释也有所不同,Birch等的研究认为儿童之所以出现“知识偏差”是因为他们的执行功能存在着缺陷;而苏彦捷等认为儿童对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自我中心”是由于儿童对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情景依赖性。那么结果的不一致究竟是由于实验程序的不一致导致的呢,还是由于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发展实质上本来就可能存在这两种情况呢?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在信念推理上究竟是存在“知识偏差”现象还是存在自我中心倾向。
本研究采用Birch等的研究范式,来考察中国儿童信念状态推理的状况。实验假设是如果儿童在自己知道和自己不知道的条件下对信念状态的推理趋势是不一致的,那么说明儿童对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着偏差现象。同时我们通过对四种实验条件进行比较来进一步探讨儿童在信念状态的推理上是符合表征不可通达假设,还是遵循表征的缺失理论。如果四种实验条件下儿童的表现不一致,说明符合表征不可通达假设:否则就支持表征缺失假设。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90名幼儿参加本实验,其中3岁、4岁、5岁幼儿各30名。
2.2 实验材料
两个相同的大袋子;九个相同的盒子;五个绿色的圆(一个贴在其中的一个大袋子上,剩余的四个贴在其中的四个盒子上,这四个盒子都放人贴有绿色圆的袋子里);九个小玩具,各放入九个盒子里:一个小玩偶:一个能录音的MP3。
2.3 实验设计
2(儿童的信念状态:知道一不知道)×2(玩偶的信念状态:玩偶知道一不知道)×3(3个年龄组:3岁、4岁和5岁)的混合设计。其中年龄是组间变量,儿童和玩偶的信念状态是组内变量。因变量是每种条件下被试回答正确的得分和进行解释的得分。其中问题回答正确记1分,回答错误记0分,满分2分;根据对儿童解释的归类将结果分为两种。即解释正确(计1分)和解释错误(计0分),满分2分。
实验中对无关变量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控制。在顺序效应方面,包括打开盒子的顺序、提出问题的顺序、四种实验条件的顺序等都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通过采用做标志的方式保证儿童的注意力最大程度的放在实验材料上;在回答实验问题之前,儿童必须先正确回答相关的记忆控制问题,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记忆错误的影响。
2.4 实验程序
在安静的儿童中心个别施测。有两种参加条件,儿童知道的条件和儿童不知道的条件,是一个平衡的被试内设计。实验者首先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装有玩具的袋子上,并说:“这些玩具都是特殊的。你知道它们为什么是特殊的吗?这些玩具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每一个里面都有一个不同的小东西”。然后实验者打开其中的一个盒子(这个盒子是用来吸引儿童注意力的)说:“看到这个玩具了吗?看!这是一个小电风扇”。然后用手指着其它的盒子说:“每一个盒子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小玩具。所以它们是特殊的。每一个盒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东西”。实验者然后说:“我今天带来了一个玩偶朋友,名字叫小红”。实验者模仿小红说:“嗨!我的名字叫小红,你叫什么名字呀?嗨——!非常高兴认识你,我现在要出去玩了,我们一会儿见。好吗?”。然后将小红放到实验者身后,并告诉儿童:“在小红回来之前她看不到也听不到我们在干什么!”。然后实验者告诉儿童一个袋子里的玩具是小红以前就有的,而且她看过并且以前就玩过那些玩具(归为:熟悉的玩具)。另一个袋子里的玩具是爸爸妈妈新买的,小红还没有见过也没有玩过那些玩具(归为:不熟悉的玩具)。为了使儿童对这个区别更加清晰,实验者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袋子的标志上(小红以前玩过的玩具的袋子上贴有一个绿色的圆)。实验者说:“贴有绿圆的盒子里 装着的玩具都是小红以前就有的,她看过也玩过,小红有一个习惯,只要是自己见过的东西都在上面贴一个绿圆。所以这些没有贴绿圆的盒子里装着的玩具都是新的,小红还没有见过也没有玩过”。实验者从每一个袋子里抽出其中一个玩具,并把它放到儿童面前。实验者说:“让我们把玩具呈现给小红,看,小红来了”。小红重新出现,拿出熟悉的玩具,并说:“我以前就玩过这个玩具。”,或者她拿起不熟悉的玩具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个玩具”,实验者对小红拿起玩具类型的顺序进行了平衡。
接着实验者开始进行提问,首先是控制问题,实验者先指向这两个盒子并提问:“这个贴有绿圆的盒子是小红以前有的呢,还是新的?”;“这个没有贴绿圆的盒子是小红以前有的呢,还是新的?”(对这两个问题的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只有儿童全部回答对控制问题后才提问正式的实验问题,如果没有回答正确,则再持续一遍实验程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记忆错误的出现。实验者指向其中一个玩具并提问:“小红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每一个儿童在每种实验条件下进行两次,即儿童一共回答八个问题,其中在儿童看过和未看过的盒子类型上、四种信念状态间的顺序上都进行了平衡。在每一个实验问题回答完之后,实验者要求儿童对所做的答案进行解释。
一半系列中(儿童知道的条件下)在小红没有出现之前向儿童呈现的盒子里装的玩具,两个盒子依次打开,打开盒子的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然后儿童听到:“这里面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然后,盖上盒子。另一半系列中(儿童不知道的条件下)不让儿童看到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此外为了对儿童解释的语言有最大程度的把握,实验过程中用MP3进行了录音,结束之后对儿童的解释进行了归类。
3 结果分析
3.1 判断正误的结果分析
各年龄组儿童在四种实验条件下的成绩见表1。由于每个实验问题都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因而儿童可能凭猜测来获得正确答案,因此将儿童的答案与机遇水平进行了显著性差异检验。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四种条件下三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表现基本上与机遇水平的表现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儿童都在认真的进行回答,并不是通过猜测来进行回答的。只有3岁儿童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条件下的表现与机遇水平的表现间没有差异,说明3岁儿童可能在这个实验条件下进行了猜测。
