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和一位老朋友谈起他的职务问题。朋友说,对于一个人来讲,任职好比爬山,即便是攀登到了珠穆朗玛峰,最终也得自己走下山来。因为不仅高处不胜寒,会把人冻死,而且,高山缺氧,也会使人窒息而死(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摄氏度,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降低1毫米汞柱)。
朋友曾作为省的总领队在西藏工作了两年多,他对西藏的气候是有过切身感受的,而且,他的确又到过珠峰脚下拍了不少的好照片。
这使我想到了人生。人出生的时候,赤子一个,除了哇哇地哭,几乎是一无所有。可是,后来,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会得到许多身外之物和构成生命体本身的思想、观念、情感、能力、经验,包括人的品德、人格等内在的东西。同时,出于本能,几乎所有的人都形成了向这个世界和社会索取的愿望、能力、习惯。区别在于:这种索取,是靠自己诚实的劳动,还是鼠窃狗偷;是为了健康的人生和他人的幸福,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是把身外之物看得很淡而注重内在品质的修炼,还是患得患失,无止境地追求那些看起来实在,而实则为虚无的东西等等。
我记得,我的朋友王云坤同志曾说过,一个人不论当了多大的官,最终还是要退下来,做一个普通的公民。这是一个省委书记、中央委员对职务的解读。建国之初,粟裕同志不争元帅,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际,小平同志不当总书记,古代的先哲许由让天下,协助刘邦逐鹿中原的张良功成而退,浪漫主义者庄子对惠子的凤凰与腐鼠之论,诸如此类的大人物、大学问家,他们在对待职位的问题上所采取的做法,我看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境界。想到一些善良的人为了区区小官,求而不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甚至被折磨得一身的病,不是让人心痛?到头来,脱却乌纱之后,许多曾经的官,常常会感慨万端,后悔在位时忘掉了钱财,居官时忽略了健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红楼梦》第十三回)之际疏远了亲情。当然,也有的人会为自己曾经的人格扭曲,为自己个性的消失,为个人兴趣、爱好的泯灭而懊丧。
也有一些人对钱财看得很重。我不是说,他们如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可怜的老人,每晚都要在入睡之前偷偷地撑着灯,察看和抚摸一遍他收藏起来的金币,而是说,有些人以卑鄙的手段拿到本属于他人(可能是朋友和亲人)的不义之财,有的人见利忘义,忘记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甚至有些人为钱坑人、骗人、抢劫、杀戮,用钱去干坏事。在这样的情况下,钱财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成为它的主人由人异化为怪物和异类(当然不能是畜牲和动物)的诱因和帮凶。然而,毕竟这不是财富本身的错误,错的毕竟是那个人自己,错的是他的脑子。老子曾说过,把一条河交给鼹鼠放开肚子去喝,不够果腹;让一大片的森林任由鹪鹩去睡觉,一枝足矣。因为鼹鼠的胃口、鹪鹩的身体实在是有限,即便是明确了产权归属,即便是二者阳光地获得了一条河、一片林,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它们没有能力去真正的拥有并享受那条河和森林。
事业和技能也是一样。如果在事业和技能上没有取舍,贪大求全,这也想要,那也想要,难免会流于浅尝辄止,样样通、样样松,其结果是“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
还有,就是情感,在结构上固然是丰富要好。对熟人、朋友、伴侣,贵在真诚,信守约定,恪守责任,索取与奉献求得平衡,在必要时要做出牺牲。如果只想要得到对方的感情,就会失去这方面的感情;如果见一个、爱一个,家里的不舍,婚外的也想要,结果一定是左右为难,里外不是,活得很不轻松潇洒。
《红楼梦》第一回里曹雪芹假托“跛足道人”和“甄士隐”,写出了“好了歌”和注解,对功名、金银、娇妻、儿孙的追求作了系统的批判;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世事难料、人生莫测的变局。其中尽管充满了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和没落贵族消极、无奈的情绪,却也以非常朴素的文学语言,揭示了人生的辩证法。而从一个特定角度来看,其实也是在说“得与失”。
了解这种辩证法很重要。人终究要化为杯土和尘埃而离开其眷恋的社会与人生。
然而,人们不仅要问: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究竟能带走什么?又究竟能留下什么?
