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数学大师、微分几何之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曾指出,数学是很有意思的科学,并给孩子题词“数学好玩”。他强调数学课要讲得让孩子有兴趣。孩子都有好奇心,他们对数学本来有好奇心,可是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数学就难了。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内驱力,也是学习的起点。可是,让不少数学教师感到尴尬的是:学生对数学感到畏惧,甚至是逃避。经常听到教师抱怨:一道题讲了五六遍,学生都不会。原因何在?
一、学趣体验的内涵
所谓学趣体验,就是将数学学习转化为数学的情趣体验,让数学学习成为基于数学本色、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和操作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渴望。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课堂中“有趣”是“有效”的前提,“有效”是“有趣”的结果。课堂中只有学生对学习环境、对授课教师、对学习内容、对学习伙伴等感兴趣了,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焕发应有的魅力?笔者认为,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文化,无论是纯粹的计算,还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都应挖掘出其中的娱乐功能。数学也应该具有诗意、人文、浪漫的情怀。
二、学生“学趣”缺失的原因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足够的情趣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机械单一
案例:有位教师在上《认识20以内数》这一课时,先简单复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与写法,接下来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及写法:学生对10以内的数学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写法,比一比谁学得最好、最快。教师先出示数字“11”,提问:这是多少呢?学生纷纷举手。“那怎么写呢?看好了,先写左边的1,在右边再写个1,就是11,学会了吗?”同学们练习几遍,教师接着出示12、13……
这样的教学,看似学生学得积极热烈,效果似乎还不错。可是试想,长此以往会是什么结果?
(二)教学过程忽视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验”是他们学习知识、养成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当下不少数学教师忽视学生“体验”,只追求结果。
案例: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有的教师可能考虑学生探究时间会很长,于是来个短平快。先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能发现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好像倒过来。教师马上表扬:是的,倒过来。我们就叫它互为倒数。写倒数的方法就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你们会了吗?学生异口同声:会!于是就是练习……
数学教学是师生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孩子的手、口、脑等,调动孩子的多种器官,达到和谐共生,要设计适合孩子的活动。像这位教师的教学,显然忽视了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只片面地追求结果,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不好玩,没意思。
(三)教学方式缺乏趣味
教学《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时,有的教师出示例题:六一儿童节,学校购买一些物品发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买35个书包,每个2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35乘26,让学生看书上的解法,然后尝试练习,而后到黑板板演。
课堂的趣味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二是真正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在兴趣。理想的数学教学应该是能吸引学生的教学,学生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四)教学浅尝辄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的品质,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學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浅尝辄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解决问题策略》时,出示例题:上衣每件58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倍。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对一对答案就算完事,没有对教材提供的习题进行深耕。
三、学趣体验的实施策略
(一)教材内容的有趣
1.创设有效情境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兴趣倍增。
2.趣化教材内容
苏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所有例题和例题图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其间蕴藏着很多生动的、有趣的事例。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间的趣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严谨、简约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而又灵动多彩,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如,在教学百分数后的《恩格尔系数》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一天中用于购买食物的钱,再估计一下自己家一天的总收入。学生一下来了兴趣,有的算一天中家中通常吃些什么,大概多少钱,有的算父母工作一天的收入,各算各的,不亦乐乎。然后,我叫他们再算一算购买食物的钱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并认真阅读课后的“你知道吗?”,读后交流一下贫富情况。这时候,学生才明白,自己的家庭是何等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勤俭节约了,对自己平时浪费粮食的行为感到羞愧。
(二)教学活动的有趣
