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围屋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ld2006_ld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介绍
  何立文,1975年生,中国作协会员,新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在《文艺报》《散文》《作品》《西湖》《四川文学》《湖南文学》等报刊发表。著有散文集《水妖的歌声》、历史随笔集《时间深处的背影》和短篇小说集《别》。
  真沒想到,在起伏蜿蜒的山间,在水泥厂机器轰鸣的覆盖下,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居然隐藏着一座历经数百年风雨却依然巍然屹立的客家围屋。
  围屋坐西朝东,从远处看,酷似一个巨大的龟形堡垒,将自然和人居的空间清晰地划开,既有客家土楼的气派,又融合了赣西地区祠堂建筑的风格。门楼外面的石灰墙皮已经剥落了不少,一些附生植物却依旧牢牢地趴在它的肩头,湛蓝天幕映照着它,仿佛锦缎里包裹的一枚琥珀。站在墙根下,我仿佛能听见时间匆匆的脚步声。作为建筑的门面,这座高大的门楼既体现威严、震慑的一面,更透露一丝亲和与慈祥。门前一丛丛茂盛的杂草暗示着这座建筑正逐渐远离现代农民的视线。
  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是一片空地。杉木削制而成的三脚架支起一根根竹竿,晾晒着蓝底白花的被单和几件花花绿绿的衣服。漂白的苎麻披在竹竿两头。围屋加上晒场一共五进,两边是起居用房,通过曲折迷离的回廊连接成一个整体。
  让人惊奇的是围屋中间祠堂里雕刻着精美花纹的门窗。这些耗费无数光阴、蕴含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符号,携带着无数客家人先辈的体温,谦卑地镶嵌在门腰或窗楣上。楼台亭阁、桥梁码头、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穿越时空隧道,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纤毫毕现,灵光四溢。画面整体感很强,神韵气象体现了当年工匠的心灵手巧。有些表现船运的画面,艄公由于用力,身躯几乎倾倒在甲板上,只可惜都被凶狠地铲去头部。无法想象,两百多年前,有多少能工巧匠夜以继日、挥汗如雨,为这个家族献上朴素的祈福和美好的祝愿。所有这些又寄托了围屋主人多少丰富而微妙的情思呢?往前走,一些折断的窗棂张开黑黝黝的嘴巴,年代久远的木材散发出腐朽的气息,从天井投射下来的阳光温和无语,我仿佛站在一个个历尽沧桑的古老化石面前。
  我们在天井旁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坐在木凳上,自称是围屋邓氏第十二代子孙,看起来身体比较虚弱,说话有点含混不清。他说,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梅州商人邓勋跟随父辈迁居江西,在袁河两岸做粮油生意。邓勋为人诚实守信,生意便越做越大。鼎盛时期,他开设的商号遍布赣西地区。当时民间形容他做买卖“抽根烟赚一千,吃顿饭赚一万”,积累了不少财富。邓勋有三个儿子。嘉庆十年,小儿子以三兄弟的名义着手建造邓家大屋。起初只建了三进,取名三立堂;后来扩建围屋和门楼,花了十四年,才建成现在这栋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大围屋。让人费解的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客家人为什么最后选择落脚在这个江南丘陵之间的偏僻乡村呢?据说,邓勋最初迁居分宜县白田村,后来才搬到湖泽尚睦。也许是这儿的青山绿水吸引了他的目光,也许是这儿某个美丽村姑向他的儿子扔去了娇羞的绣球,又或者是这儿乡民的淳朴唤起了他的思乡之情,所以,他才不惜斥巨资,在群山环抱之间建造了一座客家人的乐园。没有人告诉我答案。寂静的围屋里,只有正午的阳光穿过长方形天井,照射在麻石构筑的排水沟里;两侧的青苔向来访的人们诉说曲折的陈年往事。
  老人告诉我们,那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到这儿采访,就是他做的解说。我问老人可会讲客家话,老人笑笑,摇了摇头。遥想当年,推着装满粮油的独轮车或者拨拉着算盘的邓氏先祖,营建如此壮观且实用的大屋,为后辈留下一个共同生存的温馨空间。家族凝聚力在围屋雄浑的构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两百年倏然而过,先辈的梅州口音怕是早已消融在岁月深处。“每年清明时节,梅州那边都有人过来走动……”老人抬起头,看着我手中的相机,目光淡定。当年的人声鼎沸已经成为族谱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窗棂上挂着的残破蛛网显示了围屋的苍老和陈旧。如今,这个庞大的建筑中只住着十几户人家,其他邓氏后人都在外面盖了新式楼房。
  回去路上,朋友说,民间往往藏有宝物。是啊,也只有民间才能将这些珍贵的东西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样想着,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它们默默生长在乡间,像一朵野花静静绽放。这样的归宿也许会更好吧!
