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分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证实了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持续高涨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研究了初级产品价格、产出冲击和货币供冲击对通胀的影响;验证了初级产品价格对通胀的预测作用;指出初级产品价格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先行指标。
  关键词:初级产品价格 通货膨胀 CRB指数 VAR VEC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07JC630057)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2008BJB018)资助。
  
  一、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深化,国内经济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和国内经济互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货膨胀正是目前我国面对的最大难题,研究外部的物价对国内通胀的影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引言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给予“初级产品价格对于国内通胀的影响”极大关注。经济学家发现这两个物价指数的增长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并且初级产品的价格走势的转折点总是先于物价的转折,有一定的预警作用(Boughton、Branson, 1988)。初级产品是制造业的重要投入,前者的价格上涨会增加制造业生产成本,从而把价格压力传递到整个价格水平(余珊萍,2002)。初级产品的价格灵活多变,很多初级产品在金融市场交易,因此能对市场中当时或未来的供给需求做出及时的变化。相反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是受到合约安排或其他摩擦力的影响,无法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做出及时反应。所以,在短期,初级产品凭借其对市场敏感性,变动快于最终品的通胀率。其价格变动能引领通胀的变化,且变动的幅度较大;但长期而言,外部冲击被分散到各个生产阶段,初级产品的价格会有所回落,其信号作用渐渐模糊,回归到新的均衡水平,形成“超调”特征(王耀媛,2000)。此外,初级产品的通胀容易出现“自我实现”的过程。因为初级产品价格能快速对通胀压力做出反应,所以投资者会把它看作套期保值的工具。投资者越是把初级产品价格视作有效的套期保值手段,他们就越会在通胀预期时购买它们。无形中就将通胀的预期实现在初级产品市场。学界大量的实证文献运用VAR模型,证实初级产品价格和通胀存在正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
  (1)尽管两者关系趋于离散,但最终初级产品和消费品的相对物价会随着时间趋于均衡水平,也就是说它们是协整的。
  (2)初级产品能很好的解释和预测CPI的短期波动。即使在研究者加入货币总量、实际产出、理论和汇率等因素,这种预测能力依然很强。
  (3)两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没有稳定、确实的关系,无法准确的描述两变量的关系。
  (4)初级产品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在因时而异。在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它们的关系非常紧密,都表现出了强劲的上涨走势。然而,从80年代中期开始物价开始平稳,不跟随初级产品的巨大波动。
  可见目前并还没有对初级产品和国内通胀之间的关系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而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在之前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种关系。
  三、实证研究
  国内外诸多论文表明,影响到物价水平最关键的几个要素是产出、货币以及成本(顾岚、刘长标,2001)。鉴于此本文利用VAR模型来研究货币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初级产品价格、最终品价格四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复杂多变的动态关系。
  3.1 建立VAR模型
  
