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款外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掀开序幕至今,银行理财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七年来,银行理财市场经历过迅猛发展,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高风险产品更是引发了众多纠纷。
今年7月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随后,银监会又下发通知对银信理财业务加以规范。这“一停一放”对信贷类理财产品甚至整个银行理财市场都产生了巨大“震动”。
事实上,银行最初就是利用资金业务的优势,为法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的服务。2004年后才逐渐发展到个人客户理财。
2004年2月,光大银行首开先河,发行了内地第一个外币理财产阳光理财A计划;当年10月,又推出国内首个人民币理财产品光大阳光理财B计划。之后招商、华夏、中信、民生、兴业等多家银行跟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在2005年初开始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国内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理财业务由此拉开帷幕。
最初发行的产品主要投资于央行票据和国债,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从2.4%到3.1%不等,远高于同期的储蓄利率。而由于当时银行理财产品的设置还多为“保本保息”,外界质疑这是否是变相的“高息揽储”,但这并不能阻挡很多民众将储蓄资金转移至理财产品上
在经历两年多的初步探索后,为正本清源,2005年9月银监会先后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定义、管理以及监督制定了原则性的条款,并明确了实施细则,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合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但银行理财产品自此并未“安分守己”,而是追随市场和政策的形势不断“创新”,更是开掘了银信合作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新时代。
2005年底,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首次尝试理财业务合作。最初的银信理财合作以商业银行将客户理财资金委托信托公司成立信托计划受让银行信贷资产的方式进行,银行往往会承诺在信托产品到期时溢价回购该项资产。
2006年后资本市场进入大牛市,如果银行还是只提供固定收益产品就没有竞争力,由于信托公司什么都可以做,因此就与信托公司合作,出现了一些打新股和投资顾问的产品。后来又有QDII,进入到海外的资本市场。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金融危机爆发前。
这也为日后众多理财产品纠纷埋下了伏笔。银行的很多产品推出时确实没有预见到金融危机,但另一方面,银行在这类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和运作过程中也有问题,比如银行将理财产品交给投资顾问管理,那么银行如果自己不懂,又怎么去衡量它的业绩,怎么去监督它的运作?
去年银监会发的65号文,明确要求高风险的产品只能面向高净值的客户。因为这些产品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高,如果产品亏损了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就会找银行的麻烦,而高净值客户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伴随着监管部门叫停理财资金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又回归稳健,信贷理财产品由此进入爆发式的增长阶段,并逐渐占据了银行理财的半壁江山。
2010年以来,随着信贷额度的收紧,这种方式的银信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迅速扩大,演变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信贷,几乎与表内信贷并驾齐驱。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融资类理财业务的余额只有9000亿元左右,到2010年4月末,已经迅速扩张到1.88万亿元,截至7月初银监会叫停时已经达到了2.9万亿元左右。
信贷类产品屡屡受限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因为追随政策风向而陷入尴尬的一个典型例子。银行理财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资产增值服务,从发展情况看,却变成了跟在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后面跑。因为政策有系统性风险,而且有滞后性,这便造成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扭曲。
很多银行将理财产品作为调整报表的一个工具,这实际上是缺乏战略规划,资产管理就是要做投资,如果用来融资就不叫资产管理了。从银行理财这个“追风少年”,转变为其它专业管理公司发售产品的“散打高手”可以看出,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便显得迫在眉睫。
今年7月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随后,银监会又下发通知对银信理财业务加以规范。这“一停一放”对信贷类理财产品甚至整个银行理财市场都产生了巨大“震动”。
事实上,银行最初就是利用资金业务的优势,为法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的服务。2004年后才逐渐发展到个人客户理财。
2004年2月,光大银行首开先河,发行了内地第一个外币理财产阳光理财A计划;当年10月,又推出国内首个人民币理财产品光大阳光理财B计划。之后招商、华夏、中信、民生、兴业等多家银行跟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在2005年初开始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国内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理财业务由此拉开帷幕。
最初发行的产品主要投资于央行票据和国债,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从2.4%到3.1%不等,远高于同期的储蓄利率。而由于当时银行理财产品的设置还多为“保本保息”,外界质疑这是否是变相的“高息揽储”,但这并不能阻挡很多民众将储蓄资金转移至理财产品上
在经历两年多的初步探索后,为正本清源,2005年9月银监会先后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定义、管理以及监督制定了原则性的条款,并明确了实施细则,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合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但银行理财产品自此并未“安分守己”,而是追随市场和政策的形势不断“创新”,更是开掘了银信合作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新时代。
2005年底,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首次尝试理财业务合作。最初的银信理财合作以商业银行将客户理财资金委托信托公司成立信托计划受让银行信贷资产的方式进行,银行往往会承诺在信托产品到期时溢价回购该项资产。
2006年后资本市场进入大牛市,如果银行还是只提供固定收益产品就没有竞争力,由于信托公司什么都可以做,因此就与信托公司合作,出现了一些打新股和投资顾问的产品。后来又有QDII,进入到海外的资本市场。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金融危机爆发前。
这也为日后众多理财产品纠纷埋下了伏笔。银行的很多产品推出时确实没有预见到金融危机,但另一方面,银行在这类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和运作过程中也有问题,比如银行将理财产品交给投资顾问管理,那么银行如果自己不懂,又怎么去衡量它的业绩,怎么去监督它的运作?
去年银监会发的65号文,明确要求高风险的产品只能面向高净值的客户。因为这些产品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高,如果产品亏损了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就会找银行的麻烦,而高净值客户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伴随着监管部门叫停理财资金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又回归稳健,信贷理财产品由此进入爆发式的增长阶段,并逐渐占据了银行理财的半壁江山。
2010年以来,随着信贷额度的收紧,这种方式的银信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迅速扩大,演变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信贷,几乎与表内信贷并驾齐驱。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融资类理财业务的余额只有9000亿元左右,到2010年4月末,已经迅速扩张到1.88万亿元,截至7月初银监会叫停时已经达到了2.9万亿元左右。
信贷类产品屡屡受限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因为追随政策风向而陷入尴尬的一个典型例子。银行理财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资产增值服务,从发展情况看,却变成了跟在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后面跑。因为政策有系统性风险,而且有滞后性,这便造成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扭曲。
很多银行将理财产品作为调整报表的一个工具,这实际上是缺乏战略规划,资产管理就是要做投资,如果用来融资就不叫资产管理了。从银行理财这个“追风少年”,转变为其它专业管理公司发售产品的“散打高手”可以看出,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便显得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