所以,珍惜生命,充实人生,重要的要了解生命的原义、原旨,致力于获得知识、能力和有益经验,注重人格的持守和思想品德的修养。不光只会生存,还应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不光只知道照顾自己,还要为这个社会,为家庭,为亲友、为同事尽到自己的责任;不光只会工作,还应学会生活,还应懂得健康,还要珍视情感;不光会挣钱,还要会花钱,懂得用钱创业,用钱发展完善滋润自我,用钱造福社会、教育子女、扶危济困;不光要求得事业上的成功,职务的晋升,还要顾及到事业的载体和事业所服务群体的感受,顾及到自身人格和操守方面的代价,给自己以出路、退路、余地;不仅关注今天,回忆昨天,还要为明天,为身后,多想、多做。
(作者系吉林省松原市人事局局长)
朋友曾作为省的总领队在西藏工作了两年多,他对西藏的气候是有过切身感受的,而且,他的确又到过珠峰脚下拍了不少的好照片。
这使我想到了人生。人出生的时候,赤子一个,除了哇哇地哭,几乎是一无所有。可是,后来,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会得到许多身外之物和构成生命体本身的思想、观念、情感、能力、经验,包括人的品德、人格等内在的东西。同时,出于本能,几乎所有的人都形成了向这个世界和社会索取的愿望、能力、习惯。区别在于:这种索取,是靠自己诚实的劳动,还是鼠窃狗偷;是为了健康的人生和他人的幸福,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是把身外之物看得很淡而注重内在品质的修炼,还是患得患失,无止境地追求那些看起来实在,而实则为虚无的东西等等。
我记得,我的朋友王云坤同志曾说过,一个人不论当了多大的官,最终还是要退下来,做一个普通的公民。这是一个省委书记、中央委员对职务的解读。建国之初,粟裕同志不争元帅,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际,小平同志不当总书记,古代的先哲许由让天下,协助刘邦逐鹿中原的张良功成而退,浪漫主义者庄子对惠子的凤凰与腐鼠之论,诸如此类的大人物、大学问家,他们在对待职位的问题上所采取的做法,我看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境界。想到一些善良的人为了区区小官,求而不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甚至被折磨得一身的病,不是让人心痛?到头来,脱却乌纱之后,许多曾经的官,常常会感慨万端,后悔在位时忘掉了钱财,居官时忽略了健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红楼梦》第十三回)之际疏远了亲情。当然,也有的人会为自己曾经的人格扭曲,为自己个性的消失,为个人兴趣、爱好的泯灭而懊丧。
也有一些人对钱财看得很重。我不是说,他们如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可怜的老人,每晚都要在入睡之前偷偷地撑着灯,察看和抚摸一遍他收藏起来的金币,而是说,有些人以卑鄙的手段拿到本属于他人(可能是朋友和亲人)的不义之财,有的人见利忘义,忘记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甚至有些人为钱坑人、骗人、抢劫、杀戮,用钱去干坏事。在这样的情况下,钱财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成为它的主人由人异化为怪物和异类(当然不能是畜牲和动物)的诱因和帮凶。然而,毕竟这不是财富本身的错误,错的毕竟是那个人自己,错的是他的脑子。老子曾说过,把一条河交给鼹鼠放开肚子去喝,不够果腹;让一大片的森林任由鹪鹩去睡觉,一枝足矣。因为鼹鼠的胃口、鹪鹩的身体实在是有限,即便是明确了产权归属,即便是二者阳光地获得了一条河、一片林,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它们没有能力去真正的拥有并享受那条河和森林。
事业和技能也是一样。如果在事业和技能上没有取舍,贪大求全,这也想要,那也想要,难免会流于浅尝辄止,样样通、样样松,其结果是“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
还有,就是情感,在结构上固然是丰富要好。对熟人、朋友、伴侣,贵在真诚,信守约定,恪守责任,索取与奉献求得平衡,在必要时要做出牺牲。如果只想要得到对方的感情,就会失去这方面的感情;如果见一个、爱一个,家里的不舍,婚外的也想要,结果一定是左右为难,里外不是,活得很不轻松潇洒。
《红楼梦》第一回里曹雪芹假托“跛足道人”和“甄士隐”,写出了“好了歌”和注解,对功名、金银、娇妻、儿孙的追求作了系统的批判;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世事难料、人生莫测的变局。其中尽管充满了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和没落贵族消极、无奈的情绪,却也以非常朴素的文学语言,揭示了人生的辩证法。而从一个特定角度来看,其实也是在说“得与失”。
了解这种辩证法很重要。人终究要化为杯土和尘埃而离开其眷恋的社会与人生。
然而,人们不仅要问: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究竟能带走什么?又究竟能留下什么?
所以,珍惜生命,充实人生,重要的要了解生命的原义、原旨,致力于获得知识、能力和有益经验,注重人格的持守和思想品德的修养。不光只会生存,还应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不光只知道照顾自己,还要为这个社会,为家庭,为亲友、为同事尽到自己的责任;不光只会工作,还应学会生活,还应懂得健康,还要珍视情感;不光会挣钱,还要会花钱,懂得用钱创业,用钱发展完善滋润自我,用钱造福社会、教育子女、扶危济困;不光要求得事业上的成功,职务的晋升,还要顾及到事业的载体和事业所服务群体的感受,顾及到自身人格和操守方面的代价,给自己以出路、退路、余地;不仅关注今天,回忆昨天,还要为明天,为身后,多想、多做。
(作者系吉林省松原市人事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