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闻新华社北美总分社进驻纽约时报广场办公新址,以及“新华影廊”图片于8月1日在时报广场240平方米的大屏幕长期展播,两条令人鼓舞的消息,不禁心生感慨。那里曾是世界媒体战的烽火台,狼烟滚滚,瞬息万变,外国媒体一向很难插足。
1904年,著名的《纽约时报》大楼奠基,老板阿道夫 · 奥克斯把当时美国市面上能买得到的13家报纸,一并收齐,放进一个铜盒子,嵌入奠基石。半个多世纪后的1964年,当时报大楼拆掉另建的时候,这个盒子又重见天日。此时此刻,当年的那13家报纸,停刊的停刊、合并的合并、破产转行的更是“麻线拴豆腐不提了”,余下的只有三家,其中幸存的《电讯晨报》蜕变成赛马迷的专业报,唯独《纽约时报》从当年的小开本报纸,变成了大开版的主力大报,成为后起之秀。这就是在时报广场曾经发生的故事,也是人生冷暖、变化无常的真实写照。在资本主义社会,媒体也是商品,是商品就要经得起市场考验,就要经得起大起大落甚至破产关门。市场就是这般无情,它从不为你破例,也不为他开恩,想绕过它走捷径,没门儿。媒体大亨默多克又怎样?他把自己的事业搞成了一个帝国,还是照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危急关头还得靠一个女人来为他护驾。
以往时报广场这种地方,中文、中餐馆、中国人都无立足之地。虽然我既不是纽约人,也不是美国通,但可能比一般人了解美国还更多些,时报广场这地方也算去过几次,所以有点小发言权。如果说芝加哥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城市,那么说纽约是最具世界味道的美国城市应该也可以成立。纽约时报广场虽然不大,甚至还比不了北京西单的十字路口,跟宣武门的差不多吧,但确是这座世界城市的中心,绝对是国际各色人等、古往今来“牛鬼蛇神”混杂之地。1999年和2000年的12月31日,都有超过200万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在此等待新年的来临。在这样的地方占据一个可观的办公位置和一块展示自己新闻图片作品的屏幕,意味着什么,怎么想都不为过。
有人曾说,只有到过纽约的人方知什么是花天酒地,才有资格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才能体味到“水泥森林人肉场”河深道黑的滋味。世界上很少有一座天堂与地狱、江湖与学院并存,最少保守思想、最丰富的想象创意、人类所有种族和宗教信仰各占一分天下的城市,算来比去,纽约倒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美国有两部著名的获奥斯卡奖的电影,是以这座城市为拍摄背景,一部是《法国贩毒网》,另一部是《克莱默夫妇》。在这两部30年前的电影里,时报广场、中央公园、百老汇大街、高架城铁和地铁反复出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过今天等到谁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到纽约走一遭的时候,竟会发现那里是一个比想象之中“落后”得多的城市。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纽约的韵味,也没有触及到它的内涵,纽约自有它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之处。许多欧美城市,从表面上看,它们显得陈旧过时,暗淡无光,好坏反差极大,但骨子里有一种不易被人,尤其是被我们东方人察觉的东西,它或许是鲁而不粗,野而不蛮,或许旧而不破,杂而不乱;说白了就像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旧汽车,性能不比装着伪劣零件的新车差。简而言之,西方人自然随性的东西要比我们更多些。
