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但入选到语文教材的文章绝非是平常的例子:它们或在遣词造句上颇具神韵,或在谋篇布局上别具匠心,或在主题立意上高人一筹。面对着众多异彩纷呈的精美华章,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倘若总是对课文进行简单地肢解,那么,学生非但不能领会“例子”作为范例的妙处,还很有可能被教师千篇一律的讲解搞得思维僵化、兴趣全无,这同时也与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彻底违背的。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应尽量避免肢解而要注重方法指导。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浅谈课文分析的几种方法:
一、数字分析法
数字分析法在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运用此种方法能将课文中繁多复杂却又很重要的信息用连续的数字整理出来,从而便于学生迅速牢固地掌握课文的重要内容。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如《一面》这篇课文,篇幅长、知识点多,但是倘若我们细心观察,便能用数字分析法将课文的重要信息整理如下:一面、两本书(《毁灭》《铁流》)、三次外貌描写、四年、五种称呼(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六次写“瘦”,然后可围绕着这六点信息进行拓展分析。再如《变色龙》这篇课文,用数字分析法可整理如下:一个基本矛盾:沙皇统治阶级同俄国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二重性格: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上奴颜卑膝、对下横行霸道;三次点明法律:分别在文中7、10、12节;四次提到军大衣:分别在文中1、10、20、29节;五次变色;六次判断。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运用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重要内容,又不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感,真是一举两得。
二、矛盾分析法
入选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异常复杂且又很有个性的。在众多的个性化人物当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人物身上凝聚着诸如崇高和卑鄙、勇敢与懦弱、可怜和可恨等截然相反的因素,而正是这些矛盾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拥有了生命力,为人们所铭记。作为教者,在分析这些颇具矛盾性的人物形象时,不妨就运用“矛盾分析法”——重视这些矛盾因素,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與学生一起用心去体会,从而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作品。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可谓是典型的矛盾型人物,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倘若按部就班地去肢解原文,那么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孔乙己形象就必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们如果运用矛盾分析法将矛盾进行集中,效果就会好些。具体问题设计如下:(一)文中揭示孔乙己身份的一句话是什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二)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真是矛盾到极点,文中的孔乙己有哪些矛盾的表现呢?请完成下列填空(括号中为所填的词语)。①孔乙己是穷到了讨饭的地步但又(好喝懒做)的人。②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人。③孔乙己是竭力维护清白但又(偶有偷窃)的人。④孔乙己是潦倒偶有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钱)的人。⑤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但又(屡遭冷遇)的人。⑥孔乙己是被人讥讽但又(想和人交流)的人。⑦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通过分析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样做既从整体上把握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冷漠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通过此例还可以看出,运用矛盾分析法对课文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原作进行“还原”,让语文课堂真正地做到“返璞归真”。
三、反刍分析法
所谓反刍,原意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通称倒嚼”(《现代汉语词典》)。现在我们把它移用到课文分析当中,通俗地讲,就是从文章结尾入手去分析课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适合用此种方法分析的课文,在特色上大多表现为前文层层设置悬念,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我们从结尾入手去分析课文,实际上就是首先抓住文章的中心,然后围绕着中心对文章的选材有主次地进行分析。如《枣核》这篇课文,中心句非常明显且又在文章的结尾,那我们不妨就采用“倒嚼”课文的方法。首先“抓中心”:找出中心句(课文最后一节)。然后“自设问”:①为了表现“依恋故土”的思想感情,课文选用了怎样的题材?②美籍华人朋友托“我”带几颗枣核是何用意?③美籍华人朋友“家人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却感到“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到底“缺点什么”?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最后“多诵读”:重点读一些耐人寻味的句子,如“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品读,在反复的诵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杨朔的“卒章显志”类散文大多适合用此种方法分析,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肩负“传道受业解惑”之重任的我们,无法也无须向学生讲尽文学作品中所有的优秀篇章,那就实实在在地教会他们一些分析文章的方法吧,诚如伽利略所言:“你不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他找到做事的方法。”
(作者单位:射阳县临海农场学校)
一、数字分析法
数字分析法在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运用此种方法能将课文中繁多复杂却又很重要的信息用连续的数字整理出来,从而便于学生迅速牢固地掌握课文的重要内容。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如《一面》这篇课文,篇幅长、知识点多,但是倘若我们细心观察,便能用数字分析法将课文的重要信息整理如下:一面、两本书(《毁灭》《铁流》)、三次外貌描写、四年、五种称呼(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六次写“瘦”,然后可围绕着这六点信息进行拓展分析。再如《变色龙》这篇课文,用数字分析法可整理如下:一个基本矛盾:沙皇统治阶级同俄国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二重性格: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上奴颜卑膝、对下横行霸道;三次点明法律:分别在文中7、10、12节;四次提到军大衣:分别在文中1、10、20、29节;五次变色;六次判断。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运用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重要内容,又不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感,真是一举两得。
二、矛盾分析法
入选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异常复杂且又很有个性的。在众多的个性化人物当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人物身上凝聚着诸如崇高和卑鄙、勇敢与懦弱、可怜和可恨等截然相反的因素,而正是这些矛盾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拥有了生命力,为人们所铭记。作为教者,在分析这些颇具矛盾性的人物形象时,不妨就运用“矛盾分析法”——重视这些矛盾因素,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與学生一起用心去体会,从而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作品。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可谓是典型的矛盾型人物,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倘若按部就班地去肢解原文,那么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孔乙己形象就必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们如果运用矛盾分析法将矛盾进行集中,效果就会好些。具体问题设计如下:(一)文中揭示孔乙己身份的一句话是什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二)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真是矛盾到极点,文中的孔乙己有哪些矛盾的表现呢?请完成下列填空(括号中为所填的词语)。①孔乙己是穷到了讨饭的地步但又(好喝懒做)的人。②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人。③孔乙己是竭力维护清白但又(偶有偷窃)的人。④孔乙己是潦倒偶有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钱)的人。⑤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但又(屡遭冷遇)的人。⑥孔乙己是被人讥讽但又(想和人交流)的人。⑦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通过分析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样做既从整体上把握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冷漠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通过此例还可以看出,运用矛盾分析法对课文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原作进行“还原”,让语文课堂真正地做到“返璞归真”。
三、反刍分析法
所谓反刍,原意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通称倒嚼”(《现代汉语词典》)。现在我们把它移用到课文分析当中,通俗地讲,就是从文章结尾入手去分析课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适合用此种方法分析的课文,在特色上大多表现为前文层层设置悬念,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我们从结尾入手去分析课文,实际上就是首先抓住文章的中心,然后围绕着中心对文章的选材有主次地进行分析。如《枣核》这篇课文,中心句非常明显且又在文章的结尾,那我们不妨就采用“倒嚼”课文的方法。首先“抓中心”:找出中心句(课文最后一节)。然后“自设问”:①为了表现“依恋故土”的思想感情,课文选用了怎样的题材?②美籍华人朋友托“我”带几颗枣核是何用意?③美籍华人朋友“家人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却感到“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到底“缺点什么”?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最后“多诵读”:重点读一些耐人寻味的句子,如“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品读,在反复的诵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杨朔的“卒章显志”类散文大多适合用此种方法分析,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肩负“传道受业解惑”之重任的我们,无法也无须向学生讲尽文学作品中所有的优秀篇章,那就实实在在地教会他们一些分析文章的方法吧,诚如伽利略所言:“你不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他找到做事的方法。”
(作者单位:射阳县临海农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