其他文献
罗晓韵,中国新生代美女摄影师。她23岁获得法国摄影大奖,25岁成立摄影公司。她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十佳影像先锋年度人物和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她2012年在英国举办Jolie罗晓韵英伦印象摄影展,2015年发布新书《冰岛迷梦》……  眼前的罗晓韵,依然是那么娇小、美丽,带着出水芙蓉般的气质。当摄影师是一件“苦差事”,常常要风里来雨里去,罗晓韵偏偏将其当作“寻找白日梦”的支柱。
这一期要来跟各位介绍一下up和down这两个词的妙用。各位也许不知道,这两个词除了代表上、下之外,还有北上和南下的意思,当然也有大声、小声的用法,还有尊敬和瞧不起的意思,真是妙用无穷!让我们快点来看看在口语中可以如何活用它们。  1. Did you get down to Florida last summer? 你上个暑假有去佛罗里达吗?  在中文里,我们通常会听到“南下广州”或是“北上北京”
我的家乡是位于盱江之畔的南丰县瑶蒲村,是南丰、广昌、宜黄三县的三岔路口,故而属于交通要道。道路,承载着家乡发展的重担,它的变迁也折射出家乡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程度。  依稀记得孩童时的一些情景:去十多里外的舅舅家吃酒席,我们全家天不亮就要出发,因为通往他家的路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碰到手扶拖拉机时,行人都要退避到草丛里,毕竟路就那么一点宽。若是雨天,估计衣服上还得“染色”呢。除了
每当耳畔响起“我是中国人”时,身处异国的游子便倍感亲切,思绪也随风飘向远方。他们带着内心的种子,再一次回到古老的东方。忆往昔,因吸食鸦片,国人被蔑稱为“东亚病夫”,海外的华人也因此处处受人歧视。到如今,步入新时代的中国愈发强盛,“我是中国人”的声音不仅响彻海内外,更表达出我们与日俱增的自信与自豪。
主题阐释  诚信即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更多是指对自己内心的道德要求。坚守诚信,能让人感到温暖。  《驿路梨花》(七年级下册)中,当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和她的姐姐及每一个过路人在享受到他人所带来的方便与温暖时,也没有忘记照料好小茅屋,让爱传递。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茅屋的守护者,也是诚信的忠实守护者,点燃了人們心中的诚信之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乃为人之本,人无信不立。《陈太丘
摘要: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以高考语文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的试题为例,探讨文言文翻译中的技巧以及新课标背景下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新课标;教学策略  一、文言文材料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的文言文阅读出自《后汉书·王涣传》,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的文言文阅读选自《史记·商君列传》,与前几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文言文阅读材料对比,在选材和内容上没有太
作者时潇含这么年轻就能食遍全国,俨然是一位美食家,我真的很羡慕。从她神采飞扬的文字中,你会发现她是个“有范儿”的理想主义写作者,于走马观花中品出了味蕾上的活色生香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境况。她去吉安吃炒粉,吃出了吉安炒粉的泼辣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滋味;她去重庆吃火锅,吃出了重庆人生活的“刺溜”和“辣味”;她去西安吃羊肉泡馍,吃到了“人生中最粗糙而狂野的大馒头,以及剪不断理还乱、只要吃一根就告别饥饿的面”;她
每年,我都会守在艾蒿的清香中,等待端午节的到来。  母亲在院子里的苇席上,摊晒着去年秋天收获的谷子,小心翻捡着谷子里的石块。黄灿灿的谷子在初夏的阳光下,泛着润泽的光芒。母亲将晒干碾净后的谷子,在清亮亮的河水里淘洗,然后拌上红豆大枣,放到从山上采来的槲叶里裹紧扎牢,放锅里蒸煮,做成散发着槲叶香味儿的槲包。  碾米、淘米、采槲叶,都是村里媳妇们扎堆干的,她们的笑闹声飞扬在河边、山坡。采槲叶时,二嫂的耳
许衡(1209—1281),字仲平,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他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长途跋涉,再加上天气又炎热,十分口渴。此时,他看到路旁有一棵梨树,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摘梨吃。许衡却独自端坐在树下,安静的样子像平常一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梨吃,许衡回答说:“这不是我自己家的梨,不可以随便摘取。”那人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
曾经以为,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要强的人。她就像一株长满刺的玫瑰,一株铿锵玫瑰,有的只是骄傲,永远不懂得什么是弯腰、什么是恳求。  直到那一天,母亲那弓腰的背影彻底击碎了她所有的骄傲……  我深深地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天空灰蒙蒙的,像哭过。我因肺炎住进了医院,母亲就陪在我的床头。阴冷的天气和持续不降的体温,将我的心情压进了谷底。我侧卧在床上,很想好好睡一觉,可是邻床的小孩却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