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中国数以千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出现了民工潮,然而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的农民工只是较少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是把孩子留在家里,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现。如何教育好“留守子女”,以确保他们健康茁壮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危害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指:农民工进城务工,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把子女留在农村的特殊儿童群体,成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却是一种变相的残缺家庭。他们与父母长期分居两地,导致情感生活出现很大的缺陷,从而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孤儿,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2)学校原因。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子女的关注不够,教育措施不到位或缺乏针对性。
(3)社会原因。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鄉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
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积极使他们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一)家庭方面
(1)要重视家庭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切不可为了赚钱而误了孩子的终身。父母双方尽可能留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如果父母不得不都外出打工,也要经常回家看望子女。
(2)父母及代养人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儿童。1.弃过分溺爱,扬个性养成。应倡导:①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做的事要自己做。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思好问,刻苦钻研,积极向上。③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明辨是非。④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能迎难而上。2.弃盲目满足,扬积极开导。①多些情感的交流。②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 学校方面应做到
(1)学校增设有关教育内容。学校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
(2)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专设心理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讲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转换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增强适应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3)教师引导留守儿童自我教育和管理。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把自我教育和管理贯穿于自己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引导留守儿童自我检查和自我修养,提高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方面
(1)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各级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采取相应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
(2)政府要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并将其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3)建立以农村社区教育为龙头的农村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教育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4)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调整教育发展战略,为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思路和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政府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面。
(5)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局面。一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二是有关部门各司其职。
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虽然是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学生集中住宿办法的实施,留守儿童的负面问题已经得到逐步解决。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教育因此亦可望展示出与城市教育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指:农民工进城务工,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把子女留在农村的特殊儿童群体,成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却是一种变相的残缺家庭。他们与父母长期分居两地,导致情感生活出现很大的缺陷,从而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孤儿,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2)学校原因。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子女的关注不够,教育措施不到位或缺乏针对性。
(3)社会原因。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鄉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
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积极使他们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一)家庭方面
(1)要重视家庭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切不可为了赚钱而误了孩子的终身。父母双方尽可能留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如果父母不得不都外出打工,也要经常回家看望子女。
(2)父母及代养人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儿童。1.弃过分溺爱,扬个性养成。应倡导:①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做的事要自己做。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思好问,刻苦钻研,积极向上。③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明辨是非。④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能迎难而上。2.弃盲目满足,扬积极开导。①多些情感的交流。②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 学校方面应做到
(1)学校增设有关教育内容。学校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
(2)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专设心理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讲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转换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增强适应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3)教师引导留守儿童自我教育和管理。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把自我教育和管理贯穿于自己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引导留守儿童自我检查和自我修养,提高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方面
(1)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各级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采取相应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
(2)政府要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并将其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3)建立以农村社区教育为龙头的农村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教育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4)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调整教育发展战略,为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思路和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政府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面。
(5)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局面。一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二是有关部门各司其职。
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虽然是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学生集中住宿办法的实施,留守儿童的负面问题已经得到逐步解决。通过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教育因此亦可望展示出与城市教育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