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联之趣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fangzh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联是我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夺目奇葩。联和茶,皆是诗意盎然,品茶赏联能令人品味出无穷的意味和生趣。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将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入茶联。在家乡,郑燮用方言俚语也写过茶联,使乡亲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其中写道:“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这种粗茶、菜根的清贫生活,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使人看了,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
  悬挂茶联古代如此,近代又何尝不是这样,仅以杭州的茶人之家为例,在正门上就有这样一副茶联:“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这里既说明了以茶留客,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怡然欲仙的感受。
  北京前门,大碗茶馆门楼的茶联:“大碗茶广交九洲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以茶联谊的本色,而且还进一步阐明茶馆的经营宗旨。茶在北方,平添出一份男儿豪气,而山水灵秀的南中国,茶的定义和属性,更多是雅致。如:
  杭州藕香居茶室的茶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君山银针是著名的历史名茶,其茶联:“柳井有水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上海天然茶楼的对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五岳山茶联:“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走;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水泉。”
  成都望江楼茶联,作者为清代何绍基:“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成都早年间有家茶酒铺,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这副茶酒联,奇特、贴切,茶酒客人前往,结果经营日盛。
  几种历史悠久名茶综合联:“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当相聚知音人。”
  “为爱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菜在街面摊卖,茶于壶中吐香。”
  “飘香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品茶、爱茶,从来就没有地域之分。脾性迥异,环境有别,但总有一款好茶会成为你的心头好。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而茶只需一盏足矣,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茶联:“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春茶比酒浓”。茶又常常是一座最自然的桥,轻易地使爱茶人的心通了灵犀,所以茶和知己,往往也是分不开的。那么,在高原小镇丽江的古巷小楼之上,约三五知己,品香茗一盏,该是何等的惬意与悠然。君不见丽江古城的“平湖秋月”茶馆,门口所悬的茶联?“一盏香茗道知己,几杯清茶品人生。”
  
  本文转丽江茶网,请作者与本刊联系,以奉稿酬。
其他文献
幾年前,一位同事给我看了两张美丽的图片。张是古老的屋顶上,有几座雪山,缕缕阳光温柔地照射,使这些屋顶浸润在一片华丽中。一张穿着特色民族服装的女子手拉手跳舞的图片,那是多少快乐而美丽的脸庞啊,同事告诉我说这是纳西族女子。  他的家乡是昆明,去过几次丽江,拍了很多美丽的风光照片,在我的威逼下,他才告诉我那是座梦样的古城和漂亮多情的纳西女子,还有我最惊叹最心动的雪山。当时,他看我被说得意乱神迷的样子,就
期刊
还记得第一次背包出行,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去做健身强化,为的只是那短短几天的行程,想做一会真正的徒步者。如今已独自走过了很多地方,却依然乐此不疲。朋友说这是一种自虐倾向,但自己却在这其中收获了其它旅行方式无法体会的快乐。每一次徒步,除了沿途的风光别无他处可寻让人感觉满足以外,还有每一段艰辛的路途被自己征服后的成就感。当然,整个过程中与同伴的那种感情更是得到了升华。每一个萍水相逢的朋友,都会不经意
期刊
“江”没有了水,就只剩下“工”。假如没有水,那么丽江就只是丽工。丽工是什么,一座浩大华丽的工程?一组徒有其表、失去本心的工业堆砌?关于水,这不仅仅是个拆字游戏。水是丽江的灵魂所在,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通过理由中,“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水乡风貌,被认为是丽江区别于其他古建筑群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而在今天,除了连年干旱等气候原因,与日俱增的游客和用水量也使古老的水系不堪重荷,丽江水已经成为一个
期刊
走在大研古镇的巷子,可能偶遇一两个近百岁的阿奶,会让你在四处皆是游客的街道多一种突然的惊喜。又或是在四方街静坐等待观赏那一群打跳的纳西妇女,看见她们自然满足的神情,感觉温馨。不论是偶遇的一两个,还是等待到的一大群,几乎都是因为他们特有的民族气质吸引了我们,除了身着的纳西传统民族服装外,在他们的耳垂下,手腕间,总戴着各式各样的银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一切交融后定格的画面,总让我们对丽江特有的,民族
期刊
Q:关于樱花屋其实已经有很多的资料在网上可以查到,但很多都说法不一,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请牟总简单谈谈樱花屋的成长经历。    A:樱花屋是我和夫人在1997年10月份左右开的,地点选在了新华街。当时的樱花屋并不大,一间小小的铺面,也就摆放能容纳一二十个人的两张长桌子,楼下经营楼上自己住。其实樱花屋最初主要是经营西餐,顺便再做些旅游咨询服务,后来慢慢开始卖些酒和咖啡。一直到1999年世博会之后,樱花屋
期刊
想象着穿梭在古老的巷子,它渗透远古的历史文化却能演绎着今世的盛世繁华。古镇的样子,时常是让我们难于辨别丽江的今昔往昔的,除了繁华,它可能还是躲在一处守候你安静地到来,它亦或又犹如一个藏在深闰的女子等待缘份安排的一场相遇。    大研古镇,茶马古道重镇,古时的繁华演绎成了今昔的游客络绎不绝,至今仍可见马帮穿梭其中,但不同的是如今变成了驮着游客在这里寻梦。现代商业的冲斥让沉默多年的古镇变得活跃起来了,
期刊
布农其人,布农铃的老板,剃了个锃亮锃亮的光头,喜欢穿着随意休闲且带有一点宗教风格的服饰,他说这样让自己感觉舒服。他身上带有一种神秘感,就像他的铃一样。  漂泊的布农1995年沿着著名的滇藏茶马古道徒步骑马跋涉到西藏拉萨,历时三个余月,行程1900余公里。饱经沧桑。一路上马铃声单调寂寞,他拾起两片木板画上澜沧江和梅里雪山,分别系于马铃上和自己胸前,受到沿途9位活佛的开光保佑,保得一路平安。后用横断山
期刊
泡四方街?在丽江可以“泡”的东西实在太多。“泡”是生活的某一部分,有纳西谚语“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蝴蝶,泡在花间的那朵精灵,总是令人心生羡慕。  而实际上,生活如此琐碎,无数的庸常碎片组成了貌似的完整。惊心动魄也好,平淡枯燥也罢,我们和他人,彼此成为风景。当我们找到一处可以容纳身心的所在,发呆、沉默、歌唱、舞蹈、自说自话就都有了理由,无需解释和诉说。  简单的生活碎片加上一份咕嘟冒泡的
期刊
木木地瞪着窗外移动的景致,美丽的积雪已经变成了残雪,柳树在狂风的肆掠下被剥去了叶的外衣,一片颓凉与惨败,光秃秃的伫立在路边,冷冷的看着我,看着路上所有移动的一切。他们说,白天看到的是表象,夜晚看到的是轮廓。我说,白天,你看到的是形;夜晚,你看到的是魂。于是我几乎看到了天寒地冻里,路灯阴影中,柳的每一棵细枝都透着不屈执着与向上滋生的坚强与力量。交通台里,吱吱呀呀的歌声越发让我闹心,这样萧条的心态一直
期刊
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去束河古镇,空灵悠远、宁静祥和,听风赏月,把酒当歌,浪漫之情是溢于言表的。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沿柏油马路向雪山方向行驶,约五公里处左转,便可以见到一个古老的明清建筑群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又名龙泉村。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到过此地,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可见,早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