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巧的是,与此同时,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西门吹水和贵州的刘阳,他们也在此期间在双桥沟开辟了一些Drytooling和Mix线路。
2014年元旦前后,我和Marcos、巴特尔、吹水等一票老友在双桥沟会合,简单的攀登适应后,我们选择了神仙洞作为Drytooling的重点开发区。神仙洞冰瀑位于双桥沟的右侧东向,路程短,接近性好,从中午开始每天都能美美地享受几个小时太阳下的温暖时光。同时这里岩壁宽广,可以开辟的线路不会低于数十条。
开线选线这事,很大程度上和个人喜好有关。Marcos选择了冰瀑左边的岩壁,我选了右边有悬冰的岩壁。而开工效率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时间问题,太早的时候,温度过低,肌肉僵硬,缩手缩脚,反应迟钝,连电锤的电池也发出低温报警,哼哼唧唧转速缓慢。但当阳光照到身上的时候,“植物大战僵尸”的阳光效应在我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Marcos选择了利用旧线路横移做顶保护,再下降清理打Bolt。我和巴特尔选的线路其实是段Mix,一半冰,一半岩,冰或薄或厚,虽然能清晰看到仰角的灰蓝色冰挂,但它们基本都不能用作保护点,而且我也不能保证,明年还会在同样的位置出现同样大小的冰,Bolt无疑是让更多人安全体验和训练的好法子。
和攀岩线路一样,Drytooling同样需要开线者读懂线路。合理的安全距离、线路上最好的动作,如何利用那些缝隙、空洞、平台。如果你的数据库足够丰富,整个攀爬过程就像在看一段剪辑完好的视频一样流畅。
神仙洞的岩壁基本以页岩和沉积岩为主,似乎都不太完整,线路上总有些浮石。还好,低温是个好帮手,冰把岩壁浸透包裹得结结实实。线路是直壁加薄冰转仰角,一路清理岩壁顺带打好了bolt,线路难度适中约为M7,大量的钩挂动作,不需要换手,还有一段两米的冰柱,难点在最后翻出一个小屋檐结束。最完美的动作是一个torque,就是我们常说的开瓶器动作,镐尖向上反撬,之后再一个Figure four挂锁结束。线路可以单段攀登,也可以接着横切继续开辟第二段。必须承认,在高海拔地区开线需要更多的体力和防护,当我灰头土脸回到地面,立刻迫不及待地让吹水来试线,当然一条M7难度的线路对他来说绝对不是难事,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他的攀登是否与我开线的设想重合。当然,如果他不小心冲坠了,哈哈,这又会让愉快的一天倍增色彩。
我想说的是,吹水是个好演员。轻松的钩挂,上脚,轻打镐过薄冰区,torque,figure four动作轻快,判断准确,他如期轻松完成线路,之后还配合开线工兼摄影师重复攀登以达到最好拍摄效果。
Marcos开辟的线路一诞生好像就不那么公平,堪称直壁中的战斗机。线路没有太大角度,可以说只有一个惟一难点,可就是这个需要深锁和远距离钩挂的点,让身高优势不那么明显的吹水和其他人饱受摧残,Marcos的原话是:如果你足够高,那么线路难度是M8,但如果身高不够,那么难度可能是M10。在那个开线和磕线的午后,我想一定有人有了用木棍把自己的冰镐加长的念头。
这个充满欢乐和冲坠的午后,其实也让不少一起攀登的伙计们了解了更多的Drytooling知识,从大家普遍认为的Drytooling冲坠一定会受伤的错误认识到冰镐使用的空间联想发挥都有了一个重新的体验。Drytooling冲坠和攀岩冲坠一样,保护者同样要给与适当的缓冲,否则后果可能比攀岩更加严重。同时攀登者应当避免使用有后刺的冰爪,如果有最好拆除,因为相对于攀冰,Drytooling的脚跟动作很少,且后刺容易给腿部造成伤害。关于攀登技术,其实你可以想像冰镐是手的延长,钩挂、卡或者别缝隙、横向卡镐身,一句话,运用想像力,只要你想得到就做得到。深锁和抓握力是核心的一部分,Drytooling的攀登和练习相对于攀冰而言,能让攀登者的技术动作更丰富,力量性更强,相较于攀冰中稳定的每一镐,更容易建立攀登者对冰镐和冰爪的信心。当重新返回冰壁时,对于打镐的状态和身体平衡的感觉会明显提高。
