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美术走进语文课堂
一次,我有幸听了一节公开课《我要的是葫芦》,从中受到了语文课上跨学科教学的启发。
《我要的是葫芦》文本中,主人公不把蚜虫破坏葫芦的生长放在眼里,结果,小葫芦都落了。学生固然知道蚜虫是害虫,会影响小葫芦的生长,可是,蚜虫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到底是怎样的呢?授课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一段“农民述说蚜虫给农作物带来巨大损失”的视频。视频中既有蚜虫破坏农作物痕迹的真实照片,也有农民对蚜虫破坏程度的具体说明。这样,学生就更加明白蚜虫对农作物的破坏性。授课老师把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值得学习,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综合学习,要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沟通、结合,以扩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是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情感和体验协调发展,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于此,我想起我也尝试过跨学科教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文《口耳目》是按象形字归类识字进行教材编写,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都是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时颇感兴趣,也在逐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感受中国象形字的魅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兴趣比较浓,探其原因,我班学生大体喜欢画画。假如遇上美术课或者课余时间,学生们一定很开心,我想,画画就是他们的爱好。
于是,我索性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口耳目》中的汉字进行画画和写字。这节画画课,班里学生基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且画得都不错。其中,有个学生阳阳,画出来的图画让我大吃一惊——实在栩栩如生!可见我之前缺少一双发现该学生画画天赋的眼睛。我发现阳阳画得很好,便把他的未成品在投影仪下给全班学生展示,学生“哇”地羡慕开了,“你们想不想画得跟阳阳一样好?”班里学生“画”劲十足,更加认真地在画象形字。
我还发现班里有个女同学,她在画“日”字时,把一只维尼熊画在了太阳里。暖和的太阳下面,画着一家三口,大手牵小手,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该学生画出来的画与众不同,画里富含她独特的想象。该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把她的想象力表现在画里,尽管画得跟教材不同,但是,我怎能扼杀一个孩子想象力呢?我何尝不把它当成一幅具有情境的图画呢?最后,我还是决定把这个女同学的这幅“中国魅力象形字”展示在教室墙壁。
把美术带进语文课堂,可以把学生原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的想象力用图画去弥补、去呈现。
二、让音乐、体育走进语文课堂
在讲授课文《操场上》时,我让学生练习表达“我最喜欢的的体育运动是……”,学生小城原本不积极参与到课堂回答问题,这节课他居然举手了,他迈出了勇敢的重要一步。于是我给他回答的机会。“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拔萝卜……”他一回答完,有些学生便在偷笑……他声音有些小,我刚开始不知道他回答的是什么体育运动。后来,我鼓励他再大声回答,我才知道他回答的是“拔萝卜”。哦?拔萝卜?是体育运动吗?或者他想表达的是“拔河”?学生还在笑,我该怎么评价这个回答呢?那时是下午第一节课,我留意到班里的学生在笑之前还有些犯困呢!于是,我索性对他们说:“我们要感谢小城,虽然他回答的不是体育运动,但是他提醒大家可以唱一唱《拔萝卜》这首歌,唱的时候还可以带上动作。”很快,《拔萝卜》的歌声在教室荡漾,再加上拔萝卜的动作,学生们的困意很快被赶走,就连平时的“瞌睡虫”文文也参与到活动中。
《操场上》还有课后题没有讲完,第二节继续着……可是,进入秋季,常言“秋盹”,有些学生又昏昏欲睡了。我想,这篇课文不正是关于体育运动的吗?让学生也来运动一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播放《健康操》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做操。在轻快的韵律中,学生做起了健康操。学生可能是活动了,动一动,精神又提起来了。
三、让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
在《口耳目》一文教学即将结束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视频《三十六个字》,该视频以一对父子对象形字的教与学呈现出来,父亲根据画出来的图案、对应的象形字以及写出来的现行汉字,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视频中孩子兴趣盎然,班上孩子也学习得很开心,他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观看魔术师的表演,在等待下一个神奇的东西出现。
我想,这种既具有美术因素又带有信息技术因素的视频,低年级的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尝试。
语文课上,跨学科整合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中,扩展学习视野,优化学习效率。