1.增加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如能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增加游戏活动,孩子的情感会在游戏中得到一种宣泄与释放,学习的体验也必然深刻、难忘。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我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写算式,看能写多少算式,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的心跳多少下,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而体验到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2.引进实验活动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数学课堂适时地引进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动一动,好多的算理是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讲解的。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做三组模型:1.同底不等高;2.同高不等底;3.等地底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三)教师语言的有趣
运用幽默语言。语言有口头和肢体语言。作为教师就应该用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来调动、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其次,要用好肢体语言。教师要合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影响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朝着自己期许的方向发展。
(四)思维方式的有趣
1.适时发问,激发学生想问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引导性的发问,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能够点燃学生问题意识的火种,使其熊熊燃烧。如画龙点睛,激发学生想问的欲望。
课改前,有人说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师就如画师,教师的绘画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当下,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师道尊严,学生言听计从,而是师生和谐交往、民主共生的关系。师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也;生者,自主探索,主体者也。所以教師要舍得松“手”,敢于放“手”,任由学生画“龙”,教师只要寻找适当时机帮助学生点好“睛”,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和思考的时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问”必然逐渐代替“教师问”,学生问的欲望也必将越来越强烈,最终欲罢不能。
2.质疑解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好奇是学生天生的本能。发现问题的源头就是好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在帮助学生解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今,不少学生并不会自学,所以小学生的自学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拟定一份自学方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链接、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历练中,感受思索、探究、解惑的成功体验,催生疑惑,学会提问。
3.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创设富有情趣、贴近生活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实现会问。
(1)创设有思维深度的情境
所谓“跳一跳能摘到苹果”,意思说,不能人为地拔高要求,又不能随意降低要求,否则就不具有挑战性,就不会引发深度思考。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我们可以创设小猴分桃的情境:把一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后,很快就会知道是四分之一。这时教师接着出示4只小猴平均分一盘桃的情境。学生就会想:每只小猴又会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自主解决问题。
(2)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
在自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学生会产生一些困惑,这时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给盒子贴商标纸的情境。在创设数学情境后,一般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留给学生尝试、讨论、发展和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4.教学评价的有趣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相互评价中,学习主体可以不断调整思维、调整情绪、调整方法、调整心态。
作为学习的个体,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在与同伴互动交流时,虚心从他人身上看到优点,积极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在自主体验、自发感悟、合作交流中,在互动中,既提高了自己,同时也满足了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关心的需要。要比较别人思考的角度,琢磨别人的思维习惯,努力使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新颖。
一、学趣体验的内涵
所谓学趣体验,就是将数学学习转化为数学的情趣体验,让数学学习成为基于数学本色、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和操作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渴望。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课堂中“有趣”是“有效”的前提,“有效”是“有趣”的结果。课堂中只有学生对学习环境、对授课教师、对学习内容、对学习伙伴等感兴趣了,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焕发应有的魅力?笔者认为,数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文化,无论是纯粹的计算,还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都应挖掘出其中的娱乐功能。数学也应该具有诗意、人文、浪漫的情怀。
二、学生“学趣”缺失的原因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足够的情趣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机械单一
案例:有位教师在上《认识20以内数》这一课时,先简单复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与写法,接下来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及写法:学生对10以内的数学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写法,比一比谁学得最好、最快。教师先出示数字“11”,提问:这是多少呢?学生纷纷举手。“那怎么写呢?看好了,先写左边的1,在右边再写个1,就是11,学会了吗?”同学们练习几遍,教师接着出示12、13……
这样的教学,看似学生学得积极热烈,效果似乎还不错。可是试想,长此以往会是什么结果?
