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认清文学作品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以及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必然,培养学生透过形象、感性思维,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抽象理解的素质和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观点可以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判断,将哲学观点恰当地引入语文教学实践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理性思维培养。
关键词:理性思维;哲学观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25-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
语文,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是与文学作品等同的。因为一般人总认为语文学得好不好,就表现在你能否一提笔就能写出一篇发人深省、引人共鸣的好文章来。所以语文教什么、学什么?一般认为就是阅读、写作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那些优美的文字、意境、情感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有了这个共鸣,读者就认为阅读完成了。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感性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思维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有助于学生加强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认清文学作品的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必然等等,也就必须培养学生透过形象、感性思维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抽象理解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功解读一篇作品并从中获得好处。
因此,语文学习还是需要一定的方法,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后掌握体验文学、感悟文学进而升华文学的思维方法,迈入理性思维的殿堂。
一、课堂教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际
日本某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语文老师问学生:“雪化了成了什么?”学生出人意料地答:“雪化了成了春天。”我们在鼓掌赞赏小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象之余,不妨也思考一下“想象”与“理性”的关系。说“雪化了成了春天”,这是个思维的跳跃,看似没有理性思维渗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但又依稀可辨。“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这句中的“理”是有的,只是看不见,“言不尽意”罢了。说不出什么意思,什么道理,却能传出情感与意味,很耐琢磨,这就有了“理趣”。所以说,理性思维如得不到大力培养,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造思维的发展与升华。
杨叔子指出:“创造性思维是整体的思维。逻辑思维是整个思维正确性的坚实基础,而形象思维则是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思维将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彼此矛盾的,乃至荒谬的。”法国作家梅里说:“我写文章不计算字数,而计算思想。”
就我们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难免有些浮躁功利,不愿思考,也不善思考。也许他们的文章写出来辞藻华丽、语句新鲜;但是,文章中可能就缺少那么一种真正引人思考、引人共鸣的东西,有时就是所谓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早就有人指出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正是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无病呻吟、强发牢骚、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加理性思索的训练,降低了整整一代人的水平。在我们平时批改的作文中不难发现抒情优美的文字多了,议论深刻的文字少了;关注个人情感的多了,关注国家大事、国际风云的少了;注重自己的感受多了,理解他人的少了。文章如果没有了思想,则人云亦云,丧失个性,或者肤浅平庸,局限于个人的喜怒哀乐,自成一隅,无法看到事物的广阔的外延,无法看到事的复杂性,无法估计矛盾的特殊性,无法辨别问题的多样性,也就不能给人以启迪与警示。
二、课堂教学理性思维渗入的尝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观点是可以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判断的。试将辩证、客观的观点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事物的原理,判断事物的本质,以全面、透彻、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抑或为人处世中正确、严谨地学会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有理有节地为人处世,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学习。
“现象和本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否定之否定”这样的哲学原理恰当地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将讲授的课程内容与哲学观点巧妙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向“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挑战。所谓“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主要就是指定势思维。习惯难以突破,经验使人对习惯深信不疑,以致误把现象当本质,把“归纳”当真理。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一个人从一只口袋中连续摸出数十个红球时,他往往会得出结论:“这袋子里装的是红球”;可当他摸出一个黑球时,又连续摸出数十个黑球时,他又会得出结论:“这袋里装的是红球与黑球”。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归纳法。其实,从理论上讲,归纳法中的归纳总是不完全归纳,是不完全可靠的。这正是“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式”的局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常要激起学生对一些已有结论的反思考,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和全面审视事物的能力。“日常生活思维方式”最大的破绽就是“人家都这么说的,还有错吗”,这就在思维方式上形成惰性。一提到陶潜,就想到他是田园诗人,却不知道他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面;一提到孟浩然,就想到他的诗风“平淡”“清幽”,殊不知他也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壮逸”与豪放。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质疑,敢于向现成的“归纳”结论发起冲击,久而久之,良好的理性思维品质便会形成。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张扬。
要培养好学生的思维方法,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觉讨论,老师及时“点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能够普遍地接受理性思维,不能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事物表象的描述,并且非常乐意探讨事物的真相,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语文教学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寻求规律,探求真理,这不仅不会泯灭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哲学观点恰当地引入语文教学实践中仅是一种尝试,或许这种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仍存在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形式过于划一呆板,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导致教师缺乏研究和探索精神”的一种突破。在全社会关注教育、关注教育思想、关注教师的研究和探索精神的氛围中,可以将这一教学模式视为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
我相信,语文教学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培养,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理性的头脑,在语文教学中,感性认识最终还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邹祥龙,孙冬强.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02).