  其中是常数向量,是滞后向量的系数矩阵,为白噪声。
  
  3.2 变量说明和数据处理
  根据经典的货币交易方程模型,有:。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恒定,以及市场出清的条件下,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产出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本文在此把总体的价格水平分为初级产品价格和最终产品价格来考察,分析三个变量对最终产品的影响效果。
  本文选取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作为替代。由于初级产品属于贸易品部门,其遵循的国际价格“一价定律”也为本文选取该指数提供理论基础。我国初级产品对于国际市场较大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这为选用CRB指数提供了事实依据。此外,本文用国内CPI代表最终产品价格指数,用广义货币供给量M2代表名义货币供给变量,工业增加值IVA作为月度产值GDP的替代。选取这四个变量的月度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间跨度是1995年12月至2009年04月。国内数据来自Wind数据。因为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只有到2006年的,以后的年份都是同比增加值。因此,对于所有变量本文取的与去年相比的同比值,从一定意义上剔除了季节因素。
  3.3 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1,所有变量序列的零阶均含有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而它们的一阶差分皆为平稳序列。
  3.4 协整检验
  基于“货币中性”的假设,我们认为初级产品价格和最终品价格都与货币供给存在协整关系。按照AIC准则测试,本文采用滞后期为3期的VAR模型来进行分析,用Johansen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协整。当然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得到的协整向量数量不一致,这可能是协整方程定义所致。由于本文建立的主要是VAR模型,不涉及向量的选择,所以只需要证明存在协整关系即可。(如表2所示)
  3.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变量是协整的,就可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它本质上是带有约束的VAR模型,其约束就是各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单纯从各个变量系数来分析模型意义不大,下面从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M2增速对物价的脉冲响应如图1所示。物价经过半年到一年调整开始逐步上扬,最后稳定在均衡水平。但是在冲击后的短期调整却不相同。在货币冲击后,CPI较为稳定的逐步增长,直到达到其均衡值。这符上文的推断,币供给对货初级产品价格的冲击不会立刻传导到最终品市场,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出来。而初级产品价格短期震荡,且表现出上文提出的“超调”的特征,之后开始稳步上扬,大概到20期开始收敛到均衡水平。而且在货币供给冲击后初级产品的上涨速率比最终品上涨要快很多。这表明初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反应的迅速。可能是因为此处初级产品指数选择的是国际指数,与国内货币供给的变动关系还不够密切,所以其相对于国内CPI的反应速度没有太多的提前。
  (2)图2表现的是当CRB指数和CPI指数相互冲击的脉冲响应图。正如我们所预期的,CRB指数的正向冲击使得CPI在短期迅速上涨,并在长期逐渐稳定在其均衡值。CPI反过来也会影响初级产品的价格走势。CPI的正向冲击导致初级品价格普遍上涨,在第五期时达到最高峰,然后慢慢下降,逐渐收敛到其均衡值。这是由于最终品的普遍上涨,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大投资,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也变得更大,从而把初级产品价格拉高。但随着最终产品价格的提高,必然导致工资的上涨,同时还伴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工业企业的投资需求就减少,从而对初级品的采购也会减少,致使工业初级品价格下降。
  (3)产出冲击对物价的脉冲响应如图3所示。CPI轨迹图的特征是,短期震荡,但是很快的收敛到其均衡值,总体涨幅很小。这和货币供应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货币的影响持久、幅度更大。而CRB指数的轨迹图特征和货币供应量冲击的特征图非常相似,这表明初级产品价格确实能够灵敏的对实体经济变量和名义经济变量的冲击产生有效的反应。
  3.6 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某变量一单位的扰动对整VAR系统各个变量的影响效果,是一种绝对效果的描述,而方差分解描述的是,每个变量扰动对VAR系统变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是一种相对效果的描述。鉴于本文着重于分析初级产品对于最终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反响回馈的关系,本文只列出CPI和CRB的方差分解。
  如表3所示,CPI的变动主要归因于其自身变动的冲击,在第6期其自身变动贡献度为82.5%,CRB指数贡献度仅为11.8%;但是到了第20期,CRB指数的贡献度就上升到了18.42%,并且在第40期稳定在20%左右。也就是说,CPI指数的变动在40期后有四分之一变动归因于CRB。CRB的波动对于CPI有比较大的影响。此外,CPI的变动还和实体经济IVA的波动有关,但这个影响度仅为5%不到。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占到了10%,但是影响依然不算大。总体而言,初级产品价格的变动可以较好的预测未来国内物价的走势。
  如表4所示,CRB的变动虽然主要归因于其自身变动的冲击,在第6期其自身变动贡献度为71.9%,CPI指数贡献度仅为6.0%;到了第20期,CPI指数的贡献度就上升到了12.22%,并且在第40期稳定在11%左右;而这时CRB自身变动的冲击占比下降到45%左右,工业增加值稳定在18.6%,货币供应量稳定在20.4%。也就是说,CRB指数的变动首先是归因于自身的变动,小部分归因于最终产品和产出的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大;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货币的影响力较快的增加,这表明货币供应量对初级产品价格的冲击明显要比最终产品大。因为CRB指数不是国内的指数,如果是国内的初级产品指数,结果可能更为明显。这也证实了本文的观点,初级产品价格要远比最终产品价格灵活。
  四、实证结论
  (1)价格存在一定超调现象。在外部经济变量的冲击下,初级产品市场会在短期产生较大波动,其中对于货币冲击的超调现象尤其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商品市场价格都会稳定在一个均衡水平。
  (2)CRB初级产品指数对国内CPI影响很大。从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的比较分析中,本文都发现了CRB和国内CPI有更大的相关性、更强的互动性。
  (3)国内CPI与国际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有较强的关联性,这说近年来的通货膨胀有输入型特点,这为提出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提供基础。
  (4)国内货币供应量对价格水平变化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太大,表明我国通胀形成的原因并非单单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
  五、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本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控制通货膨胀在我国货币政策各个目标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央行会加大对通货膨胀领先指标的监测。如果初级产品价格确实能有效预测通货膨胀的发生,那么央行就可以通过观察初级产品价格来进行反通胀。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初级产品价格更适合作为一个“信息变量”来指导反通胀政策,不管是指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还是用来预测通货膨胀的区间,都有着较好的政策意义。
  参考文献:
  [1]乔海曙,邓婷.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机理与中国样本.宁夏大学学报,2
  [2]王耀媛.通货膨胀治理的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余珊萍.论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东南大学学报,3
  [4]顾岚,刘长标.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关系.数理统计与管理,3
  (责任编辑:梁天梅)
其他文献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却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本文对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条件很不理想,面临很大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约定书签订、审计抽样和审计取证和审计报告环节。本文分析目前造成我国注册会
现有的工业机器人通常根据设定好的位置进行工作,一旦位置发生变化便无法继续工作,必须对其重新进行编程设定。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一种结合视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
针对认知无线Ad Hoc网络中授权用户的活动将影响认知用户间路由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信道分配路由协议。该协议采用动态源路由协议(DSR)的路由发现机制,在路由建立阶段,提出综合路由度量标准来选择路由;在数据发送阶段引入IN MESSAGE数据包,使路由中间节点可以掌握其下一跳节点信道环境的变化,从而进行实时信道分配。仿真对比表明,实时信道分配路由协议有效提高了分组的投递率,减少了路由重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