当一个外人初次来到纽约时,都会产生莫名的感觉,发现它的名气与现实有些不符,至少与公众印象中的美国有很大差别。美国是一个离开私家车几近寸步难行的国度,但在纽约,上下班出行你完全可以抛开私家车,甚至一辈子都不需要。不错,纽约是一个有些落伍的现代化城市,是一个人种纷杂的熔炉,还是一个也能省钱,也能将多少钱都花出去的销金窟。从远处望去,那两座标志性的大楼已经灰飞烟灭,这里的人们开始渐渐习惯没有世贸中心的轮廓线。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纽约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基本上还是这个样子,也许命里注定就不该盖那两座看上去毫无创意的大楼。在苏豪区,我无意中看了一下脚下踩到的井盖,上面标明的铸造年份是1934年。别说美国历史短,即使在北京这样的文化古城,这样的井盖也有资格进潘家园了。这么多年来,它既没被踩坏也没丢失,说明什么问题?在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抬头看去,上面的水泥过梁竟然没有粉饰,屁股底下的座位不过是水泥墩上盖了块化纤地毯头,简陋之极;而纽约市内的公共图书馆和中央车站都是大理石建的,里面的许多座椅是真皮的。靠一个女人撑起来的格德汉姆书店在地价奇贵的钻石生意一条街上生存了将近百年而不倒——这都是纽约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故事。走在街头,你可以从地铁站随手拿到免费的地铁路线图,然后付上7美元(2001年)买一张“任你游”地铁票,这个价格在世界大都市中算是很公道的,有了它,你就可以在下午3点以前不限次地乘坐任何一班地铁和地面公交车。纽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没有私家车,而开车上班的人更不到十分之一,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常乘地铁上下班。纽约地铁车厢里有空调,然而热气都排到地铁甬道和车站里,搞得个冷热两重天,等地铁上班的人不少是在华尔街挣大钱的精英分子,穿得衣冠楚楚,但是细观之,在热浪袭人的站台上,他们不声不响安静自如;还有一些优雅的金发女士,也是泰然处之,绝无抱怨烦躁之举,这也是我看到的纽约。
如果你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可以直奔位于第五大道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里面展出的内容是世界层面的,美国本土的东西可以说是不在考虑之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这句口号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联想到即将在这里展示的“我们的照片”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想在纽约这个地方表现“你原先以为的世界”,在这里民族的并不土气,世界的也没什么了不起,在纽约人看来,好的东西不分你我,没有国界。大都会博物馆的门票“建议价”是15美元,学生票是7美元,如果是两个人,又想省钱,可只购一张门票,交了钱门票钱后即得到一枚类似戒指的金属环,套在手指上,出来之后还可以给另一人套在手指头上接着用。如果时间够,出来后再往上走还可以参观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这里也是高水平摄影作品的落脚地。但这里却没那么多优惠,门票相当贵,20美元一张没商量,里面展出的摄影作品一流,喜欢摄影的人不应为舍不得这点儿小钱而错过。如果你真想省下这20美元,又等得起的话,就请记住每周五下午4时到8时它免费开放。除此之外,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都是文化人很愿意去的地方,尤其是后者,读书在电子阅读时代到来之前是个“神马”概念,纽约公共图书馆是最好的回答,用“高大、堂皇、圣洁、静谧”这八个字来形容并不过分。