[2]范淑娟.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感性思维,2008.
[3]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01).
[4]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教育研究,1997(09).
关键词:理性思维;哲学观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25-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
语文,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是与文学作品等同的。因为一般人总认为语文学得好不好,就表现在你能否一提笔就能写出一篇发人深省、引人共鸣的好文章来。所以语文教什么、学什么?一般认为就是阅读、写作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那些优美的文字、意境、情感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有了这个共鸣,读者就认为阅读完成了。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感性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思维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有助于学生加强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认清文学作品的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必然等等,也就必须培养学生透过形象、感性思维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抽象理解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功解读一篇作品并从中获得好处。
因此,语文学习还是需要一定的方法,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后掌握体验文学、感悟文学进而升华文学的思维方法,迈入理性思维的殿堂。
一、课堂教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际
日本某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语文老师问学生:“雪化了成了什么?”学生出人意料地答:“雪化了成了春天。”我们在鼓掌赞赏小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象之余,不妨也思考一下“想象”与“理性”的关系。说“雪化了成了春天”,这是个思维的跳跃,看似没有理性思维渗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但又依稀可辨。“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这句中的“理”是有的,只是看不见,“言不尽意”罢了。说不出什么意思,什么道理,却能传出情感与意味,很耐琢磨,这就有了“理趣”。所以说,理性思维如得不到大力培养,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造思维的发展与升华。
杨叔子指出:“创造性思维是整体的思维。逻辑思维是整个思维正确性的坚实基础,而形象思维则是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思维将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彼此矛盾的,乃至荒谬的。”法国作家梅里说:“我写文章不计算字数,而计算思想。”
就我们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难免有些浮躁功利,不愿思考,也不善思考。也许他们的文章写出来辞藻华丽、语句新鲜;但是,文章中可能就缺少那么一种真正引人思考、引人共鸣的东西,有时就是所谓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早就有人指出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正是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无病呻吟、强发牢骚、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加理性思索的训练,降低了整整一代人的水平。在我们平时批改的作文中不难发现抒情优美的文字多了,议论深刻的文字少了;关注个人情感的多了,关注国家大事、国际风云的少了;注重自己的感受多了,理解他人的少了。文章如果没有了思想,则人云亦云,丧失个性,或者肤浅平庸,局限于个人的喜怒哀乐,自成一隅,无法看到事物的广阔的外延,无法看到事的复杂性,无法估计矛盾的特殊性,无法辨别问题的多样性,也就不能给人以启迪与警示。
二、课堂教学理性思维渗入的尝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观点是可以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判断的。试将辩证、客观的观点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事物的原理,判断事物的本质,以全面、透彻、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抑或为人处世中正确、严谨地学会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有理有节地为人处世,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学习。
“现象和本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否定之否定”这样的哲学原理恰当地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将讲授的课程内容与哲学观点巧妙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向“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挑战。所谓“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主要就是指定势思维。习惯难以突破,经验使人对习惯深信不疑,以致误把现象当本质,把“归纳”当真理。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一个人从一只口袋中连续摸出数十个红球时,他往往会得出结论:“这袋子里装的是红球”;可当他摸出一个黑球时,又连续摸出数十个黑球时,他又会得出结论:“这袋里装的是红球与黑球”。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归纳法。其实,从理论上讲,归纳法中的归纳总是不完全归纳,是不完全可靠的。这正是“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式”的局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常要激起学生对一些已有结论的反思考,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和全面审视事物的能力。“日常生活思维方式”最大的破绽就是“人家都这么说的,还有错吗”,这就在思维方式上形成惰性。一提到陶潜,就想到他是田园诗人,却不知道他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面;一提到孟浩然,就想到他的诗风“平淡”“清幽”,殊不知他也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壮逸”与豪放。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质疑,敢于向现成的“归纳”结论发起冲击,久而久之,良好的理性思维品质便会形成。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张扬。
要培养好学生的思维方法,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觉讨论,老师及时“点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能够普遍地接受理性思维,不能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事物表象的描述,并且非常乐意探讨事物的真相,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语文教学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寻求规律,探求真理,这不仅不会泯灭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哲学观点恰当地引入语文教学实践中仅是一种尝试,或许这种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仍存在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形式过于划一呆板,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导致教师缺乏研究和探索精神”的一种突破。在全社会关注教育、关注教育思想、关注教师的研究和探索精神的氛围中,可以将这一教学模式视为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
我相信,语文教学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培养,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理性的头脑,在语文教学中,感性认识最终还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邹祥龙,孙冬强.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02).
[2]范淑娟.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感性思维,2008.
[3]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01).
[4]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教育研究,19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