从整体上看, 儿童在四中条件上的表现见图1。自己的信念状态与他人的信念状态一致时的成绩要优于自己的信念状态与他人的信念状态不一致时的成绩。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自己与他人都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表现最好,3岁儿童的表现非常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4岁和5岁的儿童甚至能够正确回答所有的问题;在自己与他人都不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表现是其次好的,所有儿童的表现都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表现是最差的,3岁儿童的表现非常显著的低于机遇水平,4岁和5岁儿童的表现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条件下的表现是其次差的,3岁儿童的表现处于机遇水平,4岁和5岁儿童的表现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年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2,90)=19.256,p<0.001,事后检验发现3岁儿童比4岁和5岁儿童的成绩都要显著的差,p<0.001;4岁和5岁儿童的表现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3岁儿童来说,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条件下的成绩是最低的,通过与机遇水平的检验可以发现儿童确实不能通过这个问题;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条件上,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处于机遇水平,说明他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来回答问题的。对于4岁和5岁的儿童来说,在四种条件上的表现都是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从图1中可以看出,3岁儿童在各种条件上的成绩都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4岁和5岁的儿童在各种条件上的成绩差不多,可见从3岁到4岁这段期间是儿童信念推理发展的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这与苏彦捷等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这可能是由于对于参加者来说,本实验的实验范式要比他们的实验范式相对容易。此外,他人信念状态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90)=12.230,p=0.001,结合表1可以得知,他人知道条件下的成绩显著优于他人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自己信念状态的主效应不显著,F(1,90)=0.410,p>0.05,即自己知道和自己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并没有显著差异。
他人的信念状态与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2,90)=4.506,p<0.05,对交互作用进行了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3岁儿童在他人不同的信念状态(他人知道和他人不知道)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而4岁和5岁儿童在他人不同的信念状态上的差异不显著。自己的信念状态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90)=0.102,p>0.05;自己信念状态与他人信念状态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1,90)=47.918,p<0.001,结合图1可以看出,在儿童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他人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高于他人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而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情况正好相反,即他人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低于他人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自己信念状态、他人信念状态和年龄之间的三维交互作用显著,F(2,90)=5.581,p<0.01。
那么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是否存在偏差呢?具体情况见图2和图3。
在图2中,将“他人知道自己知道”和“他人知道自己不知道”两种条件合并在了一起。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他人知道”的条件下,三个年龄的儿童都是在“自己知道”条件下比在“自己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高,且3岁儿童的这种差异要更大一些。配对t检验发现,3岁、4岁和5岁儿童在这两种实验条件上表现的差异分别为:t(29)=5.298,p<0.001;t(29)=2.693,p=0.012;t(29)=2.408,p=0.023。
在图3中。将“他人不知道自己知道”和“他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两种条件合并在了一起。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他人不知道”的条件下,三个年龄的儿童都是在“自己知道”条件下比在“自己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低,且3岁儿童的这种差异要更大一些。配对t检验发现,3岁、4岁和5岁儿童在这两种实验条件上表现的差异分别为:t(29)=-5.663,p<0.001;t(29)=-2.693,p=0.012;t(29)=2.693,p=0.012。
