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应无愧故乡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0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乎一瞬间,乡愁,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集体病症。
  事实上,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还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已非故乡;故乡愈难回,乡愁,便越深。
  乡愁情结的背后,是安全感的丧失。
  心理学理论认为,归属的需要,即融入某些社会团体的社会需求,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我是哪里人?我的家在哪儿?我的身份是什么?当人们问自己这些,正是出于归属感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远走天涯,人们依然需要在心底保持与某此地区的一种紧密的联结。
  具体到中国,每年春运的数十亿人次流动,或许正在印证,有多少人正在寻找这种心理上的紧密联系,有多少人,正在精神上的出发点与物质上的奋斗地之间,疲惫地奔波。
  他们或许别无选择。
  严重的城乡二元化分割,东西部巨大的经济差异,以及文化、医疗、教育等种种资源的政策性不平等分布,使得年轻人若想获得实现梦想的机会,便不得不选择冲向大城市;若想让下一代获得更好的发展路径,无论多艰难,也要挣扎在大城市;若不想在人生的最终时期老无所依,他们不得不,努力在大城市耗尽最后一滴血汗。
  从某种角度讲,人们虽然获得了迁徙的自由,却无法获得平等迁徙到任何地方的自由,因为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值得放弃故乡去迁徙。
  这其实是已被选择的自由。
  然而城市也在拒绝他们。限制入户、限制购房,限制购车,限制入学,限制就业……他乡,亦不能成为故乡。
  这种情况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更加明显。据一份对广州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调查,48.2%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对于广州是外地人;14.0%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既不是外地人,也不是本地人;14.1%的人,认为自己是本地人;只有11.8%的人,认为自己是新本地人。也就是说,超过半数以上的人,虽然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自己和广州创造财富,他们却无法从心理上认同,这个为之付出辛苦的城市。
  故乡,却又不可回。
  不只是物理距离的遥远,不只是交通运力的限制,还因为巨大的精神鸿沟。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向大城市,乡村便成为了空壳。田野荒芜了,房屋倒塌了;乡间小路,变成了高速公路,传统的村落,变成了统一规划的“新农村”;留在故乡的,年老的,成了没有儿女的父母;年少的,成了没有父母的孩子。原来得以维系这个小社会的人伦体系、共同活动的情感消逝了,而附着在其上的互相利用、互相攀比和纯粹的仪式,便赤裸裸地凸显成为一种荒谬。
  回乡的人,找不到回乡的共鸣,回乡,因此成为一个符号,成了负担。
  这是一种矛盾。不该消失的,却完全消失了;该有所改变,却似乎一点也没有变。在大城市进入加速发展的快速通道时,故乡,似乎进入了另一个向下的逆向螺旋。
  事实上,即便在城市,这种问题同样存在。老房子被拆掉,小巷成了通途,千篇一律的摩天大厦,像给城市穿了一件光鲜却浅薄的时装——缺少了故事,砍掉了血肉,在只顾向前奔跑的运动中,忘记了历史与记忆。
  因此,找不到故乡的人,不止于从乡村走出的人,还有上千万在各个城市间游离的人。
  没有故乡的人,有什么?
  你或许可以期盼不久后的的未来,但无法找到很久以前的自己;你或许有拼搏奋斗的勇气,但没有了享受成功的惬意;你或许有在竞争中取胜的技巧,但没有可以分享胜利的家族;你或许更聪明,却在林立的楼宇中,难以获得真诚的沟通;你或许更富用,却无法在他人跌倒时,放心地伸出自己搀扶的手臂。
  从这个角度说,故乡不在他乡,在每个人心底;若说故乡会沦陷,那将不只是地理意义的沦陷,更是精神世界的危机。让故乡成为故乡,成为我们精神家园的永久居所,成为我们城市奋斗者的后援团,成为我们的亲人乐于生活自然蓬勃的生机之地。
  而不管是游子还是留守者,都对故乡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故乡的荣辱牵挂着我们一生的命运,我们唯有将热爱转化为行动,才无愧于一方水土的养育之恩。
  说声回家太辛苦,说声回家太欢欣。
  不管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一种叫做春节的血液,在这一刻,我们踏在回乡的路上,或者遥祝故乡。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静夜里,一缕灯光是幸福;夕阳下,携手相伴是幸福;受挫时,母亲的鼓励是幸福;疲惫时,一杯清茶也是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都愿意用“幸福”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它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教育的幸福。  我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我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个性十足的孩子。我因为他们的崇拜、爱戴而幸福着。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孩子们的顽皮、教学技巧的生涩曾让我困顿,让我迷茫,是
