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的盲点,关爱每一位学生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提到因一次考试不理想而想自杀,我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学生在虚构,便简单地提醒她写作要抒写真情实感。岂料这位平时毫不起眼、默默无闻的学生却说出了一段让我震惊的话:“老师,你不理解我的心情。我什么优点都没有,人又笨,不管我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有时我真的想还不如死了算了,我都设想过好几种死法了。”一旁的学生也纷纷插嘴,说他们都有类似的想法。
   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偏激的想法?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还是我们的教育在哪里出错了?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还处于一个非常肤浅的阶段。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习惯于把眼光落在两头,即成绩优异者和调皮捣蛋者,因为前者使老师的成就感有了充足的理由,后者的转化则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令人不得不重视。而像上文中的那些学生,由于他们成绩一般、品行不坏、貌不出众、语不惊人,故并不会在老师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们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被教育遗忘的人,成了教育的盲点。《
   于是,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他们基本上是不引人注意的一群。从理论上讲,他们应该归入好学生的范围,因为他们遵守校纪校规,绝不做违规或出格的让老师头疼的事,对分配给他的任务也能及时完成,遇到老师会微微一笑,然后飞快地跑开。但这类学生缺乏亮点,课堂上他们不会主动举手发言,也没胆量在课后找老师商讨学习上的问题,当然更不会故意捣乱,以引起老师或同学的注意。基本上,他们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隅,充当着绿叶的角色。
   近年,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引进了探究性教学方式。可听多了公开课,我们会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热热闹闹的自主学习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往往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偶尔也会有一两个调皮生插科打诨,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中间的这一部分学生呢,他们也在专注地听讲,但老师的目光很少落到他们身上,他们不会也不敢畅所欲言,他们成了教室里最听话的听众。
   是这部分学生不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呵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有被人关注的欲望。一个人的自信程度、身心健康、行为品质往往与被关注的程度高低成正比。特别是处于心理哺乳期的青少年,他们希望倾听,也渴望倾诉,在倾听与倾诉之间,让别人了解自己,让自己走向群体,从而使得身心健康地发展。这部分学生不再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他们郁闷的心情需要排遣,他们稚弱的心灵需要关爱。像上文中的学生,如果不及时解开他们的心结,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不堪回首的局面。而关注这部分学生的使命首先应由老师来承担,为人师者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爱开启他们紧闭的心扉。
   首先,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的谈心,走进学生的心里,用爱感化学生。我班有一名学生,成绩平平,但绝不惹是生非,是学生中极不引人注意的一员,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无法把他的人和名字对上号。我一向认为这类学生是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教育的。直至有一次家访,家长告诉我,该生平时在家表现很不好,他看不起骑三轮车的父亲和做裁缝工的母亲,经常对父母恶语相向,有一次甚至出手殴打母亲。我立即意识到了自己教育的失误,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整天忙于管理班级纪律,促进优生成绩的提高,根本无暇他顾。但这次家访后,我震惊了。我开始有意无意地找他谈心,当然,不能叫到办公室来,因为这类学生基本上都比较敏感,办公室谈话本身就含有不平等的暗示因素。有时,我来到他的座位边,问问他的学习情况;有时,在走廊上,跟他聊聊他的兴趣爱好;路上遇见了,随便问问他家庭情况。一开始,他只是瞪大了眼睛听我说,久而久之,他慢慢地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这时我就趁热打铁,跟他谈父母培养子女的辛苦和为人子女的基本行为准则,告诉他该怎样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我发现他的眼睛里闪动着一丝愧疚。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了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上课发言积极了,开始关心班级工作了。不久后的一次家长会上,该生的家长欣喜地对我:“老师,还是你的话管用。我儿子这段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懂得尊敬父母了,还经常帮助我做事呢。”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一丝内疚,为什么我没能早点发现这问题并妥善解决呢?
   此后,我对班级里类似的学生做了统计,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和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谈心,均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在跟此类学生谈心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本都是纯真善良的,他们的一些偏激的思想或过激的行为,往往是由于不受人重视而做出的正常反应。于漪老师曾说过:“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想,师爱还应是博爱,它不应该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关注教育的盲点,用爱心感化这易被忽视的一群,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爱心。
   其次,我们应多看到这类学生的优点,关注他们的成长,及时予以鼓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形式。”而要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鼓励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方法。鼓励会使学生产生自信,重新审视自己;鼓励会让学生树立前进的信念,扬起远航的帆;鼓励会让奇迹在平凡的学生身上发生,使他自己都惊异于自己的变化。有时,面对学生渴望理解的双眼,我常常自责以前工作上与教学上的偏颇,自责自己的吝啬,似乎总怕鼓励的语言会把学生宠坏。其实,对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稍加鼓励,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有一位女生。在语文学习上,她除了书写端正外,几乎一无是处,在写作上甚至连句子表达都不通顺。再加上她生性内向,不喜欢与人交谈,几次找她谈心都毫无效果。于是,我决定从每周一次的周记评语入手,表扬她工整的字迹和认真的写作态度,表扬她恬静的个性和善良的品格,表扬周记中偶尔出现的一两个生动的句子或新颖的说法。没有责骂,没有讽刺,没有批评,甚至没有面对面的谈话,就是一则则坦诚的评语,里面包含着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期望和足够的信任。几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课堂上,她原本呆滞的眼中闪出了求知的渴盼,偶尔的提问,更是让她受宠若惊。有一次,我把她写的一篇小作文稍作修改当作范文在班级朗读,这对她无疑是极大的激励。半学期不到,她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作文水平大为提高。更让我欣喜的是,她变得比以前开朗大方了。
   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教师,仅仅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仅仅忙于培优补差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注这些易被忽视的学生。给他们一点鼓励,给他们一点信心,他们定会还你一份惊喜的,何乐而不为呢?
   让我们用博爱之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消除教育的盲点,让天使般的笑容重新回到每个学生脸上。
其他文献
【案例呈现】小铭(化名),是一名17岁的高二男生。周一清晨,他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和我诉说了最近的苦恼。学校规定,男生不准留长头发,而小铭却有一头长发,怎么也不肯剪掉。班
从一名“其貌不扬”的创业大学生,到今天的青年领导者,金永建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或者正是鲜族人身上特有的勤奋、钻研、不畏艰难的韧劲,让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第一次采访金永
近年来,我们将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运用于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1岁以下小儿2毫升,1~2岁4毫升,3~5岁6毫升.入5%葡萄糖100毫升~200毫升中静滴,同时辅以锡类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40例小儿肺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结果急性期患儿血PAF为5.08±1.02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5±0.79mg/L),恢复期时为1.11±0.38mg/L,已降至正常。本研究还发现伴有喘鸣的肺炎患儿血浆PAF值较普通型肺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海外拾零 Pick up overseas
张骏德,上海市嘉定县人,1942年3月生。1964年7月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秋任副教授,1995年春任教授,1996年春任博士生导师,指导方向为新闻理论与新闻业
一那天下班回家,我心里非常失落。就在刚才,办公室几个女同事玩了一个小游戏,游戏内容是给老公发条“我爱你”的短信,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如果对方不理,隔三分钟再发一条,以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NSCs的来源困难,并且存在伦理学争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干细胞移植应用的发展。研究
我对体育素无兴趣,也从未想过生命里会和体育摄影记者有什么文集。但面对韩力拍摄的足球、蓝球“战斗”的瞬间,我觉得自己大脑中某根神经被触动了。 感到有些好笑的是,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