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雷公山国家级保护区内雷山髭蟾(Vibrssaphora Leishanensis Liu et Hu)分布数量调查,并了解到其一些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生活规律。就其数量的逐年减少,究其根源进行论述,提出了主要的一些保护措施,探讨该物种的减少对雷公山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敲响警钟,使区内群众及保护区工作人员产生对该物种濒临灭绝的强烈危机感和加强该物种的保护及研究与发展的紧迫感。
关键词:雷山髭蟾;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S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91-2
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腹地,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总面积47792hm2。是以台湾杉等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最高海拔2178.8m,最低海拔650m,山顶平均年气温9.2℃,山腰11.7℃,山麓14-16℃。年降水量1300-1600mm之间,雨量充沛。优越的水、气、热条件,致使雷公山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区内共有各类生物508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3种,省级重点保护的22种,雷公山特有种10种,野生动物2239种,国家Ⅰ级保护的有4种,Ⅱ级31种及11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雷公山特有种164种,其中两栖类1种,就是雷山髭蟾。
2 雷山髭蟾的生活习性、基本特征及生活规律。
通过在前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本人自2008年3月以来的细心观察。雷山髭蟾属陆栖类型,主要栖息在植物丰富、腐殖层厚、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在900-2100m之间,选择的小生境多为坡度平缓、阴凉、潮湿地带。到繁殖季节(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时才潜入溪沟中交配并产卵。平时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林间树叶下、岩石缝隙中、腐烂植物堆中及土堆内。夜晚才出外活动觅食,主要以昆虫、蠕虫、蜗牛等为食。其行动缓慢,不善于跳跃,容易遭受敌害。成体雌性比成体雄性个头大。
成体雷山髭蟾体长65-98mm,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吻棱明显,上唇缘两侧各有两枚黑色维形角质刺,雌雄体都有。前肢较长,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指细长、指端圆,指间无蹼,第三指最长,后肢短,后腿侧缘膜宽,具微蹼。体背及四肢背面均有网状肤棱,体侧疣粒多且较大,腹面紫灰色,散有灰白色痣粒。
蝌蚪全长约50-90mm左右,体多为深酱色,吻端钝圆,鼻孔略近吻端,眼位于头背两侧,尾鳍灰白色,体尾均无斑点。
卵:成体将卵一般产于扁平石块下,卵彼此粘连呈圆环状,紧紧粘附于石块下面,卵群直径50-90mm,单粒卵有黄豆粒大,径3.5mm左右,卵灰白色且晶莹透亮,比一般青蛙、蟾蜍的卵粒要大,且硬度要硬,弹性要强。卵一般在40天左右孵出蝌蚪。不论什么季节都能找寻到蝌蚪的踪影,同一时期有长脚的,有不长脚的,有大的,有小的。经过细致观察,蝌蚪需要越过两个冬天才能完成变态过程,越过第一个冬天长出脚来,越过第二个冬天才完成退化尾鳍,爬上岸,进入林间,卵变化成成体需要3年时间。
3 雷山髭蟾的现状调查
2008年以来,本人利用闲暇时间,在过去保护区调查基础上对保护区内的雷山髭蟾的现状进行调查。
3.1 调查分布情况。
雷公山保护区雷山髭蟾的分布地有方祥、格头、毛坪、雷公山工区、雷公坪、交腊、冷水塘等地,在过去有分布的交密、小丹江、白道等地,此次调查,没有发现成体及蝌蚪与卵,大有绝迹的可能。
