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杂志的审美范式探析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月买一期高品质的时尚生活杂志要12元至20元。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应用不断丰富,把《时尚伊人》《华夏地理》《足球世界》《新潮电子》等百余种当期杂志一股脑儿地放进你的手机,让你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阅读这些图文并茂的精彩内容,也只需2到10元。3G的到来,使得手机下载一本容量为2M的手机杂志,仅费时1秒钟。这,就是手机杂志一3G时代最贴近用户、最广泛的应用。手机杂志,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阅读和海量内容快捷下载的良好体验于一身,能够充分满足3G时代移动互联主流用户群不断提升的阅读需求。
  手机杂志成为人们新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多的传统阅读内容开始关注并尝试进入手机媒体领域。目前,国家尚无法律法规对手机杂志进行明确定义,但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正在成为网络的重要终端设备,手机杂志是网络出版的延伸与组成部分。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对“网络出版”作了一个定义:“网络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对手机杂志予以界定,手机杂志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音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手机传播行为。手机杂志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开放性与自由性、隐蔽性、便携性等特点。手机杂志现在在我国形成了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原创文学、手机游戏、手机(无线)音乐等门类齐全、灵活多样的手机杂志格局。手机杂志的审美范式与传统杂志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总体看来,手机杂志审美范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 “无”质化的比特式审美
  
  从手机杂志的本体形态上看,手机杂志和传统杂志是不一样的。手机杂志内容是电子数码语言的“比特”组成的,或者说是以数字化“比特”(bit,指0和1组成的计算机二进制数位)为符号本体的信息方式进行传播。在电脑写作中,人类首次实现了尼葛洛庞帝所说的:“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传统的信息传输工具如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它们所使用的物质是原子。原子是有体积、重量、生产成本和传输耗损的,比特则没有,也不会有。尼葛洛庞帝称比特为“信息DNA”,他说:“比特没有颜色、尺寸和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它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是信息的最小单位”。“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后来,另一位美国信息传播学家保罗·利文森(Paul Levinson)进一步解释说:“DNA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而且是一个交互式的——用今天的高科技术语来说是智能的——时间延伸体。”比特只是一种数码信息,在互联网上它无处不在又处处不在,可以无限贮存任何信息却不挤占一切物理空间,它用“空中的文字”传递“海量的信息”却又将自己隐而不显。只要有足够的网络宽带,使用者就可以通过操作它来获得“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不仅能随时调阅,还能实时更新。时至今日,人类数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学艺术瑰宝和思想文化遗产均能以比特方式栖居网络,而比特传输的网络信息大约每100天就会翻一番。就文学信息看,几乎古今中外的所有作品都经比特化处理后进入网络,网络原创作品更是汗牛充栋。正是借助比特的工具转换,使互联网成为古往今来最丰富的文学宝库。
  比特是一种没有体积和重量的“软载体”,其传播无需“硬载体”传播的储藏和运输成本,也不会出现物质传播中常见的质量耗损或信息缺失,它所拥有的无障碍延伸从本体上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比特技术拥有强大的信息压缩和转换功能。它能用最简单的0和1这两个数字来表征最丰富的大千世界和最复杂的人类情感,不仅能轻易地实现文字转换,也能将对象转换为声音或图像。从符号本体的存在方式上说,用于网络写作的电子数码语言具有双重形态,即隐性形态和显性形态。这两种形态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电脑网络的语言出场。
  
  二 语言多元化的形象性审美
  
  从传播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看,传统杂志主要采取文字语言的单一形式进行传播,而手机杂志则采取了多样的形式,除了文字言语形式之外,还有许多非言语和副言语元素形态掺杂其中。非言语元素就是指除了言语行为(说话和书写)之外的一切社会行为及其语境因素表示意义的元素。比如为了弥补网络传播中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语言信息的缺失,人们便创造了很多表情符号等非言语元素来生动呈现和描摹日常面对面交际中的音容笑貌等非言语信息。副言语元素是超出言语交际和分析范围的各种不同性质或种类的伴随言语语言的声音。手机杂志由于有数码技术作为支撑,能够传播这种副言语元素,传递功能性发声,如笑声、哭声、叹息声、呻吟声、咳嗽声等,也能传递伴随语言出现的语音特征,如语音、语调、语速、音高、音量等等。这种非言语和副言语元素在传统杂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手机杂志在形式上不仅保留了传统纸质杂志的封面、目录和封底,还作出了传统杂志的中折痕以及翻页的效果。此外生动精美的图像和视频、优美和炫酷的背景音乐、富有动感的视觉冲击等表现形式的综合运用,使读者在虚拟的杂志环境中获得艺术性的享受,创造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快感。这种信息处理方式直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保留传统杂志的一些样式,是为读者导人一种认知图式,利用已有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加深对信息的全面理解和记忆。其次,手机杂志利用了大量的视觉符号语言。因此较好地改善了原有传播过程中单一的传达功能,让读者从多感官的角度接触信息,从而在感性因素的引导下提高其卷入程度。
  