几天时间里,我们大约开辟了七条从M5~M10不等的线路,每天都有不同的朋友加入其中,可以看到,Drytooling不会是一个绝对的发展方向,但对中国攀登爱好者来说,一定是一种攀登的新选择。
2014年元旦前后,我和Marcos、巴特尔、吹水等一票老友在双桥沟会合,简单的攀登适应后,我们选择了神仙洞作为Drytooling的重点开发区。神仙洞冰瀑位于双桥沟的右侧东向,路程短,接近性好,从中午开始每天都能美美地享受几个小时太阳下的温暖时光。同时这里岩壁宽广,可以开辟的线路不会低于数十条。
开线选线这事,很大程度上和个人喜好有关。Marcos选择了冰瀑左边的岩壁,我选了右边有悬冰的岩壁。而开工效率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时间问题,太早的时候,温度过低,肌肉僵硬,缩手缩脚,反应迟钝,连电锤的电池也发出低温报警,哼哼唧唧转速缓慢。但当阳光照到身上的时候,“植物大战僵尸”的阳光效应在我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Marcos选择了利用旧线路横移做顶保护,再下降清理打Bolt。我和巴特尔选的线路其实是段Mix,一半冰,一半岩,冰或薄或厚,虽然能清晰看到仰角的灰蓝色冰挂,但它们基本都不能用作保护点,而且我也不能保证,明年还会在同样的位置出现同样大小的冰,Bolt无疑是让更多人安全体验和训练的好法子。
和攀岩线路一样,Drytooling同样需要开线者读懂线路。合理的安全距离、线路上最好的动作,如何利用那些缝隙、空洞、平台。如果你的数据库足够丰富,整个攀爬过程就像在看一段剪辑完好的视频一样流畅。
神仙洞的岩壁基本以页岩和沉积岩为主,似乎都不太完整,线路上总有些浮石。还好,低温是个好帮手,冰把岩壁浸透包裹得结结实实。线路是直壁加薄冰转仰角,一路清理岩壁顺带打好了bolt,线路难度适中约为M7,大量的钩挂动作,不需要换手,还有一段两米的冰柱,难点在最后翻出一个小屋檐结束。最完美的动作是一个torque,就是我们常说的开瓶器动作,镐尖向上反撬,之后再一个Figure four挂锁结束。线路可以单段攀登,也可以接着横切继续开辟第二段。必须承认,在高海拔地区开线需要更多的体力和防护,当我灰头土脸回到地面,立刻迫不及待地让吹水来试线,当然一条M7难度的线路对他来说绝对不是难事,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他的攀登是否与我开线的设想重合。当然,如果他不小心冲坠了,哈哈,这又会让愉快的一天倍增色彩。
我想说的是,吹水是个好演员。轻松的钩挂,上脚,轻打镐过薄冰区,torque,figure four动作轻快,判断准确,他如期轻松完成线路,之后还配合开线工兼摄影师重复攀登以达到最好拍摄效果。
Marcos开辟的线路一诞生好像就不那么公平,堪称直壁中的战斗机。线路没有太大角度,可以说只有一个惟一难点,可就是这个需要深锁和远距离钩挂的点,让身高优势不那么明显的吹水和其他人饱受摧残,Marcos的原话是:如果你足够高,那么线路难度是M8,但如果身高不够,那么难度可能是M10。在那个开线和磕线的午后,我想一定有人有了用木棍把自己的冰镐加长的念头。
这个充满欢乐和冲坠的午后,其实也让不少一起攀登的伙计们了解了更多的Drytooling知识,从大家普遍认为的Drytooling冲坠一定会受伤的错误认识到冰镐使用的空间联想发挥都有了一个重新的体验。Drytooling冲坠和攀岩冲坠一样,保护者同样要给与适当的缓冲,否则后果可能比攀岩更加严重。同时攀登者应当避免使用有后刺的冰爪,如果有最好拆除,因为相对于攀冰,Drytooling的脚跟动作很少,且后刺容易给腿部造成伤害。关于攀登技术,其实你可以想像冰镐是手的延长,钩挂、卡或者别缝隙、横向卡镐身,一句话,运用想像力,只要你想得到就做得到。深锁和抓握力是核心的一部分,Drytooling的攀登和练习相对于攀冰而言,能让攀登者的技术动作更丰富,力量性更强,相较于攀冰中稳定的每一镐,更容易建立攀登者对冰镐和冰爪的信心。当重新返回冰壁时,对于打镐的状态和身体平衡的感觉会明显提高。
几天时间里,我们大约开辟了七条从M5~M10不等的线路,每天都有不同的朋友加入其中,可以看到,Drytooling不会是一个绝对的发展方向,但对中国攀登爱好者来说,一定是一种攀登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