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9%,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大洋协会成立以来,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调查资源从单一的多金属结核发展到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多种资源同步开展,调查海域从东太平洋扩展到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
在“蓝色圈地运动”的浪潮中,我国以“大洋一号”为代表的远洋科考船走上了世界深海资源勘探与研究的国际舞台,航行的足迹见证了大洋科考的“中国广度”。
靠港,起航,又靠港,再起航……這是一段探索大洋奥秘的旅程,目的地是远在万里之遥的西南印度洋。2014年4月,我参加了中国大洋30航次科考队,随“大洋一号”科考船执行第四航段科考任务,亲身经历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
大洋科考初体验
4月6日晚上我从北京出发,经过12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赶到停靠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斯港的“大洋一号”。一天之内飞越亚洲和非洲,除了从初春来到深秋,一路上人们的肤色、对话也变得陌生起来。
还没来到“大洋一号”船边,就远远地看见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和几位科考队员已经在船边等待我们。我曾经多次参加迎接和欢送“大洋一号”的活动,但是今天当我渐渐走近这位“老朋友”时,它的“庐山真面目”依然强烈地冲击着我的眼球。船头处“大洋一号”4个大字赫然入目,红白相间的船身傲然挺立于蓝天碧海之间。亲眼见到仰慕已久的“大洋一号”,紧张与兴奋之情在内心交织,随后大脑便开始一片空白!
幸好有队友们的帮助,带着巨大行李箱的我才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下登上了船,签字报到,领取科考服装,并在位于3层甲板的3302房间安顿下来。这是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虽然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是对于许多科考队员来讲,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了。从房间窗口望出去,平静的海面仿佛就在脚底。
到达“大洋一号”正逢午饭时间。当我正准备去食堂就餐时,偶然遇到了3302室的“老住户”。
“我下午就离船了,房间里的餐具和洗漱用品,是特意留给你的。”他笑着对我说。
“谢谢你,想得这么周到!”当时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陌生队友的关怀不由得让人心生暖意。
由于是第四航段科考队员报到的日子,广播里不时播放着领取物品、开会的通知。吃过午饭,船上所有的科考队员在船舷边整齐列队,拍摄了一幅珍贵的交接合影。随后,考察队召开交接会议,紧锣密鼓的交接工作开始了!本次交接包括首席科学家、专业助理、实验室主任、质量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各专业组组长、各设备组组长和各相关重要设备等37项内容,阵仗可真不小呢!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夜幕笼罩下的“大洋一号”依然灯火通明,船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我也收拾到半夜方才入睡。急匆匆地赶路,困倦迅速袭来,酣睡之时也顾不上做“异国他乡梦”了。
一批特殊的客人
4月9日是“大洋一号”停靠毛里求斯路易斯港的开放日,这一天,“大洋一号”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上午10时,中国大洋30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周怀阳和船长曹业政、政委陈广喜一行人在悬梯旁等候客人们的光临。不一会儿,在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的组织下,毛里求斯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代表们如约而至。参观的队伍中有许多白发苍苍的长者,酷热的天气和遥远的路途并没有影响他们想要了解大洋科考的热情。
“作为我国大洋科学考察功勋船舶,‘大洋一号’为我国的大洋调查提供了重要的科考平台,足迹遍布四大洋,创下了我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曹业政用简短的话语,清晰地勾勒出“大洋一号”的英雄战绩。