  三 消解“中心”的互动式审美
  
  手机杂志大多设有留言版,如果读者在线阅读,可以与编辑或者作者进行即时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对杂志的某些栏目、文章进行评论。传播学认为有效的传播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传播者是受传者,受传者又是传播者。因此,读者的参与对于手机杂志而言是其活力和生命的所在。手机杂志传播的双向特征,使得读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兼具双重性,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始终被传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平等。其次,追求网络中心各节点的平等地位的P2P技术的运用,使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去中心的特点将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网络传播结构的 扁平化特点也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去中心化”在网络传播中心已经成为现实,网民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出版者的传播地位会发生变化,在手机杂志传播中,信息资源的全球联通性将使读者直接面对广泛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出版社原有的信息源中心消失。信息空间具有高度开放性,网络信息呈多向、发散式传播,读者有可能绕开传统杂志设置的障碍而自由地获取信息。读者不仅可以主动地选择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和意见,出版者与读者有可能成为平等的信息资源共享者,原来存在的左右信息和舆论的特权力量受到挑战。出版者在网络环境中从事传播活动,传播模式会发生变化。以互动和个性化为特征的“小众传播”和“点播”逐步普及,网络时代的出版者必须更快、更好、更生动、更准确地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并提供多种增值服务。根据读者所表现出的偏好(主题、色彩、风格等等)、读者所用的浏览器、读者的地理位置以及所用的调制解调器的速率来编排网页和发送信息。要适应读者的要求,决定手机杂志的展示形式——以这种或那种色调、版式打印出读者订阅的个人报纸、期刊;为读者选择一位虚拟的播音员播报新闻、讲解故事……在将来的某一天,甚至可以推出“私人数字助理”,为读者推荐不同的手机杂志,在读者需要的时候,以读者最喜欢的方式展现。
  
  四 分众传播的个性化审美
  
  手机杂志对内容进行了归类、细分。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将内容划分不同的主题,每一主题下的杂志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要。这种划分将原本分散的网络读者“重新部落化”,逐渐形成有特定属性的群。手机杂志是否正在走向小众传播?对于“小众传播时代”,年轻学者黄旦博士归纳其特点:“第一,内容更加专业化;第二,接受者更为自由、主动,富有选择余地;第三,传播者必须更加关心和了解接受者的各种需要;第四,利用‘电子报纸电视报纸’等新型媒体进行传播的传、收双方,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而据有关调查,手机杂志的读者学历要远远高于传统杂志的读者。大学本科学历最多,占到48%;其次是专科学历的有31%。这充分说明手机杂志的读者是一批年轻的、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由此可见,手机杂志属于小众传播。
  此外,手机杂志为扩展内容的来源,向读者提供了手机杂志的制作软件。由于内容同质化一直是手机杂志的现实问题,在“内容为王”的竞争环境下要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必须具有原创性和新鲜感。网络杂志制作软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读者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进一步增加了内容的鲜活度。在很多读者看来,网络杂志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被动地欣赏,而是主动的参与。这些针对非专业人士的“草根”软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要——过一把当“主编”的瘾。在人们津津乐道的web2.0时代,读者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自主权。
  总而言之,手机杂志是出版业的一种新型业态。由于其独特的传播特性而扩展了新的市场,延续了杂志的影响力,加大了杂志的利用率,并且能够扩大杂志发行范围和地域,辅助传统杂志品牌塑造。手机杂志还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适应新生代读者的生活节奏和消费方式。同时随着网民基数的逐年增加,新的阅读习惯的逐渐形成,手机杂志的优势将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影响更多的读者。在人类的传播消费史上,传统媒介的传播形式从来没有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而消亡,总是与之一起成长共生,最终融入社会结构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4
  [2][美]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1,熊澄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9-120
  [3]赵志立,论网络传播学的理论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245-247
  [4]李洁麟,心理语言图式研究与传播学的有意碰撞[EB/OL]
  [5]彭兰,P2P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未来[EB/OL]
  [6]舒吟平,小众传播时代广告战略的选择[EB/OL]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财务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对于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重力空间与几何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首先将拉格朗日应变张量引入几何位移场,借助点位几何向量与重力向量之间的局部可逆定理,建立了重力位二阶梯度与点位几何应变之间的一般关系式;特别是依据一个已知的正常椭球,我们得到了实际重力位曲率参数、正常椭球曲率参数以及扰动位引起的点位应变参数之间的简单关系。这些关系式,在大地测量研究中有着许多潜在的应用,尤其在与扰动位和水准面有关的变形分析方面,以及在时变重力位
把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比作是二战中率领第三军团横扫法国进入德国的巴顿将军,还不如说他更像是实现德国统一的“铁血首相”俾斯麦。“在地球上所遂行的事情,总是有一种
小鱼是一位上班族。根据网上的一个碳排放计算器,他一年的碳排量为5.88吨/每年,高出中国大陆年平均碳排量2.7两倍多。
内隐学习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Reber首先提出内隐学习概念,近年来对内隐学习又有了新的界定。内隐学习有五个特性: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抗干扰性、三高特征。内隐学习的
在第10届“中国IT服务年会”上,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分别荣获了“2007年中国IT服务绩效评价桌面支持与维护服务绩效典范”与“2007年中国IT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IT
本文着重论述用新的30°棱镜等高仪同时测定大地方位角A和垂线偏差分量ξ、η的基本理论及作业方法。这种方法有三个特点:1)就方位角而言,观测30°等高圈上的星较观测北
“一纲多本”的推行和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导致教辅报刊社不得不开发出多版本与全国数种甚至数十种不同的教材配套。在这种情况下,教辅报刊同质化就成为必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
“随需应变”、“灵动商务”这些溢美之词不断加诸于SOA上,在所有华美的包装之下,人们往往会忽视SOA在充满“阳光”的背后也有一丝异样的味道。
本文从速率面的观点出发,把重力和高程的转换因子当为未知数,建立了多期复测重力和水准测量联合处理的动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顾及动态噪声和观测噪声的方差分量估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滤波方法。最后对一个模拟网作了计算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