(二)教学过程忽视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验”是他们学习知识、养成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当下不少数学教师忽视学生“体验”,只追求结果。
案例: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有的教师可能考虑学生探究时间会很长,于是来个短平快。先出示一组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能发现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好像倒过来。教师马上表扬:是的,倒过来。我们就叫它互为倒数。写倒数的方法就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你们会了吗?学生异口同声:会!于是就是练习……
数学教学是师生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孩子的手、口、脑等,调动孩子的多种器官,达到和谐共生,要设计适合孩子的活动。像这位教师的教学,显然忽视了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只片面地追求结果,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不好玩,没意思。
(三)教学方式缺乏趣味
教学《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时,有的教师出示例题:六一儿童节,学校购买一些物品发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买35个书包,每个2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35乘26,让学生看书上的解法,然后尝试练习,而后到黑板板演。
课堂的趣味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二是真正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在兴趣。理想的数学教学应该是能吸引学生的教学,学生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四)教学浅尝辄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的品质,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學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浅尝辄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解决问题策略》时,出示例题:上衣每件58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倍。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对一对答案就算完事,没有对教材提供的习题进行深耕。
三、学趣体验的实施策略
(一)教材内容的有趣
1.创设有效情境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兴趣倍增。
2.趣化教材内容
苏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所有例题和例题图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其间蕴藏着很多生动的、有趣的事例。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间的趣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严谨、简约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而又灵动多彩,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如,在教学百分数后的《恩格尔系数》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一天中用于购买食物的钱,再估计一下自己家一天的总收入。学生一下来了兴趣,有的算一天中家中通常吃些什么,大概多少钱,有的算父母工作一天的收入,各算各的,不亦乐乎。然后,我叫他们再算一算购买食物的钱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并认真阅读课后的“你知道吗?”,读后交流一下贫富情况。这时候,学生才明白,自己的家庭是何等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勤俭节约了,对自己平时浪费粮食的行为感到羞愧。
(二)教学活动的有趣
1.增加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如能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增加游戏活动,孩子的情感会在游戏中得到一种宣泄与释放,学习的体验也必然深刻、难忘。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我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写算式,看能写多少算式,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的心跳多少下,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而体验到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2.引进实验活动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数学课堂适时地引进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动一动,好多的算理是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讲解的。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做三组模型:1.同底不等高;2.同高不等底;3.等地底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三)教师语言的有趣
运用幽默语言。语言有口头和肢体语言。作为教师就应该用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来调动、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其次,要用好肢体语言。教师要合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影响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朝着自己期许的方向发展。
(四)思维方式的有趣
1.适时发问,激发学生想问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引导性的发问,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能够点燃学生问题意识的火种,使其熊熊燃烧。如画龙点睛,激发学生想问的欲望。
课改前,有人说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师就如画师,教师的绘画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当下,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师道尊严,学生言听计从,而是师生和谐交往、民主共生的关系。师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也;生者,自主探索,主体者也。所以教師要舍得松“手”,敢于放“手”,任由学生画“龙”,教师只要寻找适当时机帮助学生点好“睛”,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和思考的时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问”必然逐渐代替“教师问”,学生问的欲望也必将越来越强烈,最终欲罢不能。
2.质疑解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好奇是学生天生的本能。发现问题的源头就是好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在帮助学生解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今,不少学生并不会自学,所以小学生的自学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拟定一份自学方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链接、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历练中,感受思索、探究、解惑的成功体验,催生疑惑,学会提问。
3.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创设富有情趣、贴近生活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实现会问。
(1)创设有思维深度的情境
所谓“跳一跳能摘到苹果”,意思说,不能人为地拔高要求,又不能随意降低要求,否则就不具有挑战性,就不会引发深度思考。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我们可以创设小猴分桃的情境:把一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后,很快就会知道是四分之一。这时教师接着出示4只小猴平均分一盘桃的情境。学生就会想:每只小猴又会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自主解决问题。
(2)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
在自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学生会产生一些困惑,这时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给盒子贴商标纸的情境。在创设数学情境后,一般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留给学生尝试、讨论、发展和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4.教学评价的有趣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相互评价中,学习主体可以不断调整思维、调整情绪、调整方法、调整心态。
作为学习的个体,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在与同伴互动交流时,虚心从他人身上看到优点,积极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在自主体验、自发感悟、合作交流中,在互动中,既提高了自己,同时也满足了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关心的需要。要比较别人思考的角度,琢磨别人的思维习惯,努力使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