一次,我有幸听了一节公开课《我要的是葫芦》,从中受到了语文课上跨学科教学的启发。
《我要的是葫芦》文本中,主人公不把蚜虫破坏葫芦的生长放在眼里,结果,小葫芦都落了。学生固然知道蚜虫是害虫,会影响小葫芦的生长,可是,蚜虫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到底是怎样的呢?授课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一段“农民述说蚜虫给农作物带来巨大损失”的视频。视频中既有蚜虫破坏农作物痕迹的真实照片,也有农民对蚜虫破坏程度的具体说明。这样,学生就更加明白蚜虫对农作物的破坏性。授课老师把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值得学习,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综合学习,要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沟通、结合,以扩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是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情感和体验协调发展,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于此,我想起我也尝试过跨学科教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文《口耳目》是按象形字归类识字进行教材编写,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都是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时颇感兴趣,也在逐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感受中国象形字的魅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兴趣比较浓,探其原因,我班学生大体喜欢画画。假如遇上美术课或者课余时间,学生们一定很开心,我想,画画就是他们的爱好。
于是,我索性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口耳目》中的汉字进行画画和写字。这节画画课,班里学生基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且画得都不错。其中,有个学生阳阳,画出来的图画让我大吃一惊——实在栩栩如生!可见我之前缺少一双发现该学生画画天赋的眼睛。我发现阳阳画得很好,便把他的未成品在投影仪下给全班学生展示,学生“哇”地羡慕开了,“你们想不想画得跟阳阳一样好?”班里学生“画”劲十足,更加认真地在画象形字。
我还发现班里有个女同学,她在画“日”字时,把一只维尼熊画在了太阳里。暖和的太阳下面,画着一家三口,大手牵小手,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该学生画出来的画与众不同,画里富含她独特的想象。该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把她的想象力表现在画里,尽管画得跟教材不同,但是,我怎能扼杀一个孩子想象力呢?我何尝不把它当成一幅具有情境的图画呢?最后,我还是决定把这个女同学的这幅“中国魅力象形字”展示在教室墙壁。
把美术带进语文课堂,可以把学生原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的想象力用图画去弥补、去呈现。
二、让音乐、体育走进语文课堂
在讲授课文《操场上》时,我让学生练习表达“我最喜欢的的体育运动是……”,学生小城原本不积极参与到课堂回答问题,这节课他居然举手了,他迈出了勇敢的重要一步。于是我给他回答的机会。“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拔萝卜……”他一回答完,有些学生便在偷笑……他声音有些小,我刚开始不知道他回答的是什么体育运动。后来,我鼓励他再大声回答,我才知道他回答的是“拔萝卜”。哦?拔萝卜?是体育运动吗?或者他想表达的是“拔河”?学生还在笑,我该怎么评价这个回答呢?那时是下午第一节课,我留意到班里的学生在笑之前还有些犯困呢!于是,我索性对他们说:“我们要感谢小城,虽然他回答的不是体育运动,但是他提醒大家可以唱一唱《拔萝卜》这首歌,唱的时候还可以带上动作。”很快,《拔萝卜》的歌声在教室荡漾,再加上拔萝卜的动作,学生们的困意很快被赶走,就连平时的“瞌睡虫”文文也参与到活动中。
《操场上》还有课后题没有讲完,第二节继续着……可是,进入秋季,常言“秋盹”,有些学生又昏昏欲睡了。我想,这篇课文不正是关于体育运动的吗?让学生也来运动一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播放《健康操》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做操。在轻快的韵律中,学生做起了健康操。学生可能是活动了,动一动,精神又提起来了。
三、让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
在《口耳目》一文教学即将结束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视频《三十六个字》,该视频以一对父子对象形字的教与学呈现出来,父亲根据画出来的图案、对应的象形字以及写出来的现行汉字,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视频中孩子兴趣盎然,班上孩子也学习得很开心,他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观看魔术师的表演,在等待下一个神奇的东西出现。
我想,这种既具有美术因素又带有信息技术因素的视频,低年级的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尝试。
语文课上,跨学科整合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中,扩展学习视野,优化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