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实战能力,我们借鉴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新药开发课程教学中,开设了新药研究设计性试验。通过过程监督、集中讨论、书写设计报告及教学结果反馈等途径,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新药开发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药开发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药开发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以注册新药为目的的新药药学研究、临床前期药理、毒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家政策法规中的相关问题,并且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创新的能力。此课程是一门以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毒理学等多门学科为依托的系统性应用性课程,也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1]。
以往的新药开发课程教学多以“灌输式”传授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而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批判性和独立性思维受到压制,求知欲也被消磨在机械、枯燥的学习活动中,教学效果当然也得不到体现。因此,该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迫切的方法改革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已成为提高新药开发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一般认为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①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②变传授知识为目的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能力为目的;③变重“教”轻“学”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2]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转变,就必须重视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和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模式如下: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设计任务(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各自独立地解决问题)——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达到对学习内容比较一致和具有相对确定的认识的目的)——效果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4][5]。
三、具体做法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在讲述新药开发与注册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开设了设计性试验—— “以大蒜素为主要药物成分的新药药学研究”,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从课题立项到药学研究再到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直至临床研究的每一步实践中来。
首先以学生熟知的药食同源药物大蒜素为例,创造宏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其次,确定问题即“假如你们是新药研发人员,会将大蒜素研制成用于何种疾病的药物呢? 开发成什么剂型比较合适呢?”激发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出不同意见,例如“抗真菌药,注射剂” “抗肿瘤药,胶囊剂”等药品;然后依据各种讨论意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应用已经掌握的新药研究知识进行设计性试验,包括新药原料学研究、新药制剂学研究、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新药临床前期药理、毒理学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等内容,再将试验设计任务分层次分内容地在课堂上讨论、总结,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正和改进,形成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的作业论文,并作为该门课程期末考核的40%内容。
四、教改效果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积极、活跃,论文写作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课后教学质量反馈统计显示,优秀率提高
了12%,证明本轮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身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了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多方位掌握;教师则更多地起到教学的主导作用,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还有利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实现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良和完善。
五、心得与思考
在这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设计任务是关键,应注意以下五个原则:①目标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②可行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必须可行,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难易度,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能够完成。③趣味性原则。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任务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会大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④实用性原则。设计的任务要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应与其他学科有机地整合,还应较多地联系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来设计任务。⑤开放性原则。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留白”,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
笔者在这次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与传统的“灌输式”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①既能克服以教师为中心,又能避免以学生为中心;②既重视了知识的学习,又重视了能力的培养;③既重视了教法,又重视了学法;④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教学改革是为人才的素质培养服务的,要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药学人才,就要用与时俱进的思维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于志瀛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药理学博士;王焱系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助讲,中药学硕士)
参考文献:
[1] 张淑秀,曹志胜.最新药品注册工作指南[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1.
[2] 洪鲁鲁.浅析学习方式的转变[J].文教资料,2006(11):90.
[3] 顾晓燕,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2):74-75.
[4]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7-22.
[5]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责任编辑蒋小青
关键词:新药开发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药开发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以注册新药为目的的新药药学研究、临床前期药理、毒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家政策法规中的相关问题,并且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创新的能力。此课程是一门以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毒理学等多门学科为依托的系统性应用性课程,也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1]。
以往的新药开发课程教学多以“灌输式”传授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而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批判性和独立性思维受到压制,求知欲也被消磨在机械、枯燥的学习活动中,教学效果当然也得不到体现。因此,该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迫切的方法改革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已成为提高新药开发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一般认为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①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②变传授知识为目的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能力为目的;③变重“教”轻“学”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2]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转变,就必须重视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和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模式如下: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设计任务(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各自独立地解决问题)——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达到对学习内容比较一致和具有相对确定的认识的目的)——效果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4][5]。
三、具体做法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在讲述新药开发与注册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开设了设计性试验—— “以大蒜素为主要药物成分的新药药学研究”,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从课题立项到药学研究再到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直至临床研究的每一步实践中来。
首先以学生熟知的药食同源药物大蒜素为例,创造宏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其次,确定问题即“假如你们是新药研发人员,会将大蒜素研制成用于何种疾病的药物呢? 开发成什么剂型比较合适呢?”激发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出不同意见,例如“抗真菌药,注射剂” “抗肿瘤药,胶囊剂”等药品;然后依据各种讨论意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应用已经掌握的新药研究知识进行设计性试验,包括新药原料学研究、新药制剂学研究、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新药临床前期药理、毒理学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等内容,再将试验设计任务分层次分内容地在课堂上讨论、总结,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正和改进,形成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的作业论文,并作为该门课程期末考核的40%内容。
四、教改效果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积极、活跃,论文写作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课后教学质量反馈统计显示,优秀率提高
了12%,证明本轮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身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了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多方位掌握;教师则更多地起到教学的主导作用,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还有利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实现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良和完善。
五、心得与思考
在这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设计任务是关键,应注意以下五个原则:①目标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②可行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必须可行,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难易度,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能够完成。③趣味性原则。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任务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会大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④实用性原则。设计的任务要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应与其他学科有机地整合,还应较多地联系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来设计任务。⑤开放性原则。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留白”,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
笔者在这次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与传统的“灌输式”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①既能克服以教师为中心,又能避免以学生为中心;②既重视了知识的学习,又重视了能力的培养;③既重视了教法,又重视了学法;④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教学改革是为人才的素质培养服务的,要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药学人才,就要用与时俱进的思维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于志瀛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药理学博士;王焱系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助讲,中药学硕士)
参考文献:
[1] 张淑秀,曹志胜.最新药品注册工作指南[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1.
[2] 洪鲁鲁.浅析学习方式的转变[J].文教资料,2006(11):90.
[3] 顾晓燕,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2):74-75.
[4]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7-22.
[5]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责任编辑蒋小青