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对学生学好数学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课堂行为习惯,才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问是知之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蹲下来”与学生平等相处,着力沟通师生情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与个性,鼓励他们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其次,教师应渗透提问基本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主要方法有:第一,观察法,即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圆柱形实物拿出来,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圆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有关系?第二,追问法,即当新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继续发问。如教学“比的意义”时,有学生问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并举出球赛时出现1:0,4:0等,教师应及时表扬,肯定其追问,从而建立学生的追问意识。第三,类比法,即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便可联系“商不变的性质”提出问题:既然分数和除法联系紧密,那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怎么说?可以怎样推导?要记住哪些关键词呢?最后,学生是否善于提问,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是否了解“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我教给学生的主要有:(1)在知识的“来龙”上提问。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就可以提出“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等问题;(2)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如学习某一应用题,这一应用题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等;(3)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如学习“找质数”时,当与之前学过的因数、倍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分不清时,就可通过提问理清概念;(4)在知识的“去脉”上提问。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知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与分数计算有关吗”等问题。总之,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能够开发其潜能,提高其思维能力,让他们做自主学习的小主人。
二、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等形式来获取新知。这样,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其次,要下力气构建培养模式,并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2)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出精要的评价。如教学“25减8怎么算”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5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5根散开的)放在左手侧,“从25根小棒里面拿走8根,想想该怎么拿?请听清要求,拿出8根小棒放在你的右手侧,摆好的同学小声地描述你的摆法。”学生在教师有序的语言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25-8=25个一减8个一=17;25-8=10 10 5-7=10 (15-8)=17;25-8=10 5 (10-8)=17。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并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最后,教师将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如此有条不紊地培养,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学生在课堂上将动而不乱,动有所得。
三、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通过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并且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要流于形式或出现“优等生唱主角,中等生当配角,后进生当观众”的局面。对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与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很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和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地、稳定地得到发展。
一、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问是知之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蹲下来”与学生平等相处,着力沟通师生情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与个性,鼓励他们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其次,教师应渗透提问基本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主要方法有:第一,观察法,即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圆柱形实物拿出来,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圆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有关系?第二,追问法,即当新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继续发问。如教学“比的意义”时,有学生问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并举出球赛时出现1:0,4:0等,教师应及时表扬,肯定其追问,从而建立学生的追问意识。第三,类比法,即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便可联系“商不变的性质”提出问题:既然分数和除法联系紧密,那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怎么说?可以怎样推导?要记住哪些关键词呢?最后,学生是否善于提问,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是否了解“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我教给学生的主要有:(1)在知识的“来龙”上提问。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就可以提出“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等问题;(2)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如学习某一应用题,这一应用题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等;(3)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如学习“找质数”时,当与之前学过的因数、倍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分不清时,就可通过提问理清概念;(4)在知识的“去脉”上提问。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知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与分数计算有关吗”等问题。总之,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能够开发其潜能,提高其思维能力,让他们做自主学习的小主人。
二、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等形式来获取新知。这样,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其次,要下力气构建培养模式,并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2)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出精要的评价。如教学“25减8怎么算”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5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5根散开的)放在左手侧,“从25根小棒里面拿走8根,想想该怎么拿?请听清要求,拿出8根小棒放在你的右手侧,摆好的同学小声地描述你的摆法。”学生在教师有序的语言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25-8=25个一减8个一=17;25-8=10 10 5-7=10 (15-8)=17;25-8=10 5 (10-8)=17。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并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最后,教师将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如此有条不紊地培养,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学生在课堂上将动而不乱,动有所得。
三、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通过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并且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要流于形式或出现“优等生唱主角,中等生当配角,后进生当观众”的局面。对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与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很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和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地、稳定地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