将图2和图3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发现,本实验虽然借鉴了Birch等人的实验范式,但是实验结果却与他们的实验结果不同,证实了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不存在偏差现象。同时虽然使用的实验范式与苏彦捷等使用的实验范式有一定程度 的差异,但是实验结果却大致相同,证明了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中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取向,即儿童倾向于以自己的信念状态来推断他人的信念状态,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也知道: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也不知道。
3.2 原因解释的结果分析
四种实验条件下3~5岁儿童原因解释上的具体结果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到,从3岁到5岁这段期间儿童对信念状态推理的解释能力不断发展,在“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条件上,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解释能力都要好于其它三种条件。3岁儿童四种实验条件上原因解释的得分差异要大于4岁和5岁儿童,4岁和5岁儿童在四种实验条件上的得分差异要相对小一些。
对四种实验条件下3~5岁儿童原因解释的得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在四种实验条件上,儿童进行原因解释的得分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年龄主效应。事后检验发现,在四种实验条件上都是3岁和4岁、3岁和5岁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而4岁和5岁儿童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可见,在信念推理的原因解释上,4岁是儿童信念推理解释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4 讨论
本实验采用了Birch等人的实验范式却得到了与苏彦捷等人的研究相同的实验结果,3~5岁儿童在对他人信念的推理上存在自我中心取向,倾向于以与自己信念状态相同的状态去推理他人的信念,虽然苏彦捷等的研究中将这种结果的不一致归结为儿童可能存在着记忆错误,但是本实验对可能存在着的记忆错误进行了控制之后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在信念状态的推理上不存在偏差现象。
本实验采用了几乎与Birch等人相同的实验程序但是实验结果却不一致,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文化差异尤其是与家庭教养方式或家庭结构有关,目前西方社会中的独生子女要比中国少,在本实验中调查发现参加者是独生子女的比例是93%,且儿童在5岁以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要相应少一些,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要相应大一些。这个不一致的结果对Birch等人认为儿童对信念的推理存在着不对称性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而且有研究者发现,儿童很多时候能够很好地推理他人“知道”或“不知道”的状态。如O'Neill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就能判断母亲的信念状态,与母亲在场的情况相比,如果儿童想要得到的玩具是在母亲不在场的情况下放到柜子上的,则儿童会出现更多地指向玩具的动作。不过Birch也同意“知识偏差”可能并不是解释儿童不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唯一原因,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如抑制功能的缺陷,以及相信人总是按照理性的方式行事等。
有研究者则提出了类似的“事实掩蔽假设”,这种假设假定幼儿偏好基于事实做出信念判断,这种偏好掩蔽了儿童早期所可能具有的关于心理的洞察能力。按照Fodor的解释,之所以出现事实掩蔽现象,是因为根据假定的事实做出关于信念的推理对幼儿的信息加工要求较低。相比之下,信念要更客观一些,对儿童来说是一个中性刺激。儿童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与他人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上,对年幼儿童来说,当自己和他人的信念状态不一致时,抑制自己知道或不知道的事实的难度是差不多的,偏好以自己拥有的事实状态去推理他人的信念状态。因而年幼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自我中心的取向。在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过程中,情景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掩蔽了儿童正确推理他人信念状态的能力。儿童对信念状态的理解和把握在早些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否则在四种实验条件上儿童的表现都应该很差,只不过这种能力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制约,如执行功能,语言等的限制。因此年幼儿童才会在自己与他人信念状态不一致的实验条件上的成绩差,3岁儿童甚至不能通过“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实验条件,不能进行正确地推理,而在其它的实验条件上的成绩却很好。这个实验结果支持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从理论上来说,Perner认为4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处于一种“情境理论”阶段,该阶段儿童尚未形成对心理现象的认知表征,他们把信念和心理状态理解为主体(人)和情境或事物状态之间的联系。4岁以后的儿童发展到“表征理论”阶段。本研究的结果也符合上述理论的解释。