除了金融和商业地产,对于读书和搞摄影的人来说,纽约都“最”是个地方,至少在美国,著名的“光圈”出版社就在这里,我去过,楼房不大,不在黄金地段,且陈旧拥挤,所以还不太好找;但它所出版的摄影书却是世界摄影人书架上的至宝。谁也难说清到底有多少优秀的摄影师当年是从纽约这块地方打拼出来的,让我们随便提几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吧,理查德 · 艾夫登、罗伯特 · 弗兰克、威廉 · 克莱因、维吉、海伦 · 勒维特,这几个人可以算得上是“百分之百的纽约制造”。至于在纽约狂拍乱照不那么有名气的摄影师更是不计其数。总之,纽约是个出好摄影师的地方。纽约许多优秀摄影人并不是在严谨的摄影教育背景下产生的,通常是无师自通,或者是有师不循,自成体系。就像当地的苏豪区影廊和百老汇的歌舞一样,是在这块充足滋养文化人的土壤上,具备成才条件的“树木”都能疯长。上个世纪的30年代风光一时的纽约摄影学院就是一例,在它30年发展壮大直至隐退的历程中,纽约摄影学院就像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巴黎美术学院那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且相当一部分人取到了“真经”。有资格在纽约摄影学院课堂里高谈阔论的则是像布列松、沃克 · 伊文斯、路易斯 · 海因这样的摄影大师。其实纽约摄影学院是一种不得已的提法。它实为一个较松散的摄影爱好者组织,当时几乎是在无资金、无校舍、无固定课时的“三无”状态下运行的。但松散并不等于没水准,三无也不等于不出成果。这种以摄影论坛的方式把摄影人聚起来的方法在以前那个年代较比流行,而现代的摄影人由于受到数码和网络技术的恩惠,面对面的切磋和交流反而少了。
如果将纽约发生的所有故事编成一部书的话,纽约时报广场的故事肯定是精彩的一章,尤其是对于干媒体这一行的人来说,《纽约时报》的荣辱兴衰简直就是一部活的新闻史。《纽约时报》的创始人阿道夫 · 奥克斯是德国犹太移民后裔,自小在纽约长大,平常爱看点书,做做发家梦,成人后跟当年的富兰克林一样,先在印刷厂当了名学徒,因工作之便经常接触报纸,久而久之,找到了一些办报纸的感觉。1878年,他突发奇想,创办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小报《查塔诺加时报》。筹办这份报纸的资金是他借来的,总投资为37元5角。19世纪时美元是金本位货币,极稳定。1864年,后来的世界头号有钱人洛克菲勒25岁结婚的时候总共才花了15.75美元。1896年,奥克斯用10年来挣的750美元,想把办报纸这件事做大,鼓足勇气踏进了已经小有名气的《纽约时报》所在的木楼,要与“管事儿的”谈一谈他的雄心壮志。这是一份创办于1851年的报纸,在纽约市民中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当时纽约移民比例极高,够条件阅读英文报纸的读者群有限,所以报纸的发行量始终上不去,维系艰难,1896年的日发行量已降至9000份,几近关门。就在这个时候,38岁的奥克斯走进了《纽约时报》办公室,接待他的是老板亨利 · 雷蒙。面对奥克斯的一连串建议和最终出价,亨利 · 雷蒙沉默了,他拿不定主意,表示要再仔细考虑一下。次日,他一脸安宁地面对急于想知道结果的奥克斯说:“我可以卖给你。不过我的开价是80000美元”。事实是这样的,经过一晚上思量,雷蒙得出这个犹太小子未必是真要收购,只是一时突发奇想而已的判断,所幸开个高价,没准就把他吓跑了,如果他真敢接,自己好歹也小赚一笔。然而让他没料到的是,奥克斯是真的。双方随即进入讨价还价阶段。奥克斯说:“我的最低出价是75000美元!多一分我就不要了!”雷蒙长长地出了口气,觉得目的已经达到,旋即答应了。75000美元在当时绝不是小数,兴奋过后是焦虑,哪儿找这笔钱去?他想到了银行。于是,他又战战兢兢地来到华尔街金融大亨J.P.摩根的办公室。摩根在当时可是个大人物,生前最不爱照相,曾要拿手杖打抢拍他的记者,当时也没微博这东西,拿他没辙,想见他一面可难呢。奥克斯希望摩根贷给他5万美元,去购买那份濒临破产的《纽约时报》。他信誓旦旦地对摩根保证,日后一定要将它办成“无畏无惧、不偏不倚;不分党派、地域以及不属于任何利益集团”的公平报纸,更扬言有能力与著名媒体人普利策和传媒大亨赫斯特一争高下。摩根到底不是个等闲之辈,他毫不犹豫就把奥克斯期待的5万美元贷给了他。美元一交,江山易主,昔日的印刷厂学徒堂而皇之的坐到了今天董事长兼总编辑的办公室皮座椅上。