1984年,“大洋一号”从基辅船厂下水,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1994年7月,中国船员从俄罗斯把它接到广州珠江口。1995年首次改装后,换上“大洋一号”的新名字踏上征程。“大洋一号”平均每年海上工作220多天,每年航行3万多海里,航次安排之密,航行里程之长,令人称奇,大洋科考历史纪录也不断被刷新。
随后,陶春辉向参观团简要介绍了我国大洋科考的概况,从大洋发展历程到国际海底现状、从科学考察工作到队员的日常生活。介绍完毕后,参观的队伍登上舷梯,按照预定的路线分别参观了驾驶台、ROV设备、化学实验室、深托实验室等。其中驾驶台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区域,原本宽敞明亮的驾驶台被参观者挤得满满当当,许多人被驾驶台上的仪器设备所吸引,围绕在船长周围问个不停……
奔赴西南印度洋
4月11日是“大洋一号”起航的日子。虽然上午还是开放时间,但是已经很少有人外出了,每个人都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地做好最后的起航准备。
初登“大洋一号”,除了让新鲜进化成熟悉,还得牢记不少要求和纪律。14时30分,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周怀阳组织全体调查队员召开会议。
“安全是一切科考工作的前提,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说这话的时候,周怀阳面色严肃,言语掷地有声。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第四航段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还要面临恶劣海况的严峻考验,比如“大洋一号”上有许多科考仪器和重要设备,船体摇晃起来常把物品弄得东倒西歪,不仅损坏了设备,还容易砸伤人。
临近起航,广播里不时播放着备航的通知。在驾驶台,曹业政拿着对讲机,在船舷上反复观察,指挥船员做好起航准备:在后甲板,政委陈广喜正在带领船员们忙碌地收缆绳……
“大洋一号”缓缓驶离了码头,开启了执行第四航段科考任务的征程。
按照计划,科考队将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及邻近海域开展热液羽状流探查,以及地质、环境基线和生物基因资源调查,进行地质、生物和环境样品、数据的采集,初步了解该区域物理、化学、沉积和生物环境基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
这时,甲板上、船舱里、食堂中,许多队员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趁着手机还有信号,抓紧给自己的亲友打电话道别,相约回国再见。渐渐地,码头在视野中模糊……
随着“大洋一号”一路航行,涌浪也越来越大,船身总在不停地摇摆。许多科考队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晕船反应。一些晕船比较严重的队员已经开始呕吐了,有些轻微症状的则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我虽然也有过出海的经历,但是这回还是挺难受,总觉得想吐又吐不出来。在船舱里,不时能看到巨浪“咣”的一声砸到船舷上,然后“大洋一号”又一头栽到巨浪里,冲起巨大的浪花,“哗”的一声溅满玻璃,霎时间,眼前便是一片模糊。
尽管如此,驾驶室里,值更船员依然警惕地瞭望着海面:在机舱里,轮机员正密切关注轮机状态。和他们的辛劳相比,这些晕船之苦,根本算不上什么了!前面还有更加艰巨的考验等待着我们……
在“蓝色圈地运动”的浪潮中,我国以“大洋一号”为代表的远洋科考船走上了世界深海资源勘探与研究的国际舞台,航行的足迹见证了大洋科考的“中国广度”。
靠港,起航,又靠港,再起航……這是一段探索大洋奥秘的旅程,目的地是远在万里之遥的西南印度洋。2014年4月,我参加了中国大洋30航次科考队,随“大洋一号”科考船执行第四航段科考任务,亲身经历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
大洋科考初体验
4月6日晚上我从北京出发,经过12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赶到停靠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斯港的“大洋一号”。一天之内飞越亚洲和非洲,除了从初春来到深秋,一路上人们的肤色、对话也变得陌生起来。
还没来到“大洋一号”船边,就远远地看见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和几位科考队员已经在船边等待我们。我曾经多次参加迎接和欢送“大洋一号”的活动,但是今天当我渐渐走近这位“老朋友”时,它的“庐山真面目”依然强烈地冲击着我的眼球。船头处“大洋一号”4个大字赫然入目,红白相间的船身傲然挺立于蓝天碧海之间。亲眼见到仰慕已久的“大洋一号”,紧张与兴奋之情在内心交织,随后大脑便开始一片空白!
