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级中学的音乐少不了欣赏课,音乐欣赏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勾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人瓣情操得到陶冶,智慧得到启迪,提高他们的音乐的审美情趣与能力,使他们在全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 教学
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有效地培養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儿童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3)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来个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在课堂外听到的歌曲,并讨论哪些旋律动听优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想象指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的心理过程。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得音乐形式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接受行为。而实际上,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的主体意识带入到音乐中去。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文化修养不同,每个人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尤其是无标题音乐欣赏)。有时候,甚至同一个人,听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也会得出不同的感受。因此,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是必然现象,也是我们音乐欣赏教学应该追求的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比如我在上《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时我就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对其所聆听的音乐自由发表见解,让他说出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是他能感受到的就行,对音乐的欣赏永远没有标准式的答案,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想说、想做”的氛围。不要用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肯定其中积极的因素,然后帮助提出改正的方法。教师要把握的是,这种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应来源于对音乐的联想和情感审美体验。如果对音乐的表现要素、作品的题材风格也产生许多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就要及时引导并做必要的纠正。
三、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
(3)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如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们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
四、音乐欣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丽.初探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年第1期
[2]吴林华.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会,《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33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 教学
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有效地培養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儿童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3)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来个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在课堂外听到的歌曲,并讨论哪些旋律动听优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想象指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的心理过程。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得音乐形式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接受行为。而实际上,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的主体意识带入到音乐中去。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文化修养不同,每个人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尤其是无标题音乐欣赏)。有时候,甚至同一个人,听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也会得出不同的感受。因此,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是必然现象,也是我们音乐欣赏教学应该追求的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比如我在上《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时我就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对其所聆听的音乐自由发表见解,让他说出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是他能感受到的就行,对音乐的欣赏永远没有标准式的答案,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想说、想做”的氛围。不要用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肯定其中积极的因素,然后帮助提出改正的方法。教师要把握的是,这种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应来源于对音乐的联想和情感审美体验。如果对音乐的表现要素、作品的题材风格也产生许多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就要及时引导并做必要的纠正。
三、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
(3)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如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们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
四、音乐欣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丽.初探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年第1期
[2]吴林华.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会,《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