3.2 调查情况表
表1 雷公山保护区雷山髭蟾数量调查表
路线 调查方法 调查日期 调查区域 海拔(m) 数量
成体(只) 蝌蚪(只) 卵(只)
1 沿着溪沟以宽辐3-8m 2008-3-10
2009-10-15 雷公山工区(大塘湾水库乌拉坝至千年古树下) 1300-
1850 雌性
♂ 雄性
♀ 四群 三窝
4 6
2 同上 2008-5-15
2009-10-18 格头至七里冲 1000-
1600 4 4 三群 二窝
3 同上 2008-7-12
2009-10-20 方祥至雷公坪 900-
1840 4 3 20尾 四窝
4 同上 2008-9-8
2009-10-22 交腊至冷水塘 1200-
1650 3 5 26尾 三窝
5 同上 2008-12-10
2009-10-25 毛 坪 1000-
1450 5 6 四群 四窝
6 同上 2009-10-30 小丹江-白道-交密 800-
1550 0 0 0 0
3.3 调查结果情况
在非繁殖时期,很难发现雷山髭蟾成体的踪影。成体大多数是在抱对时捕捉到的,只能在溪水、水塘较深处才发现蝌蚪,卵是在大小适中的扁平石块下发现的。从表1可以看出:雷公山保护区昔日非常丰富的雷山髭蟾,现在是屈指可数。据当地老百姓介绍,2000年以前,每年繁殖季节上山都能装上满满一编织袋回家。现在,必须凭着多年经验,仔细听取其声音,才能捕捉到成体,即使在繁殖季节,一般成体都难发现,遇到几窝卵就不错了。短短十年间,雷山髭蟾数量急剧减少与分布范围急剧变窄的现实危机让人担忧。
4 雷山髭蟾面临危机的根源
4.1 自然因素(本身自然退化)
雷山髭蟾本身要求生存环境相当苛刻,选择环境必须植被丰富、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缺少一样它都无法生存,对自然的环境变化适应度低,加上自身生长、发育周期长,从卵到成体需要三年时间,且成活率低,自然的繁殖力低下,造成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变窄。
4.2 人为因素
4.2.1 人为破坏生态环境 完全生活在雷公山保护区内的村寨有25个村,所涉及到的村有44个村,区内村寨因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人们有坐山吃山的习惯,加之区内大部分山林属于国家和集体。人们砍树建房,砍柴烧炭,买树变钱,以及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造成离村寨近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相对而言较远处也不同程度受损。保护与人们生存发生了直接矛盾,造成屡禁不止,虽然国家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重点公益林经济补偿,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对减弱,但适应雷山髭蟾的生存环境还在变窄。
4.2.2 环境污染 雷公山保护区区内村寨的田、土都在区内,区内群众在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农药,并且在农药使用后,处理农药瓶时总是随意丢弃在溪沟里,残留在瓶内的农药随水流向下游扩散,污染下游的水质资源。还有,当地一些群众为了口中美食,常常偷偷采摘化香树叶,捣碎后,悄悄地投入溪沟里,毒害鱼、蛙类及雷山髭蟾,让溪沟里的所有生物连根翻起。
4.2.3 人为捕捉 区内群众长期形成一种饮食陋习,将蛙类、蟾蜍、雷山髭蟾作为美食,加上沿路的农家乐兴起及外地老板的高价收购。每年的10-11月间,雷山髭蟾繁殖期,区内村寨,男女老少都上溪沟边捕捉雷山髭蟾,沿着溪沟用网兜,手捉,电击等将溪沟内的岩石翻个底朝天,将卵从岩石下刮得干干净净,不论成体还是蝌蚪和卵,一并端。据当地老百姓悄悄谈论,用它的蝌蚪、卵做汤相当地鲜美。如此严重的人为破坏,虽然保护区也在区内多次宣传,但收效慎微。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雷山髭蟾急剧减少、面临灭绝的根本原因。
5 采取保护措施的建议
5.1 加强宣传
制作雷山髭蟾的宣传画,写出宣传标语,悬挂及张贴在进入保护区公路两旁、各村寨主要路口及村寨宣传栏上。提高人们群众的认识水平和保护意识。聘请专人鸣锣喊寨,禁止在农忙时节随意丢弃农药瓶,禁止使用化香叶毒害溪沟内一切生物,禁止群众上溪沟捕捉、电击,违者予以重罚。
5.2 加强巡山护林,提高检查执法力度