通过原因解释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3岁儿童虽然在一些实验条件上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还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他们在一些实验条件上的表现要优于另一些条件上的表现,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某些能力被掩蔽了,也可能是由于他们语言上存在一定的缺陷。4岁、5岁儿童的得分有了连续的较大提高,这说明他们在对他人信念状态的理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自己知道他人知道条件上的得分都要比其他条件上的得分要高。这个结果也支持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推理的能力可能在早些时候已经具备了,但是较年幼的儿童不能通过实验任务可能是因为被其它的一些因素掩蔽了,如,抑制能力,语言的缺陷等。随着年龄增长,其掩蔽的程度也随之降低,从而使真正的能力体现出来。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直到5岁左右儿童对他人信念推理的解释能力才得到真正地体现。
5 结论
本实验说明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会受到自己信念状态的影响,倾向于以与自己信念状态相同的状态来推理他人的信念状态,存在着自我中心取向;儿童对信念推理的解释能力在5岁左右才得到真正地发展。实验结果支持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
关键词 心理理论,信念,偏差,儿童。
分类号 B844.1
1 前言
“心理理论” (theory-cf-raind,TOM)是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Ⅲ。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心理理论的认识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如愿望、情绪、意图、信念、假装和思维等。其中研究者关注的主要是信念、愿望和意图。儿童在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推理时存在关键期,较小年龄的儿童在推理时会出现困难。如4岁时儿童对信念的认识发生了最重要的转变,他们认识到现实世界中某一具体的事物,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在心理上加以表征。并且其中一些表征可能是错误的,而较小年龄的儿童相信某个客体在心理上只能以唯一的方式加以表征。诸多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
研究者对这个现象背后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探讨。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表征的缺失理论,认为这是由于较小年龄的儿童缺乏推理错误信念状态所需要的某种概念或表征能力,只有具备相应的概念或表征能力时儿童才会通过相应的任务。也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认为在许多情境中儿童之所以不能完成特定的心理理论任务,是因为他们在情境中无法使用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表征能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记忆问题,执行功能的缺陷等。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来说,较小年龄的儿童可能存在自我中心倾向而掩蔽了相应的表征能力。而最近有些研究者认为这还可能是由于存在推理偏差(curse)的缘故。如Birch和Bloom认为信念状态中存在的偏差称为“知识偏差”,即如果你自己知道某个事实,而别人并不知道,在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时候,很容易会受到自己知识状态的影响,倾向于认为人家也知道。而在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情况下,对别人知识状态的推理是比较正确的,这种偏差是不对称的。
Birch和Bloom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知识偏差”现象的存在,研究发现在自己知道的条件下儿童倾向于认为别人也知道,而在自己不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推理则比较正确。苏彦捷等发现儿童对信念的推理不存在“知识偏差”现象,反而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即当儿童自己知道的时候,对别人信念的推理会受到自己信念的影响,与自己不知道的情况相比,会更倾向于认为别人也知道;而当儿童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更倾向于认为别人也不知道。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程序存在一定差异,Birch等的研究中在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都看过的两个盒子;在不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都没有看过的两个盒子。而苏彦捷等的研究中在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看过的那个盒子;在不知道条件下的材料是儿童没看过的另一个盒子。此外两者在儿童表现上的解释也有所不同,Birch等的研究认为儿童之所以出现“知识偏差”是因为他们的执行功能存在着缺陷;而苏彦捷等认为儿童对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自我中心”是由于儿童对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情景依赖性。那么结果的不一致究竟是由于实验程序的不一致导致的呢,还是由于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发展实质上本来就可能存在这两种情况呢?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在信念推理上究竟是存在“知识偏差”现象还是存在自我中心倾向。
本研究采用Birch等的研究范式,来考察中国儿童信念状态推理的状况。实验假设是如果儿童在自己知道和自己不知道的条件下对信念状态的推理趋势是不一致的,那么说明儿童对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着偏差现象。同时我们通过对四种实验条件进行比较来进一步探讨儿童在信念状态的推理上是符合表征不可通达假设,还是遵循表征的缺失理论。如果四种实验条件下儿童的表现不一致,说明符合表征不可通达假设:否则就支持表征缺失假设。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90名幼儿参加本实验,其中3岁、4岁、5岁幼儿各30名。