8年之后的1905年,《纽约时报》奥克斯在纽约43街与百老汇大街的交汇处盖了一幢高24层的大楼,当时是纽约第二高楼,起名为时报大厦(Times Building),楼前面的那块稍微狭长的空地自然也变成了时报广场。而新华社北美总分社新编辑部所在的办公大楼,正对着时报大厦的左侧,可俯瞰整个广场。
奥克斯出道之前,普利策和赫斯特正打得不可开交,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两家老板做出各项决定,想尽各种奇招,广揽天下奇才,一天到晚开会谋划,力图使自己的新闻采集力和影响力大于对手,将其置于死地,最后竟然发展到相互挖墙脚,雇佣侦探的地步。尤其是匈牙利人约瑟夫 · 普利策,他于1883年4月率全家来到纽约创业,没多久就收购了《纽约世界报》。普利策办报还真有一套,其实就是现在的新闻炒作,善于忽悠,使《纽约世界报》在短时期内获得巨大成功,仅3个月,该报的发行量就由原来的15000份上升至39000份。至于赫斯特报业,因为主打西部媒体市场,所以在纽约的影响力不如普利策。赫斯特也是劣迹斑斑,他的暴发户形象最终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纽约时报》虽然是个后来者,小字辈,但采取的是相对稳健的办报方针,基本不搞哗众取宠那一套,所以后来在纽约这块媒体的血雨腥风之地逐渐站稳了脚跟。
天下没有不老的人,也没有不散的宴席,自然规律更不可抗拒。当21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以来,风云突变,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以网络信息为载体的数字化虚拟媒体的重创,《纽约时报》也不能独善其身。但纽约时报广场这个纽约的地标和它所承载的非物质意义却没有因此而下降,它仍是一个瞭望世界的万花筒,和向世界表达自己的窗口。在这里拥有一个展示新闻文化产品,和办公的一席之地,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值得的。如今,我们或许可以在高楼大厦和消费场所等硬件设施上与纽约一争高下。尽管我们还没有像它那样的公共图书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数不清的文化个体户和强势媒体,但是离我们都有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新华社照片在时报广场的落地展示,就是这一天到来的前奏。
1904年,著名的《纽约时报》大楼奠基,老板阿道夫 · 奥克斯把当时美国市面上能买得到的13家报纸,一并收齐,放进一个铜盒子,嵌入奠基石。半个多世纪后的1964年,当时报大楼拆掉另建的时候,这个盒子又重见天日。此时此刻,当年的那13家报纸,停刊的停刊、合并的合并、破产转行的更是“麻线拴豆腐不提了”,余下的只有三家,其中幸存的《电讯晨报》蜕变成赛马迷的专业报,唯独《纽约时报》从当年的小开本报纸,变成了大开版的主力大报,成为后起之秀。这就是在时报广场曾经发生的故事,也是人生冷暖、变化无常的真实写照。在资本主义社会,媒体也是商品,是商品就要经得起市场考验,就要经得起大起大落甚至破产关门。市场就是这般无情,它从不为你破例,也不为他开恩,想绕过它走捷径,没门儿。媒体大亨默多克又怎样?他把自己的事业搞成了一个帝国,还是照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危急关头还得靠一个女人来为他护驾。
以往时报广场这种地方,中文、中餐馆、中国人都无立足之地。虽然我既不是纽约人,也不是美国通,但可能比一般人了解美国还更多些,时报广场这地方也算去过几次,所以有点小发言权。如果说芝加哥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城市,那么说纽约是最具世界味道的美国城市应该也可以成立。纽约时报广场虽然不大,甚至还比不了北京西单的十字路口,跟宣武门的差不多吧,但确是这座世界城市的中心,绝对是国际各色人等、古往今来“牛鬼蛇神”混杂之地。1999年和2000年的12月31日,都有超过200万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在此等待新年的来临。在这样的地方占据一个可观的办公位置和一块展示自己新闻图片作品的屏幕,意味着什么,怎么想都不为过。