期刊
我说过,我是在故乡被流放的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被流放,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但在我们现代社会,即使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故乡,过去生活的世界也完全不见了。  我们重建了一个新的中国,但是当我们生活在现代化之中的时候,我们感到空虚失落,我们发现自己依然割舍不掉对故乡的怀念,我们发现自己非常需要过去那种能够使我们的生命感到充实的经验。  “汉语是我最后的故乡,朋友是我最后的故乡”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写诗
期刊
有位在深圳工作的朋友讲了一个离奇而真实的故事。他同事家在昆明,春节前两日才能返乡。他订不到2300元的直飞机票,也买不到传说中可以网购的火车票,毅然选择曲线返乡,订了深圳飞曼谷的特价机票,以及曼谷到昆明的8折票,加起来2200元。  返乡的念头根植于春节合家团圆的传统习俗之中,根植于人们最珍贵的回忆与情感之中。无论如何艰难,外出的人们还是要踏上回家之路。  为了生存,我们早早成人,离开家乡,来到大
期刊
很多人觉得我是花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力。  我有自己的底子,而这些底子长久以来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我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进中戏导演系,刚入学就做了职业模特;大学期间,还学了表演、播音、美术,获得了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我演过电视剧、话剧,做过话剧编导;我拿过很多奖,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奖,但这些奖项印证着我一步步的脚印。  《色戒》在成就我的同时,也轻易将我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我的过往无人提及,仿佛
期刊
“逃离北上广”“退居二线”“回老家去”开始成为不少历经千辛万苦“挤”进大都市的年轻人热议的焦点话题。在网民评出的10个最想逃离城市榜单中,上海、北京、广州毫无争议地排名前三。人满为患、房子太贵、娶不到老婆、压力太大、焦虑失眠、漂泊感……各种逃离理由勾勒出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再不走,我要一辈子打光棍了。”网友的吐槽流露出对大都市的迷茫和失望。  然而,真要退守到三四线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则会在发
期刊
上午9点开门,用餐高峰期后才能顾得上吃饭,回到他在北京租的“家”,常常要晚上11点以后了。  上午9点,这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上的云南米线店照例开门迎客了。10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里,刘硕和厨师小马正忙着洗菜、择菜,为中午用餐高峰期做准备。  11点多,来店里吃饭的人多了起来,6张桌子几乎全部客满。外卖电话也接连响起,刘硕要忙着招呼顾客点餐、收银,还要抽空去附近办公楼里送外卖,每分钟都过得像打仗一
期刊
由于从小受到父母在外闯荡的影响,7岁那年,他便有了自己的理想:“我要远离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去读书、去闯荡。”然而,直到16岁,他的这一理想并没能真正实现。  初中毕业后,他成了首钢铸造车间的一名工人,虽然对这个职业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不过,他的“不安分”却开始显现出来。或许是喜好,抑或是为了改变命运吧,那段时间,只要和文艺沾上边的,他逮到什么就学什么。比如什么指挥班、朗诵班、诗歌班等等他都会去报名
期刊
父亲是三代单传,刚落草几天,爷爷就从山神庙旁请回一株小皂荚树,用红绒线系着,扛着它走了一天山路,夜暮四合才到家。进了家门,爷爷来不及喘一口气,就直奔西厢房拿把锄头,在院落里靠墙的地方挖坑种树。夜里,爷爷对奶奶说:“长命树请回来了,以后这就是娃的命根子,好好善待它。”  对于这棵命根子树,父亲比任何人都钟爱,每天早上的第一泡童子尿总是洒在它的脚边。那树也争气,没过多少年就开始挂果了。每到收获季节,就
期刊
请将左肩的日子,换到右肩  累了,放在地上  看看天  再看一眼路的尽头  两间低矮的草房  一只倦鸟飞过  点亮了灯  还是从前的河湾  如今只剩下名字  翻遍河床的沙砾  还是没能找到半滴鸟鸣  老人捻着记忆  坐在藤椅上  念叨着不一样的天空  不肯走出那些辉煌的岁月  巴掌大的小村  施展不开留守儿童的游戏  把老人的唠叨扔在屋里  跑到村外,望着远方的爹娘  放牧着自己,即将脱缰的童年 
期刊
山道弯弯。母亲挑着担子进城赶集,重重的担子,担在母亲的肩膀上,扁担被压得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那还是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也就六、七岁吧。我撒着欢儿跑在母亲前面,跑得很快,恨不得一步跨进县城。  崎岖的山道上,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鹿,一路上蹦蹦跳跳。心里甜甜地想着,赶了集,母亲就会给我买一根棒棒糖,那个棒棒糖可真好吃啊。  不知不觉,我走到旁边的岔道上去了,却还浑然不知,继续往前欢快地跳跃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