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介绍
何立文,1975年生,中国作协会员,新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在《文艺报》《散文》《作品》《西湖》《四川文学》《湖南文学》等报刊发表。著有散文集《水妖的歌声》、历史随笔集《时间深处的背影》和短篇小说集《别》。
真沒想到,在起伏蜿蜒的山间,在水泥厂机器轰鸣的覆盖下,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居然隐藏着一座历经数百年风雨却依然巍然屹立的客家围屋。
围屋坐西朝东,从远处看,酷似一个巨大的龟形堡垒,将自然和人居的空间清晰地划开,既有客家土楼的气派,又融合了赣西地区祠堂建筑的风格。门楼外面的石灰墙皮已经剥落了不少,一些附生植物却依旧牢牢地趴在它的肩头,湛蓝天幕映照着它,仿佛锦缎里包裹的一枚琥珀。站在墙根下,我仿佛能听见时间匆匆的脚步声。作为建筑的门面,这座高大的门楼既体现威严、震慑的一面,更透露一丝亲和与慈祥。门前一丛丛茂盛的杂草暗示着这座建筑正逐渐远离现代农民的视线。
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是一片空地。杉木削制而成的三脚架支起一根根竹竿,晾晒着蓝底白花的被单和几件花花绿绿的衣服。漂白的苎麻披在竹竿两头。围屋加上晒场一共五进,两边是起居用房,通过曲折迷离的回廊连接成一个整体。
让人惊奇的是围屋中间祠堂里雕刻着精美花纹的门窗。这些耗费无数光阴、蕴含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符号,携带着无数客家人先辈的体温,谦卑地镶嵌在门腰或窗楣上。楼台亭阁、桥梁码头、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穿越时空隧道,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纤毫毕现,灵光四溢。画面整体感很强,神韵气象体现了当年工匠的心灵手巧。有些表现船运的画面,艄公由于用力,身躯几乎倾倒在甲板上,只可惜都被凶狠地铲去头部。无法想象,两百多年前,有多少能工巧匠夜以继日、挥汗如雨,为这个家族献上朴素的祈福和美好的祝愿。所有这些又寄托了围屋主人多少丰富而微妙的情思呢?往前走,一些折断的窗棂张开黑黝黝的嘴巴,年代久远的木材散发出腐朽的气息,从天井投射下来的阳光温和无语,我仿佛站在一个个历尽沧桑的古老化石面前。
我们在天井旁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坐在木凳上,自称是围屋邓氏第十二代子孙,看起来身体比较虚弱,说话有点含混不清。他说,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梅州商人邓勋跟随父辈迁居江西,在袁河两岸做粮油生意。邓勋为人诚实守信,生意便越做越大。鼎盛时期,他开设的商号遍布赣西地区。当时民间形容他做买卖“抽根烟赚一千,吃顿饭赚一万”,积累了不少财富。邓勋有三个儿子。嘉庆十年,小儿子以三兄弟的名义着手建造邓家大屋。起初只建了三进,取名三立堂;后来扩建围屋和门楼,花了十四年,才建成现在这栋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大围屋。让人费解的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客家人为什么最后选择落脚在这个江南丘陵之间的偏僻乡村呢?据说,邓勋最初迁居分宜县白田村,后来才搬到湖泽尚睦。也许是这儿的青山绿水吸引了他的目光,也许是这儿某个美丽村姑向他的儿子扔去了娇羞的绣球,又或者是这儿乡民的淳朴唤起了他的思乡之情,所以,他才不惜斥巨资,在群山环抱之间建造了一座客家人的乐园。没有人告诉我答案。寂静的围屋里,只有正午的阳光穿过长方形天井,照射在麻石构筑的排水沟里;两侧的青苔向来访的人们诉说曲折的陈年往事。
老人告诉我们,那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到这儿采访,就是他做的解说。我问老人可会讲客家话,老人笑笑,摇了摇头。遥想当年,推着装满粮油的独轮车或者拨拉着算盘的邓氏先祖,营建如此壮观且实用的大屋,为后辈留下一个共同生存的温馨空间。家族凝聚力在围屋雄浑的构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两百年倏然而过,先辈的梅州口音怕是早已消融在岁月深处。“每年清明时节,梅州那边都有人过来走动……”老人抬起头,看着我手中的相机,目光淡定。当年的人声鼎沸已经成为族谱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窗棂上挂着的残破蛛网显示了围屋的苍老和陈旧。如今,这个庞大的建筑中只住着十几户人家,其他邓氏后人都在外面盖了新式楼房。
回去路上,朋友说,民间往往藏有宝物。是啊,也只有民间才能将这些珍贵的东西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样想着,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它们默默生长在乡间,像一朵野花静静绽放。这样的归宿也许会更好吧!