有人曾说,只有到过纽约的人方知什么是花天酒地,才有资格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才能体味到“水泥森林人肉场”河深道黑的滋味。世界上很少有一座天堂与地狱、江湖与学院并存,最少保守思想、最丰富的想象创意、人类所有种族和宗教信仰各占一分天下的城市,算来比去,纽约倒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美国有两部著名的获奥斯卡奖的电影,是以这座城市为拍摄背景,一部是《法国贩毒网》,另一部是《克莱默夫妇》。在这两部30年前的电影里,时报广场、中央公园、百老汇大街、高架城铁和地铁反复出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过今天等到谁有机会身临其境地到纽约走一遭的时候,竟会发现那里是一个比想象之中“落后”得多的城市。但是,这似乎并不影响纽约的韵味,也没有触及到它的内涵,纽约自有它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之处。许多欧美城市,从表面上看,它们显得陈旧过时,暗淡无光,好坏反差极大,但骨子里有一种不易被人,尤其是被我们东方人察觉的东西,它或许是鲁而不粗,野而不蛮,或许旧而不破,杂而不乱;说白了就像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旧汽车,性能不比装着伪劣零件的新车差。简而言之,西方人自然随性的东西要比我们更多些。
当一个外人初次来到纽约时,都会产生莫名的感觉,发现它的名气与现实有些不符,至少与公众印象中的美国有很大差别。美国是一个离开私家车几近寸步难行的国度,但在纽约,上下班出行你完全可以抛开私家车,甚至一辈子都不需要。不错,纽约是一个有些落伍的现代化城市,是一个人种纷杂的熔炉,还是一个也能省钱,也能将多少钱都花出去的销金窟。从远处望去,那两座标志性的大楼已经灰飞烟灭,这里的人们开始渐渐习惯没有世贸中心的轮廓线。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纽约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基本上还是这个样子,也许命里注定就不该盖那两座看上去毫无创意的大楼。在苏豪区,我无意中看了一下脚下踩到的井盖,上面标明的铸造年份是1934年。别说美国历史短,即使在北京这样的文化古城,这样的井盖也有资格进潘家园了。这么多年来,它既没被踩坏也没丢失,说明什么问题?在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抬头看去,上面的水泥过梁竟然没有粉饰,屁股底下的座位不过是水泥墩上盖了块化纤地毯头,简陋之极;而纽约市内的公共图书馆和中央车站都是大理石建的,里面的许多座椅是真皮的。靠一个女人撑起来的格德汉姆书店在地价奇贵的钻石生意一条街上生存了将近百年而不倒——这都是纽约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故事。走在街头,你可以从地铁站随手拿到免费的地铁路线图,然后付上7美元(2001年)买一张“任你游”地铁票,这个价格在世界大都市中算是很公道的,有了它,你就可以在下午3点以前不限次地乘坐任何一班地铁和地面公交车。纽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没有私家车,而开车上班的人更不到十分之一,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常乘地铁上下班。纽约地铁车厢里有空调,然而热气都排到地铁甬道和车站里,搞得个冷热两重天,等地铁上班的人不少是在华尔街挣大钱的精英分子,穿得衣冠楚楚,但是细观之,在热浪袭人的站台上,他们不声不响安静自如;还有一些优雅的金发女士,也是泰然处之,绝无抱怨烦躁之举,这也是我看到的纽约。
