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在急诊观察室的观察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8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100%,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4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94%,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同时增加患者满意度,缓和医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急诊观察室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89-01
急诊患者通常病情危急,急待抢救[1],同时由于其病情危急,加之对疾病本身了解程度不够,使得患者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担心自己的疾病不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又担心未来的预后情况。患者不稳定的情绪以及不良的心理因素能够是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更加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并影响预后[2]。近年来,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效果较好[3]。为了探究分析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給予其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在急诊观察室的观察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在急诊观察室的观察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2例,女性42例;年龄5-56岁,平均年龄(38.9±2.1)岁;重症急诊有43例,普通急诊有81例。本组患者均神志清晰、智力正常、意识状态良好,没有精神科疾病。根据患者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询问病情、病史等基本资料,详细记录,安排相关检查或手术等急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即安抚患者情绪,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危急的病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使患者严重信心不足,伴有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还会出现易怒、暴躁等性格改变,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将导致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配合相关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用和蔼、温柔的态度跟患者交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患者的切身利益着想。首先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其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转归预后情况,使患者对此病的认识增加。同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使得患者能够正视此病,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指导家属如何照顾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怀和理解,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对治疗的抵触。
1.3 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若患者的情绪完全稳定,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则为显效;若患者的情绪基本能够自控,愿意配合医生治疗,则为有效;若患者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明显,不能配合医生治疗,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8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16%。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4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94%。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心理护理应运而生。而急诊室医院较为特殊的部门,主要面向病情危急的患者,与此同时,也是各种医患纠纷高发的场所,此时给予心理护理十分有必要。心理护理是指从患者基本病情出发,研究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而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舒适,继而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本文探讨了心理护理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加入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同时也要求我们临床护理人员要更加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不仅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更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给予最佳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梅,朱敏.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18):128-130.
[2]申云.急诊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207-209.
[3]古丽斯坦.沙吾提.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9):3251-3253.
作者简介:李清 出生:1983年 女,籍贯:四川达州,职称:护师,学历:本科,
【关键词】 急诊观察室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89-01
急诊患者通常病情危急,急待抢救[1],同时由于其病情危急,加之对疾病本身了解程度不够,使得患者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担心自己的疾病不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又担心未来的预后情况。患者不稳定的情绪以及不良的心理因素能够是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更加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并影响预后[2]。近年来,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效果较好[3]。为了探究分析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給予其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在急诊观察室的观察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在急诊观察室的观察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2例,女性42例;年龄5-56岁,平均年龄(38.9±2.1)岁;重症急诊有43例,普通急诊有81例。本组患者均神志清晰、智力正常、意识状态良好,没有精神科疾病。根据患者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询问病情、病史等基本资料,详细记录,安排相关检查或手术等急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即安抚患者情绪,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危急的病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使患者严重信心不足,伴有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还会出现易怒、暴躁等性格改变,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将导致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配合相关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用和蔼、温柔的态度跟患者交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患者的切身利益着想。首先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其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转归预后情况,使患者对此病的认识增加。同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使得患者能够正视此病,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指导家属如何照顾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怀和理解,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对治疗的抵触。
1.3 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若患者的情绪完全稳定,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则为显效;若患者的情绪基本能够自控,愿意配合医生治疗,则为有效;若患者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明显,不能配合医生治疗,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8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16%。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4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94%。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心理护理应运而生。而急诊室医院较为特殊的部门,主要面向病情危急的患者,与此同时,也是各种医患纠纷高发的场所,此时给予心理护理十分有必要。心理护理是指从患者基本病情出发,研究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而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舒适,继而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本文探讨了心理护理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加入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观察室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同时也要求我们临床护理人员要更加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不仅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更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给予最佳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梅,朱敏.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18):128-130.
[2]申云.急诊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207-209.
[3]古丽斯坦.沙吾提.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9):3251-3253.
作者简介:李清 出生:1983年 女,籍贯:四川达州,职称:护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