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和“崇高”在中西绘画的表现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80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和“崇高”是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中的两个概念。很多绘画作品都包含这两个美学内核,比如西方油画的古典主义风格和中国画中山水画(尤其是北派山水)的都是直接表达了这两种美学思想。但中西这两看似类似的,美学概念背后其实也有着些许差异,这是由地域文化差异决定的,同样包含着这两种美学内核的绘画表现出“和而不同”的表象。
  “大”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孔子在《论语》里对它进行了解释:“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的“大”除了作为有一种道德概念外,还说明对象有崇高、广大、有光辉等。“大”也是直接孕育了我们审美中的“壮美”的产生。“崇高”一般认为是公元前三世纪罗马的朗基努斯提出的。”崇高”是古典主义(绘画)在美学上的直接追求。朗基努斯认为满足“崇高“的作品要有掌握伟大思想的能力、强烈深厚的热情、修辞的妥当运用、高尚的文辞和庄严而生动的布局等特点。同时他还认为“崇高”’的要能让观众进入一种“狂喜”的状态,即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以他的力量、气魄、速度、深度和强度像迅雷闪电一样燃烧一切,粉碎一切。”在朗基努斯这里,文艺的动力由理智转向情感,这和中国的审美特点有了一点类似。
  但是“大”和“崇高”却有几点根本的不同:“崇高”一般是由于对象具有巨大、无限等特点而引起主体对自身力量的崇高感。“崇高”提高了人的情绪和自尊感。而“大”却包含了一定的道德含义,他只能引起主体对对对象的敬畏之情,并带有一丝神秘感。
  这些两种类似却又不同的审美状态在中国和西方的绘画中亦可以读出来。
  五代时期中国的山水画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尤以荆浩、关仝代表的北派山水画为傲。荆、关多是以全景山水的手法描绘太行山地区的景色,大开大合的绘画手法再加上北方特有的大山大水让画面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而荆关以后北派山水逐渐没落,由于文化中心南移,以后的山水画也逐渐清婉秀丽起来。对于荆浩的画,北宋沈括《图画歌》写道:“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范宽石澜烟林深,枯木关同极难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荆浩的画面往往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规律:“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在创作中则是危峰突兀,重岩叠嶂,林泉掩映,气势浩大。荆浩对广阔空间的雄伟气象的审美观照无疑与孔子的“大”是暗通的。中国的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绘画语言探索,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到“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隐约在耳;山光水色,晃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画家往往都是在描绘山水同时寄托自己的人生态度或政治抱负.荆、关这种开图千里的山水画无疑与“大”、“壮美”的审美观照是十分契合的。
  “崇高”这种美学观点是西方艺术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追求的,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和雕塑,还是古典主义绘画,甚至是近代超现实主义的一些作品中都可以发现“崇高”的美学趣味。尤其是“静穆的伟大,高贵的单纯‘的古典主义绘画更是”崇高“的集中体现。
  普桑(Nicolas Poussin)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大多取材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阿尔卡迪亚的牧人》是普桑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古典主义的标准的得到完美的体现:着希腊服饰的牧人,女神般的女人,静谧的风景,沉重的墓碑,以及画面中对生活与死亡的思考的晦涩表达让这张画完美的表达了“崇高”这一美学概念。朗基努斯在他的《论崇高》中写道:“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們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东西的爱......一个人如果把四面八方的生命諦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和优美都巍然高耸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人是为什么生在世间的。”
  由此可见,面对类似的审美意象,中西艺术家都会产生审美观照,只是由于文化差异,可以看到不同的“哈姆雷特”。当今社会,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互联网把人们连在一起,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同时对第三地发生的事情关注,并有所感,然而这种所感却是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故此人们的情感会有一定的共性和些许的不同。其实,由于人的发展规律是一样的,人们同样会对类似的审美意象产生相似的审美感受,固然也会有各自的特点。时间在流逝,社会在变化,科技在发展,其实却有些作为人内情感在的东西是一直适用没有过时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松潘自古就是川西茶马古道重镇,蜀西之门户。该地和谐稳定的回藏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和田野调查所获数据,发现回族和藏族这两个文化差异甚大的民族能够在松潘地区长期和睦相处归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建立在经济互补基础上的回藏贸易构成了松潘回藏民族关系的基础,其他关系皆因此而结成。通过对这一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探源,以期对松潘回藏关系之研究有所补益。  关键词:松潘;和谐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发言积极,表现欲强,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这个阶段他们也存在着绝对服从式的崇师心理,对老师的话视若圣旨,“唯命是从”。这为我们班级管理的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因素,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管理经历,对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师生关系;教育合力;表扬与批评  小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品格、是非观
期刊
摘 要:树立学生法律信仰是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之一。自从法学学科创立伊始,法律信仰就成为其必不可少的情感依随和理性升华。法学教育的产生应该符合这一特点,将培养法律信仰作为其重要任务和职责所在。高等法学教育必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法律的具体操作和各种实践环节,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充足的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价值,领会法律的精神,最终形成对法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评价。这是高等法学教育培
期刊
摘 要: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从项目化教学入手,介绍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与改革历程,探讨了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指出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建筑施工在建筑专业上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建筑施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
期刊
摘 要:我们要时时刻刻的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直观教学;巧妙插叙;形象描绘;巧用谚语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怎样能把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充满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素质教育也要求,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体现新课标、新理念,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观和群体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构建“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作些许探讨。  关键词:导学式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际效果和意义  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以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既可以全面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探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倾向。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关键词:感恩教育;基本道德;知恩;报恩;施恩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
期刊
摘 要: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难于管理,导致班主任工作复杂、难做,长期处于这种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工作热情丧失、对学生、同事冷漠、疏远,出现自卑和失败感,班主任的这种职业倦怠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就小學班主任职业倦怠缓解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刊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 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运用到教学当中,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 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