如果你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可以直奔位于第五大道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里面展出的内容是世界层面的,美国本土的东西可以说是不在考虑之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这句口号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联想到即将在这里展示的“我们的照片”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想在纽约这个地方表现“你原先以为的世界”,在这里民族的并不土气,世界的也没什么了不起,在纽约人看来,好的东西不分你我,没有国界。大都会博物馆的门票“建议价”是15美元,学生票是7美元,如果是两个人,又想省钱,可只购一张门票,交了钱门票钱后即得到一枚类似戒指的金属环,套在手指上,出来之后还可以给另一人套在手指头上接着用。如果时间够,出来后再往上走还可以参观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这里也是高水平摄影作品的落脚地。但这里却没那么多优惠,门票相当贵,20美元一张没商量,里面展出的摄影作品一流,喜欢摄影的人不应为舍不得这点儿小钱而错过。如果你真想省下这20美元,又等得起的话,就请记住每周五下午4时到8时它免费开放。除此之外,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都是文化人很愿意去的地方,尤其是后者,读书在电子阅读时代到来之前是个“神马”概念,纽约公共图书馆是最好的回答,用“高大、堂皇、圣洁、静谧”这八个字来形容并不过分。
除了金融和商业地产,对于读书和搞摄影的人来说,纽约都“最”是个地方,至少在美国,著名的“光圈”出版社就在这里,我去过,楼房不大,不在黄金地段,且陈旧拥挤,所以还不太好找;但它所出版的摄影书却是世界摄影人书架上的至宝。谁也难说清到底有多少优秀的摄影师当年是从纽约这块地方打拼出来的,让我们随便提几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吧,理查德 · 艾夫登、罗伯特 · 弗兰克、威廉 · 克莱因、维吉、海伦 · 勒维特,这几个人可以算得上是“百分之百的纽约制造”。至于在纽约狂拍乱照不那么有名气的摄影师更是不计其数。总之,纽约是个出好摄影师的地方。纽约许多优秀摄影人并不是在严谨的摄影教育背景下产生的,通常是无师自通,或者是有师不循,自成体系。就像当地的苏豪区影廊和百老汇的歌舞一样,是在这块充足滋养文化人的土壤上,具备成才条件的“树木”都能疯长。上个世纪的30年代风光一时的纽约摄影学院就是一例,在它30年发展壮大直至隐退的历程中,纽约摄影学院就像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巴黎美术学院那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且相当一部分人取到了“真经”。有资格在纽约摄影学院课堂里高谈阔论的则是像布列松、沃克 · 伊文斯、路易斯 · 海因这样的摄影大师。其实纽约摄影学院是一种不得已的提法。它实为一个较松散的摄影爱好者组织,当时几乎是在无资金、无校舍、无固定课时的“三无”状态下运行的。但松散并不等于没水准,三无也不等于不出成果。这种以摄影论坛的方式把摄影人聚起来的方法在以前那个年代较比流行,而现代的摄影人由于受到数码和网络技术的恩惠,面对面的切磋和交流反而少了。
如果将纽约发生的所有故事编成一部书的话,纽约时报广场的故事肯定是精彩的一章,尤其是对于干媒体这一行的人来说,《纽约时报》的荣辱兴衰简直就是一部活的新闻史。《纽约时报》的创始人阿道夫 · 奥克斯是德国犹太移民后裔,自小在纽约长大,平常爱看点书,做做发家梦,成人后跟当年的富兰克林一样,先在印刷厂当了名学徒,因工作之便经常接触报纸,久而久之,找到了一些办报纸的感觉。1878年,他突发奇想,创办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小报《查塔诺加时报》。筹办这份报纸的资金是他借来的,总投资为37元5角。19世纪时美元是金本位货币,极稳定。1864年,后来的世界头号有钱人洛克菲勒25岁结婚的时候总共才花了15.75美元。1896年,奥克斯用10年来挣的750美元,想把办报纸这件事做大,鼓足勇气踏进了已经小有名气的《纽约时报》所在的木楼,要与“管事儿的”谈一谈他的雄心壮志。