何立文,1975年生,中国作协会员,新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在《文艺报》《散文》《作品》《西湖》《四川文学》《湖南文学》等报刊发表。著有散文集《水妖的歌声》、历史随笔集《时间深处的背影》和短篇小说集《别》。
真沒想到,在起伏蜿蜒的山间,在水泥厂机器轰鸣的覆盖下,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居然隐藏着一座历经数百年风雨却依然巍然屹立的客家围屋。
围屋坐西朝东,从远处看,酷似一个巨大的龟形堡垒,将自然和人居的空间清晰地划开,既有客家土楼的气派,又融合了赣西地区祠堂建筑的风格。门楼外面的石灰墙皮已经剥落了不少,一些附生植物却依旧牢牢地趴在它的肩头,湛蓝天幕映照着它,仿佛锦缎里包裹的一枚琥珀。站在墙根下,我仿佛能听见时间匆匆的脚步声。作为建筑的门面,这座高大的门楼既体现威严、震慑的一面,更透露一丝亲和与慈祥。门前一丛丛茂盛的杂草暗示着这座建筑正逐渐远离现代农民的视线。
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是一片空地。杉木削制而成的三脚架支起一根根竹竿,晾晒着蓝底白花的被单和几件花花绿绿的衣服。漂白的苎麻披在竹竿两头。围屋加上晒场一共五进,两边是起居用房,通过曲折迷离的回廊连接成一个整体。
让人惊奇的是围屋中间祠堂里雕刻着精美花纹的门窗。这些耗费无数光阴、蕴含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符号,携带着无数客家人先辈的体温,谦卑地镶嵌在门腰或窗楣上。楼台亭阁、桥梁码头、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穿越时空隧道,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纤毫毕现,灵光四溢。画面整体感很强,神韵气象体现了当年工匠的心灵手巧。有些表现船运的画面,艄公由于用力,身躯几乎倾倒在甲板上,只可惜都被凶狠地铲去头部。无法想象,两百多年前,有多少能工巧匠夜以继日、挥汗如雨,为这个家族献上朴素的祈福和美好的祝愿。所有这些又寄托了围屋主人多少丰富而微妙的情思呢?往前走,一些折断的窗棂张开黑黝黝的嘴巴,年代久远的木材散发出腐朽的气息,从天井投射下来的阳光温和无语,我仿佛站在一个个历尽沧桑的古老化石面前。
我们在天井旁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坐在木凳上,自称是围屋邓氏第十二代子孙,看起来身体比较虚弱,说话有点含混不清。他说,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梅州商人邓勋跟随父辈迁居江西,在袁河两岸做粮油生意。邓勋为人诚实守信,生意便越做越大。鼎盛时期,他开设的商号遍布赣西地区。当时民间形容他做买卖“抽根烟赚一千,吃顿饭赚一万”,积累了不少财富。邓勋有三个儿子。嘉庆十年,小儿子以三兄弟的名义着手建造邓家大屋。起初只建了三进,取名三立堂;后来扩建围屋和门楼,花了十四年,才建成现在这栋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大围屋。让人费解的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客家人为什么最后选择落脚在这个江南丘陵之间的偏僻乡村呢?据说,邓勋最初迁居分宜县白田村,后来才搬到湖泽尚睦。也许是这儿的青山绿水吸引了他的目光,也许是这儿某个美丽村姑向他的儿子扔去了娇羞的绣球,又或者是这儿乡民的淳朴唤起了他的思乡之情,所以,他才不惜斥巨资,在群山环抱之间建造了一座客家人的乐园。没有人告诉我答案。寂静的围屋里,只有正午的阳光穿过长方形天井,照射在麻石构筑的排水沟里;两侧的青苔向来访的人们诉说曲折的陈年往事。
老人告诉我们,那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到这儿采访,就是他做的解说。我问老人可会讲客家话,老人笑笑,摇了摇头。遥想当年,推着装满粮油的独轮车或者拨拉着算盘的邓氏先祖,营建如此壮观且实用的大屋,为后辈留下一个共同生存的温馨空间。家族凝聚力在围屋雄浑的构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两百年倏然而过,先辈的梅州口音怕是早已消融在岁月深处。“每年清明时节,梅州那边都有人过来走动……”老人抬起头,看着我手中的相机,目光淡定。当年的人声鼎沸已经成为族谱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窗棂上挂着的残破蛛网显示了围屋的苍老和陈旧。如今,这个庞大的建筑中只住着十几户人家,其他邓氏后人都在外面盖了新式楼房。
回去路上,朋友说,民间往往藏有宝物。是啊,也只有民间才能将这些珍贵的东西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样想着,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它们默默生长在乡间,像一朵野花静静绽放。这样的归宿也许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