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翻身床托头支撑板的改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pl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以使其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防止局部长期受压。近年来,烧伤翻身床由于具备便于翻身并保护创面的特性,也被广泛应用于骶尾部压疮患者的治疗中。原翻身床托头支撑板为不锈钢板加垫厚海绵,外层用胶皮包裹,下方用固定带固定于翻身床铺板前方。患者应用翻身床采取俯卧时,如果将前额置于托头支撑板上,易出现滑脱现象;如果将鼻面部置于托头支撑板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对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2008年7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治疗的1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训练组)的临床资料,与2001年4月-2008年4月笔者单位未采用系统离床功能训练治疗的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关节活动情况,皮下淤血、破溃等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等相关数据。对数据行
胰岛素抵抗作为烧伤后代谢紊乱的标志,其发生可能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胰岛素受体(IR)底物1(IRS-1)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导致的IRS-1功能异常可能是烧伤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阐明烧伤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iNOS的关系,研究采用野生型和iNOS基因敲除小鼠,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5月,笔者单位采用保湿促脱痂结合大张头皮移植治疗小儿臀部及会阴部1%-5%TBSA深Ⅱ-Ⅲ度烧伤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3岁。患儿均属热源接触烧伤,其中沸水烫伤3例,热金属烫伤2例,木炭烫伤2例。
胫腓骨骨折合并内固定物外露属于复杂难愈性创面,部分创面常经历数次修复,造成局部组织血供不良、炎症反应重、弹性差,修复后皮瓣易回缩,再次造成内固定物外露,单一治疗方法对该类创面常难以取得较好效果。2008年1月-2012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小腿软组织缺损、胫腓骨骨折合并内固定物外露时间超过2个月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例,均按照“外科扩创+超声清创一负压治疗+适时组织修复+术后局部滴注抗生素+负压引流”
胫骨前区、内外踝等区域皮下软组织少,严重烧伤后易出现骨外露,修复难度大。当患者整体情况差、供受区或技术条件等受限,难以实施皮瓣移植时,临床治疗非常棘手。2010年6月~2012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6例大面积烧伤骨外露患者,效果良好。
期刊
2013年6月22日,《中华烧伤杂志》工作会议在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顺利召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兼总编辑百忙之中亲临会场指导,第四届编委会全体成员包括顾问、编委、通讯编委、特约通讯员共计200余人参会。会议由本刊编辑部王旭主任主持。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患者从入院后第3天起静脉输注100g/Lω-3PUFA,100mL·kg-1·d-1,持续12d;对照组患者不给予ω-3PUFA治疗。2组患者其余治疗方法
患者男,64岁,14岁时双下肢Ⅲ度烫伤后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创面愈合后逐渐形成瘢痕,高低不平。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瘢痕进一步增长,逐渐挛缩畸形伴功能障碍,且瘙痒明显。2009年5月,患者左膝部瘢痕出现溃疡伴恶臭,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情况不详)后,无明显好转。
目的观察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CRFR2)在严重烧伤大鼠高代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采用立体定位仪定位第3脑室并置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对照组、烧伤对照组、CRFR2正义寡核苷酸(ODN)组、CRFR2反义寡核苷酸(ASO)组,每组6只。后3组大鼠背部脱毛后用凝固汽油燃烧18s,造成30%TBSAIII度烧伤,随即腹腔注射40mL/kg乳酸林格液抗休克;假伤对照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