这是一份创办于1851年的报纸,在纽约市民中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当时纽约移民比例极高,够条件阅读英文报纸的读者群有限,所以报纸的发行量始终上不去,维系艰难,1896年的日发行量已降至9000份,几近关门。就在这个时候,38岁的奥克斯走进了《纽约时报》办公室,接待他的是老板亨利 · 雷蒙。面对奥克斯的一连串建议和最终出价,亨利 · 雷蒙沉默了,他拿不定主意,表示要再仔细考虑一下。次日,他一脸安宁地面对急于想知道结果的奥克斯说:“我可以卖给你。不过我的开价是80000美元”。事实是这样的,经过一晚上思量,雷蒙得出这个犹太小子未必是真要收购,只是一时突发奇想而已的判断,所幸开个高价,没准就把他吓跑了,如果他真敢接,自己好歹也小赚一笔。然而让他没料到的是,奥克斯是真的。双方随即进入讨价还价阶段。奥克斯说:“我的最低出价是75000美元!多一分我就不要了!”雷蒙长长地出了口气,觉得目的已经达到,旋即答应了。75000美元在当时绝不是小数,兴奋过后是焦虑,哪儿找这笔钱去?他想到了银行。于是,他又战战兢兢地来到华尔街金融大亨J.P.摩根的办公室。摩根在当时可是个大人物,生前最不爱照相,曾要拿手杖打抢拍他的记者,当时也没微博这东西,拿他没辙,想见他一面可难呢。奥克斯希望摩根贷给他5万美元,去购买那份濒临破产的《纽约时报》。他信誓旦旦地对摩根保证,日后一定要将它办成“无畏无惧、不偏不倚;不分党派、地域以及不属于任何利益集团”的公平报纸,更扬言有能力与著名媒体人普利策和传媒大亨赫斯特一争高下。摩根到底不是个等闲之辈,他毫不犹豫就把奥克斯期待的5万美元贷给了他。美元一交,江山易主,昔日的印刷厂学徒堂而皇之的坐到了今天董事长兼总编辑的办公室皮座椅上。
8年之后的1905年,《纽约时报》奥克斯在纽约43街与百老汇大街的交汇处盖了一幢高24层的大楼,当时是纽约第二高楼,起名为时报大厦(Times Building),楼前面的那块稍微狭长的空地自然也变成了时报广场。而新华社北美总分社新编辑部所在的办公大楼,正对着时报大厦的左侧,可俯瞰整个广场。
奥克斯出道之前,普利策和赫斯特正打得不可开交,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两家老板做出各项决定,想尽各种奇招,广揽天下奇才,一天到晚开会谋划,力图使自己的新闻采集力和影响力大于对手,将其置于死地,最后竟然发展到相互挖墙脚,雇佣侦探的地步。尤其是匈牙利人约瑟夫 · 普利策,他于1883年4月率全家来到纽约创业,没多久就收购了《纽约世界报》。普利策办报还真有一套,其实就是现在的新闻炒作,善于忽悠,使《纽约世界报》在短时期内获得巨大成功,仅3个月,该报的发行量就由原来的15000份上升至39000份。至于赫斯特报业,因为主打西部媒体市场,所以在纽约的影响力不如普利策。赫斯特也是劣迹斑斑,他的暴发户形象最终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公民凯恩》。《纽约时报》虽然是个后来者,小字辈,但采取的是相对稳健的办报方针,基本不搞哗众取宠那一套,所以后来在纽约这块媒体的血雨腥风之地逐渐站稳了脚跟。
天下没有不老的人,也没有不散的宴席,自然规律更不可抗拒。当21世纪进入到第二个十年以来,风云突变,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以网络信息为载体的数字化虚拟媒体的重创,《纽约时报》也不能独善其身。但纽约时报广场这个纽约的地标和它所承载的非物质意义却没有因此而下降,它仍是一个瞭望世界的万花筒,和向世界表达自己的窗口。在这里拥有一个展示新闻文化产品,和办公的一席之地,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值得的。如今,我们或许可以在高楼大厦和消费场所等硬件设施上与纽约一争高下。尽管我们还没有像它那样的公共图书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数不清的文化个体户和强势媒体,但是离我们都有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新华社照片在时报广场的落地展示,就是这一天到来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