2.2 实验材料
两个相同的大袋子;九个相同的盒子;五个绿色的圆(一个贴在其中的一个大袋子上,剩余的四个贴在其中的四个盒子上,这四个盒子都放人贴有绿色圆的袋子里);九个小玩具,各放入九个盒子里:一个小玩偶:一个能录音的MP3。
2.3 实验设计
2(儿童的信念状态:知道一不知道)×2(玩偶的信念状态:玩偶知道一不知道)×3(3个年龄组:3岁、4岁和5岁)的混合设计。其中年龄是组间变量,儿童和玩偶的信念状态是组内变量。因变量是每种条件下被试回答正确的得分和进行解释的得分。其中问题回答正确记1分,回答错误记0分,满分2分;根据对儿童解释的归类将结果分为两种。即解释正确(计1分)和解释错误(计0分),满分2分。
实验中对无关变量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控制。在顺序效应方面,包括打开盒子的顺序、提出问题的顺序、四种实验条件的顺序等都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通过采用做标志的方式保证儿童的注意力最大程度的放在实验材料上;在回答实验问题之前,儿童必须先正确回答相关的记忆控制问题,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记忆错误的影响。
2.4 实验程序
在安静的儿童中心个别施测。有两种参加条件,儿童知道的条件和儿童不知道的条件,是一个平衡的被试内设计。实验者首先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装有玩具的袋子上,并说:“这些玩具都是特殊的。你知道它们为什么是特殊的吗?这些玩具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每一个里面都有一个不同的小东西”。然后实验者打开其中的一个盒子(这个盒子是用来吸引儿童注意力的)说:“看到这个玩具了吗?看!这是一个小电风扇”。然后用手指着其它的盒子说:“每一个盒子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小玩具。所以它们是特殊的。每一个盒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东西”。实验者然后说:“我今天带来了一个玩偶朋友,名字叫小红”。实验者模仿小红说:“嗨!我的名字叫小红,你叫什么名字呀?嗨——!非常高兴认识你,我现在要出去玩了,我们一会儿见。好吗?”。然后将小红放到实验者身后,并告诉儿童:“在小红回来之前她看不到也听不到我们在干什么!”。然后实验者告诉儿童一个袋子里的玩具是小红以前就有的,而且她看过并且以前就玩过那些玩具(归为:熟悉的玩具)。另一个袋子里的玩具是爸爸妈妈新买的,小红还没有见过也没有玩过那些玩具(归为:不熟悉的玩具)。为了使儿童对这个区别更加清晰,实验者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袋子的标志上(小红以前玩过的玩具的袋子上贴有一个绿色的圆)。实验者说:“贴有绿圆的盒子里 装着的玩具都是小红以前就有的,她看过也玩过,小红有一个习惯,只要是自己见过的东西都在上面贴一个绿圆。所以这些没有贴绿圆的盒子里装着的玩具都是新的,小红还没有见过也没有玩过”。实验者从每一个袋子里抽出其中一个玩具,并把它放到儿童面前。实验者说:“让我们把玩具呈现给小红,看,小红来了”。小红重新出现,拿出熟悉的玩具,并说:“我以前就玩过这个玩具。”,或者她拿起不熟悉的玩具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个玩具”,实验者对小红拿起玩具类型的顺序进行了平衡。
接着实验者开始进行提问,首先是控制问题,实验者先指向这两个盒子并提问:“这个贴有绿圆的盒子是小红以前有的呢,还是新的?”;“这个没有贴绿圆的盒子是小红以前有的呢,还是新的?”(对这两个问题的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只有儿童全部回答对控制问题后才提问正式的实验问题,如果没有回答正确,则再持续一遍实验程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记忆错误的出现。实验者指向其中一个玩具并提问:“小红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每一个儿童在每种实验条件下进行两次,即儿童一共回答八个问题,其中在儿童看过和未看过的盒子类型上、四种信念状态间的顺序上都进行了平衡。在每一个实验问题回答完之后,实验者要求儿童对所做的答案进行解释。
一半系列中(儿童知道的条件下)在小红没有出现之前向儿童呈现的盒子里装的玩具,两个盒子依次打开,打开盒子的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然后儿童听到:“这里面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然后,盖上盒子。另一半系列中(儿童不知道的条件下)不让儿童看到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此外为了对儿童解释的语言有最大程度的把握,实验过程中用MP3进行了录音,结束之后对儿童的解释进行了归类。
3 结果分析
3.1 判断正误的结果分析
各年龄组儿童在四种实验条件下的成绩见表1。由于每个实验问题都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因而儿童可能凭猜测来获得正确答案,因此将儿童的答案与机遇水平进行了显著性差异检验。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四种条件下三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表现基本上与机遇水平的表现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儿童都在认真的进行回答,并不是通过猜测来进行回答的。只有3岁儿童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条件下的表现与机遇水平的表现间没有差异,说明3岁儿童可能在这个实验条件下进行了猜测。
