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艺术是教师熟练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科学的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灵活性、娱乐性、创造性、魅力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低段学生还处在六、七岁的年龄阶段。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还是非常天真和幼稚的,他们好玩、好动、爱模仿,喜欢小动物和动画形象,语言富有童趣,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记忆力强,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作为一名低段数学教师,只有牢牢抓住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运用教学艺术的手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新课导入的艺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第一步。
  1、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低段学生还是非常有幻想能力的,在教学的开始给他们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过来,教师就能很好地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积极地思考。例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开始是以数学王国里的小客人要来参观我们的教室的情境引入的(请5个学生每人手拿一张数字卡片来到教室),这下孩子们马上就坐得很端正了,还做出一副很认真听的样子。接着,我又说了一句:“他们都是乱哄哄地进来的,谁能给这些数字朋友排排队呀?”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小手高高地举起来了。以学生表演的形式,巧妙地引入了课题,寓教学于情境之中,学生仿佛立即置身于情景交融的动画世界里,迅速地被教学内容所吸引,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2、猜谜语导入。低段学生平时很喜欢猜谜语、脑筋急转弯一类的,还时不时地给我出题目,想要难倒我。在上《认识整时》这一课的开始时,我编了一则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学生兴趣就一下子上来了,他们异口同声地答道——“钟”。以这样的形式导入新课,显得既新颖别致,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使我非常顺利地进入了这节课的主题上来。
  3、以动画人物的出现导入。低段儿童又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蓝猫就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在《认识立体图形》的课堂教学中,我先出示了蓝猫的形象问学生:“谁来了?”学生很兴奋,齐声答道:“蓝猫。”我又紧接着说道:“蓝猫给我们带来了一篮子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的注意早已经被“蓝猫”给吸引住了,蓝猫的话也成了像圣旨一样必听的东西了。学生们走进了老师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就可以通过操纵蓝猫来调控这些爱玩、好动的孩子们了。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做为课的引入很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的要求,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很快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堂课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除了上述这些方法,还有如歌曲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导入等等。作为一名教师,就一定要去研究新课导入的艺术。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监控之中,然而教师的这一切又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契机,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如果一个身体姿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向他们传达你所要传达的信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那才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教师。
  在《认识立体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蓝猫的形象提出教师的要求的。如让学生分不同的实物时,我说:“蓝猫想考考我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吗?六个小朋友一起试试看。”在结束课的时候,我说:“小朋友,请你回家当个小小侦察兵好吗?去侦察一下自己家中的物体形状是什么样的。”
  这些富有童趣的语言学生很爱听,听了也感觉很亲切。从这一点上来说,教师已经能亲近学生,学生也能接受教师。这不是我们一真想要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吗?
  
  三、教学设计的艺术
  
  设计符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的环节,特别是一些小小的游戏,能起到调控课堂气氛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更能寓教于乐。
  在上《认识立体图形》时,我做了一个猜物体的游戏:我把准备好的实物用一块布盖上,学生说要老师摸长方体我就去摸。我摸了一会儿假装没有摸到,学生急着告诉我,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边还有角的……我摸对了,他们就高兴得不得了。我又趁势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学生不仅仅是玩了一个游戏,看得出来他们还学到了本堂课的内容,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这不正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教学效果吗?
  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艺术还有很多很多,本人也只是谈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有些课堂教学的艺术我们还没有去发现它,或是没有去很好地运用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低段教学有着低段的特点,只有孩子们喜欢的、高兴的学习,才会发挥它最大的效果。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发现其它教学中的艺术,努力成为一名行动着的研究者。
其他文献
从思品课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思品课中可以实行开放性教学形式,打破学科界限,做到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所以我努力开放思品课堂,优化自己的教学,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做开放型教师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教师是依赖于学生的。师生之间就好似由教师的教学、教育经验与学生的好奇和热情组成的有机体。向学生学习、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
期刊
语文教学情境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是智慧、情感、理念相互碰撞所激发的“教学情意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有形与无形的意境。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双主体论”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普遍接受的教育理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更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保证。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得意门生,要以同样火热的心爱学生全体、爱每个学生。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
期刊
在当代文坛,林斤澜与汪曾祺并称“文坛双璧”,同时他还被称为“短篇小说圣手”、文坛“怪味豆”。人们赋予林斤澜不少称谓,但当我们真正走近林斤澜,就会发现无论是他的人品还是他的文风都已凝成了一段厚重的历史,这段厚重的历史震撼人心、丰润细腻、影响深远。而这样一段熠熠生辉的历史我们就可以通过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春风》窥见一斑。  林斤澜在《春风》中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对比烘托,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教师若不能当机立断,及时妥善处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妨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如何处理好课堂偶发事件?这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机智巧妙。教育机智是处理偶发事件必需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善于运用机智的语言或措施处理偶发事件。如:一节数学课上,全班同学都在静静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是谁难以控制,突然放出一声响屁,那声音在静静的课堂上格外清晰,还有点悠
期刊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一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影响到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并且直接影响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初
期刊
充分挖掘隐藏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人文价值,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求解恒成立问题中的参数取值时,通常采取等价转化的方法。但有时直接等价转化比较困难,这时采取的方法是:先确定参数所在范围——“众”,再从“众”里寻出参数的最终范围——“他”,同样也能达到等价转化的目的。这种求参数的方法, 称为“众里寻他”。下面就让我带你追寻“他”的行踪,一睹“他”的尊容。   小隐于野   例1:关于
期刊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
期刊
题目拟得如何,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不仅直接关系学生的得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所以作文自由拟题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在“新”字上多动些脑筋,多下些功夫。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做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喝彩,将会产生使人一见钟情的迷人效果。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拟题创新的方法,以便对同学们在实际写作中
期刊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