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课与教学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化学课的教学中,学生实验课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它往往又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环节,特别是对于刚走上讲台不久的年轻老师。实验课教学管理的好坏,在教学上决定学习效果的强弱。在安全方面更应引起重视,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果不堪设想。在参加工作的五年里,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得心应手,从开始的班上乱作一团,到现在的整个班级井井有条,我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从学习实验守则入手
  在第一次上实验课的时候,几乎所有老师都会组织学生学习化学实验学生守则。初三学生处在特殊年龄段,其意识指导行为中的消极避罚因素正逐渐减弱,而理性因素已萌芽并发展。所以,在学习学生守则的时候,老师深入解释每一条的具体要求和原因,比一味地强调或威胁要好得多。
  以下就结合学生实验守则具体谈谈。
  1.学生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按规定位置就座。未经老师同意,不要擅动仪器。
  2.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手册及课本有关内容,充分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方法,并事先检查实验器材、药品是否齐全、完好。在准备工作就绪后再开始实验。
  3.实验时,必须听从实验老师的指导,做到操作正确、步骤科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切忌草率从事。
  4.实验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和问题,应及时请老师协助解决。
  5.爱护仪器、设备、材料,一切仪器、材料未经实验老师同意不得带出实验室。不得擅自挪用其他组的仪器、材料。
  6.认真、独立地分析实验结果,据实填写实验报告。
  7.实验结束后,必须认真清理实验器材并摆放整齐,搞好清洁卫生,关好水源、电源,放好桌椅,经实验老师验收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8.如遇意外事故,应沉着、镇静,及时报告老师,妥善处理。
  第一条是基本要求,没有商量的余地,初次发现违规就要严肃指出。但关键是要落实按规定位置就坐这个要求,而且应在第一节实验课的时候就要把实验课座次表做好。因为学生在上实验课的时候都有随便坐这个趋势,不固定座位后面的很多要求都得不到贯彻。
  第二条是有关预习和实验课前的准备的。鉴于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要让学生写预习报告不是很可行,那就应该着重把进实验室以后的行为规范好。首先,不允许学生迟到,尽管实验楼离教室有一段距离,要求要提前2—3分钟到,原因是到实验室后还有要求。按我们学校的情况,一般把对学生实验中的改动和注意事项都写在黑板上。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到实验室先看黑板的习惯,并结合黑板上的内容进行预习。
  第三、四条是必须要求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有事要告诉老师。但要达到操作正确、步骤科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切忌草率从事的要求就比较困难了,平时要抓的就是态度和操作。
  第五条是实验管理的重中之重。爱护公物这是道德方面的要求,但具体来看在实验中难免会打破仪器,所以要先把损坏赔偿制度给学生讲清楚,明确责任关系。要求学生来实验室后马上检查桌上仪器有无破损,有的话及时报告,这样可以避免责任不清。要求学生重视诚信,每人固定位置也保证了有必要的监督机制。另外仪器材料未经允许不得带出这条也要说明,对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讲,带出仪器这一点一般不会有问题,但药品就要注意了,要先讲清楚这样做的危害。
  第六条是作业问题。
  第七条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文明而负责任的学生,这一条的贯彻执行关键还是看制度。
  第八条的总则需要事先说好,在每次用到危险药品的时候需要强调。
  二、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入手
  学生在做实验中很多细节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学生学习效果及实验安全都有莫大关系。比如经过多次训练,一个高一班级在下学期的时候就可以安静而有序地进行实验了。这些细节有:勿带食物进实验室、实验台脏别趴下、别将仪器当玩具、药品分开勿污染、动手动眼不动口、坐着实验不站立,现象精彩莫喧哗,有事必须先举手、酒精灯莫靠桌沿边。这些细节有些是保护学生安全和健康的,有些是确保实验课堂秩序的,第一次说明以后,以后要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强调和提醒。
  三、从健全学生实验管理制度入手
  这里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损坏赔偿制度,一个是实验室清洁制度。对于前者刚才已经说过了,后者在操作的时候我曾经遇到很多困难。对于一节化学实验课,首先,实验室距教室有一定距离,所以清理和检查工作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其次,学生在下课铃响后会急于出实验室,如果光靠老师检查会很混乱。对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次,我指定了组长,要求组长检查后才可离开。结果因为实验室过道很窄,检查的组长和出来的其他学生移动方向相反,也很混乱,有人趁乱离开,事后我找那些没整理好的学生加以批评。但第二次又有其他人没收拾好,还有就是组长本人也要收拾桌子。
  第二次,我在下课前3分钟就要求学生整理实验桌,但有些学生还没完成实验,所以在下课的时候因为仓促也没有全班都收拾好,而有些学生认真收拾了但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也抓不到特别不好的学生做典型。
  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学生收拾了但达不到要求呢?我认为是他们没有学过怎么系统地整理实验台,趁下一次实验课实验内容比较少,我专门用10分钟时间教大家怎么收拾。事先我根据该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整理了几个基本步骤。
  1.将所有试管洗净并倒放于试管夹上,将试管夹、试管刷、镊子、铁丝等插在试管架上,试管夹靠桌子的对面壁上。
  2.将试剂瓶靠试管架放成两排,大的放后面,小的放前面,酒精灯靠着试剂瓶。
  3.将桌上的废纸及火柴梗放垃圾篓里。
  4.用抹布擦桌子。
  5.洗手。
  像这样我手把手教了两次,第三次以后就只需要说一下几个特别的东西该怎么放就行了。
  同时,我还落实了责任制,检查发现问题后就让那几个有问题的学生下次留下来检查,这样做效果很好。
  应该说,对学生实验的管理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大的话就是安全问题,安全无小事;小的话就是学习习惯问题。虽然学生过一些年以后把实验做的什么都忘了,但这样一个有序的习惯对他们的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姜淦萍,项闪飞.化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化学教育,2000,(31):7-8.
  [2]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4]走进课堂——初中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5]初中版化学课程教师学科培训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6]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目标与实施,最终实现以学生自我发展为本,以培养各种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获得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能力培养 实施    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
摘 要: 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创新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充分从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做起,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做起,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及网络资源来自创新教育活动,不求学生有惊天动地的创新伟业,力求使学生从小就具备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 物理创新教育 生活 实践活动 网络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
本文从过去课程的着眼点"知识点"转移到新课程中的着眼点"方法",对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标准下简谐运动这一单元的教材如何教、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学生如何学、如何
近年来,“情感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的目光不再停留在学生如何学,而已开始探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过程,探讨情感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在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是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情感教育的内涵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是指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
摘 要: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目前新课程倡导的三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对自主学习的意义及实践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化学教学 实践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以全新的角度要求我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激励、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