从整体上看, 儿童在四中条件上的表现见图1。自己的信念状态与他人的信念状态一致时的成绩要优于自己的信念状态与他人的信念状态不一致时的成绩。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自己与他人都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表现最好,3岁儿童的表现非常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4岁和5岁的儿童甚至能够正确回答所有的问题;在自己与他人都不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表现是其次好的,所有儿童的表现都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条件下儿童的表现是最差的,3岁儿童的表现非常显著的低于机遇水平,4岁和5岁儿童的表现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条件下的表现是其次差的,3岁儿童的表现处于机遇水平,4岁和5岁儿童的表现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年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2,90)=19.256,p<0.001,事后检验发现3岁儿童比4岁和5岁儿童的成绩都要显著的差,p<0.001;4岁和5岁儿童的表现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3岁儿童来说,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条件下的成绩是最低的,通过与机遇水平的检验可以发现儿童确实不能通过这个问题;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条件上,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处于机遇水平,说明他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来回答问题的。对于4岁和5岁的儿童来说,在四种条件上的表现都是显著的高于机遇水平。从图1中可以看出,3岁儿童在各种条件上的成绩都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4岁和5岁的儿童在各种条件上的成绩差不多,可见从3岁到4岁这段期间是儿童信念推理发展的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这与苏彦捷等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这可能是由于对于参加者来说,本实验的实验范式要比他们的实验范式相对容易。此外,他人信念状态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90)=12.230,p=0.001,结合表1可以得知,他人知道条件下的成绩显著优于他人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自己信念状态的主效应不显著,F(1,90)=0.410,p>0.05,即自己知道和自己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并没有显著差异。
他人的信念状态与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2,90)=4.506,p<0.05,对交互作用进行了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3岁儿童在他人不同的信念状态(他人知道和他人不知道)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而4岁和5岁儿童在他人不同的信念状态上的差异不显著。自己的信念状态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90)=0.102,p>0.05;自己信念状态与他人信念状态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F(1,90)=47.918,p<0.001,结合图1可以看出,在儿童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他人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高于他人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而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情况正好相反,即他人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低于他人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自己信念状态、他人信念状态和年龄之间的三维交互作用显著,F(2,90)=5.581,p<0.01。
那么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是否存在偏差呢?具体情况见图2和图3。
在图2中,将“他人知道自己知道”和“他人知道自己不知道”两种条件合并在了一起。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他人知道”的条件下,三个年龄的儿童都是在“自己知道”条件下比在“自己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高,且3岁儿童的这种差异要更大一些。配对t检验发现,3岁、4岁和5岁儿童在这两种实验条件上表现的差异分别为:t(29)=5.298,p<0.001;t(29)=2.693,p=0.012;t(29)=2.408,p=0.023。
在图3中。将“他人不知道自己知道”和“他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两种条件合并在了一起。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他人不知道”的条件下,三个年龄的儿童都是在“自己知道”条件下比在“自己不知道”条件下的成绩要低,且3岁儿童的这种差异要更大一些。配对t检验发现,3岁、4岁和5岁儿童在这两种实验条件上表现的差异分别为:t(29)=-5.663,p<0.001;t(29)=-2.693,p=0.012;t(29)=2.693,p=0.012。
将图2和图3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发现,本实验虽然借鉴了Birch等人的实验范式,但是实验结果却与他们的实验结果不同,证实了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不存在偏差现象。同时虽然使用的实验范式与苏彦捷等使用的实验范式有一定程度 的差异,但是实验结果却大致相同,证明了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中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取向,即儿童倾向于以自己的信念状态来推断他人的信念状态,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也知道: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也不知道。
3.2 原因解释的结果分析
四种实验条件下3~5岁儿童原因解释上的具体结果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到,从3岁到5岁这段期间儿童对信念状态推理的解释能力不断发展,在“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条件上,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解释能力都要好于其它三种条件。3岁儿童四种实验条件上原因解释的得分差异要大于4岁和5岁儿童,4岁和5岁儿童在四种实验条件上的得分差异要相对小一些。