雷山髭蟾主要分布在雷公山、方祥、小丹江三个管理站辖区内,其中设有二个检查站。管理站人员在雷山髭蟾的繁殖期经常到其分布地加强巡查及宣传,对进入分布区内的人群进行仔细的盘查、登记,了解其去向,对正在违法者进行教育加处罚。两个检查站特别在野生动物繁殖期,对过往车辆及人群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一处漏洞,一经发现携带,没收教育加重罚,让其心服口服。
5.3 加强检查力度
加强保护区内、区外农家乐的检查力度打击非法收购珍稀野生动物行为,保护区内的旅游业带动区内区外农家乐的兴起,而农家乐为了吸引游客美食,常常悄悄到辖区内收购珍稀野生动物。每星期应对各农家乐进行检查一次,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对于有违规违法行为者,予以重罚。杜绝各农家乐出售野味行为。
5.4 加强科学研究和实验繁殖
一是吸收高科技人员充实保护区科技队伍,二是申请对雷山髭蟾的科学研究项目。选择条件又好又方便适应雷山髭蟾生存的溪沟地段,用栅栏围出一定面积。实施人工投入饵料,实行野外饲养。目前,有人在雷公山管理站辖区大塘湾实行大鲵的饲养繁殖。同样,可以鼓励有饲养能力的人员对雷山髭蟾进行饲养繁殖,使其增殖繁衍。
6 雷山髭蟾数量的减少给雷公山森林资源多样性的发展的影响
雷山髭蟾属雷公山保护区两栖类特有种,是雷公山保护区的骄傲,也是保护区的一块亮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著称。如今,让人骄傲的雷山髭蟾正走上危机边缘,它必将给雷公山森林资源多样性带来巨大影响。
6.1 自然界食物链破坏
雷山髭蟾的数量减少,使自然界食物链受到破坏,致使以其为食的动物相对减少,以此类推,又将让其它动物数量减少,必将影响雷公山森林资源物种的多样性。
6.2 遗传基因相对减弱
雷山髭蟾的数量减少,在遗传基因上相对减弱,适应环境能力变弱,又导致其基因状况变得脆弱,雷公山丰富多样的遗传种质资源多样性必将受到损害。
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和繁殖,我们已刻不容缓。要想使地球变得丰富多彩,让世界美妙多姿,人类不会孤单,生命精彩绝仑。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敲响警钟,约束自己,善待生灵,敬重生命,保护好区内让人骄傲、感动的珍稀特有生物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张华海,张旋.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关键词:雷山髭蟾;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S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91-2
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腹地,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总面积47792hm2。是以台湾杉等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最高海拔2178.8m,最低海拔650m,山顶平均年气温9.2℃,山腰11.7℃,山麓14-16℃。年降水量1300-1600mm之间,雨量充沛。优越的水、气、热条件,致使雷公山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区内共有各类生物508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3种,省级重点保护的22种,雷公山特有种10种,野生动物2239种,国家Ⅰ级保护的有4种,Ⅱ级31种及11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雷公山特有种164种,其中两栖类1种,就是雷山髭蟾。
2 雷山髭蟾的生活习性、基本特征及生活规律。
