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汉语基础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时期,随着教学水平的提升,新课改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标准。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能够较好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与内涵,积累优美的语句,熟練掌握生字词,从而多方面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朗读也有较多的技巧和方法,并不是大声的读出来就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而是需要学生投入足够的情感,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来融入到文本中。本文将简要围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朗读发音不准确
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而言,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投入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朗读教学的经验和技巧,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需要完成多方面教学目标和任务,通常会导致他们忽略了朗读环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兼顾众多教学内容,容易导致其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朗读教学成为形式般的存在,缺乏针对性教学,朗读效果浮于表面,无法发挥朗读教学的真正作用和效果[1]。由于教学上的不重视也导致学生在朗读时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很多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朗读。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受到方言的影响容易把“花生”的“hua”错读成“fa”。这种发音不准确的现象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纠正,导致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音不够严谨标准,朗读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1.2朗读缺乏相应的技巧
很多教师由于观念上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够,导致对朗读技巧和方法的研究和教学也比较匮乏,自身的朗读水平有限,从而制约了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极大的影响了朗读教学的实践应用[2]。所以,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教学,不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能。导致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大多都是为了应付差事,例行公事般的对文章中的文字念一遍,朗读的过程机械而又敷衍,缺乏感情和用心。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心理上的不重视,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方法。很多学生都是逐字逐句的连读,不能够结合语境和情感色彩来断句,做不到抑扬顿挫,更没办法做到字正腔圆,最终使得朗读的效果受到负面影响。
1.3缺乏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比较薄弱,处于好奇心旺盛、比较爱晚的年纪,所以很难在课堂中长期的保持集中状态。因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朗读教学而言,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朗读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抵触和反感。教师应当借助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对朗读自然难以产生兴趣,在朗读过程中不会投入更多的用心,也不会注意自己的发音、语速和技巧,大多都是比拼谁的声音大,朗读教学的效果难以发挥[3]。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朗读教学的研究与思考来转变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给予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朗读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朗读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形式来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随机点名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其他学生注意聆听,在读完后给予朗读学生意见,针对学生发音、断句以及节奏和情感等方面的不足进行纠正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行范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让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学习,掌握教师朗读过程中的一些方法,让学生能够优化自己的朗读技巧。在文章教学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齐读和自由朗读,通过学习完之后,带入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提高朗读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外布置学生朗读的任务,朗读一些经典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锻炼朗读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发掘各种朗读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朗读展示的空间,并不断教授朗读的技巧与方法,通过朗读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与思想。
2.2规范朗读发音
发音准确是读好文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朗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攻克生字词关,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对不确定的字词通过查字典、问老师等方式加以明确,保障在朗读过程中能够读准、读对。只有将字词读对才能够保障文章意思的理解和感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准确、清晰、有节奏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聆听,及时发现学生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并进行纠正和规范。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是很难发现错误的,需要他人的指点才能够有效改正。否则只会一直错下去,不利于朗读效果的发挥,也容易形成不良的朗读习惯。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与指导的工作,也可让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和指导,对朗读的读音进行规范和要求。
2.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除了朗读技巧和发音的规范外,还应当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结合文章的情境和情感色彩,带入自己的情感展开朗读,一方面朗读起来更加动听流畅,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更好的体会和感悟文本的情感与思想,以实现较好的朗读效果。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感受人情之美与生活之趣。然后让学生怀着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来进行朗读,从而更好的体现出诗的意境和情感。在有情感的阅读时,才能够体现出这首诗的韵律与节奏,该重读的地方重读,该轻读的地方轻读,读出情感,读出节奏,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才能够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词所蕴含的意境与韵味,让学生产生同感和共鸣,发挥朗读的最佳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应当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覃静.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4).
[2] 王风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考试周刊,2014,(06).
[3] 伍元超.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中国农村教育,2011,(06).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朗读发音不准确
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而言,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投入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朗读教学的经验和技巧,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需要完成多方面教学目标和任务,通常会导致他们忽略了朗读环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兼顾众多教学内容,容易导致其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朗读教学成为形式般的存在,缺乏针对性教学,朗读效果浮于表面,无法发挥朗读教学的真正作用和效果[1]。由于教学上的不重视也导致学生在朗读时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很多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朗读。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受到方言的影响容易把“花生”的“hua”错读成“fa”。这种发音不准确的现象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纠正,导致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音不够严谨标准,朗读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1.2朗读缺乏相应的技巧
很多教师由于观念上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够,导致对朗读技巧和方法的研究和教学也比较匮乏,自身的朗读水平有限,从而制约了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极大的影响了朗读教学的实践应用[2]。所以,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教学,不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能。导致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大多都是为了应付差事,例行公事般的对文章中的文字念一遍,朗读的过程机械而又敷衍,缺乏感情和用心。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心理上的不重视,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方法。很多学生都是逐字逐句的连读,不能够结合语境和情感色彩来断句,做不到抑扬顿挫,更没办法做到字正腔圆,最终使得朗读的效果受到负面影响。
1.3缺乏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比较薄弱,处于好奇心旺盛、比较爱晚的年纪,所以很难在课堂中长期的保持集中状态。因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朗读教学而言,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朗读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抵触和反感。教师应当借助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对朗读自然难以产生兴趣,在朗读过程中不会投入更多的用心,也不会注意自己的发音、语速和技巧,大多都是比拼谁的声音大,朗读教学的效果难以发挥[3]。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朗读教学的研究与思考来转变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给予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朗读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朗读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和点名朗读等形式来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随机点名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其他学生注意聆听,在读完后给予朗读学生意见,针对学生发音、断句以及节奏和情感等方面的不足进行纠正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行范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让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学习,掌握教师朗读过程中的一些方法,让学生能够优化自己的朗读技巧。在文章教学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齐读和自由朗读,通过学习完之后,带入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提高朗读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外布置学生朗读的任务,朗读一些经典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锻炼朗读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发掘各种朗读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朗读展示的空间,并不断教授朗读的技巧与方法,通过朗读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与思想。
2.2规范朗读发音
发音准确是读好文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朗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攻克生字词关,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对不确定的字词通过查字典、问老师等方式加以明确,保障在朗读过程中能够读准、读对。只有将字词读对才能够保障文章意思的理解和感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准确、清晰、有节奏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聆听,及时发现学生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并进行纠正和规范。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是很难发现错误的,需要他人的指点才能够有效改正。否则只会一直错下去,不利于朗读效果的发挥,也容易形成不良的朗读习惯。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与指导的工作,也可让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和指导,对朗读的读音进行规范和要求。
2.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除了朗读技巧和发音的规范外,还应当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结合文章的情境和情感色彩,带入自己的情感展开朗读,一方面朗读起来更加动听流畅,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更好的体会和感悟文本的情感与思想,以实现较好的朗读效果。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感受人情之美与生活之趣。然后让学生怀着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来进行朗读,从而更好的体现出诗的意境和情感。在有情感的阅读时,才能够体现出这首诗的韵律与节奏,该重读的地方重读,该轻读的地方轻读,读出情感,读出节奏,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才能够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词所蕴含的意境与韵味,让学生产生同感和共鸣,发挥朗读的最佳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应当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覃静.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4).
[2] 王风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考试周刊,2014,(06).
[3] 伍元超.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中国农村教育,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