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实施与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hat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来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教学效果不佳,阅读方法不力,课堂缺失师生对话,思维训练不够,语文素养形成缓慢。一些教师只重视课文讲解分析,轻视诵读和书写训练,重视课堂40分钟“讲学”,轻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自学。重视教师的口才训练,忽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实践练习,轻视学生的思维形成。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分析占去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像听众一样,配合教师的独角戏。课后、课外不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而机械地抄写作业,有的甚至一遍又一遍地抄写课文。这种教学行为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更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高效课堂建设更无从谈起。
  本次课题研究中,课题组认真学习了李希贵“语文主题学习”、刘宪华“主题阅读”和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等成功经验,并结合农村语文教学实际,以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达到高效,加强高效课堂建设。
  一、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以阅读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我们始终相信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只有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如果脱离学生自我的阅读实践,则是缘木求鱼。因此,我们以大量阅读为基础,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教学中重预设,更重生成,让课堂跟着学生的需求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做到学生多读、精读,在大声朗读中、在静静默读中慢慢品味语言美,渐渐形成学习兴趣。有疑问时读,努力达到茅塞顿开;有感悟时读,努力实现理解深入;以默读、诵读为基本方法,教师范读、学生范读、跟读、集体齐读等形式相结合,强化阅读方法训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中,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生动、清新秀美,拟人化的句子轻快活泼。我在教学时以读为主,分三步展开教学。首先是自读自悟,联想美。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书写感受和标注困惑。第二步:大声朗读,感受美。集体、指名、小组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段落美美地读一读。第三步:读、背、说、写,积累美。这样,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读,在阅读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体会,培养语感,强化学习能力。
  二、变无序为有序,形成以教材为主、“主题阅读”为辅的学习内容
  阅读教学中进行大量有序的课内、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课内有两层意思:一指课堂教学40分钟,二指教科书内容。课外也有两层意思:一指40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外,二指教科书以外。具体做法是以教科书为主线,把与教科书内容相近、相反或者主题相同的美文、诗文引入课堂,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形成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内驱力。这样做遵循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目前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为主线进行编排的,有利于我们进行内容拓展,目前小语界,符合这样要求的读本有好几套,可以拿来使用。像刘宪华主编的《新语文.主题阅读》、钱理群主编的《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和《新语文读本》、窦桂梅主编的《新黑马阅读.小学现代文阅读》。教科书加上这些读本能真正启迪孩子的心灵、激励孩子成长:一篇篇文章蕴涵着悟性哲理,流淌着人间真情;一段段文字浓缩着人生精华,承载着缤纷世界;一则则故事诉说着生命真谛,放射着心灵智慧;一个个思考铺架着成功阶梯,攀登着阅读峰崖。教学中教师少讲,把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美文。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读书》单元时,可以把《新语文主题阅读》、《书,永远的伙伴》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选编了3篇文章、1首古诗、1首现代诗、4段名言佳句,而《新语文主题阅读》有6篇文章、1首古诗、1首现代诗,还有6段书痴小故事。教科书内容用7课时,读本内容用5课时,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这样就做到了课内、课外相结合。在阅读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实践中实现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三、诵读国学经典,用人类和民族最好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丰富,意存高远,对中国,甚至对全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好这部分内容,对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读诗是可以直抵心灵的,儿童感受诗如同听音乐”,“培养儿童热爱的母语的思想感情,应该从读诗开始”。“诵读国学经典,不但可以给学生打点文化的底色,还能开发儿童的记忆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段),还推荐了120篇。
  课题组以安定区教育体育局编写的《国学经典诗文选读》和刘宪华主编的《经典诵读》为主要辅助读本。《经典诵读》共6册,1个年级1册。教学时,可根据单元教学进行诵读。《国学经典诗文选读》共1册,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年级诵读《弟子规》,四年级诵读《朱子家训》、《诫子书》,五年级诵读《论语》、《孟子》、《大学》选读,六年级诵读《中庸》、《庄子》、《老子》。诵读经典坚持化整为零、诵读为本,坚持不求甚解、循序渐进、重在积累的原则。除了记诵古诗文外,还要求学生课余阅读整本书:低年级阅读《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小王子》、《列那狐的故事》等注音版的古今中外的童话故事;中年级阅读《森林王子》、《孩子的宴会》、《笑猫日记》丛书等;高年级阅读《西游记》、《红楼梦》、《威尼斯商人》、《悭吝人》等经典名著。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规律,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建设高效课堂。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规划课题成果
  课题批准号:GS[2013]GHB1023
其他文献
摘 要:事业单位是国家履行自身职能促进国家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为事业单位选聘合適的工作人员对于提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师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人员。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工作,科学地进行经济师专业人才的选聘、档案管理、晋升机制制定等,这样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本文在开展研究的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怎样表述课堂语言是一个重大的学问,也是最难处理好的问题,老师课堂上讲课语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能否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是否影响学生平时课程学习的效率。作者就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课堂讲课语言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目前小学开设了不少科目,在这些科目中,学好语文这科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最简单的识
摘 要: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饱和,房地产公司必然面临转型,进军养老行业,是对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寻求未来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本文通过对养老产业企业案例分析,对房地产企业转型养老产业发展,探索可行性改善建议。  关键词:养老产业案例;养老产业发展;可行性建议  一、养老产业典型企业案例  (一)WK地产  2019年,WK地产实现销售金额6308.4亿元,销售面积4112.2万平方米,同
摘 要: 作者介绍了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的探索,提出熟练掌握拼音是识字的关键,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习兴趣,加大阅读量,切实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识字能力 培养方法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的识字能力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大量工作,长期培养的。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识字过程成为学生自己努力探索的过程。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师生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课堂是学生、教师、教材的组合体,在教学中它们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师生互动的内涵和重要性,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将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