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苏木素染液在小组织取材标记中的应用。方法:小组织充分固定,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滴入o.5%醇溶性伊红染液、0.1% Lillie-Mayer氏和o.1%Mayer氏苏木素染液,相同脱水程序处理,观察组织辨识度及染色情况。结果:A组着色浅、不易辨识、对比不明显,HE染色正常;B组着色深、对比明显,但有苏木素结晶,HE染色背景偏灰;C组着色适中、易辨识、对比明显,HE染色正常。结论:Mayer氏苏木素染液应用于组织取材标记可获得较理想效果。
【关键词】取材标记;小组织;苏木素;Mayer
【中图分类号】R4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072-01
在病理日常工作中,每天取材都会遇到许多小组织,组织经过脱水处理后,会进一步收缩变小、透明,给后续的包埋、切片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行业内推荐小组织取材时宜采用伊红液滴染组织[1],使组织着色,便于在包埋和切片时清晰辨识,避免遗漏。然而,按照规范采用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组织时[2],伊红着色困难,且在延长固定时伊红洗脱严重,其标记效果不佳。作者尝试用多种不同的苏木素染液来替代伊红,发现不需要变更其他技术流程,Maver氏苏木素即可获得理想的组织标记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内镜活检小标本共30例,包含鼻咽镜、肠镜和胃镜标本,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10例。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
1.2试剂0.5%醇溶性伊红染液、0.5%改良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液、0.1%Mayer氏苏木素染液,以上试剂全部购自广州市维格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0.5%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液经蒸馏水稀释至0.1%质量体积浓度。
1.3方法内镜标本固定4-6小时后取出,A、B、C三组分别滴入0.5%醇溶性伊红染液、0.1%改良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液、0.1%Mayer氏苏木素染液1滴,用包埋纸包好,相同脱水程序处理后,严格按照规范完成包埋、切片及HE染色[3]。
2 结果
脱水处理后,A组组织着色较浅,不易辨识,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不明显,HE染色结果正常;B组组织着色较深,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但包埋纸上有较多苏木素结晶,影响包埋辨识,HE染色背景偏灰;C组组织着色适中,容易辨识,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HE染色结果正常(图1)。
3 讨论
组织标本经甲醛固定后均会失去原有的颜色,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细胞及腺体等经甲醛固定后呈灰白色或灰黄色[4],与包埋用的石蠟颜色较接近,不易辨识。尤其是内镜活检标本,取材组织数量少、体积小,包埋和切片时难于辨识,容易出现漏包埋、切片过深或过浅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5],故而大部分医院取材时会采用0.5%醇溶性伊红来标记组织(A组)。然而,组织经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后呈中性或弱碱性,其pH值大于蛋白质等电点,此时蛋白质表现为酸性电离,伊红亦属于酸性染料,不易染色[6]。因此,我们尝试使用属于碱性染料的苏木素来标记小组织,将Maver氏和Lillie-Maver氏苏木素调整至O.1%质量体积浓度,对比发现,两种苏木素均能使活检组织较好着色,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但是,Lillie-Maver氏苏木素的氧化度较高,容易出现苏木素结晶,对包埋有一定干扰影响。同时,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色属于退行性染色,取材时用其标记组织后,长时间浸泡于中性福尔马林中,使组织染色加深(返蓝效果),按照正常HE染色流程完成染色时,因盐酸分化不足,导致切片略有灰染背景。Mayer氏苏木素染色则属于进行性染色,组织染色后不需要再做其他处理[7],没有明显结晶生成,容易辨识,对HE染色也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应用Mayer氏苏木素染液于组织取材标记可以获得较理想效果,标记的组织脱水处理后着色适中,容易辨识,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对后续HE染色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范钦和主编病理科建设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2
[2]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7
[3]杨清绪主编病理学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0-43
[4]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90-391
[5]马恒辉,周晓军组织固定处理及包埋常见问题及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 31(6):638-641.
[6]梁英杰,凌启波,张威.临床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5-75
[7]彭瑞云,李杨现代实验病理技术[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67-80
【关键词】取材标记;小组织;苏木素;Mayer
【中图分类号】R4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072-01
在病理日常工作中,每天取材都会遇到许多小组织,组织经过脱水处理后,会进一步收缩变小、透明,给后续的包埋、切片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行业内推荐小组织取材时宜采用伊红液滴染组织[1],使组织着色,便于在包埋和切片时清晰辨识,避免遗漏。然而,按照规范采用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组织时[2],伊红着色困难,且在延长固定时伊红洗脱严重,其标记效果不佳。作者尝试用多种不同的苏木素染液来替代伊红,发现不需要变更其他技术流程,Maver氏苏木素即可获得理想的组织标记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内镜活检小标本共30例,包含鼻咽镜、肠镜和胃镜标本,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10例。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
1.2试剂0.5%醇溶性伊红染液、0.5%改良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液、0.1%Mayer氏苏木素染液,以上试剂全部购自广州市维格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0.5%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液经蒸馏水稀释至0.1%质量体积浓度。
1.3方法内镜标本固定4-6小时后取出,A、B、C三组分别滴入0.5%醇溶性伊红染液、0.1%改良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液、0.1%Mayer氏苏木素染液1滴,用包埋纸包好,相同脱水程序处理后,严格按照规范完成包埋、切片及HE染色[3]。
2 结果
脱水处理后,A组组织着色较浅,不易辨识,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不明显,HE染色结果正常;B组组织着色较深,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但包埋纸上有较多苏木素结晶,影响包埋辨识,HE染色背景偏灰;C组组织着色适中,容易辨识,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HE染色结果正常(图1)。
3 讨论
组织标本经甲醛固定后均会失去原有的颜色,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细胞及腺体等经甲醛固定后呈灰白色或灰黄色[4],与包埋用的石蠟颜色较接近,不易辨识。尤其是内镜活检标本,取材组织数量少、体积小,包埋和切片时难于辨识,容易出现漏包埋、切片过深或过浅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5],故而大部分医院取材时会采用0.5%醇溶性伊红来标记组织(A组)。然而,组织经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后呈中性或弱碱性,其pH值大于蛋白质等电点,此时蛋白质表现为酸性电离,伊红亦属于酸性染料,不易染色[6]。因此,我们尝试使用属于碱性染料的苏木素来标记小组织,将Maver氏和Lillie-Maver氏苏木素调整至O.1%质量体积浓度,对比发现,两种苏木素均能使活检组织较好着色,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但是,Lillie-Maver氏苏木素的氧化度较高,容易出现苏木素结晶,对包埋有一定干扰影响。同时,Lillie-Mayer氏苏木素染色属于退行性染色,取材时用其标记组织后,长时间浸泡于中性福尔马林中,使组织染色加深(返蓝效果),按照正常HE染色流程完成染色时,因盐酸分化不足,导致切片略有灰染背景。Mayer氏苏木素染色则属于进行性染色,组织染色后不需要再做其他处理[7],没有明显结晶生成,容易辨识,对HE染色也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应用Mayer氏苏木素染液于组织取材标记可以获得较理想效果,标记的组织脱水处理后着色适中,容易辨识,包埋后组织与石蜡对比明显,对后续HE染色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范钦和主编病理科建设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2
[2]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7
[3]杨清绪主编病理学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0-43
[4]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90-391
[5]马恒辉,周晓军组织固定处理及包埋常见问题及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 31(6):638-641.
[6]梁英杰,凌启波,张威.临床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5-75
[7]彭瑞云,李杨现代实验病理技术[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