幸好有队友们的帮助,带着巨大行李箱的我才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下登上了船,签字报到,领取科考服装,并在位于3层甲板的3302房间安顿下来。这是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虽然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是对于许多科考队员来讲,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了。从房间窗口望出去,平静的海面仿佛就在脚底。
到达“大洋一号”正逢午饭时间。当我正准备去食堂就餐时,偶然遇到了3302室的“老住户”。
“我下午就离船了,房间里的餐具和洗漱用品,是特意留给你的。”他笑着对我说。
“谢谢你,想得这么周到!”当时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陌生队友的关怀不由得让人心生暖意。
由于是第四航段科考队员报到的日子,广播里不时播放着领取物品、开会的通知。吃过午饭,船上所有的科考队员在船舷边整齐列队,拍摄了一幅珍贵的交接合影。随后,考察队召开交接会议,紧锣密鼓的交接工作开始了!本次交接包括首席科学家、专业助理、实验室主任、质量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各专业组组长、各设备组组长和各相关重要设备等37项内容,阵仗可真不小呢!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夜幕笼罩下的“大洋一号”依然灯火通明,船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我也收拾到半夜方才入睡。急匆匆地赶路,困倦迅速袭来,酣睡之时也顾不上做“异国他乡梦”了。
一批特殊的客人
4月9日是“大洋一号”停靠毛里求斯路易斯港的开放日,这一天,“大洋一号”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上午10时,中国大洋30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周怀阳和船长曹业政、政委陈广喜一行人在悬梯旁等候客人们的光临。不一会儿,在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的组织下,毛里求斯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代表们如约而至。参观的队伍中有许多白发苍苍的长者,酷热的天气和遥远的路途并没有影响他们想要了解大洋科考的热情。
“作为我国大洋科学考察功勋船舶,‘大洋一号’为我国的大洋调查提供了重要的科考平台,足迹遍布四大洋,创下了我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在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曹业政用简短的话语,清晰地勾勒出“大洋一号”的英雄战绩。
1984年,“大洋一号”从基辅船厂下水,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1994年7月,中国船员从俄罗斯把它接到广州珠江口。1995年首次改装后,换上“大洋一号”的新名字踏上征程。“大洋一号”平均每年海上工作220多天,每年航行3万多海里,航次安排之密,航行里程之长,令人称奇,大洋科考历史纪录也不断被刷新。
随后,陶春辉向参观团简要介绍了我国大洋科考的概况,从大洋发展历程到国际海底现状、从科学考察工作到队员的日常生活。介绍完毕后,参观的队伍登上舷梯,按照预定的路线分别参观了驾驶台、ROV设备、化学实验室、深托实验室等。其中驾驶台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区域,原本宽敞明亮的驾驶台被参观者挤得满满当当,许多人被驾驶台上的仪器设备所吸引,围绕在船长周围问个不停……
奔赴西南印度洋
4月11日是“大洋一号”起航的日子。虽然上午还是开放时间,但是已经很少有人外出了,每个人都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地做好最后的起航准备。
初登“大洋一号”,除了让新鲜进化成熟悉,还得牢记不少要求和纪律。14时30分,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周怀阳组织全体调查队员召开会议。
“安全是一切科考工作的前提,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说这话的时候,周怀阳面色严肃,言语掷地有声。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第四航段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还要面临恶劣海况的严峻考验,比如“大洋一号”上有许多科考仪器和重要设备,船体摇晃起来常把物品弄得东倒西歪,不仅损坏了设备,还容易砸伤人。
临近起航,广播里不时播放着备航的通知。在驾驶台,曹业政拿着对讲机,在船舷上反复观察,指挥船员做好起航准备:在后甲板,政委陈广喜正在带领船员们忙碌地收缆绳……
“大洋一号”缓缓驶离了码头,开启了执行第四航段科考任务的征程。
按照计划,科考队将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及邻近海域开展热液羽状流探查,以及地质、环境基线和生物基因资源调查,进行地质、生物和环境样品、数据的采集,初步了解该区域物理、化学、沉积和生物环境基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
这时,甲板上、船舱里、食堂中,许多队员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趁着手机还有信号,抓紧给自己的亲友打电话道别,相约回国再见。渐渐地,码头在视野中模糊……
随着“大洋一号”一路航行,涌浪也越来越大,船身总在不停地摇摆。许多科考队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晕船反应。一些晕船比较严重的队员已经开始呕吐了,有些轻微症状的则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我虽然也有过出海的经历,但是这回还是挺难受,总觉得想吐又吐不出来。在船舱里,不时能看到巨浪“咣”的一声砸到船舷上,然后“大洋一号”又一头栽到巨浪里,冲起巨大的浪花,“哗”的一声溅满玻璃,霎时间,眼前便是一片模糊。
尽管如此,驾驶室里,值更船员依然警惕地瞭望着海面:在机舱里,轮机员正密切关注轮机状态。和他们的辛劳相比,这些晕船之苦,根本算不上什么了!前面还有更加艰巨的考验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