通过在前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本人自2008年3月以来的细心观察。雷山髭蟾属陆栖类型,主要栖息在植物丰富、腐殖层厚、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在900-2100m之间,选择的小生境多为坡度平缓、阴凉、潮湿地带。到繁殖季节(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时才潜入溪沟中交配并产卵。平时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林间树叶下、岩石缝隙中、腐烂植物堆中及土堆内。夜晚才出外活动觅食,主要以昆虫、蠕虫、蜗牛等为食。其行动缓慢,不善于跳跃,容易遭受敌害。成体雌性比成体雄性个头大。
成体雷山髭蟾体长65-98mm,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吻棱明显,上唇缘两侧各有两枚黑色维形角质刺,雌雄体都有。前肢较长,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指细长、指端圆,指间无蹼,第三指最长,后肢短,后腿侧缘膜宽,具微蹼。体背及四肢背面均有网状肤棱,体侧疣粒多且较大,腹面紫灰色,散有灰白色痣粒。
蝌蚪全长约50-90mm左右,体多为深酱色,吻端钝圆,鼻孔略近吻端,眼位于头背两侧,尾鳍灰白色,体尾均无斑点。
卵:成体将卵一般产于扁平石块下,卵彼此粘连呈圆环状,紧紧粘附于石块下面,卵群直径50-90mm,单粒卵有黄豆粒大,径3.5mm左右,卵灰白色且晶莹透亮,比一般青蛙、蟾蜍的卵粒要大,且硬度要硬,弹性要强。卵一般在40天左右孵出蝌蚪。不论什么季节都能找寻到蝌蚪的踪影,同一时期有长脚的,有不长脚的,有大的,有小的。经过细致观察,蝌蚪需要越过两个冬天才能完成变态过程,越过第一个冬天长出脚来,越过第二个冬天才完成退化尾鳍,爬上岸,进入林间,卵变化成成体需要3年时间。
3 雷山髭蟾的现状调查
2008年以来,本人利用闲暇时间,在过去保护区调查基础上对保护区内的雷山髭蟾的现状进行调查。
3.1 调查分布情况。
雷公山保护区雷山髭蟾的分布地有方祥、格头、毛坪、雷公山工区、雷公坪、交腊、冷水塘等地,在过去有分布的交密、小丹江、白道等地,此次调查,没有发现成体及蝌蚪与卵,大有绝迹的可能。
3.2 调查情况表
表1 雷公山保护区雷山髭蟾数量调查表
路线 调查方法 调查日期 调查区域 海拔(m) 数量
成体(只) 蝌蚪(只) 卵(只)
1 沿着溪沟以宽辐3-8m 2008-3-10
2009-10-15 雷公山工区(大塘湾水库乌拉坝至千年古树下) 1300-
1850 雌性
♂ 雄性
♀ 四群 三窝
4 6
2 同上 2008-5-15
2009-10-18 格头至七里冲 1000-
1600 4 4 三群 二窝
3 同上 2008-7-12
2009-10-20 方祥至雷公坪 900-
1840 4 3 20尾 四窝
4 同上 2008-9-8
2009-10-22 交腊至冷水塘 1200-
1650 3 5 26尾 三窝
5 同上 2008-12-10
2009-10-25 毛 坪 1000-
1450 5 6 四群 四窝
6 同上 2009-10-30 小丹江-白道-交密 800-
1550 0 0 0 0
3.3 调查结果情况
在非繁殖时期,很难发现雷山髭蟾成体的踪影。成体大多数是在抱对时捕捉到的,只能在溪水、水塘较深处才发现蝌蚪,卵是在大小适中的扁平石块下发现的。从表1可以看出:雷公山保护区昔日非常丰富的雷山髭蟾,现在是屈指可数。据当地老百姓介绍,2000年以前,每年繁殖季节上山都能装上满满一编织袋回家。现在,必须凭着多年经验,仔细听取其声音,才能捕捉到成体,即使在繁殖季节,一般成体都难发现,遇到几窝卵就不错了。短短十年间,雷山髭蟾数量急剧减少与分布范围急剧变窄的现实危机让人担忧。
4 雷山髭蟾面临危机的根源
4.1 自然因素(本身自然退化)
雷山髭蟾本身要求生存环境相当苛刻,选择环境必须植被丰富、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缺少一样它都无法生存,对自然的环境变化适应度低,加上自身生长、发育周期长,从卵到成体需要三年时间,且成活率低,自然的繁殖力低下,造成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变窄。
4.2 人为因素
4.2.1 人为破坏生态环境 完全生活在雷公山保护区内的村寨有25个村,所涉及到的村有44个村,区内村寨因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人们有坐山吃山的习惯,加之区内大部分山林属于国家和集体。人们砍树建房,砍柴烧炭,买树变钱,以及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造成离村寨近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相对而言较远处也不同程度受损。保护与人们生存发生了直接矛盾,造成屡禁不止,虽然国家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重点公益林经济补偿,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对减弱,但适应雷山髭蟾的生存环境还在变窄。