对四种实验条件下3~5岁儿童原因解释的得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在四种实验条件上,儿童进行原因解释的得分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年龄主效应。事后检验发现,在四种实验条件上都是3岁和4岁、3岁和5岁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而4岁和5岁儿童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可见,在信念推理的原因解释上,4岁是儿童信念推理解释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4 讨论
本实验采用了Birch等人的实验范式却得到了与苏彦捷等人的研究相同的实验结果,3~5岁儿童在对他人信念的推理上存在自我中心取向,倾向于以与自己信念状态相同的状态去推理他人的信念,虽然苏彦捷等的研究中将这种结果的不一致归结为儿童可能存在着记忆错误,但是本实验对可能存在着的记忆错误进行了控制之后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在信念状态的推理上不存在偏差现象。
本实验采用了几乎与Birch等人相同的实验程序但是实验结果却不一致,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文化差异尤其是与家庭教养方式或家庭结构有关,目前西方社会中的独生子女要比中国少,在本实验中调查发现参加者是独生子女的比例是93%,且儿童在5岁以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要相应少一些,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要相应大一些。这个不一致的结果对Birch等人认为儿童对信念的推理存在着不对称性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而且有研究者发现,儿童很多时候能够很好地推理他人“知道”或“不知道”的状态。如O'Neill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就能判断母亲的信念状态,与母亲在场的情况相比,如果儿童想要得到的玩具是在母亲不在场的情况下放到柜子上的,则儿童会出现更多地指向玩具的动作。不过Birch也同意“知识偏差”可能并不是解释儿童不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唯一原因,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如抑制功能的缺陷,以及相信人总是按照理性的方式行事等。
有研究者则提出了类似的“事实掩蔽假设”,这种假设假定幼儿偏好基于事实做出信念判断,这种偏好掩蔽了儿童早期所可能具有的关于心理的洞察能力。按照Fodor的解释,之所以出现事实掩蔽现象,是因为根据假定的事实做出关于信念的推理对幼儿的信息加工要求较低。相比之下,信念要更客观一些,对儿童来说是一个中性刺激。儿童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与他人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上,对年幼儿童来说,当自己和他人的信念状态不一致时,抑制自己知道或不知道的事实的难度是差不多的,偏好以自己拥有的事实状态去推理他人的信念状态。因而年幼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存在自我中心的取向。在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过程中,情景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掩蔽了儿童正确推理他人信念状态的能力。儿童对信念状态的理解和把握在早些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否则在四种实验条件上儿童的表现都应该很差,只不过这种能力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制约,如执行功能,语言等的限制。因此年幼儿童才会在自己与他人信念状态不一致的实验条件上的成绩差,3岁儿童甚至不能通过“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实验条件,不能进行正确地推理,而在其它的实验条件上的成绩却很好。这个实验结果支持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从理论上来说,Perner认为4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处于一种“情境理论”阶段,该阶段儿童尚未形成对心理现象的认知表征,他们把信念和心理状态理解为主体(人)和情境或事物状态之间的联系。4岁以后的儿童发展到“表征理论”阶段。本研究的结果也符合上述理论的解释。
通过原因解释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3岁儿童虽然在一些实验条件上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还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他们在一些实验条件上的表现要优于另一些条件上的表现,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某些能力被掩蔽了,也可能是由于他们语言上存在一定的缺陷。4岁、5岁儿童的得分有了连续的较大提高,这说明他们在对他人信念状态的理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自己知道他人知道条件上的得分都要比其他条件上的得分要高。这个结果也支持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推理的能力可能在早些时候已经具备了,但是较年幼的儿童不能通过实验任务可能是因为被其它的一些因素掩蔽了,如,抑制能力,语言的缺陷等。随着年龄增长,其掩蔽的程度也随之降低,从而使真正的能力体现出来。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直到5岁左右儿童对他人信念推理的解释能力才得到真正地体现。
5 结论
本实验说明儿童对他人信念状态的推理会受到自己信念状态的影响,倾向于以与自己信念状态相同的状态来推理他人的信念状态,存在着自我中心取向;儿童对信念推理的解释能力在5岁左右才得到真正地发展。实验结果支持了表征的不可通达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