4.2.2 环境污染 雷公山保护区区内村寨的田、土都在区内,区内群众在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农药,并且在农药使用后,处理农药瓶时总是随意丢弃在溪沟里,残留在瓶内的农药随水流向下游扩散,污染下游的水质资源。还有,当地一些群众为了口中美食,常常偷偷采摘化香树叶,捣碎后,悄悄地投入溪沟里,毒害鱼、蛙类及雷山髭蟾,让溪沟里的所有生物连根翻起。
4.2.3 人为捕捉 区内群众长期形成一种饮食陋习,将蛙类、蟾蜍、雷山髭蟾作为美食,加上沿路的农家乐兴起及外地老板的高价收购。每年的10-11月间,雷山髭蟾繁殖期,区内村寨,男女老少都上溪沟边捕捉雷山髭蟾,沿着溪沟用网兜,手捉,电击等将溪沟内的岩石翻个底朝天,将卵从岩石下刮得干干净净,不论成体还是蝌蚪和卵,一并端。据当地老百姓悄悄谈论,用它的蝌蚪、卵做汤相当地鲜美。如此严重的人为破坏,虽然保护区也在区内多次宣传,但收效慎微。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雷山髭蟾急剧减少、面临灭绝的根本原因。
5 采取保护措施的建议
5.1 加强宣传
制作雷山髭蟾的宣传画,写出宣传标语,悬挂及张贴在进入保护区公路两旁、各村寨主要路口及村寨宣传栏上。提高人们群众的认识水平和保护意识。聘请专人鸣锣喊寨,禁止在农忙时节随意丢弃农药瓶,禁止使用化香叶毒害溪沟内一切生物,禁止群众上溪沟捕捉、电击,违者予以重罚。
5.2 加强巡山护林,提高检查执法力度
雷山髭蟾主要分布在雷公山、方祥、小丹江三个管理站辖区内,其中设有二个检查站。管理站人员在雷山髭蟾的繁殖期经常到其分布地加强巡查及宣传,对进入分布区内的人群进行仔细的盘查、登记,了解其去向,对正在违法者进行教育加处罚。两个检查站特别在野生动物繁殖期,对过往车辆及人群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一处漏洞,一经发现携带,没收教育加重罚,让其心服口服。
5.3 加强检查力度
加强保护区内、区外农家乐的检查力度打击非法收购珍稀野生动物行为,保护区内的旅游业带动区内区外农家乐的兴起,而农家乐为了吸引游客美食,常常悄悄到辖区内收购珍稀野生动物。每星期应对各农家乐进行检查一次,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对于有违规违法行为者,予以重罚。杜绝各农家乐出售野味行为。
5.4 加强科学研究和实验繁殖
一是吸收高科技人员充实保护区科技队伍,二是申请对雷山髭蟾的科学研究项目。选择条件又好又方便适应雷山髭蟾生存的溪沟地段,用栅栏围出一定面积。实施人工投入饵料,实行野外饲养。目前,有人在雷公山管理站辖区大塘湾实行大鲵的饲养繁殖。同样,可以鼓励有饲养能力的人员对雷山髭蟾进行饲养繁殖,使其增殖繁衍。
6 雷山髭蟾数量的减少给雷公山森林资源多样性的发展的影响
雷山髭蟾属雷公山保护区两栖类特有种,是雷公山保护区的骄傲,也是保护区的一块亮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著称。如今,让人骄傲的雷山髭蟾正走上危机边缘,它必将给雷公山森林资源多样性带来巨大影响。
6.1 自然界食物链破坏
雷山髭蟾的数量减少,使自然界食物链受到破坏,致使以其为食的动物相对减少,以此类推,又将让其它动物数量减少,必将影响雷公山森林资源物种的多样性。
6.2 遗传基因相对减弱
雷山髭蟾的数量减少,在遗传基因上相对减弱,适应环境能力变弱,又导致其基因状况变得脆弱,雷公山丰富多样的遗传种质资源多样性必将受到损害。
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和繁殖,我们已刻不容缓。要想使地球变得丰富多彩,让世界美妙多姿,人类不会孤单,生命精彩绝仑。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敲响警钟,约束自己,善待生灵,敬重生命,保护好区内让人骄傲、感动的珍